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银杏成熟胚培养的细胞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吴元立  严学成 《林业科学》1998,34(4):8-13,T001
由银杏成熟胚诱导的淡绿色,疏松愈伤组织经过继代培养后在部分疏松愈伤组织上又形成致密愈伤组织,并在MS+BA 2mg/L+NAA 0.5mg/L的培养基上从致密愈伤组织中诱导胚状体发生并达到心形胚阶段。细胞组织学的观察表明,胚状体起源于愈伤组织表面的胚性细胞。  相似文献   

2.
采用云南松(yunnanensis)成熟胚为外植体,培养室温度为25±4℃,培养基的蔗糖浓度为8%。以 1/2MS为基本培养基,在BA0.5-2.0mg/L+NAA0.5-1.5mg/L的激素配比范围内,可诱导离体胚产生愈伤组织及不定芽。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率达80%,由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其分化率达17.8%。研究结果表明,激素的种类和浓度对外植体愈伤组织及不定芽的诱导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楸树不同类型胚性和非胚性愈伤组织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楸树幼嫩茎段为外植体,接种在诱导培养基上诱导初始愈伤组织,以初始愈伤组织诱导胚性和非胚性愈伤组织,分别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愈伤组织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愈伤组织在形态学和细胞学特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III型白色愈伤组织I、V型褐色愈伤组织为非胚性愈伤组织;I型绿色愈伤组织、II型紫色愈伤组织可能为楸树胚性愈伤组织。为楸树体细胞胚胎发生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马尾松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马尾松未成熟胚为外植体,在预备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家系马尾松幼胚的采集、接种,诱导产生胚性愈伤组织,计算实验数据,利用SPSS13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以LP为基本培养基,最易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的采种时期是4月中旬至5月下旬;在这一时期不同家系对诱导率影响的差异不显著;随着幼胚成长,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也逐步下降;马尾松幼胚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过程需在暗培养条件下进行;在初步试验中,诱导胚性愈伤组织最佳的是第③号激素处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组织细胞学观察、扫描电镜观察、生理生化指标测定三种方法为香樟胚性和非胚性愈伤组织的区分提供了可靠的判断依据,建立起愈伤组织的胚性发生能力与生化代谢间的关系,以此为基础可以提高香樟体胚诱导率、优化体胚发生体系。【方法】以长沙7月初采摘的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 L.的未成熟合子胚为材料,诱导出四种不同类型的愈伤组织,对其进行组织细胞学观察以及生理生化测定。【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胚性愈伤组织多为白色,表面散布淡黄色颗粒,细胞壁厚质浓、细胞体积较小,排列紧密,在电镜下表面细胞成团分布,大小近似,细胞核大核仁明显,细胞器丰富。而非胚性愈伤组织多为灰色、白色或深黄色,细胞壁薄,内含物少,空泡化明显,细胞多数衰老、破碎,在电镜下非胚性愈伤表面细胞不饱满大部分死亡破裂,且表面存在附着物,内部几乎没有细胞器。且胚性愈伤组织的适应性、抗逆性强于非胚性愈伤组织。对于胚性愈伤组织和非胚性愈伤组织发生的位置来说,非胚性愈伤组织先发生在两片子叶的中间向外部扩增。胚性愈伤组织的发生位置有三种:一种是发生在胚根端,第二种发生在已形成的愈伤组织的外侧,第三种褐化的愈伤组织边缘。【结论】四类愈伤组织中有三类为非胚性愈伤组织,一类为胚性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6.
红豆杉及南方红豆杉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利用江西的红豆杉(Taxuschinensis)、福建的南方红豆杉(Taxuschinensisvar.mairei)以及四川的南方红豆杉(Taxuschinensisvarmairei)的成熟胚为试验材料,成功地诱导出大量的愈伤组织。这3种材料愈伤组织的最高诱导频率分别为957%、984%、917%。细胞学和形态学的观察结果表明:在适当的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这些愈伤组织能够产生处在不同发育阶段的体细胞胚。上述3种植物材料每100块愈伤组织平均最多分别可产生127、91和33个体细胞胚。  相似文献   

