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为保证柴胡的市场需要,利用旱作栽培技术引种11个不同产地的柴胡品种,研究其原产地和引种地的生态条件、生物性状、出苗期、长势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于太谷引种柴胡的生理特性影响明显;山西晋中太谷地区春旱和夏旱严重,耐旱性对于太谷地区引种柴胡的产量显著;营养生长期持续时间是影响良种选育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初花期是柴胡的重要生育指标,开花期短营养生长期就短,纬度越高,开花期越短;温度越低,开花期越短。延长柴胡的开花期对于柴胡引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纬度和温度是延长开花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宁夏引种金银花的质量评价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以原产地山东省平邑县和引种地宁夏自治区贺兰县不同花期的金银花为试材,HPLC测定绿原酸含量,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引种地金银花大白期绿原酸含量最高,为3.792%。原产地金银花银花期绿原酸含量最高,为4.076%。原产地金银花二白期和银花期绿原酸含量明显高于引种地。原产地金银花各个花期总黄酮含量均明显高于引种地,原产地以金银花二白期总黄酮含量最高,为1.968%,引种地以金银花金花期总黄酮含量最高,为1.683%。以上差异因山东平邑和宁夏贺兰的最低月均气温、年均降水、海拔等生态因素存在较大差异所造成的。[结论]原产地与引种地金银花中的绿原酸、总黄酮含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太谷地区园林树木始花期对气温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5,(7):866-869
太谷县位于山西省中部。最近50 a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太谷地区气温特别是冬春气温明显升高。气温变化与树木物候紧密相关,开花期对气温变化反应最为敏感。2009—2013年,在位于毗邻太谷县城区的山西农业大学校园中筛选了10种有代表性的园林树木,进行了春季物候连续观察,研究分析所选10种树木始花期对气温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0种树木始花期的变化与冬春6个月的气温变化显著相关;开花较早树种的始花期比开花较晚树种的始花期受冬春气温变化影响更显著。此研究对山西中部地区的园林树木苗木培育、引栽和多样性保护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生产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孙雁霞  邬晓勇  王跃华  李易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068-5069,5177
[目的]了解欧李在成都地区的适应性。[方法]以引种欧李4号和欧李5号为材料,分别对其开花时间、花期长度、坐果率及植株的高度变化等进行观测,并对其物候期进行调查。[结果]成都地区欧李的开花时间较北方地区早,物候期较北方地区提前;欧李4号的开花期为8d,平均坐果率为19.48%,高度为44~60cm的植株坐果率较高;欧李5号的开花期为15d,平均坐果率为27.24%,最高植株与最低植株的坐果率相差11.91%;欧李5号的植株高度、开花量、最高坐果率、最低坐果率及平均坐果率等均优于欧李4号,但2品种在成都地区的生长状况均较好。[结论]欧李4号和欧李5号适宜在成都地区栽植。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代半夏在太谷地区引种的生长周期,出苗、抽薹、开花时间,播种深度,收获测产等观测研究,发现代半夏在太谷县的适宜播种时间为7月3日,出苗时间为7月13日,抽薹、开花时间主要集中在7月24—30日,播种深度为9 cm,能收到较高产量,研究结果表明代半夏在太谷县能够很好地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6.
不同年份间断夜处理对甘蔗开花影响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断夜处理持续天数对延迟早花亲本开花的影响。[方法]于2006年和2007年分别进行断夜处理持续天数试验。[结果]结果表明,2007年8月下旬至9月中旬间断夜152、6 d处理的的甘蔗开花高峰期均比上一年相同处理的推迟10 d左右;一些品系各处理下的终花期和开花持续期均随年份不同而发生较大变化,但在抽穗率降低程度和延迟开花天数方面,各参试品系2007年对断夜天数的不同反应与2006年表现一致。[结论]该研究为目前甘蔗种质创新和杂交花穗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从品种选用、育苗管理、大田管理、采收及干制加工等方面介绍了杭白菊无公害栽培技术,以期指导杭白菊原产地和周边地区的杭白菊生产。  相似文献   

8.
