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天麻主要活性成分及其结构修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回顾和分析近年来国内外对天麻主要活性成分及结构修饰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天麻主要活性成分天麻苷、天麻多糖的提取纯化、含量测定、药理活性及其结构修饰研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天麻主要活性成分及化学修饰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5.
6.
7.
<正> 采用传统方法栽培天麻产量低且不稳,山东省茌平县菌业技术研究所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箱栽天麻的速生高产新技术,一般每箱投入40元的材料费用,5个多月可收获商品天麻2千克以上,同时还可收获二代种麻2千克,循环发展每箱一年可收入300~500元,效益较高,感兴趣的读者朋友不妨一试。 (一)适种范围。天麻是一种完全在密闭状态下完成其生长发育的菌类,对环境要求不严,只要能保证其生长所需的温、湿度即可正常生长。天麻生长时所需的最适温度为22~25℃、空气湿度为70%左右、土壤含水量为50%左右。  相似文献   

8.
《中南林学院学报》2006,26(3):38-41
在自然条件下,乌天麻和红天麻花期相差20~30d,在相同条件下试验栽培,乌天麻和红天麻花期相差7~8d,通过利用薄膜小棚和海拔高差,调控乌天麻与红天麻发育过程,促其花期相遇并获得成功,且调控成本比室内加温低,实用性强,为乌天麻和红天麻杂交育种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10.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和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对开花期"乌美"天麻和野生天麻的根茎、茎和花序3个部位中天麻素和氨基酸含量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种天麻中,天麻素、17种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大小顺序为根茎茎花序。"乌美"天麻花序中天麻素含量是根的20.95倍、是茎的2.77倍;野生天麻花序中天麻素含量是根茎的13.62倍、是茎的2.86倍。"乌美"天麻花序中天麻素含量是野生天麻的1.32倍;野生天麻根茎中除谷氨酸(Glu)、异亮氨酸(Ile)、亮氨酸(Leu)、苯丙氨酸(Phe)略高于"乌美"天麻外,其它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均低于"乌美"天麻。由此说明,"乌美"天麻比野生天麻具有较好的综合品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西藏仿野生种植天麻Gastrodiaelata中天麻素含量,并将其与野生天麻中天麻素的含量进行对比。[方法]采用HPLC测定天麻素含量。[结果]西藏波密县仿野生种植天麻的天麻素介于0.41~2.28 g/kg,其平均含量为0.88 g/kg,比当地野生天麻高4倍。[结论]在生长的生态环境、生长年限、采挖季节相同或较接近情况下,仿野生种植天麻品质高于当地野生天麻。在波密县推广仿野生种植天麻技术切实可行,该项目有较强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2.
乌天麻和红天麻及其杂种花粉形态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天麻种内两个不同变型乌天麻和红天麻及其杂种的花粉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4种材料的花粉均表现出复合花粉类型;在高倍镜下,花粉粒表面具有明显的网状纹饰,网脊较宽;花粉块上有白色粘性分泌物;乌天麻和以乌天麻为母本的杂种其花粉为花粉埠块类型,红天麻和以红天麻为母本的杂种花粉包括四合花粉类型和花粉块类型,杂种后代花粉块类型,杂种后代花粉类型和花粉块大小与某一亲本相似或为亲本的过渡类型。  相似文献   

13.
天麻蜜环菌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天麻蜜环菌的培养研究进展,分析了天麻与蜜环菌的共生关系,并探讨了蜜环菌对天麻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川产天麻不同抽茎开花阶段块茎品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揭示天麻阶段发育块茎的质量变化特性,为天麻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定期原位动态采集天麻开花结实发育阶段块茎,水法蒸制透心,切薄片,50℃恒温烘干,考察天麻素和天麻多糖含量。天麻素含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HPLC法测定;天麻多糖含量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结果]川产天麻各生育阶段块茎的天麻素和天麻多糖含量依次为:箭麻期〉抽花期〉花蕾期〉盛花期〉果实期〉枯萎期,箭麻期块茎的天麻素和天麻多糖含量最高,分别为0.629%和9.894%,天麻素含量(y1)和天麻多糖含量(y2)与累积有效积温(T)回归方程分别为y1=10.024-0.004T(n=6,r=-0.996***),y2=0.606+0.000 8T(n=6,r=-0.935***)。[结论]天麻抽茎-开花-果实-枯萎期块茎的天麻素和天麻多糖含量随阶段发育进程和有效积温增加而显著降低,商品天麻最佳状态为箭麻,在采收天麻果实后枯萎前的块茎均可作为制药和功能食品开发的原料。  相似文献   

15.
天麻具有良好的医药保健功能,但因其含有较浓的马尿腥味,口感差,导致人们大都不喜爱食用未经加工处理的原味天麻。在开发天麻饮食品的进程中,不少专业人士曾尝试应用吸附、酶解、掩蔽、分子膜过滤等方法脱腥,但效果却不尽人意。要么是在去掉了腥味的同时天麻的有效成分也失去了;要么腥味闻不出而吃得出。鉴于天麻脱腥难,于是有人试图运用溶剂提取分离技术来解决脱腥问题,效果依然不理想。运用溶剂提取分离方法得率低,成本高,没有作食品原料的实用价值。由于在关键技术上卡了壳,从而制约了开发天麻饮食品项目的进程。可喜的是,湖北省宜昌市三…  相似文献   

16.
鄂天麻一号是湖北三峡科技学校用云南乌天麻为母本,宜昌红天麻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新品种,也称乌红杂交天麻。该品种商品麻形态质量优,产量高, 抗性强,是我国首次培育并通过审定的第一个天麻杂交新品种。适于在海拔1000米-2000米的地方栽培。1.选择树种。壳斗科、桦木科、蔷薇科、豆科等不含芳香油脂的树种均可栽培天麻,以栎树、白桦、水冬瓜、樱桃树、合欢树、化香树等树种  相似文献   

17.
18.
周天元 《农技服务》1993,(11):26-27
  相似文献   

19.
1.采收。天麻在春、冬两季采挖。冬季采挖的为“冬麻”,品质好。春季采挖的为“春麻”,品质较差。农历11月至次年三月采挖的为“冬麻”。在采收商品天麻的同时挖选块茎麻种,将新鲜、无病虫害、无伤的小白天麻挑出,晾晒1-2天后集中贮藏备来年作种用。2.温度。将晾去部分水分的天麻种分层摆放在砖池、大瓦盆或木箱内,每层之间用湿润沙土覆盖,先用黄沙铺底,一般摆放4-5层。贮藏温度应控制在2℃-5℃之间(如无条件也可放在地窖里),以免温度变化过大而造成腐烂。3.湿度。贮藏期间应经常检查,如发现麻种起斑或霉变,应…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