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廖建良 《食用菌》2001,23(1):8-8
稀土元素是锢系元素以及钪、钇等17种元素的总称。稀土能强化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增强细胞对培养料内无机氮的吸收、转化和利用,促进菌丝生长。为了探索稀土在金针菇上的应用,我们在稀土对金针菇产量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1 材料和方法1.1 供试材科①供试金针菇SFV-9引自上海农业科学院。②母种培养基为PDA,培养料为纯稻草,另加0.2%多菌灵。③稀土为山西省昔阳县微肥厂生产。1.2 试验方法 将稀土配成不同浓度的溶液,共七组:①CK(清水);②50mg/l;③100mg/l;④150mg/l…  相似文献   

2.
徐晖  梁瑞玲 《食用菌》2000,22(4):16-17
平菇CCEF99菌株是我所1996年驯化选育的一个优良菌株。现已在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北京等地推广种植。该品种在转潮、出菇量、商品特性等方面均被广大菇农接受、认可。其推广种植量有超越我所CCEF89菌株的趋势,现将该菌株特性介绍如下:1生物学特性 平菇CCEF99 菌株菌丝体洁白、粗壮、浓密,子实体丛生,丛个体数9~18个,菌柄侧生或偏生,菌盖扇形,边缘圆正,菌盖直径 5~9cm,厚 1.0~1.5cm,柄长1~4cm,直径1.5~2.2cm。子实体颜色与生长温度有关,8~15℃子实体灰色,15…  相似文献   

3.
孙有鑫 《食用菌》2000,22(4):26-27
地处古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古城武威,当地种植的秋粮作物主要以玉米为主,故玉米芯资源十分丰富,而短缺适金针菇生长的林木资源和棉壳资源。因此,笔者于1995~1998年开展了玉米芯料栽培试验,探索出玉米芯栽培金针菇的高产优质技术。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供试材料 菌种为金针菇杂19、B27、F21、F-高,引自江苏江都。玉米芯用粉碎机粉碎成①粒度0.8mm以下;③粒度1.5mm以下。呈粉、颗粒混合料。1.2培养基配方 ①母种培养基:PDA培养基;豆芽汁-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即豆芽200…  相似文献   

4.
三十烷醇和赤霉素对金针菇的生长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十烷醇和赤霉素都是植物生长调节剂,低浓度的三十烷醇和赤霉素对多种食用菌均有较明显的生长效应。本文主要报道三十烷醇和赤霉素对金针菇的生长效应。1试验材料 菌种为金针菇杂交21,引自江苏高邮食用真菌研究所。培养基配方:棉子壳80%,麸皮18%,蔗糖1%,石膏粉1%。料液比1:1.3,pH值自然。栽培袋为17 ×33cm聚丙烯塑料袋。三十烷醇和赤霉素均为常州市东风化学品研究所生产。2试验方法 装袋后的培养料在1.5kg/cm2下灭菌2小时,取出待料温降至25℃左右即可接种。接种后移至恒温箱内21~23…  相似文献   

5.
香菇的栽培多数以阔叶树木屑为主料。柳树属风景树,不能成材。利用柳树资源,将柳树枝制成木屑,进行袋栽香菇生产。现将该技术简介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菌株香菇Cr-02,引自福建三明市真菌所。1.2培养基配方柳树木屑80%,麸皮18%,白糖1%,石膏粉1%。1.3菌棒制作①原种:用750cm菌种瓶制成,于1997年6月24日接种,到7月28日菌种发满瓶;②栽培种:菌棒用聚丙烯塑料袋,规格17×50×0.05cm,菌料按配方要求。拌和均匀,含水量65%左右,然后装袋灭菌,于1997年8月24日接种…  相似文献   

6.
大棚草莓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选用日本草莓品种“丰香”为试材,进行了4种密度处理大棚栽培对比观察。4种密度的株行距为:①30cm×35cm;②25cm×35cm;③20cm×35cm;④15cm×35cm,每处理重复3次,小区面积为3.3m2。采用...  相似文献   

7.
姬菇姬容一号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宝臣  阴筱然 《食用菌》2001,23(1):12-13
我厂1998年选育出姬菇姬客一号(Pleurotusclongatpes),经两年栽培表明,该菌株具有适应范围广,性状稳定,出菇转潮快,抗杂能力强.耐运输保鲜期长等特点,现将该菌株特性及栽培方法介绍如下:1 形态特征 该菌株菌丝洁白细密,生长整齐旺盛。子实体丛生,菌柄粗壮中实白色,长 3-8cm,直径1-2cm;菌盖深灰色,直径1-2cm,味嫩无胶质,前三潮生物学效率稳定在200%,采收后5-7天不变质,商品性好。因该品种采收时根本不存在孢子,所以对人体没有任何危害。2 生长条件①营养:菌丝能充分利…  相似文献   

