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黔西北山区进行两年的肥料试验,分析了施肥与小麦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关系。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施肥后小麦产量增加,氮磷钾肥配施时小麦产量达到最高,为5 811 kg/hm2。单施氮、单施钾和氮钾肥配施处理与不施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施肥可以提高小麦对土壤中氮、磷的吸收,且肥料配施效果优于肥料单施;单施氮肥时氮肥利用率仅为30.09%,分别与磷、钾、磷钾肥配施后氮肥利用率显著提高。单施磷肥时磷肥利用率仅为17.40%,分别与氮、氮钾肥配施后磷肥利用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崇明岛轻质土壤小麦配方施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建立适宜小麦种植的施肥指标体系,对崇明岛轻质土壤进行小麦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增产率、单位养分籽粒产出率、产投比均以施氮肥最高;肥料利用率以钾肥最高,氮肥次之,磷肥最低;施氮肥0~255 kg/hm2、磷肥0~76.5 kg/hm2、钾肥0~76.5 kg/hm2,小麦产量随着肥料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继续增加施肥量,产量则逐渐下降;施肥量配比为氮274.7 kg/hm2、磷69.9 kg/hm2、钾74.0 kg/hm2时,产量最高为5 766.6 kg/hm2.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谷子高产施肥中氮、磷、钾肥的最佳施用方式。[方法]以谷子品种“张杂10”为材料,研究氮、磷、钾肥运筹对谷子品质与产量的影响。[结果]产量最高的处理为N4,氮肥施用量为225 kg/hm2,产量为7443.55 kg/hm2。磷肥处理产量最高的是P5,磷肥施用量为240 kg/hm2,产量为6800.45 kg/hm2。钾肥处理产量最高的是K4,钾肥施用量为90 kg/hm2,产量为7180.16 kg/hm2。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可以显著提高产量、穗粒重、千粒重以及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但降低脂肪和纤维含量;磷肥施用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产量以及蛋白质、纤维的含量,但降低脂肪含量;钾肥施用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产量以及灰分、碳水化合物、脂肪、纤维的含量,但降低蛋白质的含量。[结论]氮肥是提高产量的最主要决定性因素,磷肥和钾肥只有与氮肥相互配施才能发挥增产的效用。  相似文献   

4.
不同施肥配方对川麦冬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探讨氮肥、磷肥、钾肥对川麦冬产量的单因素效应,发现3个因素对川麦冬产量影响的顺序为钾肥>氮肥>磷肥;互作效应分析显示,氮肥、磷肥的交互效应对川麦冬产量的影响极显著,其中低氮低磷及高氮高磷组合均能促进川麦冬增产;边际效应分析显示,产量变化速率顺序为磷肥>氮肥>钾肥.当肥料的施用配方为氮498.525 kg/hm2、磷573.525 kg/hm2、钾231.18 kg/hm2时,川麦冬产量达到最高,为5 612.827 5 kg/hm2.  相似文献   

5.
施肥对甜高粱产量、养分吸收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辽甜1号’为材料,分析氮磷钾肥不同施肥类型和氮肥施用量对甜高粱产量、养分吸收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肥单施或配施均可显著增加甜高粱籽粒产量,其中,N、P2O5和K2O各300kg/hm2配施产量最高,为3 816kg/hm2,相比不施肥增产79.2%。氮磷钾肥配施经济效益最高,为10 092元/hm2,较不施肥增收40.7%。N、P2O5和K2O各300kg/hm2配施植株氮、磷、钾吸收总量最大,吸氮量比不施肥增加76.8%,吸磷量增加131.2%,吸钾量增加90.7%,以300kg/hm2 P2O5和300kg/hm2 K2O为底肥,增施氮肥有利于提高甜高粱产量和经济效益,但不利于成熟期甜高粱茎秆糖分的积累。氮、磷、钾吸收量随施氮量增加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适量施用氮肥有利于甜高粱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氮肥过量施用不但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不利于养分的吸收。氮肥最佳施用量为246.0kg/hm2,籽粒产量较不施氮肥增产49.4%,经济效益增收29.3%。  相似文献   

