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伯利亚鲟系底层鱼类,具有半洄游型、河居型及河湖型三种生态种群。自然界中主要摄食底栖动物,也有一定比例的鱼类。驯化后食人工全价配合饲料。对于环境条件有广泛的适应性。生长速度较史氏鲟、俄罗斯鲟慢。肉质较其它鲟鱼高。适宜流水、网箱、大水面和池塘养殖。存活水温0-33℃,较快生长水温16-28℃,  相似文献   

2.
1水温鱼类是变温动物,水温直接影响其摄食和生长,各种鱼类的生长都有其适宜的温度范围:鲤科鱼类的适宜生长水温为20~30℃;罗非鱼的适宜生长水温为25~32℃。在适宜生长温度范围内,水温越高,鱼虾摄食量增大,生长加快,饵料系数降低。  相似文献   

3.
史氏鲟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史氏鲟又称黑龙江鲟 ,属大型淡水鱼类 ,是一种冷水性鱼 ,具广温性 ,生存水温 1— 33℃ ,较适宜的生长水温 15— 2 6℃ ,4℃开始摄食 ,2 8℃均能正常摄食生长。自然界以水生昆虫 ,部分藻类及小杂鱼为食。史氏鲟全身是宝 ,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尤其是鱼卵价值更高 ,有“黑色珍珠”的美誉。但是在我国史氏鲟的来源仅限于自然资源 ,由于近年来对其自然资源无节制的开采 ,使史氏鲟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其自然种群量在短时间内很难恢复。值得庆幸的是我国鲟鱼养殖业已悄然兴起 ,鲟鱼养殖具有独特的优势及强劲的发展势头。目前 ,我国的广东、北京…  相似文献   

4.
史氏鲟原产于黑龙江水域,经驯化可摄食配合饲料,适宜生长水温18~25℃,是我国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珍贵鱼类,也是优良养殖品种之一。山东省临沂市从2000年开始利用电厂废热水流水养殖史氏鲟,2007年临沂市史氏鲟全人工繁育获得成功,2008年以来年产苗种500余万尾,满足了当地养殖史氏鲟商品鱼的苗种需要,为这种鱼类的大面积推广养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三种鲟科鱼类临界水温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了史氏鲟、俄罗期鲟及小体鲟三种鲟科鱼类的生存曙范围和摄食水温范围,试验表明,史氏鲟的生存水温范围0℃~33℃,摄食水温范围4℃~31℃,俄罗斯鲟的生存水温0℃~33℃,摄食水温范围3℃~3℃;小体鲟的生存水温0℃~32℃,摄食水温范围3℃~31℃。  相似文献   

6.
史氏鲟、杂交鲟温流水小水体养殖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鲟鱼类是大型的重要经济鱼类,也是极珍贵的鱼种,目前全世界已发现鲟鱼25种,其中有8种鲟鱼分布在我国的长江、黑龙江等水系,人工养殖的品种主要有俄罗斯鲟、史氏鲟、杂交鲟、中华鲟、匙吻鲟等。史氏鲟在近3000千米的黑龙江干流均有栖息,多数为定居型种类,有部分为半洄游性鱼类,一般认为其生存温度为1~26℃,但黑龙江鱼类研究所和广东少数单位的养殖驯化表明,史氏鲟在0~33℃仍能存活,摄食水温范围4~31℃〖1〗。每年的5~6月份为史氏鲟的产卵季节,产卵水温为18~26℃。史氏鲟初次性成熟年龄:雌鲟为9~1…  相似文献   

7.
黄恒章 《内陆水产》2008,33(4):12-13
2007年,松溪县水技站在岩洞鱼场0.4hm2的池塘,进行了淡水白鲳与奥尼罗非鱼混养试验,取得了不错的养殖效果。1材料与方法1.1鱼类介绍1.1.1淡水白鲳生活习性淡水白鲳栖息在中、下水层,具集群性,能耐0.48mg/L低氧;最适pH值6.2~7.5。16℃开始正常吃食,生长温度为21%~32%,最适生长温度为28℃~30℃。淡水白鲳不耐低温,夏花鱼种饲养水温必须保证17℃以上,水温12℃时,大部分成鱼失去平衡,低于8℃死亡。为杂食性鱼类,以蚕食方式摄食。仔鱼阶段摄食浮游生物为主,幼鱼也食有机碎屑和人工饲料。  相似文献   

