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8 毫秒
1.
采用扰动状态概念模型分析三峡大坝3#坝段的稳定性.材料的本构模型采用扰动状态概念本构模型,其中岩石和混凝土的模型参数可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基本参数及单向压缩试验和常规三轴压缩试验求得;而断层的扰动状态概念模型参数则根据位移反分析法反演,反演时采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分析大坝稳定性时,采用强度储备法进行追踪计算,采用VC 与Matlab混合编程的方法编制了三维有限元程序进行数值计算,把控制点位移出现拐点确定为坝段的抗滑安全系数,以此得到合理的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2.
岩石流变试验与本构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岩石的流变性是岩石的重要力学特性之一,岩石流变力学研究对于岩石力学的实际问题,尤其是对于深埋于地下的井巷、硐室围岩的稳定问题非常重要。阐述了岩石和岩体流变试验和本构模型研究的进展概况,同时提出若干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LS-DYNA是一款功能强大的有限元分析计算软件,软件自身含有强大的材料库,更允许用户添加自定义的材料本构关系模型,用于得到更准确的仿真结果。基于该平台,介绍了该软件与用户自定义材料子程序之间的数据交互关系,并利用弹塑性力学相关知识,分别建立了理想弹塑性材料的弹性本构关系与塑性本构关系,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构建材料本构关系的正确性,并编写了基于LS-DYNA平台的理想弹塑性材料本构关系,介绍了开发的基本方法,为应用自编写复杂本构关系材料的工程仿真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密闭容器中玉米秆粉粒体的本构方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用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在密闭容器中玉米秆粉粒体的本构方程 ,并应用增量理论和全量理论对本构方程进行了理论探讨 .结果表明 ,理论计算值与实验结果比较一致 ,而且该本构方程适合于描述植物粉粒体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炸药与产物的状态方程、反应速率方程和混合法则构成描述固体炸药起爆和爆轰过程的本构方程.由于反应速率方程和状态方程都有多种形式,而且都有独立的标定方式,它们通过一个假定的混合法则联系起来,其相容性没有确认.用这样一组方程去描述炸药起爆起和爆轰时反应区中高温、高压和高速的化学非平衡状态,其有效性也没有保证.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拉格朗日实验及其分析方法来确定上述本构方程相容性的方法.文中标定了三种TNT炸药的本构方程.将标定的本构方程用于一维数值模拟计算中,较好地模拟了这些炸药的拉格朗日实验结果和楔形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岩石的动态变形特征,引进Kelvin模型,采用粘性元件和弹塑性元件模型并联的方法,建立岩石单轴压缩的受力分析模型,以此反映加载速度或应变率对岩石动态变形特性的影响。通过探讨岩石动态变形过程的体积变化影响,引进统计损伤理论,建立弹塑性体损伤统计本构模型。进而建立可反映加载速度或应变率影响的单轴受压岩石统计损伤本构模型,并提出其参数确定方法。实例分析表明:该模型不仅能反映岩石强度和弹性模量或刚度随应变率提高而增加的特性,而且能较好地模拟单轴受压岩石的动态变形过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含有涡量张量的非线性雷诺应力本构方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Donald]son提出的湍流计算模型应满足的条件,将一个对称的且迹为零的涡量张量二次项加入到雷诺应力和流场时均量的本构关系中,建立了一个新的非线性雷诺应力本构方程.应用该方程对具有方形截面的直管湍流流动和圆管湍流流动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这种新的雷诺应力本构方程可以正确地预示二次流的存在,明显改进对雷诺正应力的大小及各向异性的计算.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利用玻璃固废材料,将废玻璃粉用作水泥掺合料,制备废玻璃粉混凝土.通过废玻璃粉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分析了废玻璃粉替代水泥的原理.基于废玻璃粉混凝土破坏机制,探讨了各个力学性能指标变化规律.采用随机损伤本构关系对比分段式本构关系探讨了废玻璃粉混凝土应力-应变本构关系,并且分析了废玻璃粉混凝土损伤演化、脆性指数等变形性...  相似文献   

9.
混凝土非线性本构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析各种常用的材料强度破坏准则,建议了一种适合混凝土非线性特性的破坏准则;采用了非线性指标βt,βc区别对待材料的不同拉、压状态;引用了Sargin的一维应力应变关系.结合以上3个方面,提出了一个较为合理恰当的混凝土非线性本构模型,便于有限元的实施。  相似文献   

10.
利用Split-Hopkinson bar装置上所得到的变形数据,研究了冲击预变形铜的神经网络本构关系模型以及Zerrrlli-Axmstrong本构关系模型,比较了两种模型对冲击预变形铜在不同热力学状态下流变应力的预测精度.研究表明:神经网络模型的总的拟合度为0.9%,而Zerrilli-Armstrong模型的拟合度为8%;Zerrilli-Armstrong模型相对于神经网络模型精度较低,是由于物理模型把材料内部某些动态变量作为常数处理,而神经网络模型建模训练时已经包含了这些动态变化的因素;通过增加神经网络输入节点数可以扩大神经网络模型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
南方铁杉林林隙自然干扰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林隙大小结构、形成方式及形成木数量特征等方面,对南方铁杉林隙干扰状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林冠空隙(CG)主要集中在400m^2以下,扩展空隙(EG)主要集中在700m^2以下;林隙形成木以枯立木和风倒木为主,形成木高度集中在20~60m,形成木树种组成与其主林层树种所占比例相对应。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 当前要做好政法工作, 必须树立和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在思想上分清社会主义治治理念与西方各种法治思想的界限, 旗帜鲜明地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政法工作  相似文献   

