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利用海南省1998年、2003年和2008年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复查的3 642株桉树保留木、135个桉树实测样地资料,研究建立了桉树胸径生长率、材积生长率和林分材积生长率模型。所建模型拟合效果良好,无明显系统偏差,建立的桉树胸径生长率模型预估精度达96%以上,一元、二元林分材积生长率模型预估精度均在99%以上,可为以后海南省开展各类森林资源调查估算桉树生长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利用第六次至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河北省2001,2006,2011,2016年4个年度的固定样地调查数据,采用非线性回归估计方法,建立了18个树种组的单木胸径生长率和材积生长率模型,以及12个树种组的林分材积生长率模型。结果表明,单木生长率模型的平均预估误差(MPE)基本都在3%以内,而平均百分标准误差(MPSE)、胸径生长率模型大都在10%以内,材积生长率模型大都在20%左右;林分生长率模型的平均预估误差(MPE)基本都在5%以内,平均百分标准误差(MPSE)大都在25%以内。所建模型可为河北省开展森林资源年度更新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以湖南省1999年、2004年、2009年和2014年4期的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为基础,利用大量、连续、系统的固定样地和样木数据,根据胸径和生长率的一般分布规律,选取常用的生长率回归方程作为基础模型式,采用非线性回归估计方法,构建了11个树种组的单木胸径生长率和材积生长率模型,以及9个树种组的林分蓄积量生长率模型。结果表明:各模型确定系数R2均在0.88以上,单木生长率模型的总体相对误差和平均预估误差均在4%以内,胸径生长率模型的平均预估误差大部分在10%以内;林分蓄积量生长率模型的平均预估误差和总体相对误差基本在4%以内,蓄积量生长率模型的平均预估误差在20%以内。各项指标表明,拟合模型能满足精度要求,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可为湖南省森林资源年度更新和森林经营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利用第六次至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北京市2001,2006,2011,2016年4个年度的固定样地调查数据,采用非线性回归估计方法,建立了13个树种组的单木胸径生长率和材积生长率模型,以及10个优势树种组的林分蓄积生长率模型,并对比了林分生长过程模型与林分生长率模型的预估效果,还分析了起源对生长率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1)单木生长率模型的平均预估误差全部在3%以内,而平均百分标准误差,胸径生长率模型大都在10%以内,材积生长率模型大都在30%以内;(2)林分蓄积生长率模型的平均预估误差大部分在5%以内,最大的也未超出10%,而平均百分标准误差基本上在20%左右,最大的也未超出35%;(3)基于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建立的生长过程模型,其效果不如生长率模型,对杨树以外的其他软阔林分类型,其人工林的蓄积生长率要显著大于天然林。以此方法所建模型可为北京市开展森林资源年度监测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为方便海南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中对桉树、木麻黄和马占相思林分蓄积量估测,通过设置临时样地和收集连清固定样地数据,分别对海南省桉树、木麻黄和马占相思建立了通用的林分形高模型,经模型检验分析后表明:所建林分形高模型预估精度高,达到98%以上;模型TRE指标接近于0,MSE指标也接近于0,不存在系统偏差;模型对于林分蓄积量的预估精度达到97%。模型研建方法可行,在实际森林资源调查中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海南省主要人工林树种最优树高曲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树高曲线是建立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的基础,采用海南省主要人工林树种桉树、马占相思、木麻黄、加勒比松和橡胶树的标准木实测数据,选用11个常用的树高曲线模型进行拟合,以确定系数和均方根误差作为模型评价指标,最终选取各树种的最优树高曲线模型,同时结合各树种二元材积模型对推导的一元材积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各树种最优树高曲线模型预估精度较高,均达到了97%以上,新推导的一元材积模型预估精度达到95%以上,完全满足相关行业标准要求,可应用于实际生产;同时各树种最优树高曲线模型也可为海南省主要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不同坡向13年生马占相思人工林平均木进行树干解析,结果表明:阳坡马占相思人工林林分胸径生长量和材积生长量1~13年生均大于阴坡;阴坡马占相思人工林林分胸径和材积数量成熟期早于阳坡;而阳坡的树高数量成熟早于阴坡。  相似文献   

