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东北地区玉米大垄双行种植的农艺要求,同时考虑机具多次进地造成的频繁扰动及压实土壤、播种对行困难、动力消耗大等缺点,研制了一种玉米大垄双行深耕施肥播种机,该机可以在一个作业行程内完成土壤深松、分层施肥、起垄整形、播种覆土等多项作业。通过经验设计并结合理论计算确定了排肥部件、仿形连接机构、整垄装置及播种装置的结构及参数,对关键受力部件机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与优化。样机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垄形平整,播深合格率为93.30%,株距合格率为96.25%,漏播指数为2.5%,重播指数为3.75%,整地和播种均能达到行业标准及农艺要求。为大垄双行玉米种植联合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东北地区玉米大垄双行种植的农艺要求,同时考虑机具多次进地造成的频繁扰动及压实土壤、播种对行困难、动力消耗大等问题,研制了一种玉米大垄双行深耕施肥播种机,该机可在一个作业行程内完成土壤深松、分层施肥、起垄整形、播种覆土等多项作业。通过经验设计并结合理论计算确定了排肥部件、仿形连接机构、整垄装置及播种装置的结构及参数,对关键受力部件机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与优化。样机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垄形平整,播深合格率为93.30%,株距合格率为96.25%,漏播指数为2.5%,重播指数为3.75%,整地和播种均能达到行业标准及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与大马力拖拉机配套的玉米大型免耕精量播种作业装备的发展需求,结合免耕大垄双行种植模式的农艺要求、免耕破茬和精量播种关键技术,设计了一种与118.4~148.0 kW系列拖拉机配套使用的大垄双行免耕精量播种机。该机可一次完成玉米的分层施肥、窄开沟、免耕精量播种、严密覆土镇压的复式作业。研究设计中应用虚拟样机技术与田间试验相结合,进行了整机结构和关键部件的设计,着重研究设计了气吸式排种器、单体仿形机构和破茬装置。经田间试验测试,该机具作业适应性强、通用性好、作业速度高,各项作业性能指标完全满足免耕大垄双行种植模式的农艺要求,符合垦区农场大机械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的作业需求,为与大马力拖拉机配套的大型免耕播种机的开发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东北地区已经广泛应用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机械化栽培技术以及玉米大垄双行机械化栽培技术,在实际种植当中取得了较好的增收增产效果。本文主要对比分析了玉米大垄双行机械化栽培技术和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机械化栽培技术。主要是从垄型设计,种植密度,工艺流程,增产效果等方面进行论述,希望能够对东北地区大垄双行玉米种植提供参考性价值。1玉米大垄双行机械化栽培技术该项技术主要是结合了机械化技术,双行密植技术,机械  相似文献   

5.
【目的】木薯是我国华南地区重要的淀粉或能源作物,目前主要依靠人工收获,生产成本高、 经济效益低。近年来研发的木薯收获机与当前等行距的栽培方式难以相适应,表现为牵引收获机的拖拉机行走 轮不可避免地碾压在木薯行上而压断木薯块根,造成块根损失率高达 17%。【方法】为避免拖拉机碾压木薯 行、提高块根收获率,针对有利于机械化收获的要求,以 66.2 kW 拖拉机的轮距尺寸为参考,设计了宽行距 120 cm、窄行距 60 cm、垄高 25~30 cm 的宽窄双行起垄种植的栽培模式,研制了配套的木薯起垄机和木薯联合种植机, 并在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开展不同产区适应性试验。【结果】采用宽窄双行起垄种植栽培模式,起垄 机作业效率 0.6~0.8 hm2/h,种植机作业效率约 0.6~0.7 hm2/h,机械化种植效率比人工提高 23 倍,机械化种植成 本仅为人工种植的 50%,木薯产量在 33~42 t/hm2,机械化收获时能够有效避免拖拉机碾压木薯行、显著减少断薯, 损失率在 5% 以下。【结论】宽窄双行起垄栽培模式,能够较好地适宜机械化种植与收获,促进农机农艺的高 度融合。  相似文献   

