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介绍黄山栾树造林技术,包括播种育苗、造林、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为培育黄山栾树的林农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庆元县野生闽楠资源与植被群落现状,并对其育苗造林技术进行探讨,旨在为庆元县野生闽楠人工造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黄山栾树生物学特征,并从种子采集与储藏、选地整地与做苗床、播种、苗期管理等方面对黄山栾树播种育苗技术进行了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珙桐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播种育苗技术,并对其在黄山树木园引种28a的表现进行了分析,指出其开花期延后的原因,提出了在华东地区珙桐引种驯化必需采取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对青海地区引进的甘草种质资源进行了育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乌拉尔野生甘草种子适宜在青海本地进行育苗,播种前需将种子用硫酸溶液(浓硫酸∶水=1∶1.5)浸泡60 min,以提高其出苗率;同时,对青海本地育苗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总结黄山木兰的特征特性,并从选地、整地、采种、播种、苗期管理、大苗培育等方面介绍了黄山木兰育苗技术,以为今后在祁门县更好地培育黄山木兰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7.
《农技服务》2016,(2):10-11
本文通过对我省野生珍稀植物虎舌红进行芽苗移栽育苗试验,介绍了虎舌红的形态特征及生态分布,并总结了其种子处理、育苗基质,播种、芽苗移栽、幼苗的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以期对虎舌红的生产化育苗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8.
不同种源野生黑果枸杞容器育苗试验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黑果枸杞天然分布于青海柴达木地区,该地区自然条件恶劣,植被退化严重,部分野生分布地区出现长势不良甚至成片死亡的现象,为了有效地对该树种进行人工恢复和进一步开发利用,对其进行育苗技术研究意义重大。通过比较试验得到了关于不同种源、在不同基质上黑果枸杞的出苗、生长节律、病害发生情况、生长状况的规律及其他野生黑果枸杞育苗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9.
互助县高海拔地区野生小叶金露梅露天播种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育苗地选择、整地施肥、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互助县高海拔地区野生小叶金露梅露天播种育苗技术,以期促进其优质栽培。  相似文献   

10.
七叶一枝花是一种较为名贵中药材,野生的资源奇缺。这几年大家对七叶一枝花的野生种植转为人工育苗种植技术的研究十分重视,为了提高培育七叶一枝花育苗率,介绍七叶一枝花的根茎催芽及种子育苗栽培。从七叶一枝花的生长环境、光照、选地、遮阴、施肥等方面介绍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盾叶薯蓣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经济作物,可作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综述了研究人员对盾叶薯蓣的器官培养、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培养、细胞悬浮培养的研究进展情况,并指出了盾叶薯蓣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的发展前景(加速优良栽培品种的繁殖、为产生有意义突变和改良建立了良好的选择程序)及其存在的问题(对再生植株的遗传稳定性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以不同的培养基诱导外植体以建立优良的体细胞胚胎发生系统,并结合其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进一步探讨黄姜体细胞胚胎发生机理。选择2a生新鲜优良盾叶薯蓣41号,取以腋芽萌发而来的无菌枝条切段,采用MS BA1.5mg/L NAA0.5mg/L、LS BA1.5mg/L和l/2MS NAA1.0mg/L为诱导培养基,对培养过程中的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含量的生长素(IAA)、细胞分裂素(Z、ZR)和赤霉酸(GA3)有利于胚性细胞的形成。可为黄姜愈伤组织及体细胞胚胎形成的调控作用提供理论的参考依据,也可为其它植物的组织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洪森荣  胡文韬  邓小艳  聂凤琴 《山西农业科学》2011,39(10):1058-1059,1082
采用植物组织培养和单因子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环境胁迫对黄独带芽茎段生长发育和离体保存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盐和重金属(铜)等环境胁迫均可抑制黄独带芽茎段的生长发育,提高其成活率;其中,黄独种质离体保存最佳的PEG,Na2SO4和CuCl2浓度分别为25%,2.0 g/L,0.8 g/L。  相似文献   

14.
杨培新  陈少雄  王长龙  林凯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9):2561-2561,2565
探讨淮山药组培苗假植的适宜基质,结果显示:不同基质对淮山药组培苗生长的影响不同,以处理Ⅰ生长最好,即泥炭土5∶珍珠岩3∶河沙2配比的基质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5.
山药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外植体选择、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组织培养条件和褐化控制等方面,综述了近几年山药组织培养研究的进展,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盾叶薯蓣物侯期进行观测,并对其皂苷配基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盾叶薯蓣根状茎的生长量和皂苷配基含量不成正比;盾叶薯蓣地下根状茎的生长膨大是在雄花枯萎之后约8月中旬开始,一直持续生长至封冻之前,此时根状茎颜色由乳白色逐步过渡到浅黄色,经过一冬休眠后变成黄褐色。利用筛选出皂苷配基含量接近1%的材料,选育出皂苷配基含量超过1%的单株品系3个。实践证明,通过组织培养获得再生植株是盾叶薯蓣育种和快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山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药的多糖提取方法、药理作用、组织培养及根际微生态方面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以普通山药(Dioscored batatas Decne)的节间部为外植体,通过筛选附加在NA-AO+Zt10~(-5)M和NAA10~(-6)M+BA10~(-6)M的MS培养基上幼植株形成率高,并且可生产多个嫩茎,其根系发达,分化速度快,繁殖系数大。为了保持山药种的纯度和无病毒株的利用,可用此法进行大量的无性繁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6-BA和2,4-D对黄独带芽茎段生长发育的影响,为黄独的产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将黄独带芽茎段(0.5~1.5 cm)接种至液体培养基进行单因子试验。【结果】黄独带芽茎段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黄独带芽茎段芽增长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 mg/L+2,4-D 0.5 mg/L;黄独带芽茎段芽增粗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 mg/L+2,4-D 0.1 mg/L;黄独带芽茎段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MS;黄独带芽茎段茎长增加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 mg/L+2,4-D 0.1 mg/L;黄独带芽茎段茎粗增加的最佳培养基为MS。【结论】黄独带芽茎段的芽增殖和生根最好不要使用6-BA与2,4-D组合,但黄独带芽茎段如在其他培养基诱导出新芽后,则可利用6-BA与2,4-D组合来促进芽的增长、增粗以及茎长的增加。  相似文献   

20.
穿龙薯蓣的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穿龙薯蓣(Dioscoreanipponica)可用来提取薯蓣皂甙 ,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本试验首次使穿龙薯蓣组培成功。试验结果表明 ,带芽茎段、带芽根茎和茎尖以定芽成苗方式诱导成苗 ,带花蕾原基的花序轴以叶丛—不定芽方式诱导成苗。穿龙薯蓣的组培扩繁倍数与继代次数密切相关 ,一株继代苗理论年增殖数可达53万株。最佳扩繁继代和生根培养基分别为MS BA3mg·L-1 NAA0.3mg·L-1 及MS NAA1.0mg·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