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不同粒重春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粒重春小麦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特性,旨在探明春小麦种子大小与种子活力及幼苗生长的关系。选用7个新疆春小麦品种,按粒重将种子分为大粒(不同品种的粒重变化范围为57.92~62.73g/1000粒)、中粒(45.48~51.58g/1000粒)和小粒(34.95~39.59g/1000粒)3类,通过萌发实验研究种子活力及生长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和粒重间的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等萌发因子及幼苗生物性状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发芽率在粒重间的表现呈:中粒大粒小粒,发芽指数的规律为:中粒小粒大粒,活力指数为:中粒大粒小粒。小粒种子萌发速度快但发芽率不高,幼苗较小;大粒种子萌发速度慢,发芽率较高,幼苗最大;与大粒相比,中粒种子萌发速度相对较快,发芽率高,幼苗较大,中粒种子为相对最佳的种子类型。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饱满度、去皮处理和6-BA对山竹子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粒、中粒山竹子种子发芽率显著高于小粒种子,去皮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显著高于完整种子;6-BA处理能有效促进山竹子种子发芽、增加多胚萌发数量和每粒种子有效苗数量;在含3.0mg/L 6-BA的培养基上,大粒去皮种子发芽率、多胚萌发倍数和每粒种子有效苗数量分别达到100%、12.50倍和4.50株/粒。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玉米同一品种不同籽粒大小的种子活力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品种不同种子大小的活力指数之间有差异,大种子活力指数比小种子的活力指数高。同一品种不同种子大小对种子活力和幼苗生长影响较大,大粒种子活力明显高于小粒种子。  相似文献   

4.
以萝卜品种短叶13为材料,采用室内发芽试验,以及电导率、TTC活力、早期幼苗根长和生长量测定4种方法研究60Co-γ射线对种子活力及早期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辐照剂量0~3 500 Gy时,辐射只是延缓了种子的萌发,不影响最终的发芽率。24 h电导率与发芽率、发芽指标、根长和生长量等活力指标间存在极显著关系,是快速测定萝卜种子活力的有效指标。综合比较测定可知,萝卜的最佳辐射剂量1 300~1 500 Gy。  相似文献   

5.
贮藏时间对不同类型大豆种子发芽率及出苗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在通常贮存的条件下,同一年度室内发芽率与室外田间播种出苗率试验结果基本一致,不同年度间差异较大,随种子贮存年限的增长发芽率逐渐下降。小粒、中粒与大粒种之间差异较大。无论同年度或年际间大粒种发芽率或出苗率显著比小粒种、中粒种低。  相似文献   

6.
种子大小和干旱胁迫对文冠果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种子大小和干旱胁迫对文冠果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为文冠果育苗和人工林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文冠果大种子(单粒种子质量1.0g)、中等种子(单粒种子质量0.6~1.0g)、小种子(单粒种子质量0.6g)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完全随机试验方法,以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对各水势条件下(对照,-0.2,-0.6 MPa)不同大小文冠果种子的发芽率及幼苗生长状况、生物量积累与分配进行研究。【结果】种子大小和干旱胁迫对文冠果种子发芽率有显著影响,大种子相对于中等种子和小种子,具有更高的发芽率;在-0.2 MPa水分处理下,大种子发芽率为100%,中等种子和小种子发芽率分别为97.92%和94.79%;在-0.6MPa水分处理下,大种子发芽率为95.83%,而小种子发芽率为88.55%。种子大小和水分条件对文冠果幼苗生长量也有显著影响,大种子相对中等种子和小种子幼苗有较大的生长量;随着水势的降低,不同大小种子起源的文冠果幼苗生长量逐渐降低。种子大小和水分条件对文冠果幼苗生物量积累及分配均有显著影响,大种子相对中等种子和小种子幼苗有更大的生物量积累。在不同水分条件下,大种子幼苗将更多的生物量投入到了叶片,而小种子幼苗将更多的生物量投入到根系。【结论】在干旱地区文冠果播种造林中,尽可能选择种粒质量大于1.0g的种子以提高成活率。  相似文献   

7.
以郑单958、先玉335和诺达1号3个玉米杂交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大小籽粒种子对其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品种不同大小籽粒对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影响不明显,而对种子活力和幼苗生长影响较大,即大粒种子的活力明显高于小粒种子;不同品种之间的种子萌发指标差距也不明显,而种子活力和幼苗生长差距较大。这说明种子大小对其萌发阶段影响不大,而主要影响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竹叶菜四种类型种子的萌发特性及其成灾机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竹叶菜(Commelina benghalensis L.)在地上、地下形成的不同类型的种子(地上大粒种、地下大粒种、地上小粒种、地下小粒种)为材料,主要观察了这4类种子的休眠与萌发特性,结果表明,新鲜的竹叶菜地上、地下大粒种子具有萌发能力,地上、地下小粒种具有明显的休眠特性。硫酸浸泡30-90s,地上和地下大粒种在80-90℃、地上和地下小粒种在70-80℃干热条件下处理2-4h,或地上和地下大粒种在60-70℃热水中浸泡2-4min,地下小粒种在50℃热水中浸泡1~2min,地上小粒种在60℃热水中浸泡1 min,均能显著促进发芽,提高发芽率。0-4cm的土层最有利于种子萌发成苗,大粒种尤其是地下大粒种能在较深的土层中萌发出苗。  相似文献   

