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1发病情况隐性乳房炎是奶牛乳房炎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乳房炎,据报道,西欧部分经济发达国家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高达25%;美国平均因隐性乳房炎年经济损失达10亿万美元;德国乳牛业因隐性乳房炎年损失4.5亿马克。在我国乳房炎的发病率更高,一般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达到20%-40%以上,甚至高达50%。80%。近年来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
陕西省某牛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规律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危害远远高于临床型乳房炎,为了解奶牛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因素和发病规律,本研究以陕西省某牛场2014—2018年的奶牛群体改良(DHI)数据为主,对该奶牛场各年不同月份的奶牛体细胞评分、不同月份的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不同胎次的奶牛、不同泌乳天数分组的奶牛和不同日产奶量分组的奶牛发病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夏季和秋季是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高发季节;不同胎次的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差异极显著(P0.01),胎次和发病率呈正相关关系;不同泌乳天数分组的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差异不显著(P0.05),奶牛泌乳天数在1~44,45~99 d的发病率最高,305 d以上的发病率较高;不同日产奶量分组的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差异不显著(P0.05),日产奶量与发病率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隐性乳房炎的发病规律和降低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对桂南地区3个奶牛养殖场进行了隐性乳房炎调查,结果发现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为39.7%,不同奶牛场发病率、不同胎次奶牛及不同季节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差异不显著,而各泌乳期奶牛的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正1病因奶牛隐性乳房炎是病原微生物及环境等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同时,产犊次数、季节、饲养条件等都会影响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据调查产犊次数在5~11次、秋季产犊的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最高。研究发现左乳区隐性乳房炎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右乳区,且随年龄的增加,奶牛患隐性乳房炎的风险上升。硒在维持动物机体正常免疫、代谢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缺硒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高于正常地区,而在  相似文献   

5.
张智 《中国乳业》2019,(3):53-55
为了解河南省新乡市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情况,本研究采用CMT方法对1 862头奶牛进行隐性乳房炎诊断,调查不同地区、胎次、季节、年龄和泌乳量与隐性乳房炎发病的规律。结果表明,新乡市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平均为45.2%,新乡县发病率最高,为52.6%,获嘉县发病率最低,为34.4%;5胎次以上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最高,为72.7%;每天泌乳量在20 kg/d以下的奶牛发病率最高,为69.4%;散养户发病率为62.4%。结果显示,新乡市奶牛隐性乳房炎广泛存在,需要高度重视,应加强防控,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长春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情况及发病规律,试验于2017年对长春地区多个大型奶牛场共1 900头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情况进行调查,采用奶牛隐性乳房炎诊断液(LMT)检查方法对不同地区、乳区、胎次、月份、挤奶方式及泌乳阶段的奶牛隐性乳房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奶牛隐性乳房炎平均发病率为56.32%,其中九台市发病率最高,为76.69%;农安县发病率最低,为24.52%。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受不同月份的影响较大,其中7—9月份发病率最高,为77.86%;6胎次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较高,达到42.07%;该病也与不同泌乳阶段、挤奶方式及乳区等因素有关,泌乳高峰阶段及机械挤奶发病率较高,各乳区发病率变化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奶牛乳房炎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合理饲养、制订科学免疫计划、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严格消毒、减少外界应激等因素,综合防控奶牛隐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7.
<正>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疾病之一,全世界大约有6 000万头奶牛患有乳房炎,我国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为41%~60%,其中以隐性乳房炎为主,个别牛场的隐性乳房炎发病率高达46. 4%~85. 7%,是造成我国奶牛单产水平比较低的最重要原因之一[1-6]。据美国乳房炎协会统计,目前约有150种病原微生物能够引起奶牛乳房炎,常见的致病微生物有20种左右,因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  相似文献   

8.
一、奶牛乳房炎 奶牛乳房炎是危害奶牛养殖业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约1/3奶牛患各种类型的乳房炎.据报道,美国每年因奶牛乳房炎造成的损失达20亿美元,而我国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则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有资料报道:某牛场临床型乳房炎及阳性乳区分别为8.47%和3.32%;隐性乳房炎及阳性乳区分别为78.94%和50.34%;临床型乳房炎、隐性乳房炎的阳性乳区奶样和健康奶牛的奶样细菌检出率分别为86.67%、87.83%和73.00%;检出的细菌主要是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奶牛乳房炎造成的损失约70%是由隐性乳房炎引起的产奶量下降,我国每年因隐性乳房炎造成的损失约达1.35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影响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主要因素,.从而制定出一套合理有效的奶牛隐性乳房炎综合防治措施,通过对延庆县存栏奶牛进行隐性乳房炎普查,找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规律,分析致病因素。结果表明:在季节、饲养管理以及环境条件等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其他影响因素,①三种养殖模式(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和散户)下,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差异不显著(P〉0.05);②随着胎次的增加,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呈升高的趋势;③不同卫生状况造成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差异显著(P〈0.05)。说明搞好环境卫生对防控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影响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主要因素,从而制定出一套合理有效的奶牛隐性乳房炎综合防治措施,通过对延庆县存栏奶牛进行隐性乳房炎普查,找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规律,分析致病因素。结果表明:在季节、饲养管理以及环境条件等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其他影响因素,①三种养殖模式(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和散户)下,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差异不显著(P0.05);②随着胎次的增加,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呈升高的趋势;③不同卫生状况造成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差异显著(P0.05)。说明搞好环境卫生对防控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采用兰州乳房炎检测法(LMT)、乳汁p H值检验法对巴州地区部分县市的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情况做了详细调查。通过统计得出,巴州地区部分县市的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为45%。随着年龄的增长,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明显上升;并且随着胎次的增加,发病率也有所上升;初产奶牛发病率最低,7胎以上的病牛占的比例最高;泌乳阶段与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枣庄地区5个牛舍内的100头奶牛进行实地调查,进而研究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规律。结果表明,该牛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阳性率为33%;6岁以上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明显高于2~5岁奶牛;前区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最高;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随胎次的增加而上升;日泌乳量〈20kg的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日泌乳量〉20kg组。  相似文献   

