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粮食生产实现持续多年增产后,未来面临着单产难有突破性提高、农业投入不断增加影响农民效益等问题,笔者通过探索研究小麦由"三密一稀"变成"六密一稀""五密一稀""等行距";玉米由"等行距"变成"扩行缩株增密"等作物种植模式的变革,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实现作物增产。该模式在赵县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可为保障区域粮食生产安全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2.
王振福 《新农业》2011,(7):16-17
目前,东北很多地区玉米种植垄距较小,有的垄距40多厘米,有的50多厘米,对于某些不耐密品种来说,这样的垄距不利于通风透光,容易产生不良生育变化,也给播种、施肥、耕作带来不便。由于种植习惯和机械化作业的统一性影响,又很难改变这种小垄距。根据多年的经验和目前玉米种植形式,我认为对于不耐密品种在这些小垄距地区可采取"二比空",即种2垄空1垄的玉米种植形式。  相似文献   

3.
种植方式对小麦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试验研究了三密一稀、等行距、4∶2式三种种植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及其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群体茎蘖、品质性状的影响效果不同,其中以三密一稀的冬小麦产量最高,茎蘖动态及产量构成最佳,籽粒蛋白质含量高,为最佳种植方式,其次是等行距,而4∶2式的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4.
所谓玉米"三密一稀"加密栽培增产技术,即玉米栽培中采用3个相等小行距50cm,加1个大行距1.2m的栽培模式,株距依据品种自身特性而定,采用等株距栽培,整体密度在原来适宜种植密度基础上加密500株。  相似文献   

5.
以小粒种咖啡卡蒂姆CIFC7963(F6)为材料,就不同种植形式和密度对其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的种植形式及密度范围内,对植株株高、茎粗和冠幅的年均增长无显著影响,对钻蛀性害虫的危害率也差异不显著,但对咖啡植株最长一分枝长度与最长一分枝节数比而言,种植密度越小,其系数越小,果节越密,单株产...  相似文献   

6.
利用随机区组排列设计,在玉米与西瓜间作条件下,研究了稀穴密株种植对作物产量形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稀穴密株种植能够协调降雨的不均衡性,增加补灌的人为可控制性,能够利用有限水源实现旱地稳产的目的。试验条件下,产量和经济效益最好的处理为M0W4P4500,立体种植效果最好的处理是M1W3P4500。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不同播种形式对小麦生育性状、群体结构及产量的影响,2013~2015年在冀中南太行山山前平原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的赵县和辛集,以婴泊700为试材,设15 cm等行距、7.5 cm等行距、全匀播、45 cm匀播+20 cm宽行4个播种形式处理,在相同播量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播种形式对小麦群个体结构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试点均以15 cm等行距播种形式最有利于小麦群个体的生长发育以及产量构成三要素的优化,小麦产量最高。当前冀中南山前平原区冬小麦理想的播种形式是15 cm等行距种植。  相似文献   

8.
玉米种植方式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对我国目前玉米种植方式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外先进技术,探讨了我国未来玉米的种植方式,并介绍了"双行交错稀植"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9.
“小麦无畦全密种植模式”是指在规模化种植基础~L大田不留畦埂、不留垄沟、窄行全密播种,采用节水喷灌、测土配方施肥,降低劳动强度和种植成本,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0.
华北地区种植形式与密度对春玉米产量和生物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华北地区最佳密度条件下玉米群体产量的最优种植形式,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种植形式设带宽150 cm三密一稀[60 cm种植3行(行距30 cm)+90 cm大行距种植为一带]、带宽120 cm三密一稀[40 cm种植3行(行距20 cm)+80 cm大行距种植为一带]和60 cm等行距(CK)3个水平,副区密度设4.50万、6.00万、8.25万、10.50万和12.75万株/hm~2计5个水平,研究了不同种植形式与密度对玉米产量和生物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50 cm三密一稀种植形式中高密度栽培时,与对照相比,可以显著降低穗位高,增加叶面积指数,株高和茎粗差异不显著,抽丝后8.25万、10.50万和12.75万株/hm~2密度处理的叶面积指数平均值分别提高了15.00%、5.69%和19.82%;穗位高分别降低6.17 cm、2.17 cm和3.67 cm,有效降低倒伏风险;籽粒产量明显提高,6.00万和8.25万株/hm~2密度下分别较CK增产7.83%和6.72%。经回归分析,得到150 cm三密一稀种植形式的理论籽粒产量最大值为12 030.80 kg/hm~2,相应的定植密度为8.49万株/hm~2。  相似文献   

