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玉米赤霉烯酮是一种非甾体雌激素样作用的霉菌毒素。大量研究表明,玉米赤霉烯酮具有生殖发育毒性、免疫毒性,对肿瘤发生也有一定影响。本文综述了玉米赤霉烯酮的毒性毒害作用及对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以引起养殖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玉米赤霉烯酮毒害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赤霉烯酮是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饲料及饲料原料中.作为一种内酯类化合物,它具有类雌激素作用,能够产生肝毒性、免疫毒性、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给养殖业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合理的存储方式可以减轻玉米赤霉烯酮发生的机率.对玉米赤霉烯酮的研究不仅限于其毒害作用,有关其作用机理的研究将会给饲料生产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玉米赤霉烯酮是一种真菌毒素,对动物具有生殖毒性、免疫毒性、细胞毒性、遗传毒性,并有促癌作用,还能引起机体的氧化应激。玉米赤霉烯酮广泛存在于饲料和谷物中,能引起动物慢性中毒、机能异常甚至死亡,对畜牧养殖业危害严重。介绍了玉米赤霉烯酮所致的氧化应激作用及其机制,以期为阐明该作用机制涉及的信号转导通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玉米赤霉烯酮毒性强,主体饲料中很常见,生产中常利用霉菌毒素吸附剂来降低玉米赤霉烯酮对动物的毒性作用,并取得了一定效果。本文综述了玉米赤霉烯酮对猪繁殖机能、免疫功能和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及其机制,并阐述了吸附法去除玉米赤霉烯酮毒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玉米赤霉烯酮(Zeoralenone,ZEN)为一类主要由镰刀菌属霉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强烈的生殖毒性、细胞毒性、免疫毒性等。玉米赤霉烯酮的污染现象在世界上普遍存在,在中国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它不仅对玉米生产、贮存和加工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并且危及人和畜禽的生命健康。本文简要概述了玉米赤霉烯酮对养猪生产的毒害作用,对其污染现状、防控和检测方法进行简单归纳,为猪生产中玉米赤霉烯酮的调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玉米赤霉烯酮(ZEN)是一种类雌激素真菌毒素,动物食入后可以对机体产生生殖毒性、遗传毒性和免疫毒性等多种毒性作用,尤其以生殖毒性为主。对雄性动物和雌性动物产生不同的生殖系统破坏作用。大量资料表明,中药的有效成分藏红花、番茄红素、原花青素、水飞蓟素和虎杖苷等可降低其毒性,缓解其毒性作用。论文通过对玉米赤霉烯酮毒性作用及中药有效成分缓解其毒性损伤的研究进行总结归纳,为畜禽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病致病机制研究及其综合防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玉米赤霉烯酮是饲料中常见的霉菌毒素,具有生殖系统毒性,对养殖业造成威胁。研究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脱毒技术对提高动物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对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脱毒技术方面进行综述,重点阐述目前饲料的生物脱毒技术研究进展,并探讨玉米赤霉烯酮脱毒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玉米赤霉烯酮是一种常见的饲料霉菌毒素,是世界范围内污染农作物最严重的霉菌毒素之一.当畜禽采食了被玉米赤霉烯酮污染的饲料后,会对机体造成生殖毒性、肝肾毒性、细胞毒性、免疫毒性,甚至还可在机体组织中残留,通过动物性食品危及人类的健康,所以,精准的检测出饲料及饲料原料和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毒素含量,对于保证食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  相似文献   

9.