8.
高亮 《蔬菜》2001,(11):6-7
出口日本的大葱品质好,产量高,适应胜强,结合冬暖式大棚、拱棚等保护设施能够实现周年栽培周年供应。现将其关键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选用良种、培育壮苗 1.选用优良品种 出口的大葱对品种要求严格,通用标准是植株完整、紧凑、无病虫害,叶肥厚、叶色深绿、蜡粉层厚,成品叶身和假茎长度比约为(1.2-1.5):1,假茎长40cm,直径2cm左右,洁白、致密。实践中,以手握大葱假茎基部,能保持植株挺立5s以上,假茎不弯曲、不折断为好。常用品种有:元藏、吉藏、白树、小春、九条太等(以上大葱品种的种子均从日本进口…  相似文献   

9.
宋爱荣 《食用菌》1992,14(6):9-9
人防地道栽金针菇在我省已大面积推广,但产质量还不尽人意.为了筛选出适合人防地道栽培的稳产高产金针菇品种,我们于1991年对引进的七个菌株进行了比较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供试材料①菌株:初雪WF_1引自华中农大,FV02自选,FV32引自上海农科院,向阳黄引自山东省农科院,日本金针菇引自山东师大,FV31引自福建三明真菌所.②培养基配方:棉子壳78%,麸皮20%,糖1%,石灰1%,料水比1∶1.2,pH自然.  相似文献   

10.
猕猴桃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植物名称 金魁猕猴桃(Actinidia deliciosavar.Jin Kui)2 材料类别 嫩茎3 培养条件 培养基:①MS+ZTW.0ms/L;②MS+ZT1.0mp/L;@ MS+6BA2.0mg/L+NAA 0.1mg/L;④1/2MS+IBA0.5~0.7mg/L。 蔗糖(市售白砂糖)浓度①~③培养基为3.0%,④培养基为 2.0%;琼脂浓度为 0.65%~0.70%,pH5.8~6.0,培养温度 25~28℃,每天光照 13h,光照强度 1500~2000 1X。4 生长与分化情况4.1 愈伤…  相似文献   

11.
平菇强盛1号是我们于1999年采用混品种孢子经紫外线辐射选育出的菌株,经秋冬季30000kg料栽培表明,此菌株丰产性好,抗杂力强,品质优于当地推广品种,现将该菌株介绍如下。1 形态特征 在PDA培养基上,菌丝洁白、稠密、爬壁力强,6~7天满管。在玉米芯培养料中,吃料早,生长快,15~20天满瓶。菇体丛生,复瓦状排列。成熟时菇盖扇形,不卷边。表面灰褐色,宽15-25cm。菌肉白色,厚1~2cm.韧性强。柄白色,长2cm,宽3cm,纤维化程度低。22cm×45cm聚乙烯袋生料栽培,每袋装干料1kg,最…  相似文献   

12.
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是代料香菇栽培中危害最大的竞争杂菌。为了探寻高效、经济、安全的防治药物,笔者进行了不同药物防治绿色木霉对比试验。现将试验方法与结果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认材料 ①香菇241-4(庆元县食用菌所);②药剂:45%扑霉灵乳油(以色列M.A农化公司),50%多菌灵可湿性粉(江阴农药厂),硫酸铜(市售)。1.2试验方法 出菇间隙喷施①扑霉灵2000倍液2次(间隔7天);②扑霉灵1500倍液1次;③扑霉灵2000倍液1次;④多菌灵800倍液1次;⑤硫…  相似文献   

13.
我场于1988年发明“食用菌生产节能多用灶”至今仍有许多小型栽培户引进应用,但食用菌生产已进入规模化、大型生产模式,为此,笔者研究出新一代集环保节能高速一体的食用菌大型多规格灭菌灶(专利申请号:99241605.1)。现简介如下;1灶体结构①建灶材料:普通青、红砖,8m3的中型灶需砖1400块。②灶型规格:方形,容积分别为4m3、8m3、12m3、16m3、20m3、24m3等。③容料量:一口 8m3的灶一次可装22 × 45cm的 1500袋或 17 × 33cm的2100袋,其它各型以此类推容料量…  相似文献   

