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扣蟹安全越冬是河蟹养成规格、河蟹产量的前期重要阶段,越冬池环境差,养殖户缺乏管理等因素影响扣蟹越冬的成活率,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和苗种质量.  相似文献   

2.
<正>宝应县山阳镇河蟹养殖户孙荣兵,养殖总面积为100亩。他通过对河蟹养殖关键点的掌控,获得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2013年,他的河蟹养殖总投资为32万元,年底总产值为72.53万元,获纯利40.53万元,亩均效益达4000多元。主要做法是:一、苗种自育从事河蟹养殖的这些年,养殖户孙荣兵培育过扣蟹,也从外地或当地其他养殖户购买过扣蟹,通过不断实践和总结,他认为自己培育扣蟹进行配套养殖是获得河蟹养殖成功的关键之一。自育扣蟹不仅能保证扣蟹的质量,降低扣蟹运输过程中的机械损伤,有效提高河蟹的成活率,而且还能有效降低养殖成本。  相似文献   

3.
苗种质量是河蟹增养殖成败的关键苗种的质量、蟹种的种类及暂养、长途运输中的管理等是幼蟹成活率高低的关键,这里既有质量问题,也有技术问题,一环不慎就要导致死亡。现在市场上出售河蟹的种类很多,从外型上看,都差不多,没有明显区别,都叫中华绒螫蟹或其亚种,但由...  相似文献   

4.
孙家平  吴辉 《内陆水产》1999,24(3):24-24
大眼幼体培育扣蟹已成为目前河蟹养殖苗种来源的主要途径,各地都在积极探索提高培育成活率、控制规格、控制性早熟比例的方法,尤其是性早熟比例偏高一直是困扰养殖户的一个难题,人们普遍通过加大投放密度、控制投饵、控制水温等措施来控制性早熟比例,但仍没有解决根本...  相似文献   

5.
江锦波  金春华 《内陆水产》2001,26(12):29-29
随着市场对大规格河蟹的需求,扣蟹培育尤为重要。而扣蟹培育好坏与池塘的环境条件、苗种来源、水质好坏和饲养管理等多种因素有关。只有各因素合理结合,才能高产和稳产。1池塘条件用于培育扣蟹的池塘,面积以1300~2000米2为宜。面积太小,水质变化较快不易掌握,但面积太大日常管理(如水草栽培,投饲以及捕捞等)不便。底质以沙质土较好,壤土次之。池塘不能渗漏,池深1.5~2米,坡度比为1∶1.5,靠近水源,进排水方便。2苗种来源苗种的来源可分为天然苗和人工苗。人工苗又可分为土池苗和工厂化苗。天然苗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6.
《科学养鱼》2006,(12):81-81
1、扣蟹运输后会发生什么问题? 近年来,河蟹养殖在我国得到蓬勃发展,由于受条件制约,相当多的养殖户无法实现自己培育一龄蟹种,需要从外地采购扣蟹甚节大眼幼体。因而,很多蟹农在放养扣蟹或大眼幼体时,这些苗种都经过了一个长途运输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科学养鱼》2005,(1):81-81
1.扣蟹运输后会发生什么问题?近年来,河蟹养殖在中国得到蓬勃发展,由于受条件制约,相当多的养殖户朋友无法自己培育一龄蟹种,需要从外地采购扣蟹甚至大眼幼体。因而,很多蟹农在放养扣蟹或大眼幼体时,这些苗种都经过了一个长途运输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1.扣蟹运输后会发生什么问题?近年来,河蟹养殖在我国得到蓬勃发展,由.丁受条件制约,相当多的养殖户朋友无法实现白己培育一龄蟹种,需要从外地采购扣蟹甚至大眼幼体。因而,很多蟹农在放养扣蟹或大眼幼体时,这些苗种都经过了一个长途运输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河蟹是我国产量最大的淡水蟹类,全国各地都在开展多种类型水体的养殖。平山县在2002—2004年投放长江品系中华绒螯蟹扣蟹养成商品蟹的基础上,2005—2006年集中精力搞河蟹大眼幼体到扣蟹的培育,以满足周边广大养殖水域的苗种需求。现将培育过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河蟹仔蟹培育和蟹种养殖技术初探朱雅珠张根玉王建军(上海市水产研究所,200433由于自然界的蟹苗资源日趋衰退,并且每年丰欠不定,加上国内养蟹热的全面掀起,致使近几年河蟹苗种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解决上海地区及附近省市养殖户河蟹苗种的来源并提高其质量,...  相似文献   

11.
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渔业生产均要经过越冬这一重要环节,越冬期长达3个月以上。扣蟹越冬在某些技术环节与其它水产养殖品种越冬有不同之处,为了做好扣蟹越冬期间管理,提高扣蟹越冬成活率,笔者根据多年从事河蟹养殖生产经验,现对北方地区扣蟹安全越冬技术作一介绍,仅供参考。所谓扣蟹是指Ⅲ、V期幼蟹经养殖越冬后,体重达5~25g的蟹种,...  相似文献   

