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在广西石漠化综合治理中.种植中草药不失为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恢复石山地区生态的好途径。根据广西石山地区的地理条件、生态条件及中草药的市场前景.概述适合目前栽培的金银花、扶芳藤等18种中草药品种.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2.
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和比较不同产地扶芳藤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广西南宁宾阳县产扶芳藤分离出25个色谱峰,鉴定出13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8.24%。广西柳州融安县产扶芳藤分离出29个色谱峰,鉴定出14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9.96%。广西梧州蒙山县产老扶芳藤分离出32个色谱峰,鉴定出12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2.16%,广西玉林容县产老扶芳藤分离出28个色谱峰,鉴定出11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4.79%。4个产地扶芳藤挥发油化学成分中,有5种成分是它们的共有成分,分别是叶绿醇、棕榈酸、壬烷、异丙苯、六氢法尼基丙酮,可见不同产地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存在差异。该方法结果准确可靠,为合理利用扶芳藤植物资源及其深度研究开发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扶芳藤扦插育苗技术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河南省扶芳藤产业发展现状,总结出扶芳藤扦插育苗技术规范,包括圃地选择与生产设施、整地建床、插条选择与处理、扦插育苗、扦插苗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扶芳藤栽培过程中的病虫害发生情况,以有效控制病虫害危害,保证扶芳藤健康生长,于2007-2009年在广西南宁市对其病虫害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危害扶芳藤的病虫害共16种,其中害虫13种,软体动物1种,病害2种。危害最严重的是稠李巢娥,其次为八点广翅蜡蝉,其余均为轻发生或零星发生。扶芳藤病虫害发生情况属首次报道,并针对病虫害发生特点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丰富城市河道的藤本植物景观,选择了中华常春藤、扶芳藤、常春油麻藤3种植物进行耐热指标研究,测定不同热处理下3种植物叶片的相对含水量、细胞膜透性、叶绿素含量和丙二醛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叶片的相对含水量、细胞膜透性、叶绿素含量和丙二醛含量变化指标可用于中华常春藤、扶芳藤、常春油麻藤3种植物的叶片耐热力测定.3种植物中,以常春油麻藤较耐热,扶芳藤次之,中华常春藤较不耐热.  相似文献   

6.
项延军  李新芝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138-16139,16146
[目的]为丰富城市河道的藤本植物景观。[方法]选择中华常春藤、扶芳藤、常春油麻藤3种植物,进行耐热指标研究。测定不同热处理下3种植物叶片的相对含水量、细胞膜透性、叶绿素含量和MDA含量变化。[结果]叶片的相对含水量、细胞膜透性、叶绿素含量和MDA含量指标可用于中华常春藤、扶芳藤、常春油麻藤3种植物的叶片耐热力测定。[结论]3种植物中,以常春油麻藤较耐热,扶芳藤次之,中华常春藤较不耐热。  相似文献   

7.
田间试验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均可提高扶芳藤产量,增幅为58%~87%;增施氮肥能显著提高扶芳藤对氮素的吸收,而增施磷、钾肥,扶芳藤吸收磷、钾素的增幅不高;每生产1000kg鲜扶芳藤需吸收N 4.088~5.672kg、P2O51.573~1.802kg、K2O 2.544~4.517kg;扶芳藤对养分的吸收基本保持平缓均衡的趋势,在养分供给上可根据实际情况均衡施肥,就能保持扶芳藤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8.
观察扶芳藤的物候期,研究扶芳藤的生长规律及攀附特性.扶芳藤萌芽早,花蕾生长期长,种子成熟期晚,当年生叶片冬季不脱落,休眠期晚;扶芳藤年生长期长,一个生长周期会出现两次生长高峰,其新梢的年生长、节间及叶片生长规律遵循 Logistic 方程的拟合曲线;常绿直立型向阳性好,匍匐生长型耐荫能力强不同的扶芳藤类型适宜于攀援不同角度,常绿直立生长的扶芳藤类型攀援于近90°的攀附物时生长速度大,随角度的减小高生长量成规律性递减;冬季红叶匍匐生长的扶芳藤类型则在攀援于近 50°的角度时生长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9.
吲哚丁酸提高扶芳藤秋季扦插成活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业》2020,(7)
扶芳藤[学名:Euonymus fortunei(Turcz.)Hand.-Mazz],卫矛科卫矛属常绿藤本灌木。抗旱性强、性喜温暖、抗盐碱,广泛用于园林造景和城市生态体系建设。扶芳藤用种子繁殖的成活率低,目前主要应用扦插繁殖。为提高扶芳藤秋季扦插成活率,采用不同浓度的吲哚丁酸溶液来研究对扶芳藤插穗秋季扦插成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天津农业科学》2016,(1):37-41
通过总黄酮的提取及其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研究,可为园艺植物扶芳藤提供新的深层次开发和利用方向。将扶芳藤叶片洗净烘干至恒质量,粉碎后分别采用石油醚、75%乙醇在索式提取器里回流浸提,然后减压浓缩提取液,得到扶芳藤叶总黄酮提取物,以芦丁和Vc为阳性对照,进行体外抗氧化试验研究。结果显示,扶芳藤叶总黄酮提取物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远远优于芦丁和Vc,清除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能力与芦丁和Vc相当,且在试验浓度范围内,清除能力随扶芳藤叶中总黄酮提取物浓度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研究认为扶芳藤叶可加强作为天然抗氧化剂来源的应用,同时,该研究可为园艺植物扶芳藤具有的药用保健作用提供机理阐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扶芳藤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扶芳藤的生物学特性、分类及养护管理,总结了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方法,以期为扶芳藤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扶芳藤药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Turcz.)Hand.-Mazz.]是应用历史悠久的药用资源,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其药理作用研究较少。笔者在广泛检索文献的基础上,对扶芳藤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现代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为扶芳藤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利用RAPD标记技术对56份扶芳藤、3份大叶黄杨和1份胶东卫矛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出35个引物扩增出205条稳定、清晰、可重复的DNA片段,其中32个引物扩增出100条带具有多态性,其多态性频率48.78%;不同引物及不同位点谱带所揭示的扶芳藤遗传差异较大,其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布范围为0.0331 ̄0.8904;根据引物L04和U12扩增的RAPD带型和以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可明显地区分扶芳藤与大叶黄杨、冬季全部落叶的与冬季不落或部分落叶的扶芳藤类型、从中国收集的扶芳藤资源与从捷克和美国引入的3个品种;同时聚类分析还可区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与其他地区收集扶芳藤资源。  相似文献   