9.
研究实验室条件下不同深度的沙埋和种子大小对沙蒿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沙埋深度对沙蒿的种子萌发率、休眠率、幼苗出土率及生物量均有显著影响。没有沙土覆盖时沙蒿种子即可萌发;0.5~5 cm的浅层沙埋下,种子萌发率、出苗率、幼苗存活率及生物量最高,休眠率最低;沙埋深度>5 cm 时,沙蒿的种子萌发率、出苗率、幼苗存活率及生物量随沙埋深度增加显著降低,而休眠率却显著升高;沙埋深度为12 cm时,种子不出苗,幼苗也不能存活。种子大小对沙蒿种子萌发率、出苗率、幼苗存活率及休眠率均无显著影响,但对幼苗生物量大小具有显著影响,在0~12 cm的沙埋深度中,除5 cm和7 cm深度下中粒种子和小粒种子萌发的幼苗的生物量间没有显著差异外,其他深度处理时,大粒种子萌发的幼苗的生物量显著高于同一沙埋深度下中粒种子萌发的幼苗生物量,后者又显著高于小粒种子萌发幼苗的生物量,因此研究认为,沙蒿种子最适宜沙埋深度为 1~ 3 cm的浅层沙埋。  相似文献   

10.
不同成熟度茄子种子生活力及活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不同成熟度茄子(Sllanummelongenal.)种子,进行适温发芽试验,田间幼苗萌发与生长分析,抗逆性和抗老化特性等生活力及活力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成熟度为开花授粉后50d茄子种子,其发芽率低于开花授粉后60d的茄子种子,其差异较其它茄科蔬菜作物高。未成熟茄子种子活力下降主要表现为:种子萌发速度、田间幼苗生长量,种子抗低温与抗老化能力的显著降低等方面。茄子种子成熟度严重影响生产潜力及贮藏性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恢复和提高榉树种子活力的方法和技术,服务生产。[方法]用501、001、502、003、00 g/L的PEG-4000处理已常温贮藏12个月的榉树种子36 h,研究PEG对榉树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在0~200 g/L范围内,随着PEG浓度的增加,榉树种子的田间出苗率、发芽势、活力指数逐渐增加,相对电导率逐渐下降,其中PEG 150 g/L时出苗率最大,为46.0%,活力指数最高,为3.53,比清水(CK)高37.4%;200 g/L时发芽势最大,为41.6%,相对电导率最低,为5.5%。PEG处理的榉树种子出苗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和相对电导率与对照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PEG-4000处理提高了榉树种子的田间出苗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和细胞膜系统的完整性,提高了种子活力。处理36 h,PEG浓度以150~200 g/L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化生石花种子萌及幼苗生长的条件,以提高其种子萌发率。[方法]采用MS、1/2MS、3/4MS等培养基为生石花生长基质,比较不同培养基中种子萌发率和幼苗生长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光照时间、激素配比和浸泡时间的筛选。[结果]1/2MS培养基最适合生石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16 h为最优光照时间;不同因素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浸泡时间、GA浓度、IAA浓度、NAA浓度及6-BA浓度。其中,GA浓度与浸泡时间对种子萌发有显著影响,且0.1 mg/m L的GA浓度以及4 h的浸泡时间为最优组合。[结论]该研究为生石花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韩德复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6):2219-2221
[目的]正确评估土壤原油污染对蔬菜的影响。[方法]设置0、100、500、1 000、5 000、15 000、30 000 mg/kg7个土壤原油浓度,研究土壤原油污染对萝卜、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土壤原油浓度越大,蔬菜种子的相对发芽率越小。原油浓度与种子相对发芽率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30 000 mg/kg处理的黄瓜、萝卜种子的相对发芽率分别为80.36%、52.31%,萝卜对原油的敏感程度高于黄瓜。黄瓜、萝卜的种子发芽率、幼苗根系长度及总鲜重的相对抑制率都随着土壤原油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两种蔬菜的各生长指标对原油污染的敏感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根系长度>幼苗总鲜重>幼苗高度>种子发芽率。[结论]随着土壤原油浓度的增大,蔬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到的抑制增强。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种子饱满度的差异对黄瓜生长发育造成的影响,结果发现,饱满度不同,种子的发芽率、出苗率和壮苗数明显不同。千粒质量25g以上的种子发芽率、出苗率和壮苗数明显较高,而千粒质量25g以下的种子发芽率、出苗率和壮苗数明显下降。饱满度较差的种子长出的幼苗也比较弱,从而造成定植之后前期产量和总产量也明显降低。研究表明生产或筛选出高饱满度的种子对提高黄瓜的发芽率和黄瓜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新疆梭梭种子活力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筛选影响其活力的主导因子。