7.
将丽格海棠叶片接种于含有不同种类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基。结果表明,诱导叶片胚性愈伤组织发生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0.5+2,4-D1.5,最佳黑暗培养时间为10d。组织切片观察表明,胚状体起源于胚性愈伤组织表层的部分胚性细胞。  相似文献   

8.
刺槐未成熟合子胚的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刺槐不同胚龄的未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采用混合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幼胚胚龄和不同外源激素种类及质量浓度对刺槐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和体细胞胚分化、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开花后8周(55天左右)是胚性愈伤组织和体胚诱导的最佳外植体取材时期;MS+2,4-D 5.0 mg·L-1 +BA0.5 mg·L-1是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出愈率最高为95.42%±0.02%;MS +NAA0.5 mg·L-1 +BA0.5 mg·L-1+谷氨酰胺250 mg·L-1+水解酪蛋白500 mg·L-1是体细胞胚诱导和分化的最佳培养基,直接体细胞胚发生率最高为92.40%±0.12%,通过愈伤组织诱导体细胞胚发生的频率最高为90.73% ±0.49%.一旦形成球形胚,将培养物转接到不含任何生长调节剂的MS培养基上,体细胞胚经成熟萌发可进一步形成完整小植株.  相似文献   

9.
以牡丹江地区4个不同基因型玉米幼胚为材料,对影响诱导愈伤组织的几个重要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同基因型的玉米愈伤组织的诱导,不同培养基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有明显的差异;玉米幼胚的愈伤组织诱导是较普遍的,但不同基因型诱导率是不同的;培养基中的激素配比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有很大影响,2,4-D是非常有效的诱导愈伤的激素;幼胚的大小影响玉米愈伤组织的诱导,但盾片的放置位置并不影响其诱导。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水曲柳不同外植体(无菌苗叶片和下胚轴、未成熟合子胚、成熟和未成熟合子胚子叶)为材料,在胚性愈伤组织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增殖、体胚形成、体胚萌发生根培养基上诱导分化。结果表明,附加了5.0 mg·L-1 NAA和2.0 mg·L-1 6-BA的激素配比的MS培养基,为诱导水曲柳胚性愈伤组织最适培养基;在5种不同的外植体中,成熟和未成熟合子胚子叶更适合作为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外植体;在诱导胚性愈伤组织中,成熟合子胚子叶诱导率为11.7%,未成熟合子胚子叶诱导率为9.7%;胚性愈伤组织在继代培养过程中,WPM为最佳基础培养基,附加0.1 mg·L-1 6-BA和0.15 mg·L-1 2,4-D的激素配比,胚性愈伤组织的增殖系数可达到1.54。在体胚成熟过程中,MS培养基内添加1.0 mg·L-1 ABA时,体胚的诱导率最高,达到55%。在生根萌发的WPM基础培养基中附加1.0 mg·L-1 IBA和1.0 mg·L-1 IAA的激素配...  相似文献   

11.
以华北落叶松继代、增殖培养的不同类型的胚性及非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测定其氨基酸、糖类、酚酸、激素以及离子的含量,结果表明氨基酸含量的差异十分明显,质地硬的非胚性愈伤组织中18种游离氨基酸含量为胚性愈伤组织的2倍以上,经ABA处理后,胚性愈伤组织中多糖及邻苯二酚含量急剧升高;三糖含量与不同基因型密切相关;乙烯释放量在非胚性愈伤组织中高于胚性愈伤组织;金属离子CO  相似文献   

12.
赤桉下胚轴不同再生途径建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赤桉下胚轴不同再生途径建立研究表明,B5为基本培养基添加2,4-D1-2mg/L及2,4-D1-2mg/L附加KT0.5mg/L可以诱导出愈伤组织,诱导率达100%;6BA0.5mg/l与NAA0.2mg/L配合使用,可使胚状体发生率达42.8%。NAA3mg/Lgn 6BA0.2mg/L的结合愈伤诱导率也为100%,例题胚状体发生率只有17.5%,器官发生率75.0%。AgNO30.05%可促进  相似文献   

