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5 毫秒
1.
<正>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自身的健康和饮食,因此银杏受到人们的关注。银杏是一种药材,有很好的药疗作用,可以润肺止咳,在当代银杏还应用于美容行业;也是很好的食品,制作方法不同,果实鲜嫩,常食用银杏可以养生;同时又是观赏性的植物;用途广,可以家庭种植或是规模种植。寿命长,有植物界的活化石之称,银杏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部分地区有野生银杏,河南省有着适宜银杏生长的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2.
<正>银杏(Ginkgo biloa L.)为银杏科银杏属植物,是世界银杏类植物中唯有我国独存的孑遗植物,属国家二级保护稀有植物。银杏的果实称白果,是一种药食兼优、营养价值很高的干果。种仁含脂肪油、蛋白质、淀粉、组氨酸等多种营养成分,有润肺、定喘、涩精、止带的功能,主治肺虚、咳嗽、慢性支气管、肺结核、尿频、遗精、白带等症,外敷可治疥疮、粉刺。银杏叶可治疗脑血管硬化、冠心病、血清胆固醇过高及小儿肠炎等症。中国银杏倍受国际市场青睐,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干果。我们近几年对银杏采收与贮藏进行试验,结合群众的实践经验,将银杏采收与贮藏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银杏(Ginkgo biloba a L)属银杏目、银叶科,为雌雄异株树种,又名白果。银杏是新生代第四纪冰川孑遗下来的,唯有我国独存的珍稀名贵树种,被称为“活化石”,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已被列为我们国家的二级保护稀有植物。银杏是著名的滋补食品,营养丰富,药食两用,保健延年;银杏叶药物制品疗效特殊,畅通欧美;银杏木材质优良,叶形奇特,绿化观赏,美化环境列为上乘。所以,银杏是一种世界上少见的集干果、用材、  相似文献   

4.
《新农业》2015,(7)
<正>银杏又叫白果树、公孙树、鸭掌树,属银杏科银杏属落叶大乔木,裸子叶植物,现世界上仅存一种,原产我国,是世界著名树种。银杏树高可达40米,树干直径可达3米,寿命长达千年以上,因而具有活化石之称。其叶为单叶,扇形,雌雄异株,种子椭圆形,熟时黄色或橙黄色。银杏分布广泛,我国北起沈阳,南至广州;东起沿海诸省,西至甘肃南部以及西藏都可种植。  相似文献   

5.
银杏常见病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银杏,也叫白果。以种子、根、根皮、叶入药,是我国的大宗地道药材之一。除满足本国需要外,还大量出口,是目前的热门种植业之一。在银杏生长期间,由于某  相似文献   

6.
去年,我国银杏加工主导产品黄酮的市场价从1997年的每吨220万元急剧跌到100万元以下,最低降到每吨35万元,而它最高时曾达到过每吨380万元;受其影响,银杏干叶的价格也狂跌到每公斤2~3元,我国银杏生产加工面临困境.据估计,我国银杏的深加工一项,其附加值可年创汇100亿美元.然而,有朝阳产业之称的银杏业为何呈现夕阳之态?  相似文献   

7.
银杏规范化育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杏又称之为白果、公孙树,为银杏科银杏属落叶乔木,是我国中生孑遗植物,是世界上著名多用途树种之一。银杏属于落叶大乔木,最高可达40m以上,树干直径可达3m以上,银杏树的寿命可达千年以上。树皮灰褐色,雌、雄异株。其木材轻软、纹理细腻、有光泽、不翘不裂,是建筑或雕刻的高档木材;叶片含有3种黄酮甙元,  相似文献   

8.
以我国的叶籽银杏和普通银杏的大枝为试材,分析了管胞的双壁厚、径向直径、弦向直径和微纤丝角的径向变化趋势,并对叶籽银杏和普通银杏雌株间管胞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叶籽银杏管胞双壁厚、径向直径较普通银杏大,且差异达显著水平,叶籽银杏微纤丝角小于普通银杏;叶籽银杏同普通银杏一样早晚材间管胞各个特征指标(双壁厚、径向直径、弦向直径等)存在明显差别,且差异显著;叶籽银杏各管胞各形态指标径向变化趋势与普通银杏基本一致。对管胞特征综合分析后认为,叶籽银杏木材密度较普通银杏小,且质地较疏松,但叶籽银杏径向生长速度较普通银杏快。  相似文献   