11.
金山区小麦品比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鉴定几个小麦品种的综合性状,筛选适合金山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优良品种,笔者进行了小麦品比试验,初步结果表明,"扬麦11号"、"扬辐麦4号"综合性能表现优良,可进行示范种植,"08-Y-1"表现尚可,可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12.
在冀中南山前平原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研究了小麦的缩行种植(10cm等行距)与常规种植(16.5cm:16.5cm:26.4cm)两种种植形式对产量与田间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该生态区域内,应用缩行种植技术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三要素的优化构成,最终表现为作物产量的提高;有利于水分的经济利用,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小麦缩行种植是实现高产、节水农业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1.产量产值。每667平方米产小麦350千克,玉米450千克,芹菜4000千克,粮菜合计每667平方米产值2000元。2.耕作带型。小麦秋播时,按"两密一稀"条播,宽行距33.3厘米,窄行距16.7厘米;翌年5月下旬按200厘米行距在小麦宽行间点播1行玉米;7月中旬在玉米行间移栽8行芹菜。  相似文献   

14.
1.产量产值。每667平方米产小麦350千克,玉米450千克,芹菜4000千克,粮菜合计每667平方米产值2000元。2.耕作带型。小麦秋播时,按"两密一稀"条播,宽行距33.3厘米,窄行距16.7厘米;翌年5月下旬按200厘米行距在小麦宽行间点播1行玉米;7月中旬在玉米行间移栽8行芹菜。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棉花合理种植方式和种植密度,进行了稀穴密株种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稀穴密株种植棉花,不仅可减少劳动力,而且在适宜的密度下可显著提高棉花产量。在种植方式为3株/穴时,棉花的株高比对照增加6.97%,极显著高于对照;在花铃期以前,稀穴密株处理的光合速率都明显高于对照,花铃期以后,稀穴密株种植群体的光合速率下降较快;3株/穴时棉花的单株成铃数比对照增加52.38%,籽棉产量增加25.90%。  相似文献   

16.
一、技术运用 1.栽培密度 沙湾县金沟河镇2009~2010年引进1膜8行滴灌栽培技术,棉花种植模式由1膜4行改为1膜8行,667米2种植密度由1.0万~1.2万株提高到1.8万~2.4万株,是一般普通宽膜植棉密度的1.5倍,在中低产田充分发挥了"以密取胜"的优势,依靠坚实的群体,最大限度挖掘棉花群体综合生产潜力,在同等投入基础上,获得30%~50%增产效果,实践证明,采用"以密取胜"的高密度栽培技术,依靠增加密度,提高棉花单位面积株数、总铃数是常规栽培技术的优化组合,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耐密型玉米品种郑单958在公主岭市种植推广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郑单958等耐密型玉米品种增密种植获高产,已逐渐被更多的农民所认可。玉米的种植密度每亩普遍提高了1000多株,有效地改变了农户传统种植习惯,实现了玉米由稀植向密植方向的转变,对于推进玉米生产技术变革,全面提升公主岭市玉米产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郑单958在快速推广中也存在着一些应值得重视的问题,如推广面积过大、种植密度不合理、苗期抗性较弱及施肥灌溉方面的问题。合理推广应用该品种对保障公主岭市粮食生产安全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1、品种选择采用石新733、冀丰703、观35、师栾02-1等品种。2、播前准备及播种(1)底肥:每亩底施优质粗肥4-5方,亩施碳酸氢氨35-40公斤,含磷量在10%以上的过磷酸钙70-80公斤,硫酸钾15公斤,硫酸锌1公斤。(2)底墒:播前必须浇足底墒水,每亩水量40-50方,确保足墒播种。(3)种植形式:三密一稀、四密一稀、二密一稀。  相似文献   

19.
玉米生产要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科学选用品种是关键,应根据地力等情况选用几个品种,实现合理的品种结构配置。做到不同生育期的品种搭配种植,喜肥喜水与耐瘠抗旱品种搭配种植,耐密、半耐密与稀植品种搭配种植,以防环境不测造成减产损失。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湖北省英山县围绕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土地流转形式,使土地向种植大户,种植能手集中,通过这种形式念活了"土地经"也"转"出了农民致富的新天地。据统计,全县农村土地累计流转面积达1790.4公顷,流转农户15528户,分别占农村总承包耕地面积和承包农户的12.6%和16.2%,其中规模流转面积433.3公顷,流转农户4120户,分别占土地流转面积和流转农户的24%和2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