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2 毫秒
1.
《江西林业科技》1994,(3):83-91,127
1976及1979年在杉木全分布区内分别收集杉木代表性种源21个及58个,在杉木造林不同生态区的2及5个试点上进行田间试验,根据6-9年生的试验观测得出杉木存在广泛的地理变异,种源间生长差异非常显著,优,劣种源类群间生长差异达2倍以上,为云南各杉木造林区选出了2-3个较佳种源,选择增益达14-55%。  相似文献   

2.
对两次杉木金分布区种源试验各点试验林的生长,发育,适应性等进行分析,评定种源优劣与环境互作。研究表明:杉木种源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第一次试验各试点20个试种源11年生材积前3名平均生长量为后3名的152%-183%;第二次试验各试点造林64个种源8年生材积前10名平均生长量为后10名的191%-223%。材积最大种源为种源的2-4倍,本省不同地区种源选择增产效果为0-50%。根据生长量,开花结实状况  相似文献   

3.
在吴县太湖孤山丘陵进行的55个产地杉木种源造林试验表明,种源间生长性状,抗性,适应性状有显著的差异,纬度和经度是生长性状地理变异的主要因子,种源选择增产效果显著,11年生时,广西融水,贵州锦屏,福建南平,四川洪雅,荥经,广东乐昌,广西那坡,浦北,广东信宜等种源丰产性好,适应性,抗性较强,小径材材积比本省对照增的41.16-96.90m^3/hm^2,表型产益,遗传增益分别达43.5%-109.6%  相似文献   

4.
在吴县太湖孤山丘陵进行的55个产地杉木种源造林试验表明,种源间生长柱状、抗性、适应性状有显著的差异。种源选择增产效果显著。11年生时,广西融水,贵州锦屏,福建南平,四川洪雅、荣径,广东乐昌,广西那坡、浦北、信宜等种源丰产性好,适应性、抗性较强,小径材材积比本省对照杉木增加41.16~96.90m3/hm2,表型增益,遗传增益分别达46.5%~109.6%和13.3%~31.3%,可供当地营造杉木短轮伐(12~15年)小径材建材林选用。广西融水种源丰产性最佳,适应性强,是应推广应用的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1977年和1980年在湖北省13个试验点进行的杉木地理种源选择试验结果。通过9年生和6年生两次重复试验的结果表明,杉木种源的树高、胸径、材积、侧枝、冠幅、结实与抗寒性等性状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种源生长与环境互作明显,杉木种源生长幼龄阶段与速生阶段的秩次相关性强。采用多变量痤标综合评定法,为湖北省五大杉木造林区分别选出了相应的优良种源,其中锦屏、邻水、江华、那坡四个种源在湖北大多数地区表现优良,适应性较宽。优良种源材积的选择效益为39.7%-134.5%。  相似文献   

6.
《江西林业科技》1994,(3):75-82
分析了杉木种源第一次试验20个产地9年生幼林和第二次试验56个产地3年生幼林的生长发育及稳定(适应)性。研究表明,9年生平均单株材积的选择效果达25%,前5名优良种源与后5名种源平均相差2倍以上,杉木种源的主要性状相对稳定。20个产地在两次试验中生产量和稳定系数bi值的相关系数分别达0.846和0.79,说明种源差异是较稳定的遗传差异。根据种源在各试点的生长量,稳定性,开花结实,抗虫,抗病能力等指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杉木种源第一次试验20个产地9年生幼林和第二次试验56个产地3年生幼林的生长发育及稳定(适应)性。研究表明,9年生平均单株材积的选择效果达25%,前5名优良种源与后5名种源平均相差2倍以上。杉木种源的主要性状相对稳定,20个产地在两次试验中生长量和稳定系数bi值的相关系数分别达0.846和0.79,说明种源差异是较稳定的遗传差异。根据种源在各试点的生长量、稳定性、开花结实、抗虫、抗病能力等指标进行综合评定,分别确定其能获得较高增产效益的优良种源,提出杉木种子的调拨意见。  相似文献   

