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豆根潜蝇的防治陈申宽(内蒙古扎兰屯农牧学校扎兰屯市162650)闫任沛(呼盟农研所扎兰屯市162650)大豆根潜蝇的防治大豆根潜蝇是呼盟农区大豆田苗期主要害虫,此虫以幼虫蛀根为害,导致根瘤、根数减少,地上部生育不良,引发根腐病发生,使大豆产量降低1...  相似文献   

2.
陈申宽 《植物医生》1996,9(3):16-18
甲基异柳磷拌种防治大豆病虫害的试验陈申宽(内蒙古扎兰屯农牧学校扎兰屯市162650)内蒙古呼盟农区土壤肥沃,气候适于大豆生产,近年来大豆种植面积不断扩大,1995年已近500多万亩,随着面积的增加,重迎茬种植普遍,导致大豆根潜蝇、胞囊线虫病、根腐病的...  相似文献   

3.
呋喃丹沟施防治大豆根潜蝇陈申宽(内蒙古扎兰屯农牧学校162650)闫任沛(呼盟农业研究所)近年来,我地区大豆根潜蝇危害逐年加重,被害率高达70~100%,导致大豆减产10~20%。1991~1993年我们应用11种药剂试验,筛选出呋喃丹沟施(在大豆播...  相似文献   

4.
兴安盟为北方大豆产区。近年来随着大豆播种面积扩大,大豆重迎茬面积及年限也随之增加,导致大豆孢囊线虫病、根腐病和根潜蝇(下称“两病一虫”)逐年加重发生。1996~1998年发生面积达8.78万hm2,损失大豆3290.1万kg。已上升为该盟大豆主要病虫...  相似文献   

5.
高寒地区大豆根潜蝇的发生和防治对策李颖楠,陈树文,李亚光,王成义,李日新(黑龙江北安市植保站,164000)我市位于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地区,近几年来,由于大豆面积不断增加,重迎茬面积不断扩大,大豆病虫发生有逐年加重趋势,其中大豆根潜蝇是全市近几年发生较...  相似文献   

6.
程云波 《植物保护》1989,15(2):26-26
大豆根潜蝇,又名豆根蛇潜蝇,是我省大豆苗期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奶部害虫。据调查,1987年长岭县流水乡、巨宝山镇和前七号镇种植的大豆长农四号,发生19500亩,占这3个乡镇大豆播种面积的55%。发生大豆根潜蝇严重的地块,植株被害率一般都在70—90%,减产10—30%左右。  相似文献   

7.
大豆潜根蝇在丹东地区发生危害大豆潜根蝇Ophiomyiashibatsuji(Kato)又名豆根蛇潜蝇、大豆根蛆,属双翅目潜蝇科。国内黑龙江、吉林、河北及山东等省都有发生,是我国北方新发生的一种重要大豆害虫。1992-1993年,笔者在丹东地区调查大...  相似文献   

8.
绥化市是国家大豆发展基地,常年种植面积23万hm2左右,2002年达33.3万hm2。近年来,由于大豆根部病虫害发生严重,对大豆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本市大豆根部病虫害以大豆根腐病、孢囊线虫病和大豆根蛇潜蝇(OpniomyiashibatsjiKato)为主。1995年全市发生面积1.7万hm2,1996年扩大到5.4万hm2。1998年发生面积6.7万hm2,其大豆根腐病、孢囊线虫病和大豆根蛇潜蝇的平均发生为害株率分别达70%、50%和78%。1发生特点1.1东部市县发生面积较大本市东部北林、海伦、望奎、绥棱、庆安等市县为重…  相似文献   

9.
选用厚垣轮枝菌G与3%呋喃丹G做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厚垣轮枝菌G对大豆苗期病虫害均有较好的防效,对大豆孢囊线虫病、大豆根腐病防效分别为42.9%和68.8%,对大豆根潜蝇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药剂拌种后对大豆出苗没有影响,处理后大豆苗期根数分别较对照增加15.65%和1.13%;单株鲜重较对照增加6.3%,株高和鲜重下降;大豆产量增加12.38%。从总体效果看,厚垣轮技菌与呋喃丹沟施的差异不大,可在大豆生产中试用。  相似文献   

10.
大豆根潜蝇     
大豆根潜蝇(Opnimyia shbatsuji)又名大豆根蛆。属双翅目潜蝇科,是我区近几年新发现的,为害大豆幼苗。 一、为害损失的调查: 1973年以来,据146个点的调查,我区6个县普遍发生,严重地块苗期被害株率达60—80%,百株虫数一般在45—66头,受害地块减产20—  相似文献   

11.
1991—1993年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内进行大豆根潜蝇的综合防治试验示范,取得较好的效果,具体方法是: 1.秋后深翻地,大豆苗前耥一犁 大豆根潜蝇以蛹在5cm左右土层的豆根表皮下越冬,将蛹深埋至15cm以下或翻到地表,可降低冬后的存活率。 2.实行轮作 大豆和禾谷类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 3.选用抗虫品种 经多年抗虫性鉴定,认为合丰25、黑河四号、黑河五号和内豆三号为抗虫品种,可在同纬度地区种植或做为育种的亲本材料。 4.施足底肥 在大豆开花初期(大豆根潜蝇化蛹期)追施磷肥或磷酸二铵10kg/亩,促进虫伤愈合,加速新根形成,减少虫害损失。  相似文献   

