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决玉米生产上抗病丰产品种缺少的问题,针对性选用抗病优异玉米种质材料,构建基础群体,通过回交、定向接种鉴定,早代配合力测定,选育出抗病优良自交系WX101和WX113,以其为亲本杂交组配育成玉米新品种众德丰6号。该品种抗穗腐病,中抗大斑病、茎腐病;籽粒粗淀粉含量高达76.95%;参加山西省玉米早熟区域试验2 a平均产量为12 836.5 kg/hm~2,比对照增产5.3%;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13 272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7.4%。在生产上配套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栽培技术,同时提出适合品种简单高效的制种技术。众德丰6号丰产,多抗,质优,广适,2019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山西春播早熟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高产玉米杂交种晋单77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选育高产、抗旱、抗倒伏、抗病玉米新品种,山西省农科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采用传统育种方法与分子技术结合,利用美国玉米优良种质,以L3115作母本,以L0367作父本选育出'晋单77号'玉米杂交种,2010年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晋单77号'具有高产、优质、多抗、耐密的优点,淀粉含量74.45%,属高淀粉品种,平均产量达11400 kg/hm2.该品种的种子生产技术简便,产量高,降低了生产成本.在生产中结合科学管理,提高单产,带动总产增加,为保障粮食安全奠定基础,开发应用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黑龙江省高淀粉玉米品种缺乏及分类混乱的问题,对该地区88个主要玉米杂交种的高淀粉特性进行筛选与评价。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平均淀粉含量73.32%。筛选出淀粉含量≥72%的高淀粉玉米70个,平均淀粉含量73.82%。其中高淀粉一级为1个、二级品种29个、三级品种40个。工业专用型高淀粉玉米品种(粗淀粉含量在75%以上)仅有13个,分布在各个熟期组。通过对参选的高淀粉品种筛选结合其实际产量,评价各熟期组高产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4.
锦单20号是锦州农科院以自选系Tied1为母本,301为父本育成的中晚熟耐密型玉米单交种。该品种农艺性状优良,产量高、抗性强、淀粉含量高,适合密植,增产潜力大。2009年经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高产制种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5.
圣华玉12号是以自交系粤农9号选-5为母本、自交系B73-1为父本杂交育成的高产优质早熟玉米新品种。经2013年—2014年广东省春植普通玉米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试验示范,结果显示,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5 157.0 kg/hm~2,比对照种华玉8号增产8.9%;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 787.5 kg/hm~2,比对照种华玉8号增产14.29%;淀粉含量为64.6%,蛋白质含量为9.72%,脂肪含量为3.30%,容重为791.94 g/L,品质优良;耐贫瘠,适宜在广东春秋季节种植,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2015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6.
黔单10号是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旱粮所用自交系93-63作母本、Q102作父本组配选育的高产、优质、多抗紧凑型玉米杂交种,2000年已通过贵州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和全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适应性,其产量一般在7500kg/hm^2左右;能抗大小斑病、丝黑穗病等多种病害;其粗蛋白含量为11.27%,赖氨酸含量为0.37%,营养品质优。已列为2001年农业部丰收计划推荐推广品种,具有较大的推广和利用潜力。同时黔单10号制种难度小,制种产量高,推广和经营均可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高淀粉玉米杂交种凉单4号是武威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525-2-2为母本、593-1-2-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单交种。该品种生育期140d左右(武威井灌区),属中晚熟玉米品种。在1997-1998年的生产试验、示范中,2a平均产量11679~12402kg/hm2,较对照品种凉单1号增产15.6%~17.2%。在1995-2000年各级各类试验中表现出高产、优质、抗病和适应性强的特点,尤其是籽粒淀粉含量达74.25%,属高淀粉玉米品种,是理想的玉米淀粉工业原料品种。  相似文献   

