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乡糯3是以自育自交系SLN11为母本、自育自交系SLN1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鲜食糯玉米新品种,于2023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玉20230059。该品种株高285cm,穗位高142cm,成株可见15片叶。果穗长锥形,穗轴白色,穗长18.6cm,穗粗5.4cm,穗行数16~18行,籽粒糯质型、白色,百粒重36.1g。2020-2021年黑龙江省鲜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每hm2平均产量19573.0kg,比对照金糯262增产9.4%。其果穗甜糯适口、弹性好、风味佳,成穗率高,抗逆性强,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一至第三积温带作为鲜食玉米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2.
黄晓琴 《中国种业》2023,(2):94-99,105
为了明确不同鲜食糯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 46 个鲜食糯玉米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鲜食糯玉米品种的鲜穗产量 9507.0~13069.5kg/hm2,出苗至采收期 75~81d,株高176~246cm,穗位高 56~100cm,穗长 15.4~20.6cm,穗粗 4.5~5.2cm,秃尖长 0.4~1.7cm,穗行数 12.2~17.5 行,行粒数 33~42 粒,百粒重 28.2~46.1g ;各农艺学性状变异系数 1.67%~38.03%,其中秃尖长变异系数最大,出苗至采收期的变异系数最小。不同鲜食糯玉米品种 10 个性状之间变异系数大小排名依次为:秃尖长 > 穗位高 > 百粒重 > 株高 > 穗行数 > 鲜穗产量 > 穗长 > 行粒数 > 穗粗 > 出苗至采收期。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关联度排序为穗长(0.7892)> 百粒重(0.7513)> 穗位高(0.7502)> 株高(0.7424)> 出苗至采收期(0.7378)> 秃尖长(0.7280)> 穗粗(0.7200)> 行粒数(0.7129)> 穗行数(0.6974)。说明鲜食糯玉米产量育种应选用穗长、粒数重、穗位高和株高适宜的种质资源进行选育利用,同时需要重视鲜食糯玉米的采收期。  相似文献   

3.
2011~2012年以3个不同类型的夏谷品种衡谷10号(常规品种)、冀谷31(抗除草剂品种)和张杂谷11号(杂交谷子品种)为试材,在麦茬地进行免耕播种,以传统的旋耕条播为对照,比较2种播种方式下谷子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变化。试验表明:留苗密度相同时,3个谷子品种免耕播种与旋耕播种对谷子株高、穗长、穗重、穗粒重和产量的影响表现不同;谷子品种相同时,免耕播种与旋耕播种不同留苗密度的谷子产量差异较大。免耕播种时,衡谷10号和冀谷31均在留苗密度为7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2年产量分别为5380.35kg/hm2、5472.45kg/hm2和5308.20kg/hm2、5378.03kg/hm2,较同密度的CK增产0.19%、1.52%和9.67%、10.36%;张杂谷11号在留苗密度为37.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2年产量分别为4420.20kg/hm2、4890.49kg/hm2,分别较同密度的CK增产19.46%、18.08%。结果表明夏谷免耕栽培产量略大于CK,常规品种与抗除草剂品种留苗75万株/hm2较适宜;杂交品种留苗以37.5万株/hm2较适宜。  相似文献   

4.
《作物杂志》1999,15(6):34-34
糯玉米杂交种皖单5号(原名白珍珠1号),由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和安徽省种子公司1992年联合选育成功,1998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鲜穗产量高,一般可达1.65万kg/hm2左右。穗长20cm,每穗14行,无秃尖,子粒纯白、皮薄,鲜食菜用具有粘、软、香、甜等特点,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测中心检验,粗蛋白为10.99%,粗脂肪为5.3%,赖氨酸0.35%,粗淀粉为70.28%,支链淀粉/粗淀粉为100%。株形紧凑,株高220~250cm,穗位高110~130cm,生育期春播至采收鲜穗只需85天,夏播只需75天。种植密度6万株/hm2。一年中分期播种采收鲜穗均衡上市,可获得较……  相似文献   

5.
《作物杂志》2004,20(5):6-6
濮单5号 该品种由山西屯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家买断,引进开发,生产经营。审定编号 :豫审玉2002005特征特性 该品种中晚熟,春播生育期127天左右,夏播生育期103天;株形半紧凑,株高250cm左右,穗位100cm左右;果穗筒型,穗长23cm左右,穗行16~18;白轴,黄粒,马齿型,千粒重352 g左右,出籽率86.8%;高抗大斑病、矮花叶病,抗小斑病、弯孢菌叶斑病、茎腐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一般单产11250kg/hm2,高产可达15000kg/hm2 。栽培要点 适宜密度……  相似文献   

6.
银糯1号是北京农学院生物技术系于2000年以自选自交系XN-5为母本,自选自交系BN51为父本组配的糯玉米杂交种。经2000~2001年的测交试验,2002~2003年产比试验,2004~2005年北京市区域试验,均比对照中糯1号增产30.8%(鲜穗)和20.7%(鲜粒)以上,大面积生产,鲜穗产量达1.08万kg/hm2以上。2006年3月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京审玉2006008)。1父、母本自交系的选育1.1母本自交系XN-51995年从山西省忻州农科所引入资源,根据育种目标的要求:选择株高160~170cm,穗位80cm以下,生育期90d以内,株形紧凑,叶片上举,长锥穗……  相似文献   