玉米赤霉烯酮的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玉米赤霉烯酮是由镰刀菌产生的一种具有雌激素样生物活性的真菌毒素。主要影响动物繁殖机能,导致动物繁殖机能紊乱。最近研究表明,玉米赤霉烯酮还具有免疫毒性、肝毒性、遗传毒性,对肿瘤发生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玉米赤霉烯酮毒害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赤霉烯酮是由镰刀菌产生的一种具有雌激素样生物活性的真菌毒素。主要影响动物繁殖机能,导致动物繁殖机能紊乱。最近研究表明,玉米赤霉烯酮还具有免疫毒性、肝毒性、遗传毒性,对肿瘤发生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分析我国对家蚕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1989-2007年发表的有关家蚕毒性研究的文献量、文献源、作者及文献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文献计量学分析,并讨论了我国对家蚕毒性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为进一步开展对家蚕毒性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玉米赤霉烯酮的生殖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赤霉烯酮是一种特殊毒性的生物毒素,它的强雌激素样作用对动物机体的伤害很大,不仅引起动物流产、死胎、低产仔率等生殖机能异常,还可以导致繁殖功能下降、不育、畸形等.已有研究表明,ZEA对肝脏、肾脏、生殖系统和免疫系统产生明显的损伤,对细胞和遗传性也有毒性作用.目前,虽然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来揭示玉米赤霉烯酮损害机体生殖功能的机制,但关于它影响机体的生殖性能更详尽的机制还亟待进一步的研究.文章主要针对玉米赤霉烯酮的生殖毒性进行了综述,总结出ZEA对生殖系统的毒性机制,从而为临床预防及治疗繁殖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5-Hydroxytryptamine, or serotonin, is a biogenic amine most noted for its role as a neurotransmitter. Manipulation of serotonin in animal models was used as a tool for studying its role in humans. Through such research serotonin has been shown to modulate 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 peripheral vascular tone, cerebral vascular tone, and platelet function and has been implicated in the pathophysiology of mood disorders, emesis, migrain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 and pulmonary and systemic hypertension. The knowledge gained is being directly applied back to animals in research on drugs that manipulate the serotonergic system in dogs and cats. Increasing use and availability of drugs that manipulate the serotonergic system has created a circumstance through which a novel toxicity was discovered in both humans and animals. Serotonin Syndrome describes the clinical picture seen in humans and animals with serotonin toxicity. This paper provides a review the physiology of serotonin and its involvement in the pathophysiologic mechanisms of various conditions, including the Serotonin Syndrome.  相似文献   

14.
农药对家蚕的毒性和安全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伟国  鲁兴萌 《蚕业科学》2012,38(2):329-336
农药对家蚕的毒性和安全性评价研究是预警蚕区农药使用对养蚕生产存在的潜在危害风险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回顾近20多年来该领域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当前桑园及周围农作物常用农药对家蚕的急性、慢性毒性以及农药残毒期的测定方法,比较参比法、毒性比法和定级法等毒性分级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针对农药对家毒的毒性和安全性评价中的测定目标全面性、测定方法规范性和评价指标综合性等提出改进和完善意见,并就建立该领域的协作研究网络,制定试验规程与综合评价技术体系,预防家蚕农药中毒的综合减灾措施等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霉菌毒素脱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霉菌毒素的存在降低了动物的生产性能,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目前国内外对各种霉菌毒素脱毒方法展开了深入研究,文章就霉菌毒素脱毒方法和脱毒机制作一综述,探讨不同霉菌毒素脱毒剂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青霉酸(penicillic acid)主要是由圆弧青霉菌产生的代谢产物,在饲料中的最高含量可达到2%。青霉酸是危害养殖业的常见霉菌毒素之一,长期饲喂含青霉酸的饲料,能使动物肝脏肿大,肝细胞变性并能抑制动物细胞DNA合成,严重的可使动物细胞DNA断裂。青霉酸能与其他霉菌毒素产生联合毒性,若与其他霉菌毒素共同作用能产生更大的毒性。作者对青霉酸的结构、性质、危害、毒性、检测方法及去毒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铬的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铬(Cr)是人和动物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同时也会因摄入过量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毒性作用。作者主要就铬的毒性机理、中毒后临床异常表现及对机体的毒性表现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棉籽饼作为一种优质、廉价的动物饲料蛋白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棉籽饼中含有的棉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使用量。动物长期采食含有棉酚的饲料易引起生殖毒性。对棉酚的理化性质、限量使用及其对动物生殖毒性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玉米赤霉烯酮毒性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玉米赤霉烯酮是一种特殊毒性的生物毒素,具有类雌激素样作用,能引起动物流产、死胎、返情等生殖机能异常,还可以导致生长下降、免疫抑制、不育、畸形等.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来揭示玉米赤霉烯酮损害机体的机制.它主要通过影响机体的生殖性能,引起细胞凋亡、致畸、损伤DNA、氧化损害、影响免疫机能等机制,来影响动物与人类的健康.文章主要针对玉米赤霉烯酮的毒性机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在纳米药物毒理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纳米材料药物因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但其安全性问题已成为广大学者所关注的焦点。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的快速发展,为研究纳米药物对机体的毒性作用机理提供了相关的技术支持。本文介绍了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的概念及其核心技术、纳米药物毒性,并对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在纳米药物毒性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