波斯菊的采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种栽培的波斯菊应于6~7月播种,这样可使开花期在9~10月.开花数多且结实期的温度在10~22℃左右,可以显著提高波斯菊种子产量和质量.在开花后35d左右分次采收,种子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9.
对引种驯化后的黄岗山樱进行3 a观测表明,其开花期为3月中下旬至4月初,单花开放时间5-6 d,单株花期12-15 d;果期为4月中下旬至5月初,单株果期14-16 d,果熟期至落果期可延续5-7 d。观测还表明,在不同海拔高度及不同年度的黄岗山樱,其开花与结实物候期存在差异,海拔越高,温度越低,则开花与结实物候期越迟。  相似文献   

10.
利用芮城国家一般站1960—2017年的逐日日照时数观测资料及农业气象物候数据,研究分析芮城县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及其对苹果花期的影响。结果表明,1960—2017年芮城县年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除4月日照时数呈上升趋势外,其余月份均为下降趋势;春季为上升趋势,夏、秋、冬季为下降趋势,其中夏季下降最明显,其次是冬季;日照时数与苹果开花盛期成负相关,即日照时数多,苹果花期提前,2—3月日照时数是影响芮城县苹果花期的主要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丰富扬州地区藤本植物种类。[方法]对荷兰的金鱼花、槭叶茑萝、黑眼苏珊3种藤本植物进行引种试验,观察了它们定植前后的生长情况、植物学性状以及开花时间、种子成熟期和主要观赏性状。[结果]槭叶茑萝出苗最早,出苗率高达90.91%,黑眼苏珊出苗较晚,出苗率只有34.48%;3种藤本植物的幼苗在26 d内总体长势较好;槭叶茑萝和黑眼苏珊从播种到开花需65 d左右,花期7~10月,盛花期9~10月,金鱼花开花较迟,花期9月下旬~11月中旬,盛花期在10月份;槭叶茑萝的种子成熟最早且比较多,金鱼花到11月底可采种,种子较少。[结论]3种藤本植物能适应引种地的环境条件,完成其生长周期,且观赏效果较好,是理想的垂直绿化材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B9和CCC对菊花生长及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为菊花矮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对菊花喷施不同浓度(500、800、1000、1200和1500 mg/L)的B9和CCC,研究B9和CCC对菊花生长、开花及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以喷清水为对照。[结果]当B9浓度大于1000 mg/L或CCC浓度大于1200 mg/L时,菊花的株高、分枝数和叶片数显著减少,矮化效果明显;B9和CCC都可使菊花的开花期有不同程度的延迟;喷施B9和CCC后菊花叶片中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叶色加深,光合效率增强。[结论]1000 mg/LB9和1200 mg/LCCC在改善菊花株型,提高其观赏价值和生理品质等方面的综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对切花菊矿质营养和抗氧化酶的影响。[方法]在温室盆栽条件下,对切花菊品种"神马"(Chrysanthemu mmorifolium‘Jinba’)接种5种AMF,在苗期和花期分别测定切花菊根系、叶片和花瓣中的N、P、K、MDA含量和SOD、POD、CAT抗氧化酶活性。[结果]与未接种对照相比,除G.d外,接种其余4种AMF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切花菊根系、叶片和花瓣中的N、P、K含量,促进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G.d和G.m处理能够显著降低切花菊根系和花瓣中的MDA含量,减轻细胞膜脂过氧化。G.i处理能提高切花菊体内SOD、POD、CAT抗氧化酶活性,从而增强其清除活性氧的能力。[结论]G.i是改善切花菊矿质营养和增强抗氧化酶活性的最好菌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高温胁迫对特种番茄种子产量的影响,为特种番茄专用育种、留制种和丰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樱桃番茄早、中、晚熟不同基因型6个品种、小番茄2个品种露地栽培,分析生长期各温度阶段种子产量,研究特种番茄耐高温性、适温和高温对特种番茄种子产量影响。