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对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政府对粮食补贴效率,从2004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对农民种粮的直接补贴政策。二年来的实践证明,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是当前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政府对粮食补贴效率,从2004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对农民种粮的直接补贴政策。二年来的实践证明,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是当前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建立粮食直补机制是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所做出的重大决策。2004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据对两年来粮食直补政策在浦江县的执行情况分析,粮食直补政策有力地促进了粮田面积的稳定和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实现了预期目标。[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我国继续加大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力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农民种粮不但不用再交农业税,而且还可以领到国家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等直接补贴资金。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制度的健全完善,实现了我国粮食补贴制度的历史创新,此举深受广大种粮农民的拥护和欢迎。  相似文献   

5.
克涛 《油气储运》2009,(12):33-34
为进一步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经国务院同意,国家财政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的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6.
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是党和国家的一项利民工程,是贯彻党的“三农”政策的重要举措,也是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的有效措施。自2004年国家实行粮食补贴政策以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加了种粮农民的收入,促进了粮食生产。农村的党群、干群关系也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在国家粮食补贴政策的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种粮农民补贴包含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种粮大户补贴等,是国家特制的系列惠农政策,是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重要措施,是解决土地谁来种,粮食谁生产,粮食安全谁保证的重大问题,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生态化、良种化、优质化的重要途径,对稳定粮食生产面积,提高单产,优化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各项补贴资金,虽然存入农  相似文献   

8.
<正>1关于粮食补贴政策增量粮食补贴资金要向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方面倾斜实行粮食补贴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提高了种粮农民的收入,稳定了粮食的生产面积,提高了粮食的产量,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但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土地抛荒在一些产粮区仍然存在,而且种粮面积还在逐  相似文献   

9.
《河北农业》2008,(4):4
为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省政府决定,2008年我省对种粮农民继续实施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政策,两项补贴资金387822万元,将于3月底之前拨付到县,4月底之前全部兑付到每个农户。  相似文献   

10.
经过2年的实践证明,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是当前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但是,也存在对促进粮食生产拉动力不大之问题.为保护农民种粮持久积极性,确保粮食安全,提出了完善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6条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粮食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为了保护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和增加粮农的收入,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对农业,特别是对粮食都制定了直接补贴政策,近年来国内的一些省份也相继制定和出台了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取消粮食定购(保护价收购).放开粮食市场和制定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调动和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农业和粮食生产发展.国务院决定:今年中央财政再增加252.5亿元投入.主要直接补贴给农民.采取十项重要措施,支持农业和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13.
《新农业》2013,(8):22-23
眼下正是"粮补"发放时节,粮补全称粮食直接补贴,是为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和增加农民收入,国家财政按一定的补贴标准和粮食实际种植面积,对农户直接给予的补贴。我国粮食直补政策从2004年起全面实施以来,得到了各方面的认同和肯定,同时取得了显著成效,对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倒逼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稳定民心等方面意义重大。粮食直  相似文献   

14.
《农家顾问》2012,(6):6
种粮农民直接补贴 中央财政今年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补贴资金发放到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  相似文献   

15.
《农村实用技术》2006,(8):22-22
据报道,为做好2007年对种粮农民综合补贴工作,财政部日前要求,各地要在今年年底推行“一卡通”、“一网通”制度,为完善粮食综合补贴制度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6.
<正>1关于粮食补贴政策增量粮食补贴资金要向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方面倾斜实行粮食补贴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提高了种粮农民的收入,稳定了粮食的生产面积,提高了粮食的产量,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但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土地抛荒在一些产粮区仍然存在,而且种粮面积还在逐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资》2013,(11):3
<正>本报讯日前,农业部发布今年国家支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其中包括: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2013年,将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安排151亿元,补贴资金原则上要求发放到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具体由各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农资综合补贴政策农资综合补贴按照动态调整制度,根据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变动,遵循"价补统筹、动态调整、只增不减"的原则及时安排和增加补贴资金,合理弥补种粮农民  相似文献   

18.
进入2008年,世界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粮食涨价。粮食涨价对于农民来说应该是一个特大利好。那么,种粮为什么不挣钱,是谁侵蚀了农民的收益?政府一再对农业的补贴为什么刺激不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呢?  相似文献   

19.
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2013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安排151亿元,补贴资金原则上要求发放到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具体由各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农资综合补贴政策农资综合补贴按照动态调整制度,根据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变动,遵循"价补统筹、动态调整、只增不减"的原则及时安排和增加补贴资金,合理弥补种粮农民增加的农业生产资料成本。为支持做  相似文献   

20.
对种粮农民实行补贴是党和国家的一项惠民工程,是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自2004年国家实行粮食补贴政策以来,改变了过去对农民多"取"少"予"或只"取"不"予"的分配关系,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农村的党群、干群关系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到2012年,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种粮补贴的作用也显现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和完善才能适应农村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