8.
广西速丰桉林分二元材积生长率表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速丰桉一年四季生长,没有明显年轮的特征,难以对单株木进行树干解析确定林木生长量。在没有足够数量的固定标准地连续定期监测数据的情况下,采取临时标准地年龄序列的调查方法,选用适当模型结构,再通过引进可变参数改进生长模型,建立以年龄、胸径为基础的林分材积生长率模型,并编制广西速丰桉林分二元材积生长率表。经检验,方法可行,预估精度满足林业数表建模要求,可应用于速丰桉林材积生长量的预估。  相似文献   

9.
利用海南省按树、木麻黄、马占相思实测数据,采用度量误差模型方法,研究建立树干去皮材积与重量相容性联立方程,并对使用普通非线性回归方法和度量误差模型方法得到的重量估计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带有度量误差的重量模型,使用度量误差模型方法进行估计效果更好;所建立的树干去皮材积与重量相容性联立方程拟合效果均较好,且二元明显优于一元,采用一元材积的重量模型预估精度达到96%以上,采用二元材积的重模型预估精度达到98%以上。  相似文献   

10.
对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ulla)与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不同混交处理3a生林分生长调查结果表明:在相同密度1727株/hm2时,尾叶桉纯林的平均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分别为9.27cm,14.50m,0.0514m3,尾叶桉与马占相思以1∶1.6比例混交,尾叶桉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分别为13.50cm,15.97m,0.1098m3,比纯林高45.6%,10.1%,113.6%;纯林和混交林林分每公顷蓄积分别为88.83m3和98.00m3,混交林比纯林高10.3%。尾叶桉与马占相思不同混交处理林木胸径、树高、材积生长及径高比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利用海南省连清资料编制了松树和橡胶树单木胸径生长率模型、单木材积生长率模型和林分材积生长率模型。所建模型精度较高,无明显系统偏差,可直接用于林业实际生产中。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立木材积模型,为科学计量评价森林资源、完善森林资源监测体系提供重要依据。【方法】以海南省相思树为研究对象,以胸径和树高为自变量建立二元山本材积式模型、可变参数动态模型,采用以简单幂函数式和树高—胸径模型为基础的二阶回归估计方法建立一元胸径立木材积模型,分析对比建立的一元、二元立木材积模型拟合效果。【结果】1)相思树二元山本材积式模型和可变参数动态模型的确定系数均在0.98以上,平均预估精度均在98%以上。模型整体总体相对偏差(TRB)和平均系统偏差(MSB)均在±3%以内,山本材积式模型在8、20 cm径阶总相对偏差和平均系统偏差超出±3%范围;2)两种方法建立的一元立木材积模型的确定系数均在0.94以上,预估精度均在96%以上。采用分段建模和二阶回归总相对偏差和平均系统偏差趋近于0,而常规方法建模12、16、24 cm以上径阶的总相对偏差均超出5%范围。【结论】可变参数动态模型相较于山本材积式模型拟合精度更高,各径阶误差更小,明显优于山本材积式模型;采用二阶回归估计方法建立的模型能更好地反映材积随胸径大小的变化规律,既提高了模型的切合性能,又能较好地控制各径阶的偏差,明显提升了拟合效果,是建立一元立木材积模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主要树种组立木胸径生长率模型研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内蒙古自治区2013年清查的12万株保留木前后期实测胸径数据,分内蒙地方和内蒙森工2个建模总体,建立了各个树种组的立木胸径生长率模型。对内蒙地方建模总体中分布范围较广的树种组,利用哑变量建模方法,建立了适用于东、中、西部不同区域的胸径生长率模型。结果表明,利用各个树种组的胸径生长率模型预估林木的后期胸径时,绝大多数树种组的确定系数R2能达到0.96以上,平均预估误差MPE在1%以下。所建胸径生长率模型可为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内蒙古自治区2018年清查外业调查时判定林木胸径生长量是否过大提供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14.
马占相思、厚荚相思良种选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我省6个市县的马占相思、厚荚相思优良林分进行优树选择,并子代测定,共选育出马占相思优良品种10个,厚荚相思优良品种4个,材积实际增益30%以上,材积遗传力、遗传增益接近或超过了原定的3%。建立了100亩马占相思、厚荚相思种子园,150亩采种母树林。  相似文献   

