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番茄幼苗为试材,采用麦夸迭代法研究番茄幼苗不同叶龄及不同节位叶面积生长发育的动态模型,结果表明,番茄叶面积与叶长、叶宽的变化趋势相同,且三者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通过麦夸迭代法(Levenberg-Marquardt)和通用全局优化法进行优化,最终达到收敛时,番茄幼苗节位与叶面积相关系数为1,叶龄与叶面积相关系数为0.993。  相似文献   

2.
麦夸特法拟合番茄叶片生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番茄叶片生长发育面积的拟合相关因素,通过回归分析及麦夸特法分别对番茄不同叶龄叶片发育状况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最终得到番茄叶面积与叶龄相关系数为0.993,用麦夸迭代法拟合生长曲线验证效果较好,可大大减小曲线和实际观测值的拟合误差。  相似文献   

3.
低温弱光逆境对西葫芦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西葫芦品种早青一代为试材,研究了不同低温弱光组合及低温弱光持续时间对西葫芦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弱光对西葫芦幼苗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昼温20~25 ℃、夜温10~15 ℃条件下,光照强度从250 μmol/(m2·s)逐渐减弱到150 μmol/(m2·s)、50 μmol/(m2·s)时,西葫芦幼苗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地上部鲜重、干物质积累量下降,根系活力减弱,但随着时间的延长,株高、茎粗和总叶面积增加,根系活力逐渐提高;在昼温15 ℃、夜温5 ℃条件下,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西葫芦幼苗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地上部鲜(干)重下降,根系鲜(干)重和根冠比提高,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根系活力下降.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不同浓度的外源激素对西葫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叶三、新青一号 品种的西葫芦为研究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烯效唑、水杨酸、赤霉素浸种对西葫芦种子发芽势、发 芽率及幼苗株高、茎粗、叶面积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可为通过外源激素调控西葫芦生长发育及 种子加工技术提供依据。研究表明,外源激素对西葫芦种子萌发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烯 效唑6 mg?L-1、赤霉素50 mg?L-1两种处理,对西葫芦种子的发芽势及发芽率都达到了显著促 进的作用;烯效唑对幼苗生长发育有抑上促下作用,水杨酸及赤霉素对幼苗生长发  相似文献   

5.
低温弱光对西葫芦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以西葫芦幼苗为材料,研究了低温弱光对其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弱光处理下,西葫芦幼苗生长受到明显抑制,表现为茎粗增加,株高降低,下胚轴缩短,地上、下部干/鲜重及叶面积减小,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增加;叶面积及地上部干鲜重及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可以作为西葫芦耐低温弱光的鉴定指标,株高与地上、下部干/鲜重及叶面积相关性极显著,可溶性糖与脯氨酸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6.
低温弱光胁迫对西葫芦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阿兰一代西葫芦为材料,研究了西葫芦幼苗在低温弱光胁迫下的生长状况及生理特性。结果表明:低温弱光处理下的阿兰一代西葫芦幼苗在昼、夜温度分别为10℃、5℃时,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幼苗的株高降低,茎粗、叶片数、最大叶长和最大叶宽、最大叶面积减少,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也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7.
牛歆雨  刘林  张良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740-13741,13745
[目的]研究盆栽葡萄的光合特性。[方法]以夏黑和绯红盆栽葡萄为试材,在室内阳台对夏黑葡萄光合速率日变化,不同叶位、不同品种、不同叶龄光合速率进行测定,同时测定节间长度和叶面积。[结果]不同叶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不相同,中间叶位的光合速率最高,不同节位的节间长度和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相关性不大,但叶面积和净光合速率相关度较高,室内盆栽葡萄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叶龄不同净光合速率也不一样,叶龄在32 d时净光合速率最高,夏黑和绯红葡萄品种光合速率差异不明显。[结论]该研究可为今后盆栽葡萄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3种不同叶面肥在西葫芦设施栽培上的应用,测定经处理后的西葫芦株高、叶面积、产量及含糖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西葫芦株高、叶面积、含糖量、产量与叶面肥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喷施3种叶面肥对西葫芦的株高、叶面积、含糖量与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其中处理2的株高、叶面积和产量均优于其它叶面肥,与对照相比,西葫芦株高、叶面积和产量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处理3与对照相比,西葫芦含糖量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而处理l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  土壤养分异质性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会对植物间的竞争关系造成影响。分析土壤养分异质性对入侵植物竞争能力的影响,可为其入侵危害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  以入侵杂草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及其主要危害作物小麦Triticum aestivum为试材,设置同质性及异质性养分条件,结合de Wit取代实验方法,依据株高、叶面积及生物量等指标,探讨了土壤养分异质性对节节麦生长发育及其与小麦竞争关系的影响。  结果  ①土壤养分异质性促进了小麦和节节麦幼苗株高、叶面积及单株分蘖数的增加,2种植物总生物量增加显著(P<0.05)。②种间竞争条件下,异质性土壤中节节麦的根冠比降幅最大,表明节节麦通过将更多的生物量分配至地上以加大对小麦的竞争抑制作用。③从竞争平衡指数可知:异质性土壤中节节麦的竞争平衡指数大于0,并较同质性土壤中略有增加,表明土壤养分异质性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节节麦对小麦的竞争作用。  结论  土壤养分异质性促进了节节麦幼苗的生长发育,并提高了其对小麦的竞争抑制作用。因此认为,土壤养分异质性会进一步加剧节节麦对小麦的危害程度。图5表1参46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黄瓜不同叶龄叶片的叶面积、干物质量在低温弱光胁迫下的变化规律,以黄瓜品种碧玉3号为试材,在温室无土栽培管理模式下,分别设置4个低温弱光水平,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进行实验,测定不同叶龄叶片的叶面积、植株干物质量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对叶龄小于15 d的叶片形态发育影响较大,与对照相比,叶片面积下降幅度较大;对叶龄为1...  相似文献   

