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桃早花种类雌雄配子体发育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桃一些早花种类雌雄配子体发育具有特殊性。甘肃桃(PrunuskansuensisRehd.)、山桃(P.davidianaFranchet)和白碧桃(P.persicaBatsch.f.alba-plenaSchneid)花粉发育远远早于栽培桃(P.persicaSieb.etZucc.),冬季已经形成花粉粒,栽培桃春季才形成花粉粒。桃与山桃的杂种后代花粉发育与山桃相似,而且深冬寒冷条件下仍能发育。山桃雌雄配子体的发育不同步。山桃雌配子体发育既早于栽培桃又表现各发育时期持续的时间较栽培桃长,二者雌配子体发育上最大的区别是,山桃冬前形成胚珠原基而后越冬,而栽培桃以子房阶段越冬,春季才形成胚珠原基。  相似文献   

2.
桃及其近缘种花芽分化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珂  李靖  王力荣  黎明  方庆 《果树学报》2006,23(6):809-813
以甘肃桃(甘肃桃1号)(Prunuskansuensis)、新疆桃(喀什2号)(P.ferganensis)、普通桃(青丝)(P.persica)为试材,研究了他们的花芽分化特性。结果表明,甘肃桃、新疆桃和普通桃花芽分化顺序一致,都是按花芽分化始期、萼片原基、花瓣原基、雄蕊原基、雌蕊原基这个顺序分化的,但花芽分化各阶段所持续的时间各不相同。甘肃桃、新疆桃和普通桃花芽分化始期不同。甘肃桃花芽分化始期较早,在6月上、中旬已经开始分化,而新疆桃、普通桃则在6月下旬到7月上旬才开始分化。甘肃桃与新疆桃、普通桃雌配子体发育存在差异,甘肃桃形成胚珠原基后越冬,而新疆桃、普通桃则以子房阶段越冬,春季才形成胚珠原基。  相似文献   

3.
黄金梨胚珠、花粉发育及花粉败育过程的显微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观察了黄金梨的胚珠、胚囊、花粉发生发育过程中细胞形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黄金梨的胚珠、胚囊、花粉发育是在春季萌芽到开花过程中完成的。在开花前28d花芽萌动初期,胚珠原基出现,花药囊内为小孢子母细胞;花前21d胚珠原基分化出内外珠被,四分体开始出现;花前14d四分体出现率最高;开花时胚囊形成,花粉败育并形成空花药囊。造成黄金梨花粉败育的原因是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四分体及四分体分离后形成的早期花粉细胞无细胞核,早期花粉细胞液化不能形成较厚硬的外壁而解体。  相似文献   

4.
中华猕猴桃性别分化的细胞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石蜡制片和扫描电镜的方法对中华猕猴桃雌雄株花器官发育差异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雄株花蕾的心室形成后无胚珠原基产生是造成雌蕊不育的主要原因;雌株花蕾的花药发育和小孢子发生至四分体时期与雄株无明显的差异,最终花粉败育主要是由于小孢子发育或雄配子体形成过程不正常所致。观察中发现,猕猴桃雄株的花药4室,绒毡层为腺质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为四面体型,成熟花粉粒为椭圆形,具3条萌发沟,属2–细胞型。  相似文献   

5.
辣椒大、小孢子发生与雌、雄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申家恒  李伟  杨虹  丁建庭  李冉俐 《园艺学报》2007,34(6):1443-1452
运用常规石蜡制片技术与光学显微镜技术研究了辣椒(Capsicum annuum L.)大、小孢子发生以及雌、雄配子体的发育。结果表明:辣椒具5枚花药,花药4室,花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2~3层中层和腺质异型绒毡层组成。药室外侧绒毡层由初生周缘细胞衍生而来;药室内侧绒毡层由药隔细胞衍生而来,共同对雄配子体的发育起关键作用。雄蕊中为多孢原,每个药室的横切面为两排小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后,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的排列为四面体型和十字型。成熟花粉具3个萌发孔,为二细胞型花粉。中央特立胎座,多胚珠,倒生,单珠被,薄珠心,具有珠被绒毡层。胚珠内为单孢原,胞原直接发育为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线形四分体,合点端倒数第2个大孢子发育为功能大孢子,经连续3次有丝分裂发育为七细胞七核的成熟胚囊,雌配子体的发育为蓼型。雄蕊发育早于雌蕊,花蕾开放前,雌、雄蕊发育趋于同步。开花时,散出的花粉落到自身雌蕊柱头上,从而实现自花授粉受精。讨论了异型绒毡层的来源、形态结构特点与雄性不育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黄花菜大孢子和小孢子的发生及雌、雄配子体的发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 对黄花菜大孢子和小孢子的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花药壁发育为单子叶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胞质分裂为连续型。小孢子四分体排列为左右对称型和四面体型。成熟花粉为二细胞型。花粉为椭球形, 具有一个萌发沟。生殖细胞呈现前期至早中期核形态。双珠被、薄珠心、倒生胚珠。珠心表皮下的雌性孢原直接发育为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线形四分体。合点端大孢子为功能大孢子。雌配子体发育为蓼型。记录了雌、雄配子体发育的对应关系。成熟胚囊里, 反足细胞早期退化, 助细胞无钩状结构并具发达的丝状器以及中央细胞内没有明显大液泡是黄花菜胚囊发育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7.
荔枝雌雄性器官发育的相互消长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荔枝一般具有三种性别的花,但在单花开始分化时,均具有两性体原基,直至性母细胞减数分裂期,两性器官的分化仍正常同步地进行,其雌、雄蕊的特化和性别的歧异,是在通过减数分裂之后才开始发生。一般,第一批开放的花朵,其雄性器官发育正常,但雌性器官的胚珠,在其双层珠被发育到一定程度时即中途停顿,子房亦随之萎缩,从而成为雌蕊完全退化的雄性花;第二批开放的花朵,其雌性器官发育正常,雄蕊则在花粉母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形成单核花粉时即停止发育,从而成为雄蕊发育不完全的功能上的雌性花;第三批开放的花朵,其雄性器官发育正常,雌性器官则在开花前一周左右,胚珠及雌蕊发育停顿,成为雌蕊发育不完全的功能上的雄性花。进一步搞清荔枝雌、雄性器官相互消长的内在机理,将可实现对荔枝的花性进行人工调控。  相似文献   

