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当蚕群在感病初期,就能作出正确诊断,同时又能采取相应措施,那么就可以及早控制蚕病的蔓延,确保蚕茧的稳产高产。所以,看蚕查病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看蚕查病要着重突出“早”字。这是因为凡是传染性蚕病,都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小蚕得病大蚕发作。通常感病初期的蚕  相似文献   

2.
1及时接种疫苗众所周知,养兔生产应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因兔子很娇,一旦得病,难于治疗。尤其是兔瘟、巴氏杆菌病、魏氏梭菌病等病,常有导致全群覆灭的危险。所以,及时接种疫苗是预防兔病发生的可靠措施。接种疫苗应注意3点:一是仔兔满月后应立即接...  相似文献   

3.
蜜蜂病敌害对养蜂业危害很大。防治总的原则是“防重于治”:选育抗病虫害力强的中蜂品种、加强饲养管理、做好蜂场卫生和蜂具消毒工作,发现病虫害立即防治,以免其传染。治病时最好以“中草药为主、中西药结合,交叉用药”。1中蜂的主要病害1.1中蜂囊状幼虫病中蜂囊状幼虫病简称“中囊病”,是由病毒引起的,有很强的传染性。一年四季可见,冬春两季尤其是连阴雨或寒潮期间更为严重。3日内的幼虫不会得病,5~6日龄的幼虫容易患病。症状:染病的大幼虫,有的未封盖就死亡,有的封盖后死亡。(编者补充:幼虫封盖后多出现穿孔,病虫…  相似文献   

4.
营养不平衡的日粮,缺乏一种或多种成分,或任何一种成分过多都会造成诸如佝偻病、骨短粗病、脑软化、内脏痛风等疾病发生。饲喂方式不当会使鸡易得病,例如维生素添加剂混合不匀会造成某些鸡吃得过量,而另一些鸡表现维生素缺乏的症状;混合食盐不当引起零星鸡只发生盐中毒;喹乙醇等混合饲料不匀或超量引起鸡中毒,“饲槽长度”太短会造成只有强壮的鸡能吃到足够的饲料,体质弱小的鸡吃不到或吃不足饲料,使鸡群均匀度差,且易得病;  相似文献   

5.
维持“蜂群生态平衡”积极预防“中囊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维持“蜂群生态平衡”积极预防“中囊病”蒋德兴编者按蒋德兴同志是四川省遂宁市的一位蜂农,他饲养中蜂多年,从不给蜂群喂药,蜂群也从未得病。他把自己多年实践的结果和经验写成心得体会,介绍“维持‘蜂群生态平衡’来预防蜜蜂疾病”的方法。1994年曾有两位记者在...  相似文献   

6.
1 鸡病的诱导因素许多鸡病的病因有两重性:一是实际的病因,二是诱因.而诱因使鸡更容易得一种特定疾病,这些诱因中重要的如下.1.1 饲喂不良营养不平衡的日粮,缺乏一种或多种成份,或任何一种成分过多都会起诸如佝偻病、骨短粗病、脑软化、内脏痛风等疾病.饲喂方式不当会使鸡易得病.  相似文献   

7.
猪喘气病是一种接触性的,经呼吸道感染的,多呈慢性经过的一种传染病。病程缠绵,死亡率虽小,但得病猪体重的增加较健康猪降低7—15%。1977年澳大利亚90%的育肥猪场中的半数猪得病。有养猪业的国家,几乎无一幸免。英国每年因这种病损失二千万美元,美国每年约损失二亿美元。不但造成经济损失,更严重的是给市场肉食供应,发展养猪业带来巨大影响。我国自1953年开始流行。到目前为止,流行甚广,我国集体养猪场,大部份有这种病。由于这种病原体在常规的细菌培养基中  相似文献   

8.
仔猪先天性震颤病,又称“小猪哆嗦病”、“小猪抖抖病”。1病因与症状仔猪刚出生或出生5d、7d、10d后,四肢、头部或局部肌肉出现节奏性、阵发性挛缩震颤。发生震颤后,仔猪不易躺睡,而躺睡后,震颤减轻或停止。得病后的仔猪不能准确吃奶。本病只从母猪垂直传给仔猪,仔猪之间不存在水平传播。据研究表明,该病的发病机理与猪瘟和伪狂犬病病毒无关,它是一种特异性致病性传染病,可导致母猪妊娠后期髓鞘的形成不全。受感染的母猪只产一窝有此病的仔猪,而后所产的仔猪都不会患此病。2防治2.1让仔猪尽量吃到母乳,吃不到母乳的仔猪,可寄养或进行人工哺…  相似文献   

9.
弓形虫病又名弓形体病、弓浆虫病或无名高热病,该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1908年,法国人在北非首先发现,我国1955年在野兔体内首先发现,1977年在上海发现,曾被称为“无名热”。  相似文献   

10.
“爬蜂病”原认为是孢子虫病并发症,因为有些症状与孢子虫病相似,镜检也发现有孢子,但有些症状与孢子虫病不完全一样,所以群众也就自称为“爬蜂病”。《中国养蜂》1988年第5期报道的《蜜蜂的一种新病——蜜蜂螺原体》一文读后,才得其详。近几年,我通过多种防治试验,找出了  相似文献   