7.
青食玉米甜糯888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番兴明 《作物杂志》2001,17(4):11-11
甜糯888是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新选育的优质青食玉米杂交种,具有蔬菜、水果、粮食及饲料四位一体的利用价值。一是以乳熟期采收的青果穗上市,供作煮、蒸及烤食;二是将鲜穗或子粒加工制作成罐头、速冻或快餐等食品;三是收获玉米雄穗抽出尚未外露时的柔嫩鲜果穗,作玉米笋鲜售或加工为罐头出售;四是收获果穗后的鲜嫩叶营养丰富,茎叶单产2.25万kg/hm2 左右,是优良的畜禽饲料。甜糯888属中熟品种,在我省昆明地区生育期约110d,播种到吃青果穗约80~90d,单产青玉米1.5万~2.25万kg/hm2 。植株高约200cm,穗位高110cm……  相似文献   

8.
五彩甜玉米是我省最新选育出的加强甜型早熟玉米杂交种。一般春播80d,夏播73d即可吃青穗。株高225cm穗,穗位高53~60cm,穗长20cm左右 (见封面彩图 )。抗病性强,适应性广,良好的管理条件下单产鲜果穗6万穗 /hm2 左右,产量可达1.5万~2.25万kg/hm2 。该品种是世界上甜玉米中的新一代产品,采收时子粒五颜六色,水溶性糖含量可高达30%,食用时既甜且带有一定糯性,适口性好,果皮柔嫩,营养丰富。可以作水果生食,也可蒸煮、烹炒或煎炸,更适合做速冻加工或真空包装产品及罐头,在我国北方也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前景,可作……  相似文献   

9.
苏玉 (糯 )4号原名98W4,是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谢孝颐研究员主持选育的早熟糯玉米杂交种,2002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  产量表现   该组合1999~2000年参加者江苏省特用玉米区试,鲜果穗平均单产分别为12756.0kg hm2 和11875.5kg hm2,比对照种增产4.5%和11.2%。2001年参加江苏省特种玉米生产试验,鲜果穗平均单产14199.0kg hm2,比对照增产12.08%。鲜子粒平均单产9180.45kg hm2,比对照增产27.46%,……  相似文献   

10.
龙谷30是1988年以晚熟品系8064为材料,采用辐照诱变方法选育而成。1999年2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龙谷30生育期125天,为中熟类型品种。株高175~185cm,穗长25~29cm,穗为长圆锥形,黄粒、黄米,为粳性。千粒重2.8g,出米率75%,蛋白质含量10.48%,脂肪含量5.03%,米色鲜黄,米质好,适口性强,喜肥水,抗倒伏,高抗白发病、黑穗病,无叶斑病。两年省级区域试验结果,子实平均产量为4529.4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10.3%。199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2696.8kg/hm2,比各地对照品种增产12.4%。1996年在呼兰县原……  相似文献   

11.
以直立型辽绿8号、半蔓生型辽绿6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排列,以18.0万株/hm2、24.0万株/hm2和12.0万株/hm2(对照)为3个密度处理,研究高密度种植对不同绿豆株型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辽绿8号直立株型品种随种植密度加大,植株分枝数、芙数、粒数增加,植株根系、叶片、茎杆干物积累增加,种植密度24万株/hm2时最高产量达2835kg/hm2;辽绿6号半蔓生型品种随种植密度增加,植株芙数、粒数减少,干物积累降低,产量下降;在适宜种植密度18万株/hm2时产量达3085kg/hm2。但两种株型品种的单株芙长、单芙粒数和百粒重差异不大。绿豆株型品种种植密度产量表现不一,可能是因在干旱半干旱条件下,气候变暖,二氧化碳浓度增高,温度提升,光照充裕,群体生长发育协调,绿豆植株干物质积累增加,提高了产量。  相似文献   

12.
皖北地区主栽品种密度对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皖北地区主栽玉米品种适宜密度,为玉米高产创建的合理密植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穗粒数、千粒重等参数的监测,研究淮北地区密度对主栽品种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连续2年在宿州市农科院农试场,以‘郑单958’、‘鲁单981’、‘隆平206’为试验材料,以审定密度为基准,每7500株/hm2为一个密度阶梯,设置从减少7500株/hm2至增加30000株/hm2不同密度处理,在充分满足水肥需求条件下进行高产栽培实践,在实现高产基础上分析其产量及相关性状特征。结果表明,除平展型玉米品种‘鲁单981’外,其他2个品种密度与产量呈抛物线关系,紧凑型品种‘郑单958’最适宜种植密度为73300株/ hm2,半紧凑型品种‘隆平206’适宜种植密度为68600株/hm2左右,平展型品种‘鲁单981’最适宜种植密度为45000~52500株/hm2。由此得出,品种株型越紧凑,种植密度可适当增大;随密度增大,穗粒数与千粒重与密度呈越显著负相关,品种‘鲁单981’生产上应适当稀植以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13.
施氮量与留苗密度对春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晋谷40号和长生07号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留苗密度为主区,氮肥为副区,研究了施氮量与留苗密度对谷子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旱作条件下,施氮量、留苗密度对谷子株高、茎粗、穗长、穗粗、单穗重、穗粒数、千粒重、倒伏率有显著影响。随着留苗密度的增加,谷子株高、倒伏率、白发病发病率增加,茎粗、穗长、穗粗、单穗重、穗粒数、千粒重降低。晋谷40号最佳组合为留苗30.3万株/hm2、施纯氮0kg/hm2,长生07号最佳组合为留苗30.3万株/hm2、施纯氮90kg/hm2。  相似文献   

