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陕西省流行的主要猪病 首先,我介绍一下我们学院所在的陕西省流行的主要猪病,初步调查统计,全省共发生猪病17种,分别是猪瘟、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猪伪狂犬病、猪丹毒、猪肺疫、猪链球菌病、猪支原体肺炎、仔猪副伤寒、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猪传染性胃肠炎、猪轮状病毒病、猪附红细胞体病、猪流行性腹泻、猪流感、猪大肠杆菌病等。  相似文献   

2.
<正>(一)冬春季节导致猪呼吸道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分析据分析,冬春季节导致猪呼吸道综合征高发,除了因猪伪狂犬病、猪蓝耳病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萎缩性鼻炎、猪肺疫、猪副伤寒、副猪嗜血杆菌病、猪链球病、猪流行性感冒、猪附红细胞体病、猪霉形体和猪肺炎霉形体等病原性因素可引起猪呼吸道综合征高发外,以下几个方面也是导致近年来冬春季节猪呼吸道综合征高发的重要原因:一是进入秋冬季节,气候多变,早、中、晚猪舍内外温度和湿度相差较大,猪呼吸道黏膜受到乍暖乍  相似文献   

3.
1猪高热病的特点1.1病因临床上可知猪高热病是由多种病毒、细菌、原虫混合感染或继发所致。1.2病原主要是猪蓝耳病毒、猪圆环病毒、猪伪狂犬病  相似文献   

4.
猪呼吸道病综合症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的总称。近年来,在规模化猪场流行较广,造成猪只饲料转化率低、生长缓慢、治疗费用高、成活率低等,给养猪业带来重大损失,必须注意防控。 1发病原因 猪呼吸道病综合征是由病毒、细菌、环境应激和猪体免疫低下相互作用造成的,其中危害最大的是蓝耳病病毒、猪肺炎霉形体。此外,与猪呼吸道病综合征相关的主要疾病有:猪圆环病毒、猪瘟、猪伪犬病、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猪流感、猪气喘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猪链球菌病、猪肺炎、弓形虫病、猪附红细胞体病等。  相似文献   

5.
猪高热病是以发热症候为主的一类疾病的总称,是一种多病原的混合感染症。常见的主要病原有:猪蓝耳病病毒、猪圆环病毒、猪瘟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猪流感病毒、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猪链球菌、巴氏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猪支原体、附红细胞体、弓形体等,其中猪蓝耳病病毒和猪圆环病毒在混合感染的病原中占有极高比例,几乎是所有猪高热病的基础病原。  相似文献   

6.
<正>猪呼吸道病是以侵害猪的呼吸系统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的统称,主要包括猪气喘病、猪肺疫、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萎缩性鼻炎、猪格拉泽氏病、蓝耳病、猪流感等。冬季是猪呼吸道病的高发季节,如防控不力,将对猪群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笔者结合多  相似文献   

7.
崔尚金 《猪业科学》2006,23(1):34-35
1 猪传染病的种类增多,新病不断出现.表现为不同的发病原因及传播途径 2005年除猪瘟等老病外,包括猪链球菌病、猪传染性接触性胸膜炎、副猪嗜血杆菌病、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猪圆环病2型感染、猪附红细胞体病和猪增生性肠炎等新病涌现。加上原有在我国较多猪场发生的猪病、猪气喘病,5号病。仔猪大肠杆菌病。猪伪狂犬病、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猪链球菌病、猪布鲁氏菌病、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等,这些新旧传染病已是我国较大范围内猪场的常发病和多发病,真可谓旧病未除.新病又增.防不胜防,给养猪业造成极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猪病影响猪的成活率、猪肉质量以及猪出栏率和出栏周期,还影响养殖户的养殖利润。猪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发展成流行性传染病,而影响其他动物的健康和安全。因此,必须重视对猪病的防治。1猪病的免疫方法免疫接种是预防猪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而免疫接种时机又是决定免疫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1新病不断出现 据调查,20世纪80年代发现的新病达17种(传染病15种,寄生虫病2种)。这17种传染病中有猪细小病毒病、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痢疾和猪衣原体病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又新发现传染病10种,包括猪传染性接触性胸膜炎、副猪嗜血杆菌病、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圆环病2型、  相似文献   

10.
母猪繁殖障碍是指母猪在妊娠前或妊娠期间,由于病原体感染而引起的母猪繁殖系统障碍疾病的总称。引起母猪障碍的疾病主要有猪细小病毒病、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猪伪狂犬病、猪蓝耳病、猪瘟、猪钩端螺旋体病、猪弓形体病和布氏杆菌病等。1流行病学特点  相似文献   

11.
畜禽旺饲料药物添加剂对猪疾病预防及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对猪疾病具有明显预防作用,母猪产仔成活率提高22%;猪增重试验,与对照组比较,断奶仔猪增重提高49.3%,提高饲料报酬34.2%;育肥猪提高增重34.4%.提高饲料报酬25.6%。  相似文献   

12.
猪口蹄疫疫情一经扩散,则很难控制和消灭,防控该病的关键是作出及时、准确的诊断,以尽早启动口蹄疫防控预案,控制疫情。主要对诊断口蹄疫的病原学、血清学、分子生物学等方法作一介绍,并以"早、快、严、小"为原则,提出了一系列综合防控措施,以期为有效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养猪场以前饲养数量较少时采用传统的综合防控措施,如免疫接种、药物预防和治疗等,在疾病防控方面都起到关键作用且效果明显,但是随着饲养数量增加,只采用上述措施远远不够,应树立创新理念和生物安全措施,才能更有效的防控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14.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1) to explore the factors involved in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used by pig farm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2) to investigate pig farmers’ attitudes and perceptions about different information sources relating to disease control.  相似文献   

