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世界全脂奶粉供需两旺。世界最大的全脂奶粉生产国为中国、新西兰和巴西,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奶粉消费国和进口国,新西兰是世界最大的全脂奶粉出口国。近年来,全脂奶粉价格波动较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国际全脂奶粉的价格处于低谷。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超常波动区间生猪价格与母猪价格(生猪价格为全国三元生猪价格,母猪价格为全国二元母猪价格)的波动关系,确定两者是否存在异向波动,本文首先引入异步系数,对数据进行基本统计分析,并通过波动幅度将价格波动划分为正常波动与超常波动;再通过互谱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进行实证。结果表明:生猪价格与母猪价格的波动密切相关,且生猪价格波动略微领先于母猪价格波动;超常波动区间下,生猪价格与母猪价格的异向波动确实存在,且异步系数稍高于正常波动区间;异向波动可以看作是生猪价格超常波动的一个表征和警兆。  相似文献   

3.
虞华  陈光亚 《养猪》2010,(3):78-79
生猪生产事关人民生活,猪肉价格剧烈波动会影响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市场物价的稳定。作为世界养猪大国,养猪业在我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养猪业的市场波动有其自身的特点,由于生猪的生产需要至少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而且生猪产品又是鲜活产品,生猪市场更具经营风险。因此让养殖企业与屠宰加工企业规避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让猪肉价格趋于稳定,意义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2012年世界奶制品市场起伏波动,上半年价格持续下降,下半年价格逐步回升,中国奶业发展基本稳定.本文在全面分析2012年世界及中国奶业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对2013年的奶业发展形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正>生猪生产事关人民生活,猪肉价格剧烈波动会影响到居民的正常生活水平和市场物价的稳定。作为世界养猪大国,养猪业在我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养猪业的市场波动有其自身的特点,由于生猪的生产需要至少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而且生猪产品又是鲜活产品,使生猪市场更具经营风险。因此怎样才能让养殖企业与屠宰加工企业规避因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让猪肉价格更趋向于稳定,其意义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生猪生产事关人民生活,猪肉价格剧烈波动会影响到居民的正常生活水平和市场物价的稳定。作为世界养猪大国,养猪业在我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养猪业的市场波动有其自身的特点,由于生猪的生产需要至少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而且生猪产品又是鲜活产品,使生猪市场更具经营风险。因此怎样才能让养殖企业与屠宰加工企业规避因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让猪肉价格更趋向于稳定,其意义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我国羊肉价格自 2006 年以来产生了较为明显的波动,给市场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本文将分析我国羊肉价格随机波动与价格之间的动态反馈关系,研究在参数可变模型(TVP)基础上,利用 UVSVM 模型,分析 2000 年 1 月 2018 年 5 月中国羊肉价格的波动特征,以及这种价格波动率的不确定性对价格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羊肉价格的随机波动对羊肉价格水平的影响较小;但羊肉价格水平的变化会影响短期羊肉价格的随机波动,当羊肉价格较高时,价格的随机波动会减弱,当羊肉价格水平较低时,价格波动随之扩大;价格的随机波动偏离价格水平均值越远,这种波动会加剧,且呈螺旋式扩张。基于此,政府应该采取相应预警措施,抑制价格短期剧烈波动,保证市场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猪肉价格波动较大,"猪周期"比较明显。猪肉价格波动除了受自身的市场规律影响外,还受到其他替代品价格的影响。本文在描述猪肉价格及其替代品价格波动特征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主要替代品价格波动对猪肉价格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猪肉价格与牛肉价格、羊肉价格和鸡肉价格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猪肉价格受到自身价格波动的影响最大,主要替代品中鸡肉价格对猪肉价格的影响最大。基于此,本文对于这种现象进行了解释,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猪肉价格波动较大,"猪周期"比较明显,猪肉价格波动除了受其自身的市场规律影响之外,还受其替代品价格的影响。文章在猪肉价格及其替代品价格波动特征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主要替代品价格波动对猪肉价格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猪肉价格与牛肉价格、羊肉价格和鸡肉价格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猪肉价格受到自身价格波动的影响最大,主要替代品中,鸡肉价格对猪肉价格的影响最大。基于此,本文对于这种现象进行了解释,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生猪价格波动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市场供求规律的作用下,我国生猪价格呈现周期性波动状态。一般认为生猪价格的波动周期为3~4年,而近年来,生猪价格的波动周期渐长,波动幅度加大“,蛛网现象”异常明显,这种波动必然影响广大养殖企业和养猪户的生产积极性。本文探讨了生猪价格波动的形成机理,着重对生猪价格波动的成因进行了系统化的经济学分析,同时也对缓解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鸡蛋价格波动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牧与兽医》2015,(1):125-129
近年来,我国鸡蛋价格波动频繁,鸡蛋价格的大起大落不但会影响居民的生活消费,也会损害养殖户的利益。2000年1月至2013年7月鸡蛋价格月度数据研究表明:我国鸡蛋价格波动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周期性和趋势性。进一步利用同期的玉米价格、雏鸡价格及CPI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脉冲响应分析表明:相对于玉米价格,雏鸡价格和CPI的波动对鸡蛋价格波动有更大影响且持续时间更长;方差分解亦表明CPI和雏鸡价格波动对鸡蛋价格波动的贡献率更大。  相似文献   