6.
全膜双垄沟旋耕起垄覆膜机的设计和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全膜双垄沟玉米种植起垄前机械翻耕功率消耗大,玉米割茬难以清除影响覆膜等问题,设计了1种可一次完成局部旋耕整地、起垄埋茬、施肥、喷药和覆膜的联合作业机.该作业机实际旋耕面积仅占作业面积的45.4%,减少了旋耕时的功率消耗;作业机起垄时可将玉米残茬埋在新垄下,并将肥料通过施肥装置均匀撒到沟底之后进行喷药覆膜,充分发挥了肥效和药效.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经本机起垄后垄面光滑、无明显缺陷,且覆土后无机械破膜现象;大垄的垄宽和垄高平均值分别为70.05cm和14.98cm;小垄的垄宽和垄高平均值为39.86cm和19.92cm;纵向覆土厚度和宽度平均值为2.50cm和10.03cm,符合设计要求和全膜双垄沟玉米种植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7.
<正>马铃薯双行起垄种植技术是以深松、起垄、深施肥和双行合理密植等技术组成的马铃薯综合种植技术措施,比常规畦作栽培增产15%以上,合格的薯商品率提高20%以上。马铃薯双行起垄高产种植技术技术要点如下:1、选择适宜的品种:在选用良种的基础上,选择薯形规整,具有本品种典型特征,薯皮光滑、色泽鲜明,重量为1~2两大小适中的健康种薯作种。2、垄作规程:播种前,首先用畜力按1.5米宽起垄  相似文献   

8.
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技术及其推广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明哲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2):2663-2664,2696
玉米大垄双行机械化栽培技术和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机械化栽培技术已经在我国东北地区推广应用,收到了增产增收效果。介绍了大垄垄型设计、种植密度两种技术的工艺流程和增产效果,分析了增产原因和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刘为军  田波  张定志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444-12445,12448
[目的]探索双行凹型垄覆膜栽培技术对高海拔地区烤烟(Nicotiana glauca L.)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方法]以云烟87为研究对象,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覆膜栽培方式对烤烟农艺性状、重要化学指标、产量及经济指标等的影响。[结果]全生育期覆膜处理对烤烟各性状的影响效果比团棵期揭膜好,双行凹型垄覆膜比单行垄覆膜好。[结论]该研究可为地膜覆盖在烟草上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随着大豆垄上双行种植高产栽培技术在我省农业上的应用,黑龙江省的大豆产量得到了明显的增加,平均增产10%以上。为了促进此项技术在我省的广泛应用,本文主要从对大豆垄上双行种植高产栽培技术的概述、具体的技术措施等两方面进行论述,以供参考。一、对大豆垄上双行种植高产栽培技术的概述1.定义与以往单行种植技术不同的是大豆垄上双行种植技术指的是在60-65cm的垄上种植2行大豆,期间的间距定位10-15cm并配有先进的配套技术加以辅助,从而促使大豆高产高收。  相似文献   

11.
谢云波  罗定棋  张永辉  谢强  王栋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614-15616
[目的]在泸州烟区开展烤烟(Nicotiana tabacum)不同种植模式探索研究。[方法]分析测定烟株农艺性状指标、抗病性、原烟外观质量、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及产量产值等经济效益。[结果]不同种植模式和地膜覆盖方式对烤烟生长发育和产质量的影响十分显著,宽垄双行两边地膜覆盖,中间稻草覆盖的种植模式比较适合泸州烟区的烤烟生产。[结论]该研究可为生产出工业喜好的中间香型烤烟品种,满足工业对优质原料的需求,推动泸州烟叶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一、产品简介4UX-80型马铃薯收获机是一种新型马铃薯收获设备。本设备能较好地适应于我国马铃薯种植农艺和生长特性要求,可实现挖掘、清土、铺放等功能,整个作业过程顺畅,可收获单垄双行或单行马铃薯,作业效率高。本机用于马铃薯收获,可大大降低人力需求,减缓农村劳力不足,降低收获作业成本。4UX-80型马铃薯收获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30-2006《马铃薯收获机械》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种植模式对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农艺性状、产量及土壤水热状况的影响,本试验在大田条件下,以青薯9号为试验材料,设置露地平作(CK)、露地小垄单行(T1)、露地宽垄双行(T2)、半膜宽垄双行(T3)、全膜宽垄双行(T4)5个种植模式处理,测定了马铃薯的农艺指标、产量以及土壤的蓄水量和温度.研究结果表明:在T4处理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适应恩施州机械起垄的甘薯最佳栽培模式。[方法]对甘薯品种恩薯4号采用人工与机械起垄方式,不同行距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种植行距在机械起垄的60 cm时,产量为54 450.0 kg/hm2,其次是人工起垄的60 cm时,产量为53 325.0 kg/hm2,二者间不显著,但与其他处理间达到显著水平。[结论]综合比较,采用机械起垄60 cm的种植方式,不仅综合产量最高,且有效降低人工成本,更适用于山区种植,为实现恩施州甘薯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科学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5.
《吉林农业》2006,(6):36-40
八、大豆垄上双行种植栽培技术 该项技术是指在60~65cm垄上种植2小行大豆,小行间距10~15cm的种植方式及配套的先进栽培技术.此项技术可使大豆植株在垄上均匀分布,确保对水分、肥料吸收比较平衡,田间通风透光环境良好,创造一个高产的大豆田间群体结构.据全省多点调查,同品种、同等密度,垄上双行比垄上单行种植的大豆,平均增产10.3%,亩增产18kg以上,增加产值45元以上.  相似文献   