8.
高产优质多抗糯玉米杂交种贵糯7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贵糯7号是贵州大学农学院选育的高产优质多抗糯玉米杂交种。在2004~2005年贵州省鲜食玉米杂交种区试中,两年区试平均脱皮鲜果穗产量13 444.5 kg/hm2,比对照筑糯2号平均增产10.3%,两年12个点次中,11增1减,其中6个点次是第一位,增产点数占总试点数的91.7%。贵糯7号粗淀粉含量为64.16%,支链淀粉占总淀粉的含量为100%,粗蛋白质10.16%,赖氨酸0.20%,色氨酸0.11%,感观和蒸煮品质鉴评综合评分79.7(达二级标准),居参试组合第2位。该品种种子顶土能力强,幼苗生长健壮,综合抗性好,高产稳产,适应性广;外观品质、气味、色泽好;糯性、甜度、风味、柔嫩性佳,皮较薄,品质优良。2006年6月已通过贵州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伊单48号是吉林省稷种业有限公司于2009年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在吉林省2013-2014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11 483.5 kg/hm2,比对照品种德美亚3号增产5.3%。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0 670.7 kg,比对照品种德美亚3号增产4.3%。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容重高、抗病性强、淀粉含量高等特点。2015年2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吉林省玉米早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菏玉127玉米新品种是在选系过程中经多次测配、异地鉴定于2007年筛选出来的综合性状好、产量高的组合,该品种于2014年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鲁农审2014005号,淀粉含量74.9%。文章介绍了该品种的育种思路、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抗性、品质及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1.
玉米新品种晋单75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及推广示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程宏  郑联寿  陈喜明 《山西农业科学》2013,41(10):1067-1069
玉米新品种晋单75号是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于2005年组配而成,2010年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良好的稳产性和较高的生产潜力,一般产量为10 50012 000 kg/hm2,在高产示范中最高产量可达14 667 kg/hm2;其是一个具有高抗矮花叶病,中抗大斑病、茎腐病,抗穗腐病、粗缩病、丝黑穗病,适应性好、品质优良的中熟大穗品种,在山西省有广泛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2.
忻玉6002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选系t14-3b为母本,自选系忻9101-1为父本,于2004年选育而成。在2006年山西省预备试验中,以10 984.5 kg/hm2的单产水平排第12位,比对照品种农大108增产19.0%。2007—2008年山西省区域试验(2年)中,平均产量为10 825.5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6.7%,位于参试品种的第8位。在2008年的玉米中晚熟组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10 831.5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6.9%,位于参试品种的第11位。该品种高产、优质、多抗,淀粉含量74.49%,属于高淀粉品种;抗玉米穗腐病(病级3)、粗缩病(病株率2.9%~4.4%),中抗玉米大斑病(病级5)、茎腐病(病株率13.8%~29.0%),感玉米丝黑穗病(病株率3.6%~17.8%)、矮花叶病(病情指数15.4~59.1);适应性广、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平均产量可达10 880.5 kg/hm2,开发应用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13.
皖甜1号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自选自交系“皖甜系1号”做母本,外引系“超甜776”为父本育成的超甜玉米杂交种,200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皖甜1号平均鲜穗产量11992.5kg/hm2,比对照穗甜1号增产10.3%。该品种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子粒黄色,后期保甜度好,可溶性糖含量达22.4%,且果皮较薄,适口性好,品质较优。该品种适宜在国家东南玉米区种植,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长单529"是长春市农业科学院于2003年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在吉林省2006-2007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10 775.3 kg/hm2,比对照品种"龙单13号、吉单27"增产11.5%。2007年生产试验中平均公顷产量9 840.5 kg/hm2,比对照品种吉单27增产7.1%。该品种具有丰产性好、品质优、淀粉含量高、抗病性较强等特点。2008年2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正式定名为"长单529"。该品种适宜在吉林省玉米中早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高产玉米杂交种‘晋单77号’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选育高产、抗旱、抗倒伏、抗病玉米新品种,山西省农科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采用传统育种方法与分子技术结合,利用美国玉米优良种质,以L3115作母本,以L0367作父本选育出‘晋单77号’玉米杂交种,2010年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晋单77号’具有高产、优质、多抗、耐密的优点,淀粉含量74.45%,属高淀粉品种,平均产量达11400 kg/hm~2。该品种的种子生产技术简便,产量高,降低了生产成本。在生产中结合科学管理,提高单产,带动总产增加,为保障粮食安全奠定基础,开发应用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16.
九单64由吉林市农业科学院玉米所于1999年以自选系九122为母本,外引系丹340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新品种。2006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产量高,适应范围广,抗病性强,活秆成熟,淀粉含量高等特点,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适合清、间、混、套种,清种最适密度45000株/hm2。制种时母父本同期播种,行比1∶6。  相似文献   

17.
百事灵通     
新品展台7-2玉米新品种通过审定山西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邮编:046011,电话:0355-2093917)选育的高淀粉玉米新品种“长玉19”,前不久通过了山西省品种审定。该品种生育期春播126天,中晚熟。粗淀粉含量76.5%,属高淀粉玉米品种。高抗矮花叶病,抗大斑病、小斑病、茎腐病、穗腐病,轻  相似文献   

18.
1998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玉米新杂交种--成单19,是我省第一个达到和超过川单9号和成单14(均为"九五"玉米区试对照品种)、增产8%以上的突破性品种,该品种具有强大的杂种优势,高产、稳产性良好,1998年28个点生产试验、示范,平均亩产501.44公斤,其中:9个点比川单9号平均增产16.4%;8个点平均比成单14增产12.7%;11个点平均比雅玉2号、川单12等增产11.2%.还涌现出了4个点高产典型,亩产分别达到771、769、761.8、748.5公斤.农业部1998年在我省南充市举办的"全国玉米新品种展示",同田统一密度的省内外52个新育成品种比较,成单19产量名列第一位.  相似文献   

19.
为培育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玉米杂交种,2002年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05223为母本、唐171为父本杂交组配育成唐玉20号。2006年和2008年天津市夏玉米区域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10 548 kg/hm2和9 342 kg/hm2,分别较对照纪元1号增产7.9%和7.5%,增产极显著。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早熟、抗逆性强等特点。2008年通过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推广。2010年通过唐山市农作物新品种试验,准予示范。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玉米的种植业结构调整,近年来,我站加大玉米品种的引种力度,丰富品种类型.以发展优质饲料玉米为主,同时,也引种了淀粉工业用的高淀粉玉米在全市组织试验.2002年13个普通玉米品种经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籽粒客重大于或等于710 g/L的品种6个(正大9号、东单15、金海6号、金海601号、涿单18号、海禾14号);淀粉含量大于或接近75%的品种3个(京科15、东225、津玉60);淀粉含量大于或等于72%的品种6个(高优1号、涿单18号、海禾14号、强盛1号、金海6号、金海601号).新品种来源、产量、特征特性及适宜种植地区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