14.
市场前沿     
《农家致富》2007,(15):17-17
棉油价格高位回落;竹笋开发利用价值高;大豆行情走势平缓;种植核桃树可致富;扶芳藤盆景潜力大……[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扶芳藤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扶芳藤在环境绿化和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功能、特点和应用,指出了扶芳藤在环境绿化和城市园林绿化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对9个扶芳藤品种叶片中的粗蛋白及18种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扶芳藤叶片中粗蛋白含量高,氨基酸种类丰富,其中含有动物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不同品种间粗蛋白和氨基酸含量差异极显著,同一品种不同氨基酸种类含量之间差异极显著。谷氨酸在各个品种中含量最高;胱氨酸、色氨酸和氨在扶芳藤叶片中的含量低且相对稳定,三者与粗蛋白含量呈正相关但不显著,其他16种氨基酸与粗蛋白含量呈正相关且达极显著水平,说明不同扶芳藤品种叶片中粗蛋白和氨基酸特性具有一致性。并建议进行开发扶芳藤牧草、饲料和保健茶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水杨酸对3个品种扶芳藤抗旱性的影响.[方法]在水胁迫条件下,用0(对照CK)、0.5、2.0、5.0 mmol/L浓度的水杨酸对3个品种的扶芳藤叶面进行处理,通过测定总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研究3个品种扶芳藤种质材料的抗旱性.[结果]喷施浓度为2.0 mmol/L水杨酸时大叶扶芳藤的抗旱性最强,喷施浓度为0.5 mmol/L水杨酸时花叶扶芳藤的抗旱性最强,喷施浓度为5.0 mmol/L水杨酸时小叶扶芳藤的抗旱性最强.[结论]该研究为扶芳藤抗旱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石蜡切片法制片,观察了4个扶芳藤品种茎、叶横切面的解剖结构,发现不同扶芳藤品种茎、叶的解剖结构相似,但其结构参数差异较大。运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对其结构参数进行了分析,得出宽瓣扶芳藤的茎表皮角质层厚度、叶片上表皮角质层厚度、叶片厚度及叶片栅栏组织厚度等4个抗旱指标均最大,与另外3种品种间差异显著;金边扶芳藤的上述4个指标最小与另外3个品种间差异也显著。同时得出扶芳藤茎和叶片的表皮细胞外壁的角质层厚度、叶片厚度及叶片栅栏组织细胞的排列方式等结构特征与其抗旱性相关。4个扶芳藤品种的抗旱顺序从强到弱依次为宽瓣扶芳藤﹥红脉扶芳藤﹥紫红扶芳藤﹥金边扶芳藤。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扶芳藤扦插育苗的最佳基质配比。[方法]采用5种基质配比,分别为M1(50%泥炭+50%珍珠岩)、M2(40%泥炭+60%珍珠岩)、M3(50%泥炭+50%栗钙土)、M4(40%泥炭+60%栗钙土)、M5(100%泥炭)对扶芳藤进行容器扦插育苗试验,对不同基质引起的扶芳藤愈伤率、生根率、根长、单株根系数目、新生枝数及新生枝生长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基质M1中扦插的扶芳藤生根率、愈伤率最高,分别为87%和88%;根长最长,为68.0 mm;平均新生枝数最多,为4.6条,效果最佳。基质M5中扦插的扶芳藤,其单株根系数目最少,为43.1条;新生枝生长量最高,为12.7 cm;基质M4最差。[结论]基质M1与M5比较适合扶芳藤插穗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0(对照CK)、5、15和25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下研究了不同水分胁迫处理下扶芳藤光合和其他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各处理光合速率显著下降,而水分利用效率比对照均有所提高.各处理的扶芳藤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都呈明显的双峰曲线,这与扶芳藤特性和环境因子的日进程密切相关.综合各处理光合与其他生理指标,25PEG处理,第3天,扶芳藤植株受到水分胁迫影响较大,致使其生理机能受到伤害,而5PEG、15PEG处理至第5天仍表现出对干旱的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