8.
严蕾  张荣  石卓功 《北方园艺》2018,(15):52-57
板栗在云南省栽培范围较广,但单位面积产量一直不高。该试验以云南当地具有代表性的板栗品种"永丰1号"为试材,利用石蜡切片研究了板栗雌花分化组织形态学特性以及相对应的外部形态特征。结果表明:3月上旬出现两性花序原基,雌花簇原基5月中旬形成胚珠原基,5月底形成四分体大孢子,6月上旬形成八核胚囊;胚珠倒生,厚珠心,双珠被,四分体呈直线形。雌花内部发育与外部形态特征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正> 落叶果树绝大多数的种、变种以及品种在早春开花前,花粉母细胞才进行减数分裂形成花粉粒。然而山桃(Prunus davidiana)这个种很特殊,在秋末叶片变黄即将脱落时,就已经形成花粉粒了,并且以花粉粒形式越冬。而且,冬季12月初山桃枝条室内插瓶即可开花。核果类果树中另一个种甘肃桃(Prunus kansuensis)也有此特性,但其花粉粒  相似文献   

10.
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技术对黄金树花器官的发生及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1)黄金树花器官的形态发生及发育过程集中于3月下旬-5月上旬;(2)花原基分化形成花的整个过程符合一般的分化顺序:花萼原基-花冠原基-雄蕊原基-雌蕊原基,且各原基在分化顺序上存在交叉;(3)花药及胚珠的发育与花器官的形态发生之间有明显的连续性,当花蕾直径为3.0 mm左右时花粉母细胞及完整的花粉囊壁形成,直径达到3.5 mm左右时胚珠中出现孢原细胞的分化,它直接起大孢子母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李金珠 《福建果树》1990,(4):10-11,9
目前大部份荔枝及龙眼产区仍存在低产和大小年结果现象。为探讨和解决此问题,一些研究者从栽培管理,环境条件对开花结果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较多,而从雌雄配子体发育方面进行的研究尚缺。Banerji Ⅰ、& Chaudhuri K、L、及梁天干和作者曾报道过荔枝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的发育及龙眼的受精作用的研究.本文着重讨论雌花的胚珠发育状况对结果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大小年结果和分析低产的原因,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单核枇杷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以3个单核枇杷单株‘2-27’、‘10-6’、‘10-47’为试材,‘大五星’为对照,研究了单核枇杷花粉活力、离体萌发率和授粉受精亲和性,并进行了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和雌配子体发育进程的解剖学观察,并鉴定其倍性。【结果】3个单核枇杷都是三倍体;花粉畸形率高、离体萌发率极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二倍体花粉在单核枇杷柱头上有生长缓慢或停滞的现象,田间杂交所获子代全部为单核;单核枇杷中多见胚囊过早解体退化,导致大部分未受精胚珠过早败育。偶见1个子房中仅存1个正常胚珠,有望发育为单核果实。【结论】三倍体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离重组或不减数等形成低几率育性,最终获得的极少数有育性的配子才是形成单核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黄金树花器官发生及发育的形态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技术对黄金树花器官的发生及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1)黄金树花器官的形态发生及发育过程集中于3月下旬~5月上旬进行,速度较快,历时较短。(2)花原基分化形成花的整个过程符合一般的分化顺序:花萼原基-花冠原基-雄蕊原基-雌蕊原基,且各原基在分化顺序上存在交叉。(3)花药及胚珠的发育与花器官的形态发生之间有明显的连续性,当花蕾直径为3.0 mm左右时花粉母细胞及完整的花粉囊壁形成,直径达到3.5 mm左右时胚珠中出现孢原细胞的分化,它直接起大孢子母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葫芦科蔬菜作物单倍体材料创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雷春  陈劲枫 《中国蔬菜》2006,1(1):33-36
葫芦科作物单倍体诱导有离体雄核发育和雌核发育两种途径。其中离体雄核发育途径(即花药或花粉培养)创制单倍体较为困难,雌核发育途径中的离体未授粉子房或胚珠培养及辐射花粉授粉技术诱导单倍体有较多成功的报道。本文综述了葫芦科蔬菜作物单倍体创制的研究进展,并简要地展望了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我们采用石腊切片和细胞学压片技术,首次较详尽地研究了番茄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的细胞形态学过程,续而又研究了番茄雄性不育系(花粉败育型,品系72—1)花药组织和小孢子的异常现象、不同发育时期的败育程度和败育原因等问题.结果发现: 1.番茄小孢子的发生从孢原细胞开始,经过造孢细胞、小孢子母细胞、四分体、小孢子和雄配子体等发育阶段,最后形成二核花粉。番茄的绒毡层细胞属于变形绒毡层类  相似文献   