12.
研究猪肉价格波动的非对称性特征对掌握猪肉价格波动规律,降低猪肉价格波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运用自回归条件异方差(GARCH)族模型对2002年1月份—2016年6月份间黑龙江省猪肉价格波动的非对称性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猪肉价格存在非对称性波动,且为"正的非对称性"波动。具体表现为猪肉价格受到正向冲击时的波动水平显著大于其受到负向冲击时的波动水平;价格非对称性波动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价格调控政策的时滞性和猪肉供给方不当的供给行为而导致的。基于上述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澳大利亚是世界第一大细毛羊饲养国家,而其细毛羊生产方向也是灵活变化的.其羊毛生产随着世界羊毛与羊肉的价格波动进行生产方式、产品方向的科学调整.  相似文献   

14.
从2006年开始,我国猪肉价格出现了大幅波动,饲料作为猪肉价格波动中的一个重要成本因素,对猪肉价格的波动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文章通过对我国近年来猪肉价格的波动情况进行分析,并通过应用对数线性模型测算出饲料成本等各种因素对猪肉价格波动的影响程度,对未来猪肉价格理性波动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世界养猪生产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雷致中世界养猪业,近十年内有一定的发展。世界猪肉的生产和消费市场主要在亚、欧、美洲各国家。饲料价格和人的生活水平与需求的变化,影响到猪肉生产和供应的周期性波动,这种波动周期一般为5年。由于气候条件、粮食...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影响生猪价格波动的因素进行深入浅出的剖析,通俗地解读了影响生猪价格波动因素的复杂性。并指出供给方面因素是影响生猪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市场供求信息的滞后性是影响生猪价格波动的深层原因。另外,疫情、通货膨胀等因素对生猪价格波动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韩田莉 《饲料研究》2024,(4):180-184
文章基于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饲料粮价格数据,采用TGARCH模型实证检验我国各地区饲料粮价格非对称性波动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仅有7个省份饲料粮价格存在非对称波动,说明我国饲料粮价格波动不是普遍规律,而是个体属性;我国饲料粮价格非对称性特征具有区域异质性,黑龙江、吉林、河南和内蒙古的饲料粮价格存在负向非对称性波动,江苏、山东和广东的饲料粮价格存在正向非对称性波动;政策变动、自然灾害、技术等不规则因素变动是引发饲料粮价格非对称性波动的主要原因。因此,相关主体应提高饲料粮价格变动信息判断能力,采取差异化饲料粮价格调控措施,强化市场调控力度,有效调控饲料粮价格波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2008年1月第1周—2019年3月第1周中国生鲜乳价格周度数据,借助MS-GARCH类模型对中国生鲜乳价格波动的双重非对称效应进行考察。结果表明:(1)中国生鲜乳价格在平缓波动状态和剧烈波动状态下频繁运行并转换;剧烈波动状态下价格波动的持续性更强,而平缓波动状态下的运行概率更高;平缓波动状态下的平均持续时间分布的跳跃性较高,剧烈波动状态下则相对稳定。(2)中国生鲜乳价格波动存在明显双重非对称效应;"利空消息"在平缓波动状态和剧烈波动状态下对生鲜乳价格波动带来的冲击均大于"利好消息",且平缓波动状态下"利空消息"带来的冲击性更强。可见,中国生鲜乳价格存在明显杠杆效应,平缓波动状态下的杠杆效应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国猪肉价格波动剧烈,2016年猪肉市场又出现了大幅波动,再次引发了社会的关注。为了分析猪肉与仔猪价格及其收益率的波动关系,研究利用多元GARCH模型检验了猪肉及仔猪价格波动是否存在集群效应和溢出效应。结果说明:我国猪肉和仔猪市场均存在集群效应和溢出效应,即猪肉与仔猪市场受到外部冲击时,猪肉和仔猪市场都将出现持续的波动;同时,猪肉与仔猪价格之间的波动容易在两个市场间传递,一个市场的剧烈波动会引发另一个市场的剧烈波动。由于我国生猪养殖户缺乏市场信息,一旦市场出现价格波动容易盲目扩大或缩小养殖规模,继而引发后续价格波动,因此为稳定市场,政府应提升市场信息透明度,利用生猪储备调控猪肉价格防止出现价格大幅度波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30个省(市、自治区)猪肉月度价格数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TGARCH模型对中国各地区猪肉价格波动的非对称性特征及其成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仅有8个地区的猪肉价格存在非对称波动,表明中国猪肉价格非对称性波动不是普遍规律,而是个体特征;中国猪肉价格波动的非对称性特征存在着区域差异,山西省、吉林省和天津市的猪肉价格存在负的非对称波动,黑龙江省、甘肃省、安徽省、云南省以及浙江省的猪肉价格则存在着正的非对称波动;疫病、自然灾害、政策和技术等不规则因素的变动是引发猪肉价格非对称性波动的主要原因。有鉴于此,生猪饲养者应区别对待具有不同非对称性特征地区的猪肉价格变化信息,提高对波动的预判能力;政府部门相关政策的制定也应因地制宜,实现对猪肉价格波动的有效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