8.
在吴县太湖孤山丘陵进行的55个产地杉木种源造林试验表明,种源间生长性状,扩性、适应性状有显著的差异,纬度和经度是生长性状地理变异的主要因子,种源选择增产效果显著,11年生时,广西融水,贵州锦屏,福建南平,四川洪雅、荥经,广东乐昌,广西那坡、浦北,广东信宜等种源丰产性好,适应性、扩性较强,小径材材积比本省对照增加41.16—96.90m8/hm2,表型增益、遗传增益分别达43.5%—109.6%和13.3%—31.3%,可供当地营造杉木短轮伐(12—15年)小径材建材林选用。广西融水种源丰产性最佳,适应性强,是可以推广的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9.
《江西林业科技》1994,(3):40-46
对5、9、12年生的三次种源试验林进行生长、林质、抗性观测分析表明,种源间的生长量、木材密度、结实量、保存率、冻害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遗传变异,以速生优质为主评选出10个优良种源,其材积遗传增益比当地种源大32.5-47.2%,本省参试的9个源(除丽水外),材积只有总体平均值的72.7%-83.5%。邻近杉木中心产区的优良种源更适合推广应用,木材密度最大的种源比最小的大11.8%,各种源的变异系数幅  相似文献   

10.
在吴悬太湖孤山丘陵进行的55个产地杉木种源造林试验表明,种源间生长性状、抗性、适应状的显著的差异。种源选择增产效果显著。11年生时,广西融水、贵州锦屏、福建南平,四川洪雅、荣径,广乐昌、广西那坡、浦化、信宜等种源丰产性好,适应性、抗性较强,小径材材积比本对照杉木增加41.16~31.3%,可发地营造杉木短轮伐(12-15年)小径材建材林造用。广西融水种源丰产性最佳,适应性强,是应推广应用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11.
对两次杉木全分布区种源试验各点试验林的生长、发育、适应性等进行分析,评定种源优劣与环境互作。研究表明:杉木种源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第一次试验各试点20个参试种源11年生材积前3名平均生长量为后3名的152%一183%;第二次试验各试点造林64个种源8年生材积前10名平均生长量为后10名的191%一223%。材积最大种源为最小种源的2一4倍。本省不同地区种源选择增产效果为0一50%。根据生长量、开花结实状况、稳定性、树皮厚度、侧枝粗度,bi值等指标综合评定,为贵州不同地区选择了一批优良种源并提出了调拨意见。  相似文献   

12.
《江西林业科技》1994,(3):35-39,119
我省于1979年开展全国第二次杉木地理种源试验,供试材料来自全国和本省计60个种源,设4个点,经8年试验表明,杉木地理种源间生长量差异极为显著,南岭山地种显著或极显著优于其它种源,经过综合评定,为我省各生态区选出6-7个优良种源,再按出现频率高低选出全省适用的优良种源4个:融水、大田、锦屏、全同。8年生材积增益幅度30-70%。  相似文献   

13.
广西红锥地理种源试验初报   总被引:21,自引:7,他引:21  
对红锥3个试验点5个种源3年生幼林生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年生红锥幼林各试点间和各种源间的差异极显著;经比较各试点的苗期生长,苗平均高都以红锥1号和红锥2号种为最好;3年生红锥幼林树高,地径生长以红锥1号和2号种源为最好,红锥3号种源最差,其中最好的1号,2号种源的树高和地径分别为最差的3号种源的130%,122%和128%,119%。  相似文献   

14.
杉木生长,材性兼优种源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经对杉木中心产区优良种源的中间试验研究表明,种源间生长与木材基本密度性状有一定差异,根据对12年木材基本密度性状和9年材积生长性状的测定结果,初步选出广西那坡,贵州锦屏,贵州榕江等生长,材性兼优的种源。其木材基本密度与广西融水优良种源相近,材积生长比融水种源增加47.0% ̄83.6%,遗传增益达13.41% ̄23.86%。  相似文献   

15.
杉木造林区种源选择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杉木地理种源第一次试验21个试验点上19个种源的六年生幼林和第二次试验45个试验点上43个种源的三年生幼林的生长发育及适应性状进行分析,评定各种源的优劣以及与环境的互作。研究表明:种源间差异极显著,如六年生幼林材积的选择效果平均达20%,优劣种源间平均相差3.3倍。根据生长量、稳定性、开花结实和耐寒性等指标,综合评定选出南岭山地为我国杉木的优良种源区。同时,依据各造林区试验结果,初步确定能获得明显增产效益的优良种源,并提出了杉木种子的调拨意见,定出可作为我国杉木良种基地的最优种源区域。  相似文献   