9.
银杏是邳州市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现有连片银杏老园30余万亩,多年来为邳州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章分析指出,近年来银杏市场行情下滑,银杏老园收益低下,是造成群众对银杏园疏于管理的主要原因。文章列举了邳州市银杏老园管理存在的老园道路老化,排灌不畅,病虫害发生连年加重,银杏树病死,水渍,结果过多累死,无序采挖销售毁园等现状,指出了加强银杏老园管理的必要性。文章从对银杏老园的道路、排灌设施规划,银杏老园的美化;银杏老园树的管护;树体改造;开发利用银杏老园林下土地种养;采挖报批,空缺补植;开发银杏老园游乐;加大科技投入,招大引强,深度开发银杏产品;活跃银杏文化;广纳科技人才;加强组织领导等十多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为邳州市加强银杏老园管理找出了对策,对邳州市振兴银杏产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银杏为银杏科银杏属多年生落叶乔木,又名白果,是我国特有的树种。银杏外种皮是种子硬壳外面的肉质部分,是良好的杀虫植物资源,对多种害虫和病菌有抑制作用。但近年来,随着银杏种植面积的扩大,银杏外种皮数量也急剧增加,据初步估计报道全国每年至少有3.0万吨以上的新鲜银杏外种皮被视为废物丢弃,造成环境污染。为了开发如此大量银杏资源的用途,作者用乙醇提取银杏外种皮内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11.
银杏为银杏科银杏属落叶高大乔木,树干通直,株高30~40m,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有植物界大熊猫之称。银杏作为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集食用、药用、材用为一体,是难得的多用途特种经济树种,具有较高的综合利用价值,系列产品开发前景广阔。大力开发银杏系列产品,对发展当地经济和振兴我国银杏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泽清 《农技服务》1994,(10):12-13
<正> 银杏是我国珍稀创汇树种,搞好银杏育苗工作.对银杏苗木质量,改良种子品质,增加产量.都有直接影响。因此,培育壮苗是建立高产、稳产杏园的重要基础工作。目前生产主要采用播种扦插、分株、嫁接四种方法培育壮苗。  相似文献   

13.
银杏在徽县种植历史悠久,银杏产业是徽县的特色产业,种植年产值超过1 000多万元。银杏产业的发展,不仅增加农户收入,也改善生态环境。通过调查研究,徽县银杏产业存在主要问题:一是农户种植规模小,增收效益不明显;二是企业发展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三是企业加工技术水平低,产品附加值有待提高;四是品牌知名度不高,销售辐射范围窄;五是银杏旅游产业发展不足。对此提出对策:一是提升产业组织化水平,促进农民增收;二是培育龙头企业,推动产业升级;三是打造徽县银杏品牌,拓展国内国际市场;四是发展银杏休闲旅游,带动周边产业。  相似文献   

14.
银杏又称白果树,是银杏科银杏属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为我国特有的古老树种之一,生长寿命可达百年以上,故称公孙树,素称"活化石".银杏用途广泛,可用材、药用和食用.  相似文献   

15.
<正>银杏,是我国特有的珍贵药用、食用、绿化用材及观赏树种.过去,种植银杏树需20年才开始结果,30—40年才进入盛果期,有所谓“银杏树长得慢,爷爷种树,孙子得实”,“三十年生,三百年兴”的说法.这严重影响了这一高效植物的开发与利用.近几年来,我国林果部门及银杏科研部门,在银杏选种和栽培技术上已有重大突破,提出了选用良种、精心育苗、实行嫁接、科学管理等一整套的新技术,成功地实现了3年结果,5年受益,提前15年进入盛果期,从而有效地促进了银杏的开发.现将银杏的育苗和丰产栽培技术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银杏(Ginkgo biloba L.)又名白果,公孙树,为银杏科银杏属高大落叶乔木。银杏原产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中生代孑遗植物,被称为活化石。银杏是一种多用途的经济树种,不仅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7.
<正>1有关银杏1.1银杏简述银杏为中国独有树种,是国之精神,国之精粹,在中国分布和栽培广泛。"银杏被誉为‘植物界的活化石’,其叶子和种子都有一定的药用价值。银杏(学名:GinkgobilobaL.),为银杏科、银杏属落叶大乔木,胸径可达4米,植株极其长寿,数千年的古银杏树还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在贵州兴义市,银杏3月开花,8月后种子陆续成熟,熟期常达一月之久;种子具长梗,下垂,常为椭圆形、长倒卵形、  相似文献   

18.
白果糊的加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杏又名白果,是我国著名的坚果之一,品味甘美,香糯微甘,略有苦味,口味清新,润喉养肺,在我国已有1000多年的食用历史。银杏作为食疗、滋补、保健食品由来已久。用银杏做的食物、菜肴既是滋补品,又兼有祛病除邪、扶正固本、强身壮体之效。目前,银杏的加工仅限于罐头类、液体饮料  相似文献   

19.
银杏的景观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闻治江 《现代农业科技》2009,(22):226-226,228
银杏是我国特有的植物物种,其寿命长、经济价值较高,景观效果好,在我国城市绿化和景观建设中应用广泛,但也存在一些不恰当的景观应用方式。从银杏的特性入手,对银杏的景观作用进行分析,以明确其景观应用的形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银杏又称白果、公孙树,是世界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属我国特有的珍稀多用优良经济树种。银杏种实营养丰富、药食两用,是具有保健作用的上等干果。银杏树体雄伟挺拔,根系发达,抗风力强,是防风固土、减少水土流失的优良生态林造林树种。作为银杏的起源地和主产国,我国的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