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国外向日葵菌核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国外向日葵菌核病的抗病育种、向日葵的抗性机制、核盘菌的致病机理以及向日葵菌核病防治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我国的向日葵菌核病的研究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土肥管理和微生物菌剂对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治效果及产量的影响,通过不同的土肥管理及在3个关键时期采用生防菌进行预防,在成熟期对向日葵菌核病的病情进行调查和收获期测产。结果表明,播种前土壤处理加苗期灌根预防向日葵菌核病的处理,不仅防治向日葵菌核病效果最好,试验田土壤理化性状明显改善,而且向日葵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向日葵菌核病苗期药剂防治时期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向日葵菌核病在向日葵整个生育期只要条件适合均可侵染,为了找出有效防治方法,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植保站借鉴大豆菌核病苗期药剂全田防治技术,提出在向日葵苗期进行全田药剂防治,但何时防治为佳有待解决。为此,2003 年进行了向日葵菌核病苗期药剂防治时期试验,以找出向日葵菌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向日葵菌核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向日葵菌核病是我省向日葵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由于菌核病的危害,使向日葵的产量和质量遭受重大的损失,直接影响着向日葵生产及加工业的发展.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我省向日葵种植面积已由90年代初的6.5万hm2左右增加到11.3万hm2(2000年),然而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加,菌核病的发生有逐渐加重的趋势.为此,开展向日葵菌核病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对稳定我省向日葵生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与气象因素、栽培条件等关系,并提出一套综合防治向日葵菌核病的技术措施,供向日葵生产部门和农民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保护地、露地向日葵菌核病的调查,总结出大通县向日葵菌核病的病原和感病症状。结合调查研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定边县向日葵菌核病发病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并提出防治措施,以期为该地区向日葵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向日葵的病害有很多种,菌核病就是向日葵的主要病害之一。向日葵菌核病危害比较严重,直接影响向日葵的产量和品质,给农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向日葵菌核病的传播途径特别复杂,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一旦等到病情发展后期采取化学药物进行防治,则治理难度极大。本文以甘肃省民勤县为例,探讨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病症状、发病原因、发病条件,并提出防控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39份向日葵种质资源在甘肃省的抗病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确定不同向日葵种质资源在甘肃省的田间抗病性,对不同生态区域的39份向日葵种质资源的主要病害如向日葵菌核病,黑斑病,褐斑病,锈病等进行了观察统计。结果发现,向日葵品种间存在明显的抗病性差异,食葵品种新食葵27、JK103、T902田间菌核病发病率较低,对菌核病抗性较高。油葵品种XKY1502、NXY21、陇葵杂6号田间菌核病发病率较低,对菌核病抗性较高。黄萎病、黑斑病、褐斑病及锈病的发病率均较菌核病低,说明菌核病是向日葵的主要病害。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影响向日葵菌核病发生的农业措施,本文对不同的播期、种植密度、施肥量与向日葵苗腐病、盘腐病发生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农业管理措施建议.结果表明:不论品种抗病与否,适时晚播均可降低菌核病的危害,且向日葵种植密度越大,菌核病发病越重;随氮肥用量的增加,子囊盘数量和病情指数增大.磷钾肥用量增加,对病情指数影响不大.因此...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重点介绍了瓜州县向日葵菌核病危害症状及表现症状类型,分析了发病原因、发生规律等,并提出了农业防治措施和化学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向日葵菌核病近年来在阿勒泰、塔城等地发生日益严重,甚至造成部分地区向日葵绝收。本研究主要通过室内抑菌和温室盆栽试验来验证海状元818对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治效果,为海状元818防治向日葵菌核病的田间应用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向日葵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褚富 《吉林农业》2010,(5):32-33
向日葵病虫害防治技术防治对象应以向日葵螟和向日葵菌核病、黄萎病为重点,兼顾区域性发生的锈病、田间常规除草。文章对综合防治技术措施总结几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向日葵病虫害防治技术防治对象应以向日葵螟和向日葵菌核病、黄萎病为重点,兼顾区域性发生的锈病、田间常规除草.丈章对综合防治技术措施总结几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列当是一种寄生型杂草,严重危害向日葵的产量和品质。本文分析了向日葵列当生理小种及其在我国的分布情况,并对影响向日葵列当的主要环境因素、抗列当基因挖掘及品种抗性鉴定以及向日葵列当主要防治措施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提高品种抗性、建立合理的轮作制度、节肥减药、加大生物防治力度以及提升农技培训水平等措施提高向日葵列当综合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民勤县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情况、发生特点及发病原因等综合调查分析,提出了科学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研究了向日葵种衣剂对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治效果和对出苗率的影响,以及不同药剂、不同播期对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向日葵种衣剂对苗腐型菌核病防效明显,且对向日葵出苗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不同播期对向日葵苗腐的影响较小;而播期对盘腐的影响较大,延期播种可明显降低菌核病盘腐的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17.
向日葵菌核病苗期防治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向日葵苗期--现蕾期分期喷洒多菌灵,筛选防治向日葵苗期菌核病的最佳防治时期.试验表明在向日葵2~6叶期对根腐型、茎腐型菌核病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具体介绍了黑龙江省向日葵菌核病、向日葵褐斑病、向日葵霜霉病等常见病害的发病特点、发病规律、症状识别及综合防治措施等,仅供生产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9.
根据向日葵菌核病在晋西北地区的发生状况和为害特点,探索出该病在该地区的三种类型以及侵染条件和流行规律,有针对性地提出向日葵菌核病在晋西北地区的十种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向日葵菌核病的起因与综合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日葵菌核病又称烂头病,是一种全球性的病害。在存我国分布于各向日葵产区。向日葵菌核病的寄主范围较广,可侵染多种作物和杂草,如大豆、大麻、烟草、西葫芦、芹菜、胡萝卜、大白菜、甘蓝,还为害菜豆、圆葱、菠菜、莴苣、黄瓜以及茄果类蔬菜等。可侵染64个科的380余种植物。向日葵是我地区的主要经济油料作物,栽培面积达几万由。由于近几年向日葵菌核病严重发生,使栽培面积大大缩小,产量也大幅度下降,旱田向日葵由80年代初平均亩产75公斤,下降到45公斤,产量下降60%。为尽快摸清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起因及防治措施,于1986年开始了试验研究工作。一、向日葵菌核病流行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