11.
仔猪先天性震颤病,又称“小猪哆嗦病”、“小猪抖抖病”。根据笔者的观察和记录,仔猪不仅出生后有得此病的,且出生后分别在5天、7天、10天左右也可发生此病,死亡率较高。仔猪出生后或出生5天、7天、10天后,四肢、头部、全身或局部肌肉即出现节奏性、阵发性挛缩震颤,发生震颤后,仔猪不容易躺睡,而躺睡后,震颤减轻或停止。得病后仔猪不  相似文献   

12.
中蜂囊状幼虫病及其防治罗岳雄张学峰陈华生(广东省昆虫研究所510260囊状幼虫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病害。西方蜜峰对此病有较强的抵抗力,得病后病状很轻,能够自愈,不会造成严重损失。包括中蜂在内的东方蜜蜂,对这种病的抵抗力则很差,很容易暴发流行。1972...  相似文献   

13.
一、病状:初羽化出房的幼蜂,重的4翅卷曲,轻的翅尖卷曲或翅面折皱。边脾与每脾之外围巢房,出房的幼蜂容易得病。病蜂于第一次出游时,堕落箱前,匍匐于地。得病严重蜂场,每日扫集病蜂数斗,惨痛非常!  相似文献   

14.
1951年,本所杜世杰同志在新疆的羊群中发现一种疾病,得病者均属三个月左右的羊羔。从几个死羊的心血中分离出数株细菌,经检定结果,知道其中数株是那波里大肠桿菌,其余数株为类大肠桿菌。 1952年秋,我们在锡盟西苏尼特旗的羊群中也遇到一种疾病,1953年6月,该病又在同一地区出现。同年5月,察盟种畜场亦发现此病。经过细菌学检查结果,知道上述三地区的羊病系  相似文献   

15.
(一)流行新特点 目前传染性法氏囊病有发病日龄拓宽(早的7~8日龄,晚的开产期)、症状不典型(症状转移)、免疫空白期发病、易继发或并发新城疫和大肠杆菌病、一批鸡得病后每批都会得病等新的流行特点,因此广大兽医工作者必须针对上述特点制定一个有效的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病鸡症状:大多数的小鸡(特别是旧历五月间孵化出来的小鸡)得病后,精神不振,时常单独的躲在阴暗处和树荫下,食欲减退。一天后眼睛周围出现黑褐色的大豆般大的小点,再过一、二天,小点变成瘤子样突出来。病程继延,病鸡失去视觉,两、三天后就死亡。当地农民通称为“痘子”或“花”,我们认为是鸡痘。此病的出现多半是每年的旧历六、七月间。治疗.①是采摘鲜刀豆叶,将叶子放在掌心中后,两手合拢用力搓,并用事先准备好有半碗米的碗来盛搓出的水。然后搅拌碗内的米,用此米来喂病鸡即可。若鸡不吃可以强行塞下去;②用农家制的酒糟来喂病鸡即可。  相似文献   

17.
科学管理蜂群预防白垩病[美国]德拉普兰.K.S白垩病是一种蜜蜂幼虫病,由真菌(蜂球囊菌)引发致病。成年蜂不生此病,但会在箱内和箱外(采集飞行时)传播真菌孢子。成年蜂因接触污染的水源、花朵、花粉或盗蜂而沾染上孢子。带回到箱里后,幼虫一吞进孢子,便得病。...  相似文献   

18.
杨能秀,是我镇新屋管区云郎村退伍军人,现任村长职务,一家5口,从1989年至今坚持种植“抗青十号”0.3公顷,依靠科技取得好效益:养蚕种290多张,生产优质鲜茧7.3吨多,共已收入9万多元,建起了一幢二层、建筑面积200多平方米  相似文献   

19.
蚕病是养蚕生产的大敌 ,无论什么季节 ,什么条件下养蚕 ,都有不同程度蚕病的发生和危害。在农村中 ,蚕农由于缺乏蚕病方面的知识 ,家蚕得病后对几种常见蚕病又不能正确及时识别 ,致使蚕病得不到及时科学有效的控制 ,最终影响蚕茧产质量 ,给蚕农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针对农村这一现状 ,笔者认为 :对广大蚕农普及几种常见蚕病的识别与防治知识是非常必要的。1 蚕病的种类蚕病的种类可分为传染性蚕病和非传染性蚕病。传染性蚕病包括病毒病、细菌病、真菌病和原虫病四大类 ,它是由病原微生物侵入蚕体并在体内增殖而引起的病害 ,又可以通过病…  相似文献   

20.
兔病是发展养兔业的最大障碍。兔病的种类很多,包括传染病、寄生虫病、内科病、外科病及产科病等。而危害最严重的是传染病,一兔得病,会危及全群。其次是寄生虫病及群发病。这些疾病往往会是大批发生,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严重时甚至全群覆灭。这对养兔业的生产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