12.
选用绿色的杀菌剂、杀虫剂与硼钼微肥多元混配后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齐螨素、好普、微肥;齐螨素、好普、卫福、微肥;苦参碱与微肥间混配后拌种,大豆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29.3%,18.1%和20%;对大豆根腐病的防效分别为49.85%、55.79%和43.48%;对大豆根潜蝇的防效均达100%。处理后对大豆安全无害,可以在生产上应用,几种配方对大豆孢囊线虫的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13.
大豆田根潜蝇蛹量与产量的关系研究陈申宽(内蒙古扎兰屯农牧学校,162650)闫任沛王秋荣(呼盟农研所)(呼盟植保植检站)●研究与探讨大豆根潜蝇是我地主要害虫,近年来被害率达60~80%。关于大豆根潜蝇蛹量与产量关系,笔者于1991~1992年进行了研...  相似文献   

14.
用30%毒死蜱·多菌灵·福美双悬浮种衣剂对大豆苗期病虫害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药剂和种子比1∶50、1∶70、1∶90处理大豆后,对大豆根潜蝇的防治效果分别为100%、100%和96.15%;对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39.76%、40%和54.55%;对孢囊线虫病的防治效果高于35%多克福悬浮种衣剂。30%毒死蜱·多菌灵·福美双悬浮种衣剂3个处理大豆苗期根瘤数分别较对照增加31.58%、27.63%和51.32%;株高、根长和植株干重较对照有不同程度下降。  相似文献   

15.
大豆根潜蝇(Ophiomyia shibatsuji Kato)又名豆根蛇潜蝇,为单食性害虫,只为害大豆和野生大豆,是近年来为害七台河市大豆根部的主要害虫之一.2000年大豆受害面积0.53万hm2,占播种面积的15%,被害株率轻者10%左右,严重田块达20%~30%.  相似文献   

16.
选用35.6%阿维菌素、多菌灵、福美双悬浮种衣剂与当地生产上常用的35%多福克种衣剂等做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新型种衣剂对大豆苗期病虫害均有较好的防效,对大豆孢囊线虫病、大豆根腐病和大豆根潜蝇的防效分别为48.3%、94.6%、100%.药剂拌种后,时大豆出苗没有影响,并表现一定的促进作用,处理后,大豆苗期根教、根瘤数、株高和单株鲜重分别较对照增加8.75%~15%、8.1%~100%、7.1%~37.2%和14.2%;大豆产量增加10.83%~15.39%.从总体效果看,优于35%多福克种衣剂,可作为新型换代的大豆种衣剂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豆秆黑潜蝇Melanagromyzasojae(Zehntner)属双翅目 ,潜蝇科。江苏省滨海县 1年发生 4~ 5代。寄主植物以大豆为主 ,也能为害赤豆、绿豆、四季豆和豇豆等豆科作物。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豆秆黑潜蝇发生呈加重趋势 ,一般年份夏秋大豆最终被害株率在 80 %以上 ,产量损失较大。为掌握豆秆黑潜蝇的发生规律 ,为测报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于 2 0 0 1年至 2 0 0 2年度对滨海县豆秆黑潜蝇发生规律进行调查研究 ,2年趋势基本一致。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采用系统法 ,大豆按不同播期 (早播春大豆、晚播春大豆、早茬夏大豆、中茬夏大豆…  相似文献   

18.
大豆根潜蝇OphiomyiashibatsujiKato又名豆根蛇潜蝇,为单食性害虫,只为害大豆和野生大豆,是近年来为害七台河市大豆根部的主要害虫之一。2000年大豆受害面积0.53万hm2,占播种面积的15%,被害株率轻者10%左右,严重田块达20%~30%。1为害症状成虫刺破和舐食大豆幼苗的子叶和真叶,取食处呈枯斑状。孵化后的幼虫蛀入幼苗根部取食,为害主根的皮层和木质部,造成条状伤痕。植株根部受害表现为根系不发达,根变粗、变褐,皮层开裂或畸形增生,或生肿瘤。其植株地上部表现为幼苗长势弱,植株…  相似文献   

19.
大豆植株体内的潜食害虫有5种,在武昌常见的有豆杆蛇潜蝇、豆杆蝇,前者为主。以幼虫在大豆植株体内,弯曲潜食,蛀道如蛇形,因之而得名。主要为害大豆、绿豆,被害株率达40—100%。一般春大豆被害较轻,秋大豆最重,夏大豆居中。 供试药剂 用内吸性农药:50%E605,40%乐果,50%速灭松等乳剂,分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大豆疫霉根腐病调查与病原分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96年对黑龙江省东部和中部大豆产区23个市、县的大豆苗期疫霉根腐病进行了调查、研究,应用PBNIC疫霉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大豆疫霉根腐病病原菌,从牡丹江、穆棱、林口和佳木斯豆田具疫霉根腐症状的大豆植株上分离到大豆疫霉根腐病菌,并从根腐病株上单独或与大豆疫霉菌同时分离到终极腐霉菌,研究进一步证实我国黑龙江省有大豆疫霉根腐病。调查发现,大豆疫霉根腐病和终极腐霉根腐病主要发生在土质粘重、土壤含水量高或易积水的田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