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病原。此病的病原是羽虱,种类很多,依靠吞吃鹅羽毛、皮屑生存。寄生在鹅的头部和体部的羽虱虫体呈椭圆形,全身有密毛,虫体呈黄色;寄生在鹅翅部的羽虱虫体呈灰黑色。  相似文献   

2.
<正>春天二、三月份出生的雏鹅最易生虱。虱子多寄生在鹅的耳部、尾部和翅膀下方,特别是寄生在耳部的,如不及时治疗,虱子就会从耳眼进入脑内,引起脑损害而死亡,必须及时防治。  相似文献   

3.
红蝨和羽蝨     
红虱和羽虱,能使雏鹞发育不良,成鸡减少产卵。只因为不显明的使鸡死亡,所以养鸡者常常不加重视,任它繁殖,几乎是在城乡大小鸡群中,普遍存在,造成极大的损失,因此愿意提出来,引起注意。红虱红虱又名粪虫,属于蜘蛛类,多在粪中繁殖。虫体很小,呈卵圆形,长约1毫米。未吸血前是浅灰色,吸足血液以后,虫体扩大,变为红色,所以叫红虱。此虫白昼群集藏匿在栖架巢箱等的缝隙里,或在粪污中;夜间出来侵袭鸡群。在寄生严重的鸡舍里,到处  相似文献   

4.
肖鹏 《新农村》2009,(9):18-18
1.烟粉虱的形态 烟粉虱的成虫虫体淡黄白色,翅白色无斑点,被有白色蜡粉.静止时左右翅合拢呈屋脊状,雄虫体长约0.85毫米,雌虫体长约0.91毫米.  相似文献   

5.
何礼 《中国畜禽种业》2013,9(2):150-150
鸡羽虱病是由多种羽虱寄生于家禽体表而引起的一种外寄生虫病,蛋鸡和肉鸡都可感染本病,尤以蛋鸡感染严重。海城市一养殖户笼养蛋鸡2000只,入冬时发现有同笼鸡互相叨啄现象,影响采食,拨开羽毛能发现在皮肤表面爬行的虫体,因此,鸡羽虱病  相似文献   

6.
<正> 鹅绦虫病由矛形剑带绦虫寄生于雏鹅或中鹅小肠内所引起的寄生虫病。当虫体寄生于肠道时,可引起肠道梗阻,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造成鹅群的渐进性消瘦;其分泌的毒素可引起鹅的生长发育受阻,甚至大批死亡。在养鹅业中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7.
鹅球虫病是由艾美尔属及泰泽属的各种球虫寄生于鹅的肠道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多发生于春夏之交的高温潮湿季节,本病各种年龄的鹅均易感,临床上以雏鹅发病严重,死亡率高,成鹅体内有球虫寄生时通常不表现临床症状,成为带虫者,增重和产蛋均受到影响。鹅球虫病常呈地方性流行,给养鹅业带来很大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8.
鹅球虫病是由艾美尔属和泰泽属的各种球虫寄生于鹅的肠道或肾脏引起的一种原虫性寄生虫病。10-90日龄的雏鹅和幼鹅易感染.死亡率高,康复鹅成为隐形带虫者。发病季节与气温、雨量有关,主要是梅雨期间易见,一般是每年5-9月份常见、多发。1临床症状按寄生部位不同.分为肾球虫与肠球虫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9.
鹅球虫病主要由艾美耳属和泰泽属球虫寄生于鹅的肠道内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多发于春、夏之交的高温潮湿季节,本病各种年龄的鹅均易感,临床上以雏鹅发病严重,死亡率高。成鹅体内有球虫寄生时通常不表现临床症状,成为带虫者,增重和产蛋均受到影响。鹅球虫病常呈地方性流性,给养鹅企业带来很大的危害性。目前,已报道的鹅球虫病有15种,其中以截形艾美耳球虫致病力最强。它寄生于鹅的肾小管上皮。其余14种球虫均寄生于鹅的肠道。  相似文献   

10.
蜱又称壁虱、扁虱,寄生于猫的体表,是猫的一种外寄生虫病。1病原寄生于毛体表的蜱主要有血红扁头蜱、变异革蜱、安氏革蜱等。虫体多为褐色或深褐色,长卵圆形,背腹扁平,头胸腹融为一体,雄虫背面为盾板覆盖,而雌虫、  相似文献   

11.
<正> 2000年8月上旬~9月中旬,高阳县县城上空出现了高密度的烟虱粉。上午7~9点密度最高,每立方米有虫200头以上。据县植保站调查,全县3.33万公顷耕地上的各种作物均有其发生与为害,发生面积大,为害作物种类多,属历史罕见。该成虫体色淡黄、体长1毫米左右,翅白色,仅一条翅脉。专家鉴定为一种新的粉虱优势种——烟粉虱。 烟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在北方地区每年发生10代左右,世代重叠严重,以成、若虫刺吸植物汁液。其中为害较重的有棉花(单叶有虫120~130头)、玉米(单叶有虫60~70头)、大豆(单叶虫量  相似文献   