16.
【目的】针对旱作玉米膜上打孔种植出苗期间膜孔覆土板结及膜孔错位造成的缺苗问题,结合玉米垄面覆膜、膜际浅沟种植新技术,设计了玉米起垄施肥覆膜及膜际播种联合作业机。【方法】通过对样机关键部件的设计与分析,确定了双圆盘起垄装置、轮辐式碎土整形装置、窝眼轮式穴播装置的结构及工作参数,解析了核心部件的作业机理。【结果】设计的玉米播种机可以实现开沟起垄、垄底施肥、垄面镇压、垄上铺膜及膜侧浅沟穴播一体化作业,穴距合格率为89.5%、播深合格率为76.3%、穴粒数合格率为95.4%、膜边覆土宽度合格率为91.5%、膜边覆土厚度合格率为92.4%、种子破损率为0.6%、排肥量一致性变异系数为8.9%、总排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为5.6%,垄高、垄宽及坚实度不合格率分别为6%、9%及19%。【结论】该机具作业性能良好,各项性能指标均优于相关农艺要求和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适合旱薄地推广的花生栽培模式和节水措施,提高花生种植效益。[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不同处理对豫花9326生育期、抗病性、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起垄覆膜+保水剂+配方肥+钼酸铵拌种处理各生育期性状表现较好,折合产量达7 167 kg/hm~2。[结论]起垄覆膜+保水剂+配方肥+钼酸铵拌种处理的增产幅度最大,适宜在花生生产中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春玉米后期套种夏大豆不同种植模式对大豆产量的影响,为春玉米合理套种夏大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广西夏大豆主推品种桂夏1号和玉米品种正大619为供试材料,于2011年在广西3个有代表性的夏大豆产区进行春玉米套种夏大豆不同模式试验,研究适宜与春玉米后期套种夏大豆的最佳种植模式.[结果]垄上双行种植平均产量最高为2754.87 kg/ha,垄沟单行种植(CK)平均产量为2466.57 kg/ha,最低为垄上双行隔行种植,产量为2160.70kg/ha.[结论]春玉米后期套种夏大豆最为适宜的种植模式为春玉米后期垄上双行套种夏大豆.  相似文献   

19.
正天福合作社于2017年尝试稻田养鸭结合水稻大垄双行生产模式,试验面积共500亩,整体效益不错,以前都是玉米或者蔬菜进行大垄双行种植,水稻的大垄双行种植我们还是第一次尝试。总结一下这种种养结合模式的好处有两方面:  相似文献   

20.
正玉米大垄密植通透裁培技术,是通过起大垄,种双行,缩小株距,选用紧凑型、半紧凑型耐密品种,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增肥保密,加强管理,来达到高产增收目的。是一种新型栽培技术,较常规垄作栽培技术增产20-30%以上。对玉米提质、增效、节本、高产具有重要意义。一、选择种植方式采用"两垄一平台"模式。具体种植方式是:把原65cm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