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1994—03—20四川省高县白崖崩塌性滑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自生  杨文 《山地研究》1994,12(4):219-224,T002
1994-03-20四川省高县白乡芙蓉村白崖发生崩塌性滑坡,滑坡发生区前后缘海拔分别为1000和1100(m),原始方量约110万m^3岩土物质从坡体剪出后,沿陡坡继续运动,随即解体,破碎,部分碎屑物质形成方量约40万m^3的崩积锥;大部岩土物质转化为碎屑流而进入沟道内,后经三次转折,流程约650m,形成方量约100万m^3的碎屑堆积物,历时约1min,这场灾害致死18人,伤3人,造成直接,经济损  相似文献   

2.
朱平一  泽洛 《山地研究》1998,16(4):342-344
分析了滇藏公路角笼坝沟1998-06-20泥石流-坍崩灾害成灾原因,泥石流及坍崩的形成机理和发展趋势,针对其灾害发生特征,提出了相应的整治方案。  相似文献   

3.
我国各地区农业气象灾害演变趋势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我国各地区1953-1966年和1978-1996年2个时段的主要农业的气象灾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绝大部分区农业气象灾害存在发生频率增加、发生面积扩大及灾害发生趋于平衡等3种演变趋势。同时根据灰色系统理论诊断出各地区影响农业生产的主导气象灾害,并按照各种灾害对总受灾面积的影响序列将全国各地区粗略划分为8种类型,为制定区域农业发展战略,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MATLAB及其有关功能,并利用MATLAB对宜川黄土兵陵区的空旷地、采伐地和油松林地3类不同地表植被土壤水分长期观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油松林地土壤水分含量在土层深度40-600cm是三者中最低的,其主要用水层在40-600cm之间,采伐地土壤水分在0-400cm一般高于空旷地,400-600cm低于空旷地,空旷地地表土壤水分是三者中最低的。  相似文献   

5.
土壤硼吸附热及温度对硼滞后解吸特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对棕红壤(9701)、黄棕壤(9702)和灰潮土(9703)在25℃和40℃条件下,硼吸附-解吸特性,土壤硼吸附热以及温度对土壤滞后解吸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9701、9702和9703号土壤硼的吸附热分别为-15.4、-15.6和-22.6kJ/mol,处于化学吸附热的范围,从热力学上证明了硼在土壤上专性吸附的存在。与25℃相比,40℃时土壤硼滞后解吸得到加强。与此相应,施入土壤中的外源硼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茶树气象灾害模糊综合评价及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象灾害是制约茶叶生产并影响茶叶品质的主要因素,为综合评价湖北省茶树气象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以专用气象插值软件ANUSPLIN为依托,根据湖北省气象资料,选取出茶树越冬期冻害和 7-8月旱热害致灾因子并划分受灾等级,运用模糊数学中的综合评价模型,重点分析了湖北省茶树气象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湖北省茶树气象灾害的空间分布差异较为明显:湖北省茶树越冬期冻害等级由南向北逐渐增加;7-8月湖北中部地区为茶树重度旱热害区,位于其东西两侧附近区域为茶树轻度旱热害区,湖北东部的大部分地区和湖北西北部的局部区域为茶树中度旱热害区。茶树气象灾害模糊综合评价研究可为湖北省应对茶树气象灾害,调整茶叶生产布局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鲁如坤 《土壤》1999,31(1):19-21,27
叙述了40,40年代我国南方土壤的养分状况,施肥和作物产量。南方酸性土壤的全氮含量有80%属于“低”和“极低”水平。磷有94%属于这类水平。钾有所不同,有34%属于“高和”“极高”水平。30,40年代酸性土区的作物产量只相当于我国90年代产量的1/3-1/7。文中不提供了30年代我国化肥的进口情况  相似文献   

8.
前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水土保持规划治理的历史,源远流长。作者结合自身的参与经历,回顾了建国40余年来的研究进展与评估:土地分类的系统化、学科化;土地合理利用配置的镶嵌模式;人-地-物经济生态系统的平衡分析法;遥感在土地资源清查及治理监测上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及应用等。在展望中,提出水土保持规划应是山区扶盆和奔小康的经济、社会、科教全面发展的战略性规划;水保科技工作者应面向世界,特别是面向南半球,走出国门去开拓  相似文献   