12.
从蟹苗培育、蟹种(扣蟹)培育等方面介绍了池塘河蟹苗种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13.
刘杰贞 《齐鲁渔业》2014,(12):32-33
经过多年的探索,河蟹良种培育体系已逐渐完善,但由于我国北方冬季气温偏低,越冬期长,多年来池塘河蟹蟹种冬季安全管理问题仍是困扰广大北方养殖户的难题,因此,做好池塘河蟹蟹种越冬期间管理,提高蟹种越冬成活率,对于河蟹养殖来说至关重要。下面分别从蟹种越冬池的选择、蟹池水质调控、蟹种冬季喂养、蟹种疾病预防等几方面介绍蟹种冬季安全管理的几点措施:河蟹作为变温动物,其体温主要取决于环境水温,在较低气温下蟹种容易冻伤甚至死亡,因此蟹种越冬池的选择很重要。  相似文献   

14.
历年来成蟹养殖户习惯于春节后购苗直接投放,而且大部分集中在3月份购苗,这里所讲的早冬蟹种暂养是指成蟹养殖户在11月份利用蟹种已停止脱壳生长,气温下降,提前购苗进行小池暂养,及早适应当地水质环境,提高成活率。适宜安徽、湖北中西部地区河蟹养殖户。具体优点如下:  相似文献   

15.
在河蟹育苗过程中亲蟹培育是基础,可分亲蟹暂养、交配、抱卵蟹培育三个阶段,各阶段对池塘条件及饵料的要求是不同的。 1.亲蟹暂养阶段自然界中7~9月河蟹开始进行生殖蜕壳,尔后降河生殖洄游。从事人工育苗的单位一般于10~11月开始选择亲蟹进行暂养。  相似文献   

16.
<正> 近几年,长江蟹北移环渤海沿岸,抱卵越冬后作亲蟹,春天大批量返供苗种,有力地促进了长江流域河蟹养殖业的发展。对在抱卵及越冬中发现的问题,我们进行了深入探究,并采取了积极对策,确保了亲蟹抱卵质量,越冬成活率也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7.
张英  徐宗平 《科学养鱼》2003,(11):39-39
通常情况下,在池塘将大眼幼体培育成扣蟹一般一年只养一茬,即每年的4~5月份将大眼幼体放入池塘中,年底或翌年2~3月份起捕上市,海门市货隆镇金跃村的水产养殖户谢国立一改常规的培育扣蟹方式,采用大棚培育蟹种,从一年一茬提高到一年三茬,极大地提高了养殖的成活率、池塘的利用率,延长了河蟹当年的生长期,缩短了养殖商品  相似文献   

18.
董志华 《河北渔业》1999,(2):26-27,24
<正>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 H.Milne-Edward)又名河蟹,以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享誉国内外。近几年来,随着河蟹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的日益完善,唐山市的河蟹人工养殖业迅速兴起。1998年度,全市养蟹面积达9333.3hm~2,年产量4000多t。河蟹养殖已经成为全市大农业中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由于在北方地区自然条件下,河蟹的生长期需要两年才能达到商品规格,所以,当今我市人工养殖成蟹的方式主要是以当年河蟹大眼幼体培育扣蟹(蟹种),越冬后第二年作为蟹种进行成蟹养殖。相对而言,此模式不仅生产周期长、成本高,而且在扣蟹培育环节以及蟹种越冬过程中,性  相似文献   

19.
提高河蟹育苗成活率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蟹人工育苗技术已满足了成蟹养殖的苗种需要,但如何提高河蟹育苗成活率、降低生产费用和稳定苗种生产仍是育苗单位存在的技术问题。笔者1997年在日照市涛滩镇沙岭育苗场采用逐步降低培育用水盐度、合理培育密度和状V期助体变态时投喂人工培育的花卤虫减少自残等措施,在500m3水体中。利用560只余蟹一次共出苗205.6kg,其中大眼幼体140.6kg、期幼压65kg淹场滞销造成),总成活率234%,个别池子成活率达34.6%,平均每立方水体出苗0.4kg。现将主要方法报告如下,供同行们参考。1.亲蟹降盐暂养(1)暂养地准备暂养他中预先设置拱形瓦…  相似文献   

20.
蟹种培育足指将仔蟹培育成Ⅴ期幼蟹(豆蟹),再将Ⅴ期幼蟹培育成蟹种(扣蟹),是河蟹养殖过程中的重要阶段,也是成蟹养殖苗种来源的主要途径,蟹种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成蟹养殖的成败.近年来,江苏省金湖县以"挂县强农富民工程"为依托,充分利用本地白马湖河蟹养殖的产业优势,在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驻村对接专家的直接指导下,注重蟹种培育技术的推广应用,并在生产实践中有所创新,获得了理想效果,现将主要技术总结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