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木薯淀粉进口国,文章分析了中国木薯淀粉进出口贸易的现状及格局,预计未来5~10年木薯淀粉的进口量将继续增加,进口价格仍然将处于高位,东盟仍然是主要的进口来源国;木薯淀粉的出口量仍将维持现状;木薯淀粉企业“走出去”发展必将成为未来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据越南贸易信息中心数据,2007年1~8月份,越南西宁省已向日本、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等国家和地区出口5万吨木薯淀粉,创该省木薯淀粉出口量的最高纪录,出口值超过1300万美元。仅2007年8月的前半月,西宁省就出口了7700多吨木薯淀粉,出口值达200万美元。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一东盟多领域广泛合作的背景下,中国—印度尼西亚(印尼)的经贸和交流合作迅速增长.印尼气候适合种植木薯,是世界第二大木薯生产国.1961~2011年印尼木薯总产量呈波动上升趋势,木薯种植面积波动下降,木薯单产阶段性地提高,并有所波动.印尼木薯产量主要集中在楠榜,东爪哇,中爪哇,西爪哇等省(州),产量位居前5位的省(州)占全国的比例为79.9%~82.7%.印尼木薯有46.4%~46.6%用于食物消费,而用于“其他”用途(可能是淀粉相关的化工产品,如乙醇)占比为33.7%~43.3%,木薯用途优先保证食用.2005~2009年印尼进出口量占总产量的比例范围分别为2.7%~7.7%,和3.0%~7.4%,进口量有时略大于出口量,并且有贸易逆差.印尼木薯品种多样,单产逐渐提升,并且大部分品种块根口味偏甜,符合食用要求.  相似文献   

4.
《中国热带农业》2004,(1):38-40
木薯是世界三大薯类作物之一,主要生长在热带和部分亚热带地区。其生长快、产量高、病虫害少、适应性强、用途广,有着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在我国,木薯淀粉仅次于玉米淀粉,是食品、造纸和纺织等工业领域的重要原料。近年来,全国木薯栽培面积保持在40多万公顷,总产鲜薯600多万吨。全国约有300多家木薯淀粉厂,年总设计加工淀粉能力达300万吨,但实际年生产木薯淀粉约50万吨,木薯生产远未能满足工业需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木薯地水土流失严重,制约了木薯的种植面积以及单产和总产。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品资所凭借多年从事木薯地水土保持研究与推广的丰富经验,特别是结合“农民参与式”木薯地水土保持研究与推广的丰富经历,总结了一套木薯地水土保持及高产配套新技术。这些技术都已有一定的推广应用规模,对帮助热区农民脱贫致富,促进木薯种植业和加工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木薯为大戟科木薯属植物,是世界六大农作物之一,是热带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生产淀粉和酒精的重要原料。我国木薯产区主要集中在广西,近年来,随着木薯加工企业的建厂投产进行淀粉和酒精加工,木薯与其他农作物套种成了新形势下种植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广西木薯生产发展对策之浅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木薯是世界三大薯类(马铃薯、甘薯、木薯)之一。其全身都可利用:叶片可养蚕;茎杆可作繁殖材料或培养食用菌;块根富含淀粉,除作饲料之外,还可加工生产淀粉及其衍生物(如乙醇、山梨醇、赖氨酸等等)。木薯具有粗生易种,耐旱耐瘠,适应性广的特点,是我国重要的一种旱地经济作物,其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海南、福建、云南等省(区),年种植面积600—675万亩。广西是我国木薯生产的主产区,近年来,年种植面积在350万亩左右,占全国种植面积的50%以上,年产鲜薯230万吨左右。木薯生产的发展,促进了木薯加工业的发展,目前全区已建…  相似文献   

7.
柬埔寨磅湛省农业局官员最近表示。磅湛省在足社和棉末建立了两家大规模生产淀粉的工厂后,省内的木薯种植也不断增加。省农业局长贡成表示。因为该省的木薯市场稳定,木薯种植业迅速发展,目前,许多农民把种植其它农作物的土地改种木薯。他指出,该省的足社、棉末、支拜三县共有132公顷木薯种植地,即使木薯种植面积增多了,但生产的木薯仍然不能满足两家淀粉厂的需求。他说,厂商目前到各村收购木薯,  相似文献   

8.
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为大戟科植物,其块根富含淀粉,是全球近6亿人口膳食性热量的主要来源,在100多个国家广泛种植;而在中国,木薯主要作为淀粉加工业和生物酒精的原料。木薯用途广泛,其遗传改良日益受重视;转基因育种可弥补传统育种缺陷,是木薯品种遗传改良可行且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介绍了近年转基因技术在降低木薯块根氰化物含量、提高/调整蛋白质和淀粉含量,延缓收获后生理性变质以及抗病虫害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并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木薯有适应性强和生物产量高等优点,是新兴的热带作物产业,自中国加入WTO和东盟“10 3”后,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经调研,近5年,世界木薯的收获面积、单产、总产和进出口贸易均增长较快,由于中国木薯产品远不能满足国内需求,迅速成为木薯干片和淀粉的最大进口国。此外,中国化石能源紧缺,发展替代能源势在必行。目前,用木薯加工淀粉和能源酒精,其品质和经济效益优过玉米和甘蔗等原料,较好促进华南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同时,存在木薯的科研推广基础差,良种良法面积少,加工原料缺口过半,深加工和治污技术滞后等困境。因此,中国木薯产业化的发展对策,就是加强政府、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力度,强化木薯的选育种、高产生理生化、深加工和治污等研究,及大力扩种和普及良种良法等。  相似文献   