[结果]特种番茄开花结果最适宜温度范围在18.5~29.5℃,长江中下游地区最适宜的时间是5月21日至6月30日和9月1日至10月10日。日最高平均气温29.5℃以上高温的7月21日至8月31日,樱桃番茄品种早熟e1、早熟e2和晚熟e3种子产量是日最高平均气温29.5℃以下适温种子产量最高峰段的5.9%、2.9%和23.0%,小番茄c2是51.1%;其他参试品种高温期间种子产量为0.0,种子产量显著和极显著受到抑制。参试品种小番茄c1和小番茄c2夏季高温胁迫后秋冬季种子产量分别较8月31日之前前期种子产量增产达极显著水平(P0.01),8月31日高温前与高温后至11月20日(4个月)后期种子产量的比值分别为31.3∶68.7、18.1∶81.9。[结论]高温胁迫条件下,特种番茄不同品种种子产量差异显著。因此,应将特种番茄的开花结果盛期安排在适温范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稳定氮肥和普通氮肥在黄山贡菊上施用效果的差异。[方法]2016年通过在安徽歙县布置黄山贡菊不施氮(CK)、100%N量普通氮肥(CN)、100%N量稳定氮肥(SN1)和80%N量稳定氮肥(SN2)田间试验,研究稳定氮肥用量对黄山贡菊产量、氮肥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80%N量稳定氮肥与100%N量普通氮肥施用效果相当,能够达到节本增效目标。100%N量稳定氮肥能提高贡菊产量,显著提高贡菊吸氮量、氮肥表观利用率、农学效率和经济效益,较普通氮肥增产6.9%,氮肥表观利用率显著提高6.08百分点,农学效率显著提高0.35 kg/kg,收益增加6.5%。[结论]综合产量、氮肥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来看,100%N量稳定氮肥在黄山贡菊上施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气候变化对宿州市夏粮产量的影响。[方法]利用1982~2014年宿州降水量、气温观测资料和夏粮产量资料,采用M-K检验、灰色关联、GM(1,1)模型等方法,通过计算气候产量来评估一定时间尺度上气候变化对宿州夏粮生产的影响。[结果]1982~2014年宿州市夏季粮食生产时间段(6~9月)的气温处于持续上升的趋势,并在1993年气温发生突变,在1996年以后显著上升;夏粮生产期的降水则呈现波动上涨趋势。通过相关分析,选取气温作为主要气候因子分析夏粮气候产量变化。近33 a来宿州市夏粮产量不断增长,利用GM(1,1)模型计算期间趋势产量,研究气候因子对气象产量的影响发现,随着夏粮单产的显著增加,气候变化给宿州夏粮生产带来的损失也越来越大。[结论]该研究为宿州市夏粮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播期对不同感温性小麦生育进程及产量构成的影响。[方法]分别以2个弱春性(郑麦9023、04中36)和半冬性(西农979、矮抗58)小麦品种为试验对象,通过5个不同播种期(10月1日、10月7日、10月14日、10月21日、10月28日)的设置,研究播期对小麦生育进程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随播期推迟,小麦株高呈下降趋势;晚播推迟小麦的出苗期和三叶期,总生育天数缩短;不同播期中,弱春性品种的生育时期均较半冬性品种提前。弱春性品种早播或晚播均影响群体产量形成,籽粒产量下降,适期播种(10月14日)最好;半冬性品种应适时早播,播量一致的前提下以10月1日播种籽粒产量较高。[结论]该研究可为豫北地区不同感温性小麦品种选择适宜播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大连地区大樱桃始花期预报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尹文昱  肖日光  王宗敏  李光一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346-1347,1350
[目的]为准确预报大连地区大樱桃的始花期提供方法支持。[方法]通过分析始花期变化趋势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筛选开花前的气象要素,寻找关键因子和关键期,建立了大连地区大樱桃始花期的统计预报模式。[结果]金州区晚熟大樱桃的平均始花期为4月21~22日,最早为4月14日,最晚为5月3日。1987~2009年间,始花期不稳定,日序数均方差高达24.0,与平均始花期相差7 d以上年份的比率高达22.7%。始花期与上年冬季及当年2~4月的各月平均气温负相关,与3、4月份平均气温负相关性最高。3、4月份平均气温每升高1℃,始花期提前5 d。利用3、4月份平均气温建立了始花期线性拟合方程,用该方程对1987~2009年大樱桃的始花期进行了预报试验,平均误差为1 d左右。[结论]该研究为预报大连地区大樱桃的始花期提供了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