16.
油茶异常落花落果现象的生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年正常开花结果和异常落花落果的油茶样株为试材,采用碘-碘化钾溶液测定其花粉活力,苯胺蓝染色法观察花粉管生长情况,石蜡切片观察胚囊和雌配子体的发育,同时通过自然授粉和异花授粉试验观察各样株的坐果率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正常开花结果的油茶树花粉活力、花粉管在花柱中的生长比例都明显比异常落花落果的油茶树高。方差分析表明,油茶坐果率与不同开花结果性状的样株显著相关,与授粉方式不相关。异常落花落果样株与正常开花结果样株相比,雌配子体发育更易出现异常和退化,致使胚珠畸形,导致花后落花落果严重,坐果率极低。  相似文献   

17.
利用石蜡切片法对粉绿铁线莲(Clematis glauca)的花芽分化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其形态分化阶段可分为未分化期、分化初期、花被片分化期、雄蕊分化期和雌蕊分化期。各轮花器官为向心式发生,向心式发育。在性细胞分化成熟阶段,雄配子体先于雌配子体发育完全。花药4室,花药壁发育类型为双子叶型,具腺质绒毡层。胞质分裂为同时型,以四面体型四分体为主,花粉粒为2–细胞型。成熟花药中表皮细胞退化或仅余残迹,花药壁仅由纤维状加厚的内皮层构成。子房1室,内含少量退化胚珠及一发育正常的胚珠,倒生,单珠被,薄珠心,蓼形胚囊,具线形四分体及双核反足细胞。在铁线莲属植物中,粉绿铁线莲可能处于相对进化的过渡地位。  相似文献   

18.
在龙岩野柿子代群体中发现一株雄全同株个体‘龙岩野柿1号’,全株3朵合生聚伞形花序的中间1朵为两性花的概率大于80%,两侧分别为完全雄花。以‘龙岩野柿1号’的雄花和两性花为材料,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其雌、雄蕊发育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其两性花雌、雄蕊原基均发育正常,雄花雌蕊原基发育中无子房功能性组织产生;两性花发育早于雄花。雄花和两性花的花药4室,花药壁发育为双子叶型,由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腺质绒毡层组成;四分体为四面体型和对称型,减数分裂为同时型;成熟花粉为2–细胞型,3条萌发沟;单核靠边期存在少量畸形花粉粒和空花粉粒;不同药室及同一药室的小孢子发育存在不同步现象。两性花子房8室,中轴胎座,倒生胚珠,双珠被,薄珠心,单孢原细胞;大孢子四分体直线排列,功能大孢子位于合顶端,蓼型胚囊。  相似文献   

19.
同源四倍体青花菜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爱氏苏木精染色—冬青油透明”技术, 观察研究了同源四倍体青花菜( 2n = 4x = 36)雄配子体的动态发育过程。结果表明: 同源四倍体青花菜与相应的二倍体在雄配子的整个发育过程上表现相似, 细胞核经一次有丝分裂产生营养核与生殖核, 生殖核再经一次有丝分裂形成两个精核, 最终形成3 - 细胞成熟花粉, 具4个或3个萌发孔; 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异常频率为12114% , 败育主要发生在单核  相似文献   

20.
甜樱桃胚珠、花粉发育与温度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为探明甜樱桃性细胞发育规律及其所需的温度条件,利用石腊切片方法观察了露地栽培条件下,甜樱桃胚珠、胚囊和花粉发生发育过程的形态变化特征及其所需最低和最高温度。结果表明,甜樱桃的胚珠、胚囊和花粉发育,是在春季伴随着温度逐渐升高完成的;花前21 ̄35d,随着气温的升高,小孢子母细胞由相互连接在一起逐渐分离呈游离状态,在开花前21d的萌芽期前后完成2次分裂,由一个细胞分裂成四个细胞(四分体)形成花粉粒,此过程是在较低的温度(-0.1 ̄12.8℃)条件下完成;萌芽以后,胚珠的发育速度加快,开花前14d左右完成胚珠发育过程,胚囊的形成是在开花前7d内完成;甜樱桃的胚珠由单层珠被、珠心及胚囊构成。试验结果可为甜樱桃设施栽培的温度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