13.
泌乳牛隐性乳房炎危害巨大,为了了解奶牛小区泌乳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现状,对不同环境卫生条件奶牛小区的不同乳区进行隐性乳房炎的CMT检测。CMT检测结果:前乳区乳房炎发病率高于后乳区,但差异不显著;环境卫生条件差会明显地提高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青海省海北州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情况,对2016年采自青海省海北州规模化奶牛场、奶牛合作社、散养户的2 029份奶牛样品进行了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的检测。结果显示,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为4.29%,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为13.41%,临床型乳房炎乳头发病率为1.88%,隐性乳房炎乳头发病率为4.84%;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率以奶牛合作社(机器挤奶)最高,散养户(手工挤奶)次之,规模化奶牛场(机器挤奶)最低,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均以奶牛合作社(机器挤奶)最高,规模化奶牛场(机器挤奶)次之,散养户(手工挤奶)最低;1胎、2胎的发病率、瞎乳头率、乳头发病率均较低,5胎、6胎及以上的发病率、瞎乳头率、乳头发病率均明显偏高;2岁、3岁的发病率、瞎乳头率、乳头发病率均较低,6岁、7岁及以上的发病率、瞎乳头率、乳头发病率均明显偏高。结果表明,青海省海北州奶牛群中存在不同程度的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的发病,且发病率与挤奶操作技术水平、奶牛胎次和奶牛年龄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挤奶操作越严格发病率越低,胎次越高发病率越高,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此结果可为青海省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隐性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不仅严重影响奶牛的产奶量和牛奶质量,还易转变为临床型乳房炎,影响奶牛的利用年限,给养牛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据有关资料报道,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极高,随着气候条件、饲养管理措施、泌乳月份的改变而改变.据资料介绍,黑龙江省安达市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为52.3%,苏州市牛奶公司一牧场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为54.06%,北京、上海、广州、哈尔滨等地的调查结果表明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为10%~40%,西欧发达国家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也高达25%.  相似文献   

16.
奶牛乳房炎是指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奶牛乳房的炎症,其主要特点是乳汁发生理化性质以及细菌学变化,乳腺组织发生病理学变化。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将其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非临床型乳房炎(隐性乳房炎)两种,一般以隐性型多发,据我国奶牛养殖水平较高的上海、北京等地调查,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在60%左右。因隐性乳房炎症状不是很明显,故在部分...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北京南部地区奶牛乳房炎的流行情况,对北京市某区及河北省保定地区4个奶牛养殖场的1248头泌乳奶牛的4992个乳区进行了调查检测。结果表明,该地区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为10.90%,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为43.7%;随着胎次升高,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第4胎次之后奶牛临床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与之前胎次的差异显著(P<0.05);第三季(7~9月)发病率最高,与其他季节的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正>乳房炎是危害世界奶牛业的主要因素之一。据报道,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有1/3的奶牛患有乳房炎,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约为10%~20%,而绝大部分更为普遍发生的是隐性乳房炎。隐性乳房炎因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常不易被发现和重视,隐性乳房炎使泌乳奶牛每年的产奶量下降10%~11%,而且降低牛奶的品质,缩短奶牛的使用寿命,增加后备奶牛的成本、额外  相似文献   

19.
榨乳厅卫生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乳房炎的发病率,而奶牛乳房炎又直接影响到原料奶的质量。2009年、2010年我们抽查了200多头产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分别为59.1%、73.9%。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如此之高,有饲养管理不当、环境卫生不良  相似文献   

20.
我国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很高,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更高、危害性更大。根据国际奶牛联合会的统计,20世纪70年代,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是2%,隐性乳房炎患病率为50%。在我国,同期几个大城市隐性乳房炎的检出率为20%-70%。20世纪80年代,有60%以上的乳牛都感染有隐性乳房炎,有30%-50%的乳区感染有隐性乳房炎。近年来奶牛隐性乳房炎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