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抗病、早熟、丰产为主要育种目标,选用16个优良黄瓜自交系进行杂交组合配制,获得杂交组合23个,分为绿色和黄绿色2组,2011年春季进行了露地田间初选试验。结果表明:绿色组中P26(组合A31×A16,A31为母本)综合评价最高,第1雌花节位低(3.5节),早熟,定植至采收需36 d,前期产量高达7.97万kg/hm2,全生育期总产量达13.43万kg/hm2,瓜把短至2.80 cm,果实横径小(3.40 cm),果形指数大(9.15),油亮光泽,口感清甜,高抗枯萎病、霜霉病和白粉病;黄绿色组中P10(组合A40×A15,A40为母本)综合评价最高,果形美观,第1雌花节位低(4.5节),中早熟,定植至采收需40 d,前期产量可达7.54万kg/hm2,全生育期总产量为11.49万kg/hm2,瓜把长度仅0.80 cm,果实横径大(6.1 cm),果形指数3.38,有光泽,口感香甜,高抗枯萎病和霜霉病,抗白粉病。  相似文献   

2.
京红栗为蔓生南瓜早熟品种,植株长势强,叶色浓绿,第一雌花在7~9节,后每隔2~4节叉连续出现1~2朵雌花。第12节以上坐的瓜个头大,外观圆正,匀称。开花至采收成熟瓜约需38天左右。单瓜平均重1.5kg。瓜形厚扁圆,果形圆整,果面光滑.亮丽的桔红色皮带好看的浅黄色辐射条纹.外观十分漂亮。瓜肉约3,2cm厚。呈橘红色,口感甘甜、肉质细面,粉质度高,具有板栗香味。品质极好。  相似文献   

3.
东葫二号     
《山西农业科学》2009,37(5):58-58
<正>选育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品种来源02-8A×9601-4B特征特性叶面有不明显的银斑。雌花密,几乎节节有瓜,花后5~7 d可采收250 g嫩瓜。瓜型为长筒形,瓜长23~25 cm,瓜径6~7 cm;皮色浅白花皮,瓜皮细腻,平滑无棱。早熟品种,从出苗到采收需40 d左右。植株长势强,株形结构合理,坐瓜习性好,一株3~4瓜可同时生长,瓜膨大速度快,商品性及品质均好。  相似文献   

4.
植株生长势强,叶片中等,以主蔓结瓜为主,根系发达,平均株高380cm,平均蔓粗0.95cm,平均节数42节;叶片深绿色,花黄色、两性花.以主蔓结瓜为主,平均雌花节位3.5节;果型棒状,果长20cm~25cm,单瓜重150g~210g,果皮绿白色,黑刺,果实商品性状优良.肉质细脆,微甜有香气;抗黄瓜霜霉病能力强,中抗黄瓜疫病、枯萎病等病害;属早熟品种,从播种到采收55天.该品种适宜保护地、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5.
兴蔬顺佳丝瓜是以湘潭肉丝瓜的高代自交系S20为母本.以四川肉丝瓜与泰国肉丝瓜的杂交后代SF0507-51为父本配制的丝瓜一代杂种.该品种生长势强,早熟,第一雌花节位平均6.2节,比对照品种长沙肉丝瓜早5~7d采收,节节发生雌花,耐肥水,果实圆筒形,绿色,蜡粉厚,不易裂果,商品瓜长28 cm左右,横径7 cm左右,口感好...  相似文献   

6.
长丰3号苦瓜植株生长势旺、分枝性强,主蔓自12~15节开始着生第一雌花。果实长圆锥形,瓜长25~30cm,横径6~8cm,皮绿色,富有光泽,条瘤粗直肥大,瓜形美观,果肉厚1.0~1.5cm,苦味适中,品质优,单瓜重300~600g。该品种中抗白粉病、枯萎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早熟,播种至初收春季约75d,夏秋直播后约52d开始采收,每667m2产量3000~4000kg。适合广东地区春、秋季栽培。  相似文献   