9.
居民山地灾害预防意识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我国山地灾害有愈演愈烈,每年都有很多居民因此丧生。山地灾害的防灾减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而人作为灾害的承载对象,必然会影响到灾害防治的各个方面,人的灾害意识对防灾减灾的影响已引起灾害防治专家乃至整个社会的关注。然而,对于居民山地灾害意识的实证研究目前在国内尚属空白,通过对我国西部三个山地灾害易发省区的山地灾害社会调查,就其中对灾害预防意识维度的调查结果,对我国居民山地灾害意识的个体差异:性别、文化程度、年龄、职业、居住地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比较,从而为有关部门的山地灾害防治的宣传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氮肥施用对土体中氮素移动利用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本文利用养分渗滤设施对氮素变化,移动及其对环境质量和作物产量的影响进行了三年6茬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用铵态氮和尿素肥料之后,首先后以铵态氮和酰铵态氮聚集于0-10cm土层,并部分下移支20-40cm土层。20天左右逐步转化为硝态氮并滞留在0-10cm土层。  相似文献   

11.
洋葱真空远红外干燥规律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利用自行改装的真空远红外干燥装置采用二次通用旋转回归试验设计,研究了3因素(温度40~70℃,真空度-0.04~-0.08MPa,洋葱片厚3~7mm)对洋葱干燥特性的影响规律。探讨了真空远红外干燥机理和效应,得到因素对3指标的回归数学模型和最佳参数范围。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硅肥在水稻,黄瓜,花生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湖北省自1987年以来开展了水稻,黄瓜花生等作物硅肥应用研究,水稻增产4.3%-16.4%,黄瓜3.6%-9.1%,花生13.6%-40.2%,增产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施用硅肥能提高作物抗倒伏和抗病能力。水稻氨,硅配合施用,提高氮肥利用率2%左右。  相似文献   

13.
1998年9月是名,四川省大邑县部分山区了特大暴雨袭击,引发了严重的泥石流、滑坡等山地灾害,导致2人死亡,1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5×10^7多元。从地形、地质、暴雨及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了山地灾害的成晨和发展趋势,提出了灾害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4.
贡嘎山区主要植物群落分布与气候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远长 《山地研究》1994,12(4):201-206
选取贡嘎山区35种主要植物群落,对它们的垂直分布与水分、温度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贡嘁山区水分条件较好,温度条件是植物群落垂直分布的限制因子,亚高山针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的分布上限,其温暖指数,和这温度分别为8-12,40,60-68(℃,月)和3.0-3.5,6.5-7.0,9.0-10.0(℃)。  相似文献   

15.
孙水河流域降水量对泥石流灾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金沙江干流的一个面积为1617.5km^2的二级支流-孙水河流域的资料,全面分析了该流域降水量的基本特征,研究了流域降水量的变化规律,并结合流域的泥石流,滑坡等山地灾害的调查统计资料与实例,讨论了降水量特征与山地灾害发生,预测,预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绞股蓝气候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绞股蓝生长起点温度3-5℃,适宜长生温度23-28℃,出现连续3-5d的零下低温天气会有冻害;适宜生长土壤湿度30-40%,下限20%,受渍黄蔫60%;在土壤保持湿润状况条件下,绞股蓝产量以全日照处理高,供水不足或易受旱田块,夏季适当遮荫为宜。  相似文献   

17.
全球气候趋暖灾害骤增与农业持续生产力维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880-1997年全球大气温度的记录,进行了每10年平均气温的计算,可将这近120年来全球气温明显划分为3个时期,即气温偏低期(1880-1919年,至少40年),过渡斯(气温变化起伏较小,1920-1979年,约60年)和升温期(1980-1997年)。再参照有关小冰期(1450年或1490年开始至1850年或1880年止,约400年)的文献资料,可知小冰期气温比1880-1919年时期更  相似文献   

18.
小麦和花生利用磷形态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水培和琼脂培养试验的结果表明,缺Fe时,花生能有效地吸收利用Fe-P中的铁,与施用Ca8-P相比,地上部吸铁增加30.58%,而在缺P条件下则没有这种趋势。在缺P条件下,花生能从Ca8-P和Fe-P中吸收一定的磷,以Ca8-P有效性稍高。而小麦在两种条件下均较好地利用Ca8-P,在缺Fe条件下,两个小麦品种施Ca8-P处理植株吸磷量分别增加了43.68%和75.74%;缺P时则分别增加40.48%和110.49%,81(85)5-3-3-3品种比莱阳26利用Ca8-P的能力强得多。  相似文献   

19.
“十五”期间,长江上游滑坡、泥石流预警系统共预报处理滑坡、泥石流灾害86处,其中站点成功预报灾害险情6处,群测群防预报灾害险情和防治处理灾害险情80处,共撤离、转移保护群众5200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1.32亿元,取得了巨大的防灾减灾效益。  相似文献   

20.
每年随着梅雨期的结束和台风的来临都会发生崩塌和泥石流灾害,夺去了很多人的生命和财产。对此,既不能在日本所有的溪流上建造砂防设施,又没有办法事先对难以预测的泥砂灾害采取防御措施。若将砂防设施覆盖整个国土,从劳力和财政方面亦是不可能的,所以预防灾害至关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