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二化螟是吉林省水稻主要害虫之一,对水稻种植产业具有较大的危害。通过调查吉林省水稻二化螟的危害情况,分析目前吉林省水稻二化螟防控存在的问题,总结水稻二化螟的无公害防治技术,以期为绿色防治水稻二化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前,二化螟是我市水稻生产的重要害虫之一,在水稻不同生育期都可产生为害,形成不同的危害状,如:枯鞘、枯心、枯孕穗、白穗、虫伤株等,其中:以枯心、白穗危害最重,对水稻产量影响严重、导致品质下降。在我市水稻主产区五常、方正、依兰、尚志等地二化螟危害严重。二化螟的防治,应在预测预报的基础上,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围绕着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进行,最大限度确保水稻丰收,逐渐恢复农田生态系统,并最终实现综合防治。研究二化螟的预测预报技术,提高对害虫中、长、短期预测预报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理论与调查实践相结合,就吉林省水稻二化螟之多提出无公害防治技术体系。二化螟带来的危害日趋严重,想获得绿色大米首要解决化学防治,故建立无公害防治技术体系刻不容缓。该体系含2部分,社会组织和集成技术。而技术也分成3个部分,经济阈值、防治措施以及虫情预测,预测主要靠性信息素,可无公害诱杀害虫,还简单说明了性信息素使用方法即组织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4.
<正>7、8月份是天津市二化螟、稻飞虱、玉米螟、粘虫发生为害高峰期,做好这几种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确保天津市水稻和玉米丰产丰收的关键。(1)二化螟。二化螟是对水稻危害最严重的害虫,可造成水稻枯鞘、枯心、白穗,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可采用释放稻螟赤眼蜂、挂放性诱剂、喷施BT生物农药等生物防治的方法进行绿色防控,以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生产无公害大米的作用。(2)稻飞虱。天津市稻飞虱以灰飞虱为害为主,可造成水稻大面积枯萎死亡。防治  相似文献   

5.
水稻二化螟是水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之一。由于受耕作制度变化、气候条件和害虫抗药性等因素的影响,水稻二化螟的发生与危害日趋严重,给水稻生产造成了较大的损失。为进一步控制二化螟危害,探索防治二化螟的新途径,现将水稻二化螟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通过性信息素诱杀水稻二化螟雄成虫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性信息素对水稻二化螟雄成虫诱杀效果较好,且省工、省事、无残留、无污染,是生产绿色无公害水稻中防治二化螟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屈丽莉 《农技服务》2014,(6):138-138
通过在大洼县应用昆虫性信息素诱杀水稻二化螟雄成虫示范,结果表明:对性信息素水稻二化螟雄成虫诱杀效果较好,且省工、省事、无残留、无污染,是生产绿色无公害水稻防治二化螟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以水稻中最常见的害虫二化螟为例,深入介绍其形态特征、危害特点、发生规律,并提出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同时对防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以期为无公害水稻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水稻是我国的第一大粮食作物,稻米是我国人民最主要的粮食之一。随着人们对农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无公害稻米生产已成为我国水稻生产所面临的重要任务。水稻栽培中,病虫害的防治是必不可少的,其中水稻虫害的发生非常普遍,安全防治水稻虫害已成为水稻无公害生产的关键环节。其中,水  相似文献   

9.
水稻二化螟是水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之一.由于受耕作制度变化、气候条件和害虫抗药性等因素的影响,水稻二化螟的发生与危害日趋严重,给水稻生产造成了较大的损失.为进一步控制二化螟危害,探索防治二化螟的新途径,现将水稻二化螟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在气候变暖条件下,黑龙江省水稻二化螟的危害加重已经严重影响了水稻种植户的增产增收和国家的粮食安全。本文从黑龙江省水稻二化螟危害的发生规律入手,对气候变暖条件下黑龙江省水稻二化螟危害加重的原因和绿色防控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为黑龙江省水稻二化螟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7、8月份是水稻二化螟和二代玉米螟盛发危害期,因此,抓住二化螟和二代玉米螟危害盛期进行有效防治,确保水稻和玉米丰产丰收。2007年暖冬气候有利于二化螟和玉米螟越冬。预计2008年二化螟、二代玉米螟为中等发生。一代二化螟防治适期为7月上旬,二代二化螟防治适期为8月上旬。二代玉米螟防治适期为8月上、中旬。因此,广大农民朋友要充分认识到二化螟和玉米螟危害的严重性,抓住有利时机及早防治。  相似文献   

12.
为掌握应用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在吉林省榆树地区应用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试验,并对防效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水稻二化螟发生盛期释放赤眼蜂,可以有效降低水稻二化螟的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水稻上化学农药减量增效的目标,从害虫综合防治的角度,探讨昆虫性信息素、害虫天敌生物防治措施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进一步降低水稻白穗发生率。试验初步确定了二化螟性信息素和赤眼蜂的使用均能够有效降低水稻二化螟对水稻所造成的白穗,明确了安徽喜丰收、宁波纽康、昆明猎虫性诱剂诱芯在辛街镇邹里村、金鸡乡东方村对二化螟的诱捕头数可达36~40头;对二化螟的防效可达50%~60%;赤眼蜂对水稻螟虫造成水稻白穗的防治效果可达43%~51%。该试验为云南水稻二化螟的综合防治及进一步研究水稻无公害生产提供一个重要手段,为农药的减量使用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水稻二化螟的形态特征、发生特点及危害症状,并从做好虫情预测预报、农业防治、药剂防治等方面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减少水稻产量损失和科学防治水稻二化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水稻二化螟更合理的综合防治技术,完善无公害水稻生产技术,我们使用21%吡愤蛄譋C进行田间应用技术研究,确定该药剂对水稻二化螟具较好防效,同时对稻飞虱有一定兼治作用,可作为综合防治水稻病虫的一项措施.  相似文献   

16.
水稻二化螟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水稻二化螟的发生规律及危害症状,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以为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湖南水稻二化螟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湖南水稻二化螟的发生与危害特点,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化学防治等方面探讨了其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湖南水稻二化螟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纪传义 《农技服务》2008,25(2):92-93
介绍了水稻二代二化螟的发生及危害特点,测算了危害损失率,并提出了水稻二代二化螟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一、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的种类 水稻主要的病害种类有稻瘟病、恶苗病、纹枯病、条纹叶枯病、稻曲病等;主要虫害种类有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蓟马、稻蝗等. 二、农业防治 在水稻无公害栽培中,农业防治是根据有害生物的生理生态学特性及其发生危害与有关农业因素的关系,在保证无毒、丰产、优质栽培的前提下,结合各项农业措施的改进与提高,对水稻农田生态系统调控达到控制某些有害生物危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二化螟是水稻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介绍了二化螟的发生与不同粗细茎秆水稻品种的关系及二化螟危害不同粗细茎秆水稻品种的特征,以便为二化螟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