6.
以旱作免耕条件下燕麦田为研究对象,设置了不施肥(CK)、单施氮肥(N)、单施磷肥(P)、单施钾肥(K)、氮磷肥配施(NP)和氮磷钾肥配施(NPK)6个处理,研究其对旱作免耕土壤养分、微生物量及燕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处理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提高旱作免耕燕麦田的土壤有机质、全量养分和速效养分含量;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在燕麦生育期内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高低顺序均表现为氮磷钾肥配施>氮磷肥配施>单施氮肥>单施磷肥>单施钾肥>不施肥,土壤微生物量磷高低顺序表现为氮磷钾肥配施>氮磷肥配施>单施磷肥>单施氮肥>单施钾肥>不施肥,其中氮磷钾肥配施和氮磷肥配施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与不施肥处理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不同施肥处理产量表现为氮磷钾肥配施>氮磷肥配施>单施氮肥>单施磷肥>单施钾肥>不施肥,除单施磷肥和单施钾肥处理外,其他处理均与不施肥处理显著差异,其中氮磷钾肥配施处理产量最高,为2 238.25 kg/hm2,较对照增产24.3%.  相似文献   

7.
何武  杨虎  姜忠米  张君江 《农技服务》2012,29(7):860+862
为晴隆县小麦肥料施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3414"田间试验,对晴隆县沙壤土小麦栽培施用的氮、磷、钾肥肥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冬小麦的最大施肥量为氮肥258.3 kg/hm2、磷肥131.4 kg/hm2、钾肥106.8 kg/hm2,产量为3 210.15 kg/hm2。最佳经济施肥量为氮肥152.25 kg/hm2、磷肥74.7 kg/hm2、钾肥64.05 kg/hm2,产量为2 966.7 kg/hm2。  相似文献   

8.
平衡施肥对水稻金优527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平衡施肥对金优527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氮、磷、钾肥平衡施肥的产量最高,为9187.5kg/hm2,居各处理产量首位,比对照增产21.9%;其次是磷、钾肥配施,产量为8660.0kg/hm2,比对照增产14.9%;单施氮肥的产量较低,为7741.0kg/hm2,仅较对照增产2.71%。经济效益以氮、磷、钾肥平衡施肥的产量最高,为11160.3元/hm2。  相似文献   

9.
按照农业部推荐的国际平衡施肥项目3414试验设计,进行弱筋小麦平衡施肥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如皋市小麦生产,肥料对产量的影响氮肥>磷肥>钾肥;弱筋小麦要高产,必须氮、磷、钾齐全,氮∶磷∶钾=10.∶750∶.5时,产量最高;最佳施肥量纯氮为204.13kg/km2,五氧化二磷为70.45kg/hm2,氧化钾为50.36kg/hm2,氮∶磷∶钾=10∶.330∶.45,最佳产量为7 384.30kg/hm2。  相似文献   

10.
崔亚玲 《宁夏农林科技》2011,52(9):99-99,101
试验采用氮、磷、钾肥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结果表明:红薯达到较高产量的适宜施肥量为:氮肥270~405 kg/hm2,磷肥135~180 kg/hm2;钾肥90~135 kg/hm2。  相似文献   

11.
选用高产小麦泰山23号,在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研究了氮磷钾施用量对小麦干物质积累量、籽粒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及氮肥和磷肥农学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施磷钾水平条件下,施氮量(N)在0~240 kg/hm2范围内,随施氮量的增加小麦干物质积累量、产量、蛋白质含量、磷肥农学利用率提高,而氮肥农学利用率下降;同一施氮钾水平条件下,施磷量(P2O5)在0~210 kg/hm2范围内,随施磷量的增加干物质积累量、产量、氮肥农学利用率提高,而磷肥农学利用率除不施氮条件下随施磷量增加升高外,其他处理随施磷量的增加而降低;籽粒蛋白质含量先增后减。综合考虑小麦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肥料利用率,每公顷施用N 180 kg,P2O5105 kg,K2O 105 kg为最优氮磷钾组合,其配比为1.7∶1∶1。  相似文献   

12.
磷钾肥配合施用,可增强小麦群个体素质,提高成穗率,增加千粒重,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增施磷钾肥可提高强筋小麦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改善小麦籽粒品质。中等肥力田块强筋小麦生产,氮:磷:钾配比应掌握在1:0.4:0.4,磷钾肥以底施50%、拔节期追施50%,施用量P2O596kg/hm2,k2O96kg/hm2为最佳。  相似文献   