8.
黄鳝养殖中的几个技术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鳝属底层鱼类 ,为长圆筒体型、营穴居生活 ,广泛分布于河道、湖泊、池塘、沟渠及稻田等浅水水体 ,白天隐匿在水底泥沙之洞穴中 ,夜间外出觅食。黄鳝喜生活于静水及微流水中 ,其适宜生长温度为 15~ 2 8℃ ,最适生长温度为 2 2~ 2 5℃。当水温降低到 10℃以下或升高到 30℃以上时 ,则停止摄食 ,钻入洞穴中越冬或度夏。黄鳝是底层肉食性鱼类 ,食量大、贪食 ,日摄食量占其体重的 1/ 7左右 ;也能忍耐饥饿 ,长时间无食不会死亡 ,但体重下降。黄鳝以各种小型水生动物为主要食物 ,喜食轮虫、枝角类、桡足类、水蚯蚓、昆虫幼虫及人工投喂的陆生蚯…  相似文献   

9.
大口黑鲈鱼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口黑鲈鱼原产于美国,属广温性鱼类,在2℃~34℃的水温范围内和0~15‰的盐度值内均可存活,最适水温为20℃~27℃。大口黑鲈鱼属典型的肉食性鱼类,它摄食范围广,性情凶猛,摄食量大,生长迅速,是人工养殖的优良品种。大口黑鲈是美国科学家在加州鲈的基础上通过遗传改良培育而成的,它与我国早期引进的加洲鲈相比生长速度更快、抗病能力更强、更能耐受低温(越冬水温在2℃以上即  相似文献   

10.
中华倒刺鲃生物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中华倒刺鱼巴主要分布于长江水系中上游干支流水体 ,是一种大型淡水经济鱼类。生活于长江流水水温 0~ 36℃的中下层水体 ,摄食生长温度为 10~ 30℃。杂食性 ,以高等植物碎片、丛生藻类、水生昆虫、淡水壳菜等为食。 5龄个体可达 2 310 g以上 ,性成熟年龄 4龄以上 ,绝对怀卵量为 12~ 14粒 g体重 ,成熟卵直径 1.16~1.2 4mm ,产卵季节为 4~ 6月 ,产卵水温 19.5~ 2 8℃。  相似文献   

11.
3种鲟鱼的临界水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史氏鲟、俄罗期及小体鲟3种鲟科鱼类的生存和摄食水温范围,试验表明,史氏鲟的生存水温0 ̄33℃,摄依水温4 ̄31℃;俄罗斯鲟的生存水温0 ̄33℃,摄食水温3 ̄32℃;小体鲟的生存水温0 ̄32℃,摄食水温3 ̄31℃。  相似文献   

12.
鲟鱼养殖技术之二南方利用冷泉水流水养殖史氏鲟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氏鲟是我国现存鲟鱼中最具有经济价值的珍稀鱼类之一,在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等水域均有分布,为淡水定居性软骨硬鳞鱼类,介于温水性鱼类和冷水性鱼类之间,适温范围为1℃~30℃,最适生长水温范围为20℃~22℃,具有个体大、生长速度快、营养价值高等特点,极具养殖潜  相似文献   

13.
池塘单养巴西鲷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西鲷又名南美鲱鱼、小口脂鲤,属无齿脂鲤科。巴西鲷是杂食偏植食性的鱼类,可刮食池壁藻类及摄食浮萍等漂浮生物,也可以通过人工驯化投喂鲫鱼颗粒饲料,养成饵料成本低。巴西鲷的性成熟年龄 2龄,成熟个体体重一般达 1公斤以上,体长超过 42cm,雌性个体大于雄性个体。怀卵量比较大, 1.1公斤的雌鱼一次可产 32万粒以上,卵浮性且较散,繁殖的雌雄比为 1: 1,适宜水温 26℃~ 28℃。1养殖技术1.1池塘、水质条件 巴西鲷对池塘无特殊要求,仅要求池塘不渗漏,向阳,有进、排水系统。水源清新、无污染, pH6.0~ 7.5,最适水温 26℃~ …  相似文献   

14.
一、养殖环境要求 1.水域环境南美白对虾人工养殖的适宜水温为15-40℃,最适水温为25~32℃,但水温低于18℃时停止摄食,低于13℃时出现昏迷并逐渐趋于死亡。养殖池水的透明度应保持在30-40厘米,透明度过大则水体中缺少基础饵料生物,不利于南美白对虾的生长。水体溶氧量应在4毫克/升以上,低于1毫克/升时将出现泛塘。pH值适宜范围为7.6~8.6,高于9时易引起氨氮中毒,并引发虾病。  相似文献   