10.
我国木薯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市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的木薯种植,木薯淀粉(变性淀粉),木薯酒精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展望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木薯是世界三大薯类作物之一,同时也是全球年产亿吨以上的七大作物之一。木薯收获产品主要是地下块根。其含有丰富的淀粉,既可作粮食和饲料,又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由于木薯具有耐旱、耐瘦瘠的特点,一直以来栽培多粗放管理,产量低,效益差。随着各种深加工技术日趋成熟,化石能源紧缺,木薯成为重要的生物质能源植物,是世界公认综合利用价值极高的经济作物和重要工业原料,因而木薯原料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也吸引了世界各国木薯研究者广泛致力于提高它的产量,以求增加其种植收益。木薯增产潜力很大,据梁光商(1982)、温健(1962)等人报道,在中国,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木薯进出口贸易现状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玲  李宁辉  冯献 《农业展望》2010,6(7):47-51
木薯主要的贸易产品为鲜木薯、木薯干片及木薯淀粉。近年来中国木薯出口逐年减少,成为木薯净进口国。文章分析了中国木薯的进出口贸易现状,剖析了中国木薯的进出口贸易格局及木薯制成品的贸易格局。预计中国鲜木薯(或干片)、木薯淀粉的进口量将继续增长,进口价格依然坚挺;出口量仍然有限;东盟国家仍将是中国木薯的主要进口对象,木薯贸易将向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日,中国检验认证集团(简称CCIC)柬埔寨公司完成了首批出口中国的木薯淀粉的检验工作,并出具和发放了CCIC柬埔寨公司首张木薯淀粉品质分析证书和重量检验证书。据悉,这笔业务是柬埔寨LYTAIMENGCO.,LTD.出口到中国的20个集装箱,共400t柬埔寨木薯淀粉,已于2012年10月6日起航运往中国秦皇岛。CCIC柬埔寨公司对该批柬埔寨木薯淀粉进行品质分析、重量等检验工作,并出具了品质分析  相似文献   

14.
以木薯品种新选048为材料,在施氧化钾(K_2O)300 kg/hm~2的水平下,分别在种植前作基肥、苗期作苗肥和结薯期作结薯肥3个不同时期施用,探讨不同时期施钾对木薯淀粉合成关键活性和淀粉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施钾块根产量和淀粉产量最高,其次是种植前施钾,再次是结薯期施钾。木薯不同时期施钾对块根蔗糖、还原糖、可溶性总糖含量有显著的影响,苗期施钾更有利于提高块根的蔗糖、还原糖和可溶性糖含量。木薯不同时期施钾的淀粉合成关键酶的活性有显著差异,苗期施钾对提高块根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游离态淀粉合成酶(SSS)活性、淀粉分支酶(SBE)和叶片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的活性效果最好。可见,木薯苗期施钾不仅能有效促进木薯生长,还能提高木薯块根产量和淀粉含量。  相似文献   

15.
云大—120浸种对木薯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8-1999年对不同浓度的云大-120浸种对木薯的增产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木薯种茎用云大-1202000-4000倍液浸种均获得不同程度增产,其中以3000倍液浸种增产效果最好,木薯用云大-120浸种可以促进种茎根、芽萌发和茎叶生长,促进块根分化、发育和淀粉积累,提高块根产量和淀粉含量。  相似文献   

16.
木薯间作套种穿心莲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薯作为全球重要的薯类作物,既是热带地区粮食安全的保障,也是重要的淀粉工业原料。为促进木薯产业的发展,提高木薯种植比较经济效益,根据我区木薯间作套种中药材穿心莲在平南县的种植管理经验,总结出一套成熟的木薯间作套种穿心莲栽培技术,为木薯间作套种规范化栽培和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木薯群体重要农艺性状遗传连锁图谱和QTL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薯是全球三大块根类作物之一,近年来被认为是热带地区重要的生物能源候选作物。木薯块根淀粉含量在28%~35%。生产上木薯大多数种植于瘠薄的土地上,缺乏管理,产量潜力不能够充分发挥,通过分子育种等手段提高品种淀粉生产能力和抗逆性,改良品质,提高木薯的综合利用价值,是木薯产业发展的挑战性课题。  相似文献   

18.
在木薯种植过程中,农户主要关心是否高产,其次是易种植、易收获;加工企业则希望木薯淀粉含量高,纤维少,易加工。目前海南省白沙地区木薯主栽品种为华南5号,该品种产量较高,受到当地种植户的欢迎,但淀粉加工企业认为其淀粉含量不高,纤维较多,对机器磨损较大。因此,选育各方都能接受的新品种是本试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木薯起源于热带美洲,于1820年前后引入我国栽培,早期的主要用途是粮食和饲料。20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普遍种植食用的甜品种木薯,如面包木薯和糯米木薯等,但产量低,品味略欠不足。21世纪50年代后,木薯除做部分粮食外,逐渐转为饲料和加工淀粉的原料,淀粉再加工为食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不同气象因子对木薯淀粉含量的影响,并给木薯种植规划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以GR3为材料,对3年4个试验点的木薯淀粉含量与8类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淀粉含量与年均温达到极显著正相关,与年积温、9月份均温达到显著正相关,与10月份月均温、11月份月均温、3月份月均温和年日照呈正相关,与降水量呈负相关;年均温、10月份月均温和11月份均温是影响木薯淀粉含量的主要气象因子。结论:提高各种温度因子、增加日照时数、减少降水量有利于淀粉积累;以年均温为主要参考指标,结合10月份均温和11月份均温规划种植木薯,可保证木薯淀粉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