11.
小麦水浸提液对节节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阐明小麦Triticum sestivum对入侵植物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的化感作用机制,采用培养皿生物测定法,依据萌发率、苗高、根长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研究了小麦茎叶和根系水浸提液对节节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茎叶和根系水浸提液对节节麦种子萌发、幼苗苗高和根长均表现出“低促高抑”的化感作用。生理生化指标结果显示,小麦不同部位水浸提液对节节麦幼苗生长表现出质量浓度效应的化感胁迫作用,随浸提液质量浓度的增加,节节麦幼苗相对电导率不断增加,叶绿素质量分数逐渐下降,当浸提液质量浓度达100 g·L-1时,与对照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 < 0.05)。此外,SOD活性、脯氨酸质量分数及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均呈逐渐增加变化,其中,前期(0~5 g·L-1)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较对照增加差异不显著(P>0.05),可能与节节麦自身调节有关,之后增加迅速,且较对照增加均达到差异显著水平(P < 0.05),表明节节麦幼苗生长受到小麦水浸提液化感胁迫作用的加剧。综合化感效应值显示,浸提液质量浓度为25~100 g·L-1时,小麦对节节麦幼苗化感抑制作用强弱为茎叶≥根系。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提高西葫芦产量和品质,以翠玉特早王西葫芦种子为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不同硒浓度对西葫芦幼苗根系生长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硒可促进西葫芦幼苗根系生长,提高幼苗根系保护酶活性。硒浓度为0.4mg·L-1时,西葫芦幼苗根系总长度、总面积、总体积、根尖数及平均直径最大,CAT活性最高,MDA含量最低,0.2 mg·L-1处理SOD活性最高。西葫芦幼苗根系生长的最佳Na2SeO3浓度为0.2~0.4mg·L-1。  相似文献   

13.
为了明确绿木霉T5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促生活性,探究其促生效果的广谱性和稳定性,以谷子、藜麦、小麦、白菜、番茄、辣椒、西葫芦、南瓜8种作物种子和幼苗为试验材料,通过植物—微生物挥发物密封共培养法研究绿木霉T5的VOCs对8种作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绿木霉T5的VOCs对8种作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VOCs处理后能显著提高谷子、藜麦、白菜、番茄、辣椒、西葫芦种子的发芽率,其中,西葫芦种子发芽率提高最明显,发芽促生率达17.9%;VOCs对白菜种子的根长促生率达71.6%,对辣椒种子的芽长促生率达53.7%。VOCs处理12 d后,VOCs对藜麦幼苗地上部的促生率达54.2%;对南瓜幼苗地下部的促生效果最好,幼苗根长达到120.2 mm,促生率为69.4%。VOCs对白菜幼苗鲜质量促生率达42.2%,对西葫芦幼苗干质量促生率达81.8%。综上可知,绿木霉T5对多种禾谷类、蔬菜类作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具有较强的促生效果,是具有广谱促生效果的活性潜力菌株,可作为后续生防菌株筛选与活性代谢产物研究的微生物资源。  相似文献   