7.
兴蔬红蜜一号南瓜是由两个自交系N92和N97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早熟,抗白粉病,生长势强,第一雌花节位17节左右,主侧蔓均可结瓜,果实长葫芦形,成熟果桔红色带条形斑纹,果面有棱沟,商品瓜长41 cm左右。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8%左右,口感粉甜、肉质细腻,开花至采收40 d左右。单果重3.5~5.0 kg,一般产量4 000 kg/667m2左右。适于华中、华南早熟露地爬地栽培。  相似文献   

8.
精育16黄瓜以优良自交系Q10为母本、以Q38为父本杂交而成。植株生长势强,主蔓结瓜为主,第1雌花着生在第4~5节,早熟性强;雌花节率较高,瓜条长棒形,长35~38 cm,单瓜重约260 g;瓜把短,心腔小,瓜皮深绿色,油亮型。瘤显著,果肉淡绿色,成瓜速度快,品质优良;春天播种采收期长,秋播45 d左右采摘,产量达9万kg/hm2。抗枯萎病、霜霉病、白粉等病害。该品种耐低温、耐弱光,单性结实能力强,故应早收根瓜,应适度密植,以4.5万株/hm2左右为宜。该品种为当前春秋露地及秋大棚兼用的理想油亮型栽培品种。  相似文献   

9.
湘丝甜丝瓜     
该品种是湘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杂交丝瓜新品种。2008年通过湖南省登记(编号为XPD007-2008),适宜长江流域早春保护地栽培或露地栽培。特征特性从定植到采收40天左右,早熟。植株蔓生,生长旺盛,以主蔓结瓜为主,第一雌花着生节位第5节~第7节,以后节节有雌花,早期持续挂果能力强。  相似文献   

10.
温圆蒲1号是从苍南地方品种五月早蒲瓜变异单株经系统选育获得的一个品种。该品种植株蔓生,攀缘生长,植株生长势中等,叶呈心脏形,绿色。主侧蔓都能结瓜,以主蔓结瓜为主,主蔓一般6~7节开始结瓜,连续雌花数为6~7节,侧蔓从第1节开始,每节均发生雌花。早熟,春季栽培从定植到采收约45 d。商品瓜葫芦形,瓜高约15 cm,单瓜重0.5~0.75 kg,瓜表皮绿色,光滑,肉质白色柔嫩,味甜,每100 g蒲瓜果肉中含Vc 6.656 mg,粗蛋白0.440 g,可溶性总糖2.25 g。一般667 m2产量3 t以上,高产可达4 t。早春保护地栽培4月上中旬可上市,适宜长江流域作早春大棚栽培。  相似文献   

11.
天农1号是以优良自交系SY09-12-20和GY99-7-4杂交而成的优良黄瓜一代杂种。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叶片中等,主蔓结瓜为主,第1雌花始于主蔓第6节左右,每隔3~4节出现1节雌花。瓜条生长速度快,商品性好,瓜条顺直,深绿色,光泽度好,刺瘤较密,瓜长35 cm左右,瓜把短,约4.5 cm,单瓜质量200 g左右,畸形瓜率低,口感脆甜,每公顷产量可达90 000 kg。高抗霜霉病、抗白粉病和枯萎病。适宜在国内大部分地区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2.
鲜食切片黄瓜新品种夏炎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瓜新品种"夏炎"是以高代自交系HA-1-1-6-y为母本、8113-1-1-6-y为父本,杂交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该品种具有早熟、丰产、抗病、果实商品性好等特点。第一雌花节位4~6节,瓜长35 cm,横径2.8~3.0 cm,果形指数大于12,果实硬度11.4 kg/cm2,腔径14.7 mm,单瓜鲜重226 g,产量约90000 kg/hm2,适宜于鲜食切片。该品种高抗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等病害,耐高温,适宜于北方春季、夏茬或南方越夏栽培。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黄瓜早熟新品种沈春1号。[方法]综述沈春1号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抗病性及其栽培要点。[结果]沈春1号是沈阳市农业科学院利用沈9829和沈9830杂交而成,瓜长约30 cm,高抗霜霉病,兼抗白粉病和枯萎病,雌花率55%左右,前期产量高,适合春季栽培,2005年通过辽宁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沈阳、大连、吉林及山东、河北等地种植。在品种比较试验中,虽总产量相差不大,但其前期产量比津优4号增加16.3%,区域试验中3个试点的前期产量均较高。[结论]该研究为沈春1号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东方秀”是以优良自交系101为母本,以自交系102为父本育成的杂交一代黄瓜新品种。植株长势强,第1雌花节位在4~5节,瓜条长约34 cm左右,横径3.2 cm,单瓜质量230 g左右;瓜条深绿色,刺瘤较密,果肉脆甜;维生素C含量为167.7 mg/kg;较抗霜霉病、白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耐低温弱光,丰产性好;产量可达112433.778 kg/hm2以上,适于我国北方地区及河南省早春大棚或温室栽培。  相似文献   