15.
以闽东南地区3个立地条件不同的8年生马占相思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运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等方法,分析出马占相思林分的生长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坡向对马占相思存活率影响很大,林分密度和混交程度对林分的胸径、单株材积无显著影响,但对树高生长量有显著影响。3个样地中,坡向为南坡、林分密度最大、无混交的林分蓄积量最大。  相似文献   

16.
利用我国南方的杉木实测数据,采用误差变量联立方程组方法,同时建立了胸径一元材积模型、地径一元材积模型和胸径—地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地径与胸径之间相关紧密,其回归模型的确定系数可以达到0.96以上;地径一元材积模型的预估精度要明显低于胸径一元材积模型。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在四川盐源县棉垭林场收集的10块云南松林分解析标准地资料,采用多项式任意逼近的方法,分别不同地位等级建立以年龄、直径单因子为解释变量的云南松人工林分材积生长率预测模型。经收集检验样本检验结果,能在研究区内使用,开展云南松人工林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组织合理经营及检验经营效果提供了依据。 测定森林生长量是掌握森林资源动态情况和进行科学营林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建立林分材积生长率模型间接估测森林生长量是森林生长量的间接估测法之一,其实质是依据林分材积生长率与林分直径和年龄具有紧密的相关规律的理论。在估测总体中收集有代表性的资料,探索森林的生长规律,建立生长预估模型。它具有避免直接测定法重复直接取样的大量工作量和直接测定误差、节省人力和经费开支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材积生长率表是测定林分生长量的主要尺度,为了预估近年内生长量的大小,及时掌握森林资源的消长动态和变化规律,我们利用在苏南低山丘陵地区调查收集的杉木生长锥测定样条资料,按材积差法试编了苏南杉木林分村积生长率表.一、资料的收集和来源在苏南各国营林场及有关乡村布设的杉木抽样样地之外,随机抽取离样点西南角最近的3株杉木样本进行调查.用轮尺测胸径(D~1)(精度0.1厘米),用生长锥在胸高1.3米处钻取直径生长量样条,量出最近5年年轮的宽度(L)(精度0.01厘米),并测定树皮厚(L)(精度0.1厘米).  相似文献   

19.
根据福州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利用非线性度量误差联立方程组方法,分别建立基于5种经验生长方程的胸径生长模型和树高曲线模型系统,以均方差(RMSE)、平均绝对偏差(MAD)、决定系数(R~2)和预估精度(P)作为模型评价指标,对比5种模型的拟合效果。结果表明:5种模型的预估精度均大于90%,其中Logistic模型拟合效果最优,胸径生长过程曲线和树高曲线的模型预估精度分别为92.85%和95.15%。经配对t检验,胸径和树高的实测值与预测值之间无明显差异,拟合效果优良。数据分析显示,米槠林分胸径快速生长期滞后于树高快速生长期,均处于林分中、幼龄林时期,然后生长速度逐渐变缓。该模型可以用来描述福州市米槠林分胸径和树高的生长变化规律,在优化模型结构的同时,减少误差对预测结果的影响,并建立了胸径、树高和林龄3者之间的相容性和一致性,为米槠林分的生长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朝阳市主要树种组林分平均胸径生长率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总体理论编制朝阳市油松、刺槐、杨柳、速生杨4个树种组林分平均胸径生长率通用模型,以2005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为原始数据,涵盖全市所有地区不同地理位置和不同立地条件的生长水平.建立4种模拟方程,通过拟合与优化及结果精度的检验,选择出各树种组的平均胸径生长率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