13.
弱筋小麦郑麦004的氮、磷肥运筹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弱筋小麦产量和品质同步提高的氮、磷肥最佳投入模式,选取弱筋品种郑麦004为试验材料,在弱筋麦适宜区信阳、罗山、息县三地进行了氮、磷肥施用模式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和追施氮肥时间的推迟,弱筋小麦产量和湿面筋含量有所增加,因此应"稳底控追",保证产量,稳定品质;增施磷肥和后期喷洒磷酸二氢钾均能提高弱筋小麦产量,但对品质指标影响较小。因此提出了"氮肥可‘稳底控追’、磷肥可‘增底补喷’"的弱筋麦高产优质氮磷运筹模式。通过优化氮磷肥配施模式,从而优化了弱筋麦的主要品质指标。  相似文献   

14.
氮、磷、钾、硫肥对苜蓿产量和品质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4因素(氮、磷、钾、硫),3水平进行苜蓿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对苜蓿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尿素225kg/hm^2、过磷酸钙562.5kg/hm^2、硫酸钾675kg/hm^2、硫磺粉75kg/hm^2时产量最高分别为:14550,14550,13678.5,12789kg/hm^2,分别高于对照28.3%,31.1%,20.6%,13.7%。施肥可提高苜蓿粗蛋白含量,硫酸钾的效果最明显:第一茬在225kg/hm^2时粗蛋自含量为19.4%,高于对照27.9%;第二茬450kg/hm^2时粗蛋白含量为20.1%,高于对照12.5%;施适量的氮、磷、钾可促进对其他养分的吸收。施硫磺粉对土壤养分没有明显的影响。施尿素、过磷酸钙、硫磺粉均能提高种植苜蓿经济效益,每公顷分别增值1476.9,1439.1,750.3元。  相似文献   

15.
在0~20cm土层土壤速效磷含量分别为15.94 mg/kg(M-P)和30.44 mg/kg(H-P)的地力条件下,研究了施磷量对小麦产量、品质和磷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磷提高了M-P地的籽粒产量,但对H-P地产量无显著影响。磷肥农学利用率不同处理之间比较,两块地均表现为P2O575kg/hm2处理最高,且M-P地优于H-P地。施磷提高了M-P地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面团稳定时间和评价值;P2O575 kg/hm2处理的籽粒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均最优。P2O5为45 kg/hm2和75 kg/hm2的处理对H-P地小麦品质无显著影响,施磷量超过75 kg/hm2的处理,小麦籽粒加工品质变劣。  相似文献   

16.
长期定位施肥对水稻、小麦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经连续12年有机肥和化肥配施的定位试验,至第12年对水稻、小麦进行数据监测,结果表明,3个施化肥处理中,施栏肥配施化肥处理的有效穗比秸秆还田配施化肥作物(小麦、单季稻)2季增加86.9万/hm2,秸秆还田配施化肥的有效穗比单施化肥作物(小麦、单季稻)2季增加11.65万/hm2;作物(小麦、单季稻)产量2季以施栏肥配施化肥比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年平均增产367.5 kg/hm2,增长率为3.4%,秸秆还田配施化肥比单施化肥年增长率提高了5.8%。3个不施化肥处理中,施栏肥的有效穗比秸秆还田作物(小麦、单季稻)2季增加33.3万/hm2,秸秆还田的有效穗比不施肥(对照)作物(小麦、单季稻)2季增加19.95万/hm2。施栏肥比秸秆还田年平均增产277.5 kg/hm2,增长率7.4%,秸秆还田比不施肥(对照)增产15.8%。土壤养分施栏肥和秸秆还田耕层(0~20 cm)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均有提高,施栏肥增幅最大,无机区增幅较小。而全钾、速效钾含量变化程度不同。通过监测结果得出,以栏肥配施化肥的施肥方式对作物增产和改良土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氮磷营养对高寒阴湿区春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平衡K、S及微量元素肥料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氮磷水平下的配合施用对玉米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N、P单施或配施可明显改善玉米农艺性状,施N后玉米的综合农艺性状明显改善,施P可促进玉米提早抽雄,穗粒数、百粒质量增加,秃顶长减少.不同比例的氮磷配施可以大幅度提高玉米的产量,每kg N增产玉米10.7~18.3 kg,每kg P2O5增产玉米9.9~10.8 kg.施肥对玉米籽粒品质有较大的影响,但氮磷配施更有利于籽粒品质的提高.在黄绵土上种植玉米制约其产量的主要因素是N,其次为P,从产量和品质综合考虑推荐施肥量N 225 kg/hm2、P2O5150 kg/hm2.  相似文献   