15.
鄂黄瓜4号是用自交系‘2202-2-1'为母本,自交系‘03-14-1'为父本育成的早熟华南型黄瓜新品种.该品种前期产量高,较抗霜霉病,白粉病,商品瓜绿白色,无果把,肉厚,清香脆嫩.适于长江流域早春保护地及晚春、夏秋露地栽培.制种时注意隔离,同期播种,采用父母本行比为1∶8的大行比制种.2002年以来省内外的试种示范推广.结果表明,鄂黄瓜4号优良特性稳定,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16.
唐秋206是由雌性系c17为母本、雌雄株自交系21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秋黄瓜一代杂种。该品种为强雌株系,平均雌株率90.1%左右,瓜短圆柱状、瓜色嫩绿、瓜条顺直、有光泽、肉质细嫩脆甜,风味好,瓜面带瘤较稀;商品瓜长17 cm左右,横径4.2 cm左右,单瓜重20~130 g;对白粉病、霜霉病和角斑病的抗性优于对照品种;产量7.5万kg/hm2以上。适宜春秋冷棚和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7.
夏绿3号丝瓜是以HYX1为母本、9807为父本选育而成的一代杂种.该品种适宜夏秋植,中早熟,生势中等,连续坐果能力强,商品瓜长棍棒形,头尾匀称,瓜条直,皮色深绿,风味脆甜,瓜长55~60 cm、横径4.5~5 cm,单瓜重400~500 g.耐热,耐贮运,高抗疫病,抗枯萎病、霜霉病,产量高,一般每667 m2产量为2 000~2 500 kg.  相似文献   

18.
:“早春二号”黄瓜是利用自交系“89-4”和“83 -4”配制而成的杂交一代 ,瓜为深绿色 ,瓜顶端不带黄条纹 ,瓜条顺直 ,瓜长 3 0cm ,直径 3 .5cm ,把短 ,单瓜重 2 0 0g左右 ,刺白、瘤多、口感甜、脆 ,植株生长势强 ,第一雌花节位 3~ 5节 ,早熟 ,前期产量比“津杂二号”黄瓜高 2 9.6% ,丰产性好 ,总产量比“津杂二号”增产 2 2 .4% ,每公顷产量 90 0 0 0kg以上 ,抗枯萎病、白粉病 ,适合早春大棚及中小拱棚栽培  相似文献   

19.
保护地黄瓜新品种甘丰12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甘丰12号是以自交系J3011为母本、自交系CW0387为父本选育而成的黄瓜一代杂种。在2008—2009年的区域试验中,甘丰12号平均折合前期产量为12221.2kg/hm2,较对照品种津优2号减产0.9%;平均折合总产量为102031.0kg/hm0,较对照品种津优2号增产17.2%。瓜条长棒状,平均瓜长31em,平均瓜条直径3.4cm。果形指数9.3,平均瓜把长4.0 cm,平均单瓜重210g。瓜条顺直,中瘤密刺中棱,皮色深绿无黄条纹,食用风味中上。水分含量951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3.0g/ks,可溶性糖含量21.1g/kg,Vc含量99.8mg/kg。中抗霜霉病、白粉病,高抗枯萎病。适宜甘肃省皋兰县、白银市、天水市、武威市等地及气候类型相似地区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