15.
淡水白鲳原产于南美亚马逊河,是食用和观赏的大型鱼类之一,不耐低温。适温范围为12~35℃,16℃时开始摄食,适宜的生长水温为21~30℃,最适生长水温为28~30℃。淡水白鲳生长快、个体大、食性广、病害少、耐低氧、体色好、产量高,现已推广至全国养殖。江南地区1龄鱼个体可达0.5~0.75千克。该鱼贪食,上钩率高,也是一种良好的游钓鱼类。本文介绍越冬鱼种养成和夏花当年养成两种方式。  一、池塘条件  鱼池面积以3~10亩为宜,水深2米左右,水质清新,透明度为25~40厘米,池底较平坦,池底淤泥约10厘米,排灌方便。最好配备增氧机1台。  …  相似文献   

16.
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水温时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摄食和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温对圆斑星鲽生长发育的影响明显,在适宜的水温条件下,圆斑星鲽的生长发育速度是不适宜水温条件下的5倍.圆斑星鲽的适宜摄食温度为15~24℃,最佳摄食温度为18~21℃,每天的平均摄食率为鱼体重的1%左右.水温<18℃或>21℃时,摄食量开始迅速下降,到了12℃时,摄食率比最高时下降了80%左右,6℃时几乎不摄食.2~26℃水温是圆斑星鲽养殖生产的安全上下限.  相似文献   

17.
蓝绿鳞鳃太阳鱼(Lepomismacrochirus)为鲈形目、太阳鱼科的淡水鱼类 ,又名蓝鳃太阳鱼 ,原产于北美洲淡水水域。蓝绿鳞鳃太阳鱼属温水性小体型鱼类。生长适温范围大 ,可在1~38℃水温状态下生活。在水温8℃以下或38℃以上时才停止摄食 ,水温2℃仍能在自然环境下安全越冬。蓝绿鳞鳃太阳鱼是一种攻击性摄食鱼类 ,以动物性饵料为主要食物 ,幼鱼以枝角类、桡足类、摇蚊幼虫等水生生物为食物。小鱼摄食植物茎叶、鞘藻、小杂鱼、小虾、软体动物和轮虫等。人工养殖可大量投喂冰鲜鱼等动物饲料和人工配合饲料。我国于19…  相似文献   

18.
《海洋与渔业》2008,(12):32-32
【品种来源】自然捕捞白仔鳗经人工培育而成,目前养殖品种主要有日本鳗鲡和欧洲鳗鲡。 【特征特性】鳗鱼体细长,除用鳃呼吸外,皮肤、鳔、口腔、肠管等部位也能进行呼吸,离水后能活较长时间。鳗鱼是一种广盐性鱼类,在海水中繁殖,淡水中生长。肉食眭,摄食量与水温关系密切,水温10℃以下停止摄食,适宜生长温度为25~30℃,2℃以下会冻死。野生状态下生长较慢,一般2年才长到200克左右。人工饲养条件下,生长较快,一般1年可长到200克以上,2年400克以匕。  相似文献   

19.
鳗鲡(Anguila,japonica)是广温性温水鱼类,属变温动物,其体温是随外界水温的变化而变化的。鳗鲡的生存温度范围为2~38℃,生长发育的适温为25~30℃。一般水温12℃时开始摄食,24~30℃摄食旺盛。据日本养鳗专家的最新研究报道,鳗鲡白仔鳗生长最佳水温是26℃,而幼、成鳗生长最适温度为28℃。总之,温度对鳗鲡的摄食、生长及其它生理活动具有重要影响,鳗鲡对温度的适应幅度和最适温度表现了其种的特性,适宜的水温能促进鳗鱼的生长发育,提高摄食量,防止冬眠现象。而感染各种鳗病的病原菌和寄生虫,也同样受水温的影响,水温过高和过低,将直接影响这些病原体的生长繁殖和致病能  相似文献   

20.
南美白对虾是热带性虾类,对高温的变化适应能力要明显大于低温。人工养殖适宜的摄食、生长的水温为18-35℃,最适水温为30~33℃,水温18℃以下时,摄食量减少,存活率降低。水温低于16℃时,几乎停止摄食,长时间处于水温13℃环境中会出现昏迷危险状态,低于8℃时死亡。从其适应水温的角度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