13.
杂种落叶松未成熟胚的体细胞胚发生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未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建立杂种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体系.从日本落叶松5×长白落叶松77.3和日本落叶松5×兴安落叶松9两个家系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授粉后65天左右采集的合子胚在添加0.5 mg·L-1 2,4-D+0.5 mg·L-1 6-BA+0.5 mg·L-1 KT的S培养基上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为10%.从胚性愈伤组织中筛选出3个具有稳定分化能力的胚性细胞系,其中授粉后65天采集的日本落叶松5×长白落叶松77-3合子胚诱导的胚性细胞系的每克胚性愈伤组织形成的体胚数、体胚萌发率、植株再生率最高,分别为18.1个,77.O%,28.1%.再生植株的移栽成活率为41.8%.  相似文献   

14.
激素对诱导湿地松成熟胚胚性愈伤组织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以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Engelm.)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在LP培养基上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研究2,4-D和6-BA对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2,4-D浓度对诱导形成胚性愈伤组织非常必要。不同激素配比对实验的结果影响较大,其中培养基组合为LP 2,4-D 12 mg.L-1 6-BA 4 mg.L-1可产生少量类似胚性愈伤组织的培养物。  相似文献   

15.
以野生构树组织培养无菌苗茎段为外植体,探讨不同种类、质量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及体胚发生的影响,初步建立愈伤组织诱导及体胚发生技术途径。结果表明,TDZ是影响构树茎段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主要因素,NAA和2,4-D是次要因素,构树胚性愈伤组织最佳培养基为MS+0. 05 mg/LTDZ+1. 0 mg/L NAA+0. 1 mg/L 2,4-D。最佳体胚诱导培养基为MS+0. 1 mg/L NAA+1. 0 mg/L 6-BA,体胚诱导率达到41. 33%。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杂交落叶松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初步结果。该实验系统和系列培养基在西加云杉、日本落叶松和马尾松的种胚和幼嫩组织的体细胞胚胎发生试验中有效。种胚和来源于28 ̄42天无菌实生苗下胚轴、子叶和胚根幼嫩组织不同位置切段接种到SEIM培养基,除CT和HT外,所有外植体愈伤组织(C)的诱导率为100%;胚性愈伤组织(EC)的诱导率为3.30% ̄58.20%,胚性愈伤组织接种到SEMM培养基,经3 ̄5次继代培  相似文献   

17.
落叶松不同类型胚性和非胚性愈伤组织的生理生化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华北落叶松替代、增殖培养的不同类型的胚性及非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测定其氨基酸、糖类、酚酸、激素以及离子的含量。结果表明:氨基酸含量的差异十分明显,质地硬的非胚性愈伤组织中18种游离氨基酸含量为胚性愈伤组织的2倍以上,经ABA处理后,胚性愈伤组织中多糖及邻苯二酚含量急剧升高;三糖含量与不同基因型密切相关;乙烯释放量 在非胚性愈伤组织中高于胚性愈伤组织;金属离子CO^ 的含量,胚性愈伤组织是非胚性愈伤组织的12倍,胚性愈伤组织中铵态氮(NH4^ )与硝态氮(NO3^-)的比值是非胚性愈伤组织中的10倍以上;实验结果为进一步探讨针叶树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生理生化机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桉树原生质体分离体系建立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雷林一号桉及尾叶桉为对象进行了原生质体分离体系建立研究,结果表明:雷林一号桉及尾叶桉胚性愈伤诱导的最适应培养基分别为:B5+2,4-D2.0mg/L+KT0.8mg/L及B5+2,4-D2.0mg/L。胚性愈伤继代培养基为:B5+2,4-D0.5~1.0mg/L+KT0.5mg/L。黑暗下3~5天的预培养对愈伤组织上的褐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雷林一号桉及尾叶桉原生质体分离的最适酶液组合分别为:纤维素酶2%+离析酶1%+崩溃酶0.1%;纤维素酶2%+离析酶1%+崩溃酶0.05%。愈伤组织在0.9mol/L蔗糖溶液中浸泡1h,并于酶解后4h更换一次酶液有利于原生质体产量与活力的提高。淡黄色松散愈伤组织原生质分离效果较其它质地的愈伤组织好。继代后8~10天愈伤组织作原生质体的分离材料较其它年龄的愈伤组织合适。  相似文献   