【方法】以新疆梭梭种子为材料,通过理化分析检测土壤因子(pH、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应用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度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梭梭种子鲜重、干重、幼苗高、发芽势和发芽率与种子活力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性,不同地区种子幼苗性状及种子活力的比较发现托克逊县种源发芽势与发芽率优于其他种子来源地;不同地区梭梭土壤养分含量和ph均存在一定差异。【结论】不同种源种子幼苗性状及种子活力的比较发现托克逊县种源发芽势与发芽率优于其他种子来源地。2)土壤因子中的pH对种子鲜重、干重、发芽率、活力指数Ⅰ、活力指数Ⅱ和活力指数Ⅲ的关联度系数相对较高,同时也是影响活力指数Ⅲ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小麦种子活力及其与脱氢酶活性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贮藏方式对小麦种子活力的影响,探讨小麦种子活力与脱氢酶活性的相关性,为小麦种子活力的检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6个小麦品种(系)的种子分别采用室温密闭和低温密闭贮藏8个月,通过幼苗生长、模拟田间出苗率、电导率和脱氢酶活性测定等方法来测定贮藏前后小麦种子的活力,并进行各活力指标间的相关分析。[结果]不同品种(系)种子的耐藏性存在差异,低温密闭贮藏有利于保持种子活力 贮藏前后小麦种子的脱氢酶活性与活力指数、模拟田间出苗率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浸泡液电导率、绝对电导率、相对电导率均存在负相关。[结论]脱氢酶活性可作为衡量小麦种子活力的较好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麦烘干种子活力与其脱氢酶活性的相关性。[方法]以5个小麦品种(系)为试材,将新收小麦种子烘干,采用2种贮藏方式下贮藏1年,通过幼苗生长测定小麦烘干种子活力,采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法(TTC法)测定小麦种子脱氢酶活性。[结果](42±1)℃烘干对小麦新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及幼苗生长无不良影响,室温密闭贮藏和低温(5~8℃)密闭贮藏2种贮藏方式的小麦烘干种子具有较高的发芽力,其发芽势、发芽率的差异不显著。不论是新种子还是在2种贮藏方式下贮藏1年的陈种子,小麦烘干种子的活力指数与其脱氢酶活性均呈显著正相关,苗干重、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与脱氢酶活性均呈正相关。[结论]脱氢酶活性可作为评定小麦烘干种子活力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果枝节位和铃位对棉花种子萌发和种子活力的影响。【方法】选取中棉所49号、新陆早62号和新陆早64号为材料,按不同果枝节位和铃位适时采收,采用标准发芽试验测量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鲜、干重等种子活力指标,分析不同果枝节位和铃位对棉花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棉花中部果枝种子活力最高,从中部往上下两侧推移,发芽势、发芽率和种子活力呈下降趋势,种子活力表现为中部果枝>上部果枝>下部果枝;中部果枝种子幼苗营养器官干重均高于下部果枝和上部果枝,而上部果枝和下部果枝因品种不同变化规律不同;铃位对种子活力的影响因品种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结论】中部果枝棉籽种子活力最高,幼苗长势较好,利于形成壮苗,其次为上部和下部果枝;其中,铃位对种子活力的影响因品种不同而不同。生产棉花高活力种子,应尽量采收中部果枝的棉籽。  相似文献   

19.
秦立金  徐振军  袁树祥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601-10602
[目的]探讨乙烯利浸种的促雌效果,筛选其最佳的浸种时间与处理浓度。[方法]用不同浓度的乙烯利(2 0003、0004、0005、000、6 000和7 000 mg/L)对黄瓜种子进行不同浸种时间(8、12和16 h)的处理,观察其对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乙烯利处理黄瓜种子对种子的萌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性指数均比对照有所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4 000与5 000 mg/L浓度处理的发芽率、发芽势均与对照达到了极显著性差异。以浸种12 h处理5 000 mg/L乙烯利的处理效果最好,其发芽指数和活性指数达到了最大值,分别为70.46和55.87。[结论]在种子期用乙烯利进行处理能抑制了黄瓜幼苗的徒长,促进壮苗,降低株高,增加株茎粗。壮苗指数与G值以处理5000 mg/L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白桦三倍体制种园中各家系种子活力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活力能够预测出苗率和幼苗生长潜势,可作为林木种子园母树评价的重要指标.以白桦三倍体制种园中15个三倍体家系及1个二倍体对照为试材,开展家系间种子活力及幼苗生长特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种子千粒质量、主要活力指标及活力指数等7个指标在不同家系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sig.<0.01);根据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幼苗健壮率等7个指标,采用模糊数学中隶属函数值的方法,对参试家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是排在二倍体对照家系前的只有3个三倍体家系,初步确定这3个家系的采种母树为改建三倍体制种园的首选母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