13.
采用多尺度滑动窗口算法,分析三江平原典型湿地的人为干扰空间格局,确定土地利用类型在建三江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受人为干扰度(pd)及干扰邻近度(pdd)。结果表明:1)2001—2006年间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多尺度的干扰格局分布有极大影响,耕地干扰比例高达37.94%。2)人为干扰度类型c1、c2在水域、林地和沼泽分布较广,干扰值较小;而水田和旱地占干扰度c7、c8的74.38%和61.76%,说明耕地是建三江区湿地生态系统主要人为干扰源。3)多尺度干扰邻近度证明人为干扰是在一定尺度上发生,当pd0.4或pd0.7且pddpd时,人为干扰对周边土地利用类型必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从自然干扰看人类干扰的合理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来说又称人类干扰.总结了人类干扰的特点:①干扰方式的相似性与作用时间的同步性;②干扰历时的长期性与作用程度的深刻性;③干扰范围的广泛性与作用方式的多样性;④干扰活动的小尺度与作用后果的大尺度.在此基础上,应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分析了自然干扰与人类干扰在作用机制和尺度等方面的差异,指出自然干扰的运行机制对于人类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干扰与物种多样性维持理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是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的基础理论 ,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可持续利用中必不可少的科学依据 .干扰是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中的重要因素 ,该文综合并分析国内外有关文献 ,讨论干扰与物种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论述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的研究进展 ,探讨生物多样性形成机制理论框架 .中度干扰假说是物种多样性维持的一个重要理论 .干扰通过对资源的有效性产生作用 ,从而影响到不同生活史物种对资源的竞争或分享 ,因此干扰对群落内物种的共存具有重要作用 .小型干扰是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维持的重要因素 .  相似文献   

16.
分段式分层深松后铲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垄作秸秆还田条件下,为降低底层土壤扰动量,提高表层秸秆扰动入垄沟量,设计一种分段式分层深松后铲。分段式分层深松后铲下段铲柄为圆弧形,通过滑推分析和铲柄与秸秆相互作用力学分析设计上段铲柄。为验证设计合理性,应用EDEM软件分析所设计分层深松铲与普通分层深松铲对于底层土壤和表层秸秆扰动规律。通过分析分层深松对于土壤与秸秆扰动位移确定试验因素,运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方法,以前铲铲尖类型、后铲铲尖类型、前后铲间距和前进速度为影响因素,以底层土壤扰动率和秸秆入垄沟率为评价指标,对设计分层深松铲作田间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前铲铲尖为双翼型、后铲铲尖为凿型、前后铲间距为300 mm、前进速度为3km·h-1时设计分层深松铲作业效果最优。优化设计分层深松铲与普通分层深松铲田间性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优化设计分层深松铲整体性能更优,满足垄作秸秆还田条件下耕作要求,可为分层深松铲设计与优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三组人物,显示我们民族在民主革命斗争时期的心灵大骚动的情状.贯穿其中的,是人的价值观念变革,由此而成的,是一代民族精神的大转型.  相似文献   

18.
无排盐工程措施下初建绿地障碍因子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天津开发区西区近两年来大规模城市开发建设后地貌现状、地面经过扰动和填垫后土壤剖面状况、盐分含量、地下水位以及前期绿化建设过程中绿地的种种表现,就滨海盐碱土地区人为扰动土在盐分控制、园林绿化设计、绿地养护管理、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减少投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荒漠灌丛群落特征和土壤性状对放牧干扰的响应,以西鄂尔多斯广泛分布的霸王、沙冬青和四合木灌丛为对象,对3种放牧强度下灌丛生长及土壤养分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放牧区灌丛覆盖度、平均冠幅、高度和基径显著低于轮牧区和围封区;2)牲畜对霸王和沙冬青灌丛的啃食主要发生在叶结构部分,而四合木灌丛主要啃食三级枝结构;不同放牧强度下根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均为围封区>轮牧区>放牧区,围封区3种灌木总生物量分别为放牧区的1.78,1.98倍和1.84倍;3)各放牧强度下,3种灌丛土壤有机碳、全N和全P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显著减少,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4)放牧干扰显著降低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3种灌丛均为放牧区显著低于围封区和轮牧区;轮牧区深层土壤(20~40、40~60 cm和60~80 cm)的全N含量显著高于放牧区和围封区;全P对放牧干扰的响应规律与有机碳和全N恰好相反,为放牧区显著高于围封区和轮牧区;放牧干扰后土壤容重的变化趋势为放牧区>轮牧区>围封区。综合来说,放牧会显著降低灌丛覆盖度、生产力、土壤养分和透气性,而轮牧和围封有助于植被覆盖度和各生长指标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采用局部喷、吸、喷和吸组合来模拟局部粗糙壁面,数值计算获得稳定的三维边界层的基本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三维扰动波在该基本流中的空间演化问题,讨论了局部粗糙的形式、分布结构对三维扰动波的幅值增长率及流动稳定性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三维局部粗糙对三维扰动波的增长、涡的形成都起着激励的作用.扰动波演化产生的平均流修正及局部粗糙诱导展向速度的存在,影响着流体运动稳定性.与光滑壁面相比,三维局部粗糙作用下扰动波的传播角度与相位角发生明显变化,而不同形式的二维局部粗糙壁面边界层显示出不同的稳定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