14.
金针菇菌糠再利用栽培金针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针菇栽培料由于出菇2~3潮后料内水分缺乏,菌丝的活力下降而难以出菇,料内含有大量营养尚未充分利用。为提高原料的利用率,笔者进行了利用金针菇菌糠再次栽培的试验。1供试材料①品种:三明1号金针菇。②栽培袋规格:20 × 35cm、4丝厚聚乙烯栽培袋。③培养基配方:试验配料为棉壳35kg,菌糠12.5kg,石灰粉500g,玉米粉2kg;对比试验配料为棉壳47.5kg,石灰粉500g,玉米粉2kg。2接种培养常压灭菌,接种后在25℃恒温室内培养,试验配料25天发菌满袋,对比试验配料28天发菌满袋。发菌满…  相似文献   

15.
金针菇菌丝体糖蛋白(FMGP)的提取及其理化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金针菇20642菌株,深层培养所得的菌丝体经热水浸取、盐析、透析、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一种糖蛋白(FMGP),含蛋白质796%,糖67%,糖组成分为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和一种未知的糖;蛋白质由18种氨基酸组成,以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的含量最高;红外光谱显示,在1530cm-1,1620cm-1,3420cm-1处有三个明显的吸收高峰。经HPLC示差检测器测定,其平均分子量为348Kd。  相似文献   

16.
夏季利用菌糠棚栽草菇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每年6~8月份.气候闷热、蔬菜大棚、菇棚基本处于闲置期,利用闲置棚生产草菇.不仅可提高大棚的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又可实现周年化生产食用菌。1配料堆制 配方为平菇或金针菇菌糠80kg,麦秸粉23kg、石灰粉 9kg左右.多菌灵 0.1kg。水 170kg左右。将未霉变的菌糠打碎暴晒2~3天,按配方将料拌匀,堆积发酵,料堆高约1m,宽1~1.5m.长度不限.料堆压实(勿过紧),用粗约10cm的木棒,每隔1m左右打一个到堆底的洞、盖膜发酵,待温度升到65℃时.保持12小时左右翻堆、如此翻堆3次,当料有白…  相似文献   

17.
在复盖度30%的梭梭林内与旷野分别设观测点,5月份1个月同时观测结果指出:①辐射强度:2m高处林内为旷野的91.1%,近地表处林内为旷野的57.4%。②地温:日较差林内低于旷野,降温天林内高于旷野。③气:温上上层平均气温林内高于旷野,地表层早晚高于旷野,中午低于旷野。④相对湿度:白天林内比旷野高3%,夜晚低于旷野。⑤水面蒸发量;林内比旷野低39%。  相似文献   

18.
双孢菇抓料垄栽及添加辅料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孢菇通常采用培养料平铺栽培、常规发菌管理。本试验旨在探讨发菌过程中抓料、添加辅料,以及改变铺料方式:整床起垄对双孢菇产量和转化率的影响。1材料与方法1.1材料麦秸65%(长15cm左右),干鸡粪35%,过磷酸钙1%,石膏2%,石灰1%。采用二次发酵。菌种F62。1.2方法开始投料全部平铺,厚20cm左右,投料30kg/m2,待菌丝发料至料层1/2时,对培养料进行五个处理:A.平铺料不动;B,对平铺料进行抓料,一方面松动培养料并拉断一部分菌丝,另一方面使长入菌丝培养料与未长入菌丝培养料进行一定混…  相似文献   

19.
草菇草把式栽培产量低且不稳产;室内栽培常因鬼伞及螨类危害严重而影响产量。砖块式栽培草菇新技术是笔者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栽培方法,它以产量高、易管理、病虫危害少而深受菇农喜爱。现将具体栽培技术介绍如上:1培养料配方千稻草100kg,米糠5kg,干牛粪粉5~8kg,草木灰2kg,石灰2~3kg,碳酸钙1kg。2培养料堆制选用金黄色、足干、无霉变的稻草,铡成3cm左右的小段,置1%石灰水浸泡1天,捞出沥干建堆。堆宽1.5m、高1.5m,长视情况而定,一般不超过10m为宜。稻草先铺20cm厚,然后…  相似文献   

20.
金针菇是一种味美的菇类,国外以日本栽培较多,其产量仅次于香菇。近几年来我国福建、上海等地栽培面积逐步扩大,然而我省种植却不多。为了把金针菇的栽培在本地推开,我们于1987年10月至88年4月,进行了金针菇不同场地栽培试验,并对引进的七个菌株作了比较,现将试验情况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菌种来源G_1、G_2引自湖南农学院;G_4引自上海师大(原引自日本);G_5、G_6引自福建;G_7、G_8引自江苏常州蔬菜研究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