14.
西葫芦主要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以4个西葫芦品系按半轮配设计获得的一代杂种为试材,对12个主要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平均单瓜重与早期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r=0.822);叶长、叶宽、叶面积、果肉厚等性状均与单株产量存在密切相关关系,但未达到显著水平;其他各性状均与单株产量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另外,果纵径与果形指数(r=0.984)、叶长与叶宽(r=0.995)、叶宽与叶面积(r=0.996),叶长与叶面积(r=0.999)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果纵径与果横径(r=0.821)呈显著负相关,果横径与果形指数(r=0.907)呈显著正相关,各性状之间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西葫芦丰产性育种应在增加单果重的基础上选择叶面积大、横径大、雌花节率高、果肉厚的品种.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利用化感物质香豆素对入侵植物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进行生物防控的可行性,采用培养皿生物检测法,研究了50,100,150 mg·L-1等3种质量浓度香豆素溶液对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质量浓度的增加,香豆素溶液显著降低了节节麦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以及幼苗苗高和根长的生长。从抑制率(RI)可知,香豆素溶液对节节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存在质量浓度效应的抑制作用。此外,不同质量浓度香豆素溶液处理对根长的RI值均明显大于苗高,表明香豆素对节节麦幼苗根长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苗高。幼苗生长试验中,仅50 mg·L-1溶液处理中,至第10天时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较第5天时增加未达到显著水平,这可能是节节麦通过自身调节机制对香豆素造成的损伤进行积极修复的结果。而150 mg·L-1溶液处理中,至第15天时脯氨酸质量分数较第10天时增加不显著,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则呈下降趋势。表明香豆素150 mg·L-1溶液处理第15天已超出节节麦的适应承受范围。以上结果显示:150 mg·L-1香豆素溶液对节节麦种子萌发具有较强的化感抑制作用,并通过影响植株抗氧化酶系统、细胞膜透性及膜脂过氧化作用等途径调节节节麦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大田条件下,以花育22号为材料研究了麦套花生在7500 kg·hm-2产量水平下植株的生育动态及生理特性.结果表明:麦套花生植株的营养生长主要集中在结荚前期,植株的叶龄数、分枝数、主茎高、侧枝长的净增长速率均在出苗后50-60d达到高峰,出苗后70-90d基本停止增长.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叶绿素含量及干物质积累量也均在...  相似文献   

17.
利用PEG6000胁迫鉴定西葫芦幼苗的抗旱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方地区4个主栽西葫芦品种为材料,鉴定了不同体积分数PEG6000溶液模拟旱胁迫下幼苗的成活率、下胚轴长、鲜重等7个生长指标,确定了PEG6000溶液最适宜的体积分数为19.6%.在此基础上,对32份西葫芦育种材料幼苗进行模拟干旱胁迫试验,测定了包括上述7个指标在内的14个生长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出能够有效评价西葫芦幼苗抗旱性的9个指标,即相对鲜重、相对胚轴长、相对胚根长、相对叶绿素含量、相对成活率、胚根/下胚轴比,相对干重和相对根系活力.利用隶属函数分析法对32份西葫芦种质幼苗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筛选出4份抗旱种质.  相似文献   

18.
基于机器视觉的玉米幼苗叶面积检测装置设计及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玉米幼苗叶面积的快速、无损、实时、高效检测,设计并搭建了基于机器视觉的玉米幼苗叶面积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由框架、光源装置、顶升旋转系统、图像采集及分析系统、检测装置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通过各部分协作完成玉米幼苗顶视图像与侧视图像的实时采集及分析处理,计算玉米幼苗的叶面积。以玉米幼苗为试验对象对装置性能进行测试,试验结果显示:在装置满载情况下,当相机在X方向和Y方向的移动速度分别为830、32 mm/s时,顶视图模式和侧视图模式下检测装置的平均运行时间分别为190、355 s,检测总耗时为545 s,单株玉米幼苗的平均用时为34 s,相机的平均定位准确率分别为92%和90%,相机定位精度较高;玉米幼苗顶视图、主视图和左视图叶面积与实际叶面积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901、0.767和0.786,装置检测的玉米幼苗叶面积与实际叶面积相关性强,装置可以满足批量检测玉米幼苗叶面积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水稻植株生长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早稻茎数消长和叶龄增长,以及叶面积增长和抽穗率的变化,分析了叶龄与积温,氮肥水平及茎数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类型品种间分蘖力的差异,分别组建了叶龄与积温,茎数的数学模型,不同施氮量与茎数消长的数学模型,以及叶面积增长和始穗率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早稻常规品种的茎数消长主要与叶龄增长的关系密切,同时受品种的分蘖力潜能,总叶片数以及不同施氮量的影响,叶龄增长主要与积温有关,而与施氮量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研究结果表明,杂交玉米品种叶长和叶面积的节位分布,符合y=a+bx+cx2的二次方程变化特征。叶片———叶鞘———节间三元结构的同伸节位随玉米生育阶段的推进而增大。杂交玉米地下节根发生的最高层位可用R=12(L-1)的式子进行叶龄模式预测;地上部雌雄穗分化的每个阶段可用y=-0.0374(x-20)2+10的方程式进行叶龄模式预测。应用叶龄模式预测,其效果同观察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