19.
思茅松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以思茅松成熟胚和不同发育时期的未成熟胚为外植体,在DCR、1/2LM和1/2P6培养基上分别添加不同种类及质量浓度组合的植物激素,进行胚性愈伤组织诱导试验.结果表明:一定激素质量浓度范围内的DCR和1/2LM培养基上,成熟胚可以诱导愈伤组织,但都为非胚性愈伤组织;思茅松不同发育时期的未成熟胚在含2,4-D 1.1 mg.L-1、BA 0.45 mg.L-1和KT 0.43 mg.L-1的1/2P6培养基上也可以诱导产生愈伤组织,但只有用处于顶端分生组织原基还不能明显可见时的未成熟胚为外植体进行诱导,才可以得到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为1.8%;思茅松未成熟球果在普文林场思茅松种子园内最佳采样时期为7月下旬.  相似文献   

20.
长白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及体细胞胚胎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长白落叶松的未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进行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培养及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相关研究,揭示影响长白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关键因素,并探讨继代培养过程中添加不同种类、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对胚性愈伤组织增殖及体胚发生的影响。【方法】采集长白落叶松3个家系优良单株的种子,诱导胚性愈伤组织,比较外植体采集时间、家系、2,4-D浓度及基本培养基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诱导出的胚性愈伤组织继代于含不同种类、浓度生长调节剂的增殖培养基,通过体胚发生途径获得体细胞胚。选取发育正常的体胚进行萌发,待体胚生根后移栽。【结果】不同时间采集的未成熟合子胚,其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存在较大差别,授粉后63天的合子胚诱导率为5.61%,授粉后70天诱导率为22.35%,而授粉后80天未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长77-22’、‘长77-37’和‘长73-50’3个家系胚性愈伤组织的平均诱导率分别为6.69%,11.17%和3.11%;2,4-D浓度对长白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具有一定影响,在一定范围内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会随2,4-D浓度升高而升高,当其浓度为1.5 mg·L~(-1)时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达到11.11%,而当2,4-D浓度超过1.5 mg·L~(-1)时,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则开始下降;BM,MS,S培养基均能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其中,BM培养基的诱导率最高,S培养基的诱导率次之,MS培养基的诱导率最低。胚性愈伤组织在含2,4-D 0.3 mg·L~(-1)、6-BA0.1 mg·L~(-1)及KT 0.1 mg·L~(-1)的BM培养基上增殖15天可获得相对较多的胚性愈伤组织,增殖率为345.93%;在含2,4-D 1.5 mg·L~(-1)、6-BA 0.5 mg·L~(-1)及KT 0.5 mg·L~(-1)的BM培养基上培养14天,再经诱导可获得较多的体细胞胚胎,每克愈伤组织平均诱导179.87个体胚,并且这些体胚的萌发率及植株再生率相对较高,分别为75.00%,66.67%;再生植株移栽成活率为27.08%。【结论】不同长白落叶松家系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不同,散粉后70天的合子胚适合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基本培养基为BM,添加2,4-D 1.5 mg·L~(-1)。胚性愈伤组织长期继代在含高浓度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上易丧失胚性,且增殖速度慢,但体胚的发生量及萌发率相对较高;适当降低生长调节剂浓度利于愈伤组织保持胚性及增殖,但体胚的发生量及体胚的萌发率有所下降;当培养基中生长调节剂浓度较低时,不利于愈伤组织的增殖,但仍能使其胚性长期保持;采用浓度为0.5 mg·L~(-1)的NAA代替0.15 mg·L~(-1)的2,4-D有助于胚性愈伤组织的增殖,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体胚的萌发率。因此,可根据不同阶段的培养目的,选择添加不同种类和浓度生长调节剂的增殖培养基进行继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