14.
中晚熟玉米品种晋单80号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选自交系T14-3B为母本,以X19-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1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种植密度一般为52500株/hm2,一般产量为9000~12000 kg/hm2,高产示范中最高产量达14578 kg/hm2。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抗倒、抗旱耐瘠、适应性广、制种产量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试验于2018-2019年连续进行2年,采用裂区设计,以甜荞品种冀甜荞1号和苦荞品种冀苦荞1号为材料,设置5个播种量处理,研究了播种量对不同荞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量对冀甜荞1号的株高、主茎节数和千粒重影响不大,对主茎分枝数、花序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以及产量有一定影响,播种量在120万~180万粒/hm2之间均能达到高产,适宜播种量为120万粒/hm2。不同播种量对冀苦荞1号的主茎节数和千粒重影响不大,对株高、主茎分枝数、花序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以及产量都有一定影响,播种量在90万~150万粒/hm2之间均能达到高产,适宜播种量为90万粒/hm2。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不同品种、种植密度、施氮量和播种方式与糯高粱生物性状及产量的关系。试验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品种、种植密度、施氮量和播种方式对糯高粱生物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糯高粱品种对生物性状的影响差异较大,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随之增高,而穗粒数和单穗重则随之减少,密度对糯高粱的叶片数、茎粗、穗长及千粒重影响不明显,施氮量255 kg/hm2的糯高粱穗长、穗粒数、单穗重和千粒重最好,不同种植方式对生物性状的影响不明显;糯高粱生物性状的株高、叶片数、穗粒数和单穗重与产量成正相关,茎粗、穗长和千粒重与产量成负相关;品种是影响糯高粱产量的主要因子,其次是种植密度,再次是种植方式,产量以组合A2B3C1D2最高,达12257.28 kg/hm2,其次为组合A2B1C2D3,产量为11553.91 kg/hm2...  相似文献   

17.
红河州2022年秋收作物种植面积27.8万hm2,其中玉米种植面积15.09万hm2。近年来,在玉米栽培中,鲜食玉米的重要性逐年凸显。为了筛选出适宜红河州种植的优质鲜食玉米品种,在蒙自市进行了15个糯玉米品种的栽培比较试验。通过比较参试品种全生育期、植株性状、果穗性状、鲜穗产量、抗性和品质等指标,筛选出适合本地栽培的优质糯玉米品种,试验中表现突出的品种是萃糯5号、金黄糯2121、桂糯610、杭糯玉21。  相似文献   

18.
采用适宜的密肥措施,是青贮玉米获得高产的关键之一。通过研究不同的密肥组合,探讨了青贮玉米庆红509适宜的种植密度及一次性施肥量,以寻找最佳的密肥组合模式。结果表明:密度因素对玉米植株性状和果穗性状的影响表现为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穗位高、秃尖长在增加,穗长、穗粗、行粒数在减小;玉米生物产量随着密度增加而增加,但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开始下降;在所有密度和施肥量的组合中,以密度67500株/hm2,一次性施用缓控释肥60kg/667m2得到的青贮玉米生物产量最高,但从产投比看,产投比最高的是一次性施用缓控释肥40kg/667m2,结合密度因素,产生最佳经济效益的组合是密度为67500株/hm2,施一次性缓控释肥40kg/667m2。  相似文献   

19.
淄麦12系淄博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本所高世代材料917065为母本,贵州材料910292为父本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2001年9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产量表现  1995~1997年参加市鉴定及品比试验,该品种的产量分别为7836kg/hm2 和7477.5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15.5%和1.9%,均居参加品种之首;1997~1998年参加鲁中片联合试验,5点平均6498.9kg/hm2,较对照增产5.5%,居首位;1998~2000年参加山东省高肥甲组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20.
密度与播期对晋西旱作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玉米品种在晋西旱作条件下的最佳栽培模式,采用3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对3个耐密型品种在4个种植密度和3个播期下的农艺性状及产量的数值差异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密度对3个品种的最大叶面积指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的影响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对株高、穗位高的影响不显著;播期对株高、穗位高、最大叶面积指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的影响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交互作用共同影响并且决定了玉米产量。综合分析可知‘:先玉335’和‘大丰30’在67500株/hm2和5月中旬处理组合下产量最高,分别为13914.17kg/hm2、13487.67kg/hm2‘;福盛园55’在75000株/hm2和4月下旬处理组合下,产量最高为16114.37kg/hm2,本研究为3个玉米品种在本地区获得高产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