15.
猪咬尾症的发病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咬尾症在现代规模化养猪场常发的一种疾病,特别是在猪场饲养密度较大,饲养管理较差的情况下,发生猪咬尾症较多。如果对这种不良行为及时加以制止,则会发生猪的尾巴溃烂和化脓,严重者则死亡,继而对猪只的生长发育以及猪场的经济效益带来较大的影响。找出诱发猪咬尾症的真正原因是防治该病发生的关键所在。本文就猪咬尾症主要的发病原因进行了分析,为控制该病的发生提高依据。  相似文献   

16.
根据蕨麻猪气喘病在甘南州的发生和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其结果:在全州的三县一市的蕨麻猪死亡严重的乡、村设点,进行猪气喘病的治疗效果观察,对引起死亡及体质虚弱的部分猪进行剖检,并进行病原体分离培养,分别取发病猪的心血和肺部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用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离心收集生长旺盛的菌体制成涂片,姬姆萨染色,油镜检查;对发病的猪群应用间接血凝反应算出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同时,使用不同的药物分批、分组的进行防治对比试验。通过对猪气喘病原的检测结果,总结出一套效果最佳的蕨麻猪气喘病防治方法,从而有效的控制该病的发生和流行,降低因病死亡率,减轻了农牧民群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邬旭龙  林华  肖璐  王印 《猪业科学》2021,38(6):72-75
为了解四川地区养猪场常见病毒性疾病感染情况,分析不同养猪场对疾病有效防控能力,进一步推测各猪场对新发和外来动物疫病的感染风险。研究采用高通量检测方法,对不同类型养猪场采集的426份临床样品进行病毒性病原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四川地区养猪场病毒性病原阳性检出率较高,普遍存在多病原混合感染情况,且较为严重,病原感染种类增多,且具有流行普遍性。其中以PCV2、PRRSV、PRV、PEDV的感染最为常见,特别是PCV2和PRRSV的混合感染,已经成为目前猪病中最为多发的病毒性疾病。猪场应进一步完善生物安全措施,做好猪群的饲养管理,结合现有疫苗控制和降低猪场疾病感染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为了给天津地区各区县养猪场提供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科学防控及合理的治疗用药方案,本试验对天津地区各区县养猪场疑似感染副猪嗜血杆菌的病猪进行了解剖及病理变化观察,无菌采集36份各猪场病猪组织脏器并进行细菌分离,对分离菌进行染色镜检、卫星试验、接触酶反应试验、微量生化反应和PCR鉴定。结果显示,剖检结果以纤维素性胸膜炎及腹膜炎常见,关节腔切面内有大量黄亮黏稠液体;分离出了9株疑似副猪嗜血杆菌菌株,染色镜检均可见革兰氏阴性多形态菌;分离菌有明显的卫星现象;接触酶反应试验均为阳性;微量生化反应D-核糖、山梨醇、果糖、阿拉伯糖和硫化氢均为阴性,麦芽糖、葡萄糖、蔗糖、甘露醇和脲酶均为阳性,山梨糖和木糖各有1株为阳性,5株菌β-半乳糖为阳性;PCR鉴定结果显示9株疑似副猪嗜血杆菌菌株在822 bp处均与阳性对照处于同一条带上,均判定为副猪嗜血杆菌,分离率达25%。用16种抗菌药物对9株副猪嗜血杆菌进行敏感药物筛选,药敏结果显示头孢曲松钠和氧氟沙星对分离株有良好的抑菌效果。本试验结果可为天津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科学防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In order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aemophilus parasuis (Hps) disease in pig farms of the Tianjin area, pigs with suspected Haemophilus parasuis disease were anatomized and observed pathological changes.The most common results were cellulose pleurisy and peritonitis, and there were more yellow viscous liquid in joint cavity section.The bacteria were isolated from 36 diseased pig swine organs which were suspected of Hps, and 9 strains of Hps were obtained through staining, satellite test, catalase reaction test, biochemical reaction and PCR.The 9 strains of Hps showed multi morphology and gram negative through staining; Satellite phenomenon was significant; All of the catalase reaction test were positive; D-ribose, sorbitol, fructose, arabinose and hydrogen sulfide of micro biochemical reaction were negative, but maltose, glucose, sucrose, mannitol and urease were positive, only 1 of 9 strains was positive sorbitol and xylose of micro biochemical reaction, 5 strains were positive for beta galactose;PCR result showed an objective fragments of 822 bp.The separation rate was 25%.The drug screening were done with 16 kinds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against 9 strains of Hps, drug sensitivity results showed that ceftriaxone sodium and levofloxacin had good antibacterial effects.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could provide the basis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Hps disease in Tianjin.  相似文献   

20.
猪大肠杆菌病是养猪生产过程中比较容易发生一种细菌性传染病,能够造成哺乳仔猪发生黄痢、白痢,以及保育猪发生水肿病。虽然猪场规模化程度得到很大的提升,但猪大肠杆菌病仍是困扰猪场管理者的重要猪病,影响着猪场的盈利水平。因此,文章主要从临床分类、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防控策略4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猪场管理者、兽医工作者防控该病提供借鉴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