16.
枫杨种源苗期生长节律及生物量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枫杨全分布区内收集的55个种源为试材进行苗期试验。在北亚热带地区,枫杨的高生长季节约为8个月,即3月至8月底。7月为其生长高峰,净生长量占整个生长季生长量的37.72%,6月与8月、5月与9月的净高生长量相差无几,分别占22%-25%以及8%-10%,民苗高净生长节律主要受气温因子的影响,而与雨量关系不大。枫杨高生长种源间差异表现在7-9月,5个生长最快与5个生长最慢种源组间的月均相差在15cm以上。7月可以作为速生种源苗期初步选择的时期,以各月苗高净生长量、年度苗高与地径生长量分别构建2 生物量预测模型,2组模型均具有较好的预测潜力,其中以各月苗高净生长量为自变量的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且能提前3个月左右建模。  相似文献   

17.
30个墨荆树国内外种源,在我国南方四省(区)5个点造了13mh^2种源试验林,5年生时的调查材料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生长、发育、通直度、树皮厚度、单宁含量、抗性等性状差异显著。各试点个入选种源的平均单株材积,比总体平均值大21%-95%,单宁含量比总体均值高2%-7%。种源与地点的互作不显著,说明种源表现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根据生长量、产皮数量与质量、抗逆性及种源稳定等指标,综合评定出6个适合在我  相似文献   

18.
12年生湿地松、火炬松种源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我国12年生火炬松、湿地松7个试验点种源及树种对比试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火炬松种源间差异显著,种源与地点互作用显著,但互作方差较小。根据种源的生长(高、径)和适应性(保存率、抗病虫害、耐寒等)选出L-9、6、10火炬松优良种源。这些种源均产自美国东南沿海,最适宜在我国中亚热带发展,其次为南亚热带;北卡州及内陆种源L-2,5,6生长快且较耐寒,适宜在北亚热带种植,湿地松种源间差较小,呈随机变异,  相似文献   

19.
对5、9、12年生的三次种源试验林进行生长、材质、抗性观测分析表明,种源间的生长量、木材密度、结实量、保存率、冻害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遗传变异。以速生优质为主评选出10个优良种源,其材积遗传增益比当地种源大32.5%─47.2%.本省参试的9个种源(除丽水外),材积只有总体平均值的72.7%─83.5%.邻近杉木中心产区的优良种源更适合推广应用.木材密度最大的种源比最小的大11.8%,各种源的变异系数幅度为5.2%─18.1%。反映出生长快的中心产区种源大多木材密度较小,而一般产区和边缘产区种源木材密度大多有较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林龄的杉木地理种源生长状况的差异,筛选适宜于试验区发展的杉木优良种源,促进杉木种源水平的长期遗传改良。[方法]利用1981年营造的杉木种源试验林在5、10、31年生时的测定材料,分析不同种源主要生长性状在不同林龄的遗传参数变异规律,利用早晚相关和聚类分析对优良种源长期选择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不同林龄的杉木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在种源间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31年生时最大种源的各性状值较最小种源的各性状分别高75.86%,48.55%,263.76%;杉木在种源间的变异存在明显的地理变异模式,以纬向变异为主,由南向北,杉木的生长量先增大后减小,即我国西南和东南部种源生长较好。参试杉木种源不同林龄时各性状的遗传力为0.750~0.875,说明各性状受较高水平的遗传控制;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在不同林龄间表型相关和秩相关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认为杉木早期选择宜在10年生左右;从169个参试种源中筛选出29个生长较快速的种源,大部分种源来自福建省,还包含贵州、广西和湖南等地的种源,其中,生长最好的是福建崇安、顺昌、尤溪等福建北部种源,其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的遗传增益分别达到23.21%~31.45%、15.60%~20.19%、59.94%~89.97%。[结论]早期选择的年龄对缩短杉木育种周期影响明显,在10年生选择更有利于提高杉木遗传改良的效率,从31年生杉木成熟林中选择出的29个优良种源较当地种源有较大增幅,适宜在江西省及周边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