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利用<中国蜂业>杂志社在2008年第3期<中国蜂业>中发放<2008年1-2月全国养蜂业雪灾损失调查表>所反馈的信息,与各省蜂业管理部门及蜂业合作组织的调查资料汇总,借助社会统计学工具,通过相关分析、多因素独立样本总体分布检验、Asymptotic双尾显著性检验等计量和统计学方法,科学的分析在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下各种因素对中国养蜂业的影响,并深入探讨各种因素与养蜂业抵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性天气能力之间的关系.得出了转地能力强的养蜂户在抵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性天气的能力上强于转地能力差的定地养蜂户;经验丰富的专业养蜂户和经验相对差的业余养蜂户并没有明显的差别;中蜂在总体上抗逆性明显强于饲养西蜂;科学饲养蜜蜂的养蜂户明显强于传统饲养蜜蜂的养蜂户的结论,并且提出加大对蜂业基础性科学研究的经费投入;提高"大转地"养蜂户的比例;大力培养蜂业科技人员等建议来减少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性天气对中国养蜂业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2.
本人根据几年来养蜂的经验,特别是2002年秋与2003年春之间的这个越冬期,鸡西地区很多养蜂户损失惨重,严重的养蜂户40多群蜂只剩下几群,而我的蜂群,一箱也没损失.现总结如下,供蜂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3.
将蜂群车装船载,长途跋涉,奔南闯北,追花夺蜜,这是我国传统养蜂的老方法。为把蜂养好,夺取蜂蜜高产,提高经济效益,江苏省盐城市郊区的科技人员和养蜂户,通过几年的实践,摸索出了住地(定地)和小转地养蜂的新方法。 1.什么是住地和小转地养蜂所谓住地养蜂,就是养蜂户根据自己住地周围的蜜源条件,按照住地周围三华里之内,有半亩以上留种苕子、一亩洋槐、二至三亩油菜或红花、十亩棉花可饲养一箱蜂的要求,以家庭为阵地,饲养一定数量的蜂群,常年不转地放养。这种住地养蜂,实际上就是家庭养蜂。把蜂箱放在房前屋后,让蜜蜂在附近自由采蜜,养蜂者只需抽一些时间,加强蜂群管理,搞好蜂蜜、王浆采收。所谓小转地养蜂,就是养蜂户在住地周围蜜源  相似文献   

4.
一、蜂业发展现状 1.蜜蜂品种繁昌县早期饲养的蜂种为中蜂,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引进意蜂,明显地提高了蜜浆产量.目前84户蜂农中,68户饲养浙农1号,11户饲养吉林松冈1号,5户饲养萧山蜂王.由于萧山王、平湖王惰性大、盗性强而逐步被淘汰,松冈1号蜂王因产蜜量高被转地养蜂者喜爱(我县目前转地养蜂者大部分只取蜜,取浆很少),蜜浆双高产浙农1号是我县主要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5.
不少养蜂户在蜂群安排过冬后就放松了管理,致使蜜蜂在晚冬或早春死亡增多,甚至造成春季不采蜜等后果,直接影响新年养蜂的经济效益。因此,晚冬早春的蜂群管理不能放松。1.控制环境晚冬早春气候多变,忽冷忽热,养蜂户应随外界气温变化及时调节蜂箱内温湿度。气温在0℃以下或室外静水处结薄冰后应及时对蜂群进行防  相似文献   

6.
在同等蜜源及气候条件下,秋末冬初养蜂,有的养蜂户能获得蜂蜜、王浆双丰收,有的不仅毫无收获,反而要喂糖.造成这两种不同结果的原因是管理技术问题.现将秋末冬初蜂群高产管理技术介绍如下,供蜂农参考.  相似文献   

7.
不少养蜂户往往把蜂群安排过冬后就放松了对蜂群的管理,尤其对蜜蜂晚冬和早春生活的管理更是草草了事,致使蜜蜂在晚冬或早春生存困难,甚至造成蜜蜂死亡、春季不采蜜等后果,直接影响来年养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过去,养蜂户往往把死蜜蜂作为废物清除、丢弃,其实,这是一种浪费.若利用它开发蜂尸食品,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9.
怎样买蜂     
孙哲贤 《新农业》2006,(7):31-31
近几年养蜂户都获得了较好收益,因此不少农户都跃跃欲试想搞养蜂。养蜂要先买蜂建场。买蜂时要做到“十看”。  相似文献   