18.
新疆小麦、玉米的产量和氮磷钾肥利用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新疆小麦、玉米化肥利用效率现状,进一步优化养分管理,提高化肥利用效率,为新疆乃至全国粮食安全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方法】2018—2020年,在新疆主要粮食种植区开展72个田间试验(小麦40个、玉米32个),设置氮磷钾(NPK)、无氮(PK)、无磷(NK)、无钾(NP)4个处理,3次重复,分析新疆当前施肥条件下小麦、玉米的养分吸收,氮、磷、钾肥产量反应,农学效率,肥料利用率等特征。【结果】(1)新疆小麦氮(N)、磷(P2O5)、钾肥(K2O)平均施用量分别为233.1、128.0和75.5 kg·hm-2,玉米氮、磷、钾肥平均施用量分别为254.9、148.0和67.8 kg·hm-2。(2)小麦NPK处理平均产量为7 504 kg·hm-2,氮、磷、钾肥的平均产量反应分别为2 206 kg·hm-2(500—3 795 kg·hm-2)、2 016 kg·hm-2(288—4 230 kg·hm-2)和1 362 kg·hm-2(105—2 910 kg·hm-2),施氮、磷、钾肥的平均增产率分别为45.0%、39.7%和23.0%;玉米NPK处理平均产量为13 715 kg·hm-2,氮、磷、钾肥的平均产量反应分别为4 657 kg·hm-2(1 559—6 900 kg·hm-2)、1 942 kg·hm-2(473—4 699 kg·hm-2)和1 297 kg·hm-2(113—5 440 kg·hm-2),施氮、磷、钾肥的平均增产率分别为52.2%、21.2%和15.5%。玉米施氮肥的产量反应明显高于小麦。(3)NPK处理中,每形成100 kg小麦籽粒需氮(N)2.7 kg(1.7—4.0 kg)、磷(P2O5)0.8 kg(0.4-1.3 kg)、钾(K2O)2.1 kg(1.2—3.9 kg);每形成100 kg玉米籽粒需氮(N)2.1 kg(1.5-2.9 kg)、磷(P2O5)0.8 kg(0.4-1.2 kg)、钾(K2O)2.1 kg(0.7—3.4 kg)。(4)新疆小麦氮、磷、钾肥的平均农学效率分别为9.6、15.9和18.7 kg·kg-1,磷、钾肥显著高于氮肥;玉米氮、磷、钾肥的平均农学效率分别为18.7、13.4和18.1 kg·kg-1,氮、钾肥显著高于磷肥。玉米氮肥的农学效率高于小麦,磷、钾肥的农学效率两种作物差异不大。(5)新疆小麦氮、磷、钾肥的平均利用率分别为41.4%、21.8%和45.2%;玉米氮、磷、钾肥的平均利用率分别为46.9%、20.5%和49.6%。小麦、玉米的氮、钾肥利用率均显著高于磷肥。【结论】当前新疆小麦、玉米产量水平较高,氮、磷、钾肥利用效率已处于较高水平,氮、钾肥的利用率显著高于磷肥。小麦、玉米对缺氮最为敏感,其次对缺磷,缺钾的减产幅度最低。当前新疆小麦、玉米的氮肥施用量较合理,施钾量不足,小麦存在过量施磷。今后需加大小麦、玉米的钾肥投入,减少小麦的磷肥投入。  相似文献   

19.
采用大田定位试验,研究了氮磷钾与锌肥配施对小麦和玉米产量及Z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有效Zn含量高于1.20 mg/kg的土壤上施用Zn肥,小麦和玉米增产效果不明显。不同施肥处理的小麦和玉米植株的Zn含量及Zn吸收量存在明显差异。土施Zn肥能显著提高小麦和玉米籽粒的Zn含量及Zn吸收量。与氮磷钾配施相比,氮磷钾配施锌肥小麦籽粒的Zn含量和Zn吸收量分别提高25.0%和25.7%,玉米籽粒的Zn含量和Zn吸收量分别提高12.0%和13.0%。  相似文献   

20.
施用发酵油枯对烟草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立辉  郑华  袁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7):3419-3420
[目的]改善烤烟品质,提高肥料施用效益。[方法]采用随机区组处理,设置了不同量油枯与复合肥配施的田间试验:①CK(不施肥);②纯施复合肥,施氮量为60.00 kg/hm^2;③复合肥提供氮量48.75 kg/hm^2加发酵油枯提供的氮11.25 kg/hm^2;④复合肥提供氮量45.00 kg/hm^2加发酵油枯提供氮量15.00 kg/hm^2。[结果]处理④各方面表现最好。[结论]施用发酵油枯可促进烟株生长发育,提高烟叶产量,改善烟叶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