12.
练亚平 《新农村》2005,(7):17-17
夏季养鹅优点很多,一是气候适宜。一般5月底进雏,育雏成活率可达98%以上。二是生长较快。夏鹅饲养60天左右,每羽体重可达4.0-5.0千克,即可出栏销售。三是节约饲料。雏鹅可采食到鲜嫩饲草,并可在单季早稻田采食落谷和野生草籽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豁眼鹅是我国著名的白鹅品种,其1日龄雏鹅往往呈现黄色或淡黄色。然而,笔者在进行豁眼鹅纯系继代选育过程中,发现自由交配群体的后代中有20%雏鹅个体绒羽呈现浅褐色,且公母比例差别明显(公母比例接近1﹕3),推测豁眼鹅群体白羽性状存在伴性遗传可能。以雏鹅期浅褐色公鹅和黄色母鹅为亲本,利用杂交试验,检验雏鹅绒羽表型的情况是否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从而揭示鹅羽色性状的遗传方式。为此开展鹅的羽色性状遗传规律及机制研究,以期对鹅新品种或品系的培育以及鹅羽色自别雌雄配套系生产提供指导。【方法】 选用40只豁眼鹅公鹅和200只豁眼鹅母鹅为亲本,组建随机交配群产生豁眼鹅纯系G1代,观察G1代中1日龄雏鹅中黄色绒羽和浅褐色绒羽表型的表现和分离比例;4只浅褐色豁眼鹅公鹅和20只黄色豁眼鹅母鹅为亲本,杂交产生F1代,观察其1日龄雏鹅中黄色绒羽和浅褐色绒羽表型的表现和分离比例。【结果】 ①在豁眼鹅随机交配G1代中,浅褐色绒羽表型个体的比例为19.5%。其中,公母雏之间浅褐色个体占比差别比较大,公雏中浅褐色的比例在10%左右,而母雏有30%左右的个体呈现浅褐色。根据Hardy-Weinberg定律,绒羽颜色性状等位基因频率计算如下,母雏中浅褐色个体的比例就是豁眼鹅群体中绒羽浅褐色等位基因的频率,本试验中29.8%的母雏个体是呈现浅褐色,所以该等位基因的频率约为0.3。同时,公雏中浅褐色个体比例的开方也能计算出豁眼鹅群体中浅褐色等位基因的频率,本例中,10%的公雏是浅褐色,所以该等位基因的频率约为0.3左右,同母雏计算所得基因频率比较接近。相应的,绒羽黄色等位基因频率则为0.7左右。②杂交F1中,黄羽81只,占50%;浅褐色79只,占50%。且黄羽全为公雏,浅褐色羽全是母雏。结果表明,浅褐色性状呈伴性遗传;已研究证实,银色羽(S*S)和不完全白化(S*AL)是位于Z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不完全白化基因AL对银色羽基因S为隐性。因此,根据杂交试验结果,可以初步判断浅褐色和黄色是由一个基因座的复等位基因所决定的结果,且浅褐色对于黄色性状呈隐性遗传。【结论】 本试验通过羽色性状选配杂交和随机交配试验,分析了豁眼鹅1日龄雏鹅绒羽颜色表型的分离情况,结果表明:(1)浅褐色绒羽性状相对黄色绒羽性状为隐性遗传;(2)豁眼鹅雏鹅绒羽浅褐色/黄色性状呈伴性遗传;(3)豁眼鹅雏鹅绒羽颜色性状主要为Z染色体银色羽基因座控制,控制该基因座的等位基因存在变异位点与相应表型关联。  相似文献   

14.
鹅球虫病主要由艾美耳属和泰泽属球虫寄生于鹅的肠道内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多发于春夏之交的高温潮湿季节,本病各种年龄的鹅均易感,临床上以雏鹅发病严重,死亡率高。成鹅体内有球虫寄生时通常不表现临床症状,成为带虫者,增重和产蛋均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5.
240日龄健康溆浦鹅种鹅180羽,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羽,1组为注射组(每隔10 d注射LHRH-A3,10μg/羽),另外4组分别口服(拌料饲喂)0、5、10、15μg/羽LHRH-A3.经21 d预试和60 d试验,结果显示:口服10μg/羽LHRH-A3,溆浦鹅产蛋率显著提高;各口服处理组蛋品质、受精率、孵化率和健雏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稻飞虱属昆虫纲同翅目飞虱科害虫,俗名火蠓虫,以刺吸植株汁液为害水稻等作物。常见种类有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①褐飞虱。长翅型成虫体长3.6~4.8毫米,短翅型2.5~4毫米。  相似文献   

17.
鸡羽虱是寄生在鸡体表的一种体外寄生虫 ,宫庭黄鸡发生严重的羽虱病实为少见。下面将抚顺市一特种农业养禽示范场的宫庭黄鸡发生严重羽虱病的诊治结果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2 0 0 2年 8月下旬 ,抚顺市一珍禽养殖场来抚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化验室就诊。据养主介绍 ,饲养宫庭  相似文献   

18.
“大麦虫”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鞘翅目、拟步甲虫科昆虫。幼虫长70~80毫米,虫体宽5-6毫米,单条虫重1.3~1.5克。是黄粉虫或黑粉虫体长、体重、体宽的3-4倍。近年从东南亚国家引进,因以麦麸为主要食物,也称麦片虫、麦谷虫、大麦虫或超级面包虫。  相似文献   

19.
烟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其个体很小,成虫体长1毫米,白色,翅透明,具白色细小粉状物,外观与温室白粉虱非常相似,但较白粉虱小,且静止时双翅较白粉虱呈更明显的屋脊状。  相似文献   

20.
养鸡是农家致富的好门路.但鸡在饲养过程中,常见鸡病,对鸡生长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为减少这些病害给农户养鸡造成的损失,现将常见鸡病的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1、鸡羽虱 常见的有鸡大体虱、羽干虱和头虱.大体虱长约3毫米~4毫米,大都寄生在鸡肛门下面,胸、背、翅下面也有.头虱长约2.5毫米,寄生在鸡的头部和颈部.羽干虱长约1.7毫米~2毫米,寄生在鸡翅膀上.这几种鸡虱子对鸡的生长发育和下蛋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