10.
春季正是养蜂繁殖的最佳时期,养蜂场户抓好早春蜂群的管理,促进其快速发展,是获得全年蜂蜜高产、确保全年养蜂经济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云南省230户蜂农的实地调查,实证分析了农户家庭养蜂的生产行为,并运用模型分析方法中的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养蜂农户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蜂农的养蜂意愿受放蜂收益、技术采用、养蜂方式、市场环境等4大类因素的影响。蜂农的收入水平越高,其养蜂意愿越强。定地+小转地、小转地、大转地放蜂方式与定地相比,对养蜂意愿具有一定的负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最近几年,西藏养蜂事业开始有了较好的发展,但是在西藏从9月底到第二年6月养蜂几乎全靠人工糖分等喂养,投入相当大,为了减少养蜂户的负担,为了农业的增产以及农民的增收,我们利用冬油菜复种荞麦这一技术来解决养蜂户的蜜源问题。利用河谷农区有利的农业气候,同时结合我们的成熟技术,实施油荞养蜂技术研究,提高我区油菜荞麦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根据河谷农区现状,我们旨在制定出一整套油荞丰产栽培技术措施,从而使我区的油菜及荞麦生产步入高产、高效,以及养蜂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最终达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明代是我国古代养蜂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市场需求刺激养蜂规模扩大,家庭养蜂更为普遍,养蜂收入成为百姓的重要生活来源;不少地方出现了专业养蜂户,且规模大、收入高;蜂产品政府采办量大,市场贸易活跃。养蜂技术进一步发展,蜂箱的制作与放置更为科学合理;分蜂管理与御敌方法更加多样;蜂产品提炼方法更加成熟。蜂产品在明代医疗、饮食等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均得到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4.
在自营经济发展中,依靠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养蜂产业成为了呼仑贝尔农垦扎兰河农场的独特一品。为把这项甜蜜事业做大做好,农场工会鼓励养蜂能人鲁树泉带头成立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建立起蜂产品产销联盟,自成立以来,先后有60多养蜂户加入。  相似文献   

15.
蜜蜂在饲养过程中,有时会发生逃蜂,给蜂场或养蜂户带来经济损失。为了提高养蜂的经济效益,必须防止逃蜂,做好逃蜂的收捕工作。1.改善饲养管理,消除逃蜂内因分蜂季节,要及时分蜂,防止自然分蜂;要选择蜜源充足的地方放蜂,防止缺粉断蜜;要扑灭巢虫、胡蜂等,防  相似文献   

16.
<正>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康定县、泸定县、海螺沟旅游管理局位于大渡河流域,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地区,地处甘孜州东大门,交通便利,水、电及通讯等基础设施相对较好,和全州相比较海拔较低,气候条件适宜,资源丰富。该辖区总面积20 220.35万km2,辖7镇42乡582个行政村。1蜜蜂养殖发展现状养蜂户783户,蜜蜂7878箱,养殖模式为传统方式,即大部分的养殖是在原地,没有逐花养蜂的  相似文献   

17.
致富点子     
《农村新技术》2014,(5):44-45
<正>"蜂"富众农户韩家平1994年开始养中蜂,通过选育和改良中蜂品种,并采取活框饲养技术,每箱中蜂产量达5千克以上,养蜂数量从起初的10多箱发展到250多箱,成为辽宁省丹东市养蜂致富高手,被誉为"养蜂大王"。2005年,在他倡导和组织下成立了丹东市养蜂行业协会,如今协会拥有会员170户,蜂群达到了7000多箱,年实现产值700多万  相似文献   

18.
《农技服务》2022,(1):101-103
蜂产业是千阳县农民增收的特色主导产业之一,在助推当地乡村振兴中具有重要地位。根据2021年对全县部分养蜂企业和养蜂户的调查,分析全县蜂产业发展现状、优势及三产融合存在的养蜂规模小、蜂农收益低,养殖水平不高、标准化生产滞后,龙头企业少、带动能力弱等问题,提出合理布局、加快基地建设,推广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质量溯源体系,整合品牌对接大市场、以规模化经营拓展销售渠道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一般从立冬至翌年雨水前后,为蜂群的越冬期.要确保蜂群安全越冬和来年养蜂的经济效益,在此期间管理中,重点应做到"八防".  相似文献   

20.
我国蜂蜜、蜂王浆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也是最大的蜂产品出口国。许多养蜂场年效益达8万-10万元。只有采用以下科学管理,才能高产丰收。一、种植蜜源植物是养蜂高产新途径。养蜂户要联合起来种植蜜源作物,可在自留地或承包山上种植,也可在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