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对皖西南地区坡地混播牧草进行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和草产量分析,试验采用了10个品种。结果表明:①苏丹草×聚合草、苏丹草×白三叶混播时,其鲜草、干草产量都高于其他混播组合,含糖量排列第3;②紫花苜蓿×苇状羊茅混播时含糖量虽然最高,但它的鲜草、干草产量都不高。综合这两点,A3、A4这2种混播组合表现突出。因此,在坡地为15度的皖西南地区苏丹草×聚合草、苏丹草×白三叶混播时表现最优良,适合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2.
以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及鸭茅混播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混播组合在黔南州苹果园、梨园、刺梨园、核桃园等果林下的生长状况.经过4年的试验,从鲜草产量、草层的可利用空间、干鲜比、抗逆性等综合因素分析发现,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鸭茅(C)在几种果林下的综合表现最好,平均产草量最高,达到49 781.41 kg/hm2;干鲜比最大,为0.292;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鸭茅(C)在抗倒伏性上的综合表现最强.该牧草组合可在在黔南州果林下饲养绿壳蛋鸡时选择种植.  相似文献   

3.
杂交苏丹草不同亲本分期播种的生长发育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以苏丹草作为父本 ,甜高粱不育系A1、A2 、A3 作母本 ,每期 1父 3母同时播种 ,每隔 7d播 1期 ,共播 9期。试验结果表明 :(1)A1×父为最佳组合 ,A3 ×父次之 ,A2 ×父各期均不能受精结实 ,应予淘汰 ;(2 )最佳播期为 5月 2 2日至 6月 12日。  相似文献   

4.
混播草种及其比例对黔草4号鸭茅草地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明黔草4号鸭茅的混播草地组合与草地产量。[方法]以黔草4号鸭茅单播为对照,在贵州省德江县共和乡建植不同混播比例的鸭茅+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鸭茅+白三叶+高羊茅、鸭茅+白三叶共9种混播草地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牧草高度、产量、叶茎比、豆荷比的影响。[结果]鸭茅+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2∶1∶1)草地的产量达101 610 kg/hm~2,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同时叶茎比为2.98,草地质量好,为最优草种组合与混播比例。[结论]该试验为筛选适宜贵州黔草4号鸭茅草地建植的最佳草种组合和混播比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刈割次数、施氮量和混播比例对扁穗牛鞭草和白三叶混播草地产量和群落组成的影响。结果发现,混播草地各处理产量均高于对照,处理④产量最高。处理12○中白三叶在混播草地中所占比例最高。刈割次数是影响混播草地产量和混播群落组分变化的决定因素。采用灰色关联综合分析各混播组合的稳定性发现,处理④和12○的稳定性最好。试验显示,在合适的栽培管理条件下成功建植扁穗牛鞭草和白三叶混播草地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威宁草芦与赛特紫花苜蓿和海发白三叶单播及混播处理鲜草产量的测定,结果表明,混播人工草地产草量比单播的要高。混播处理对威宁草芦、赛特紫花苜蓿和海发白三叶的产草量的影响的最佳拟合曲线方程分别为6次、4次、4次方程式。从对各处理进行竞争力分析结果来看,混播草地的竞争力大于单播草地。处理A1B5C5的竞争力最强,达到1.602,其次为处理A1C4,处理A2C2为第三,竞争力分别为1.546和1.486;单播最低,处理A、B、C的竞争力均为1。牧草的生长速度变化随生育时期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威宁草芦的生长速度在3月下旬前较慢,以后则生长迅速,赛特紫花苜蓿和海发白三叶的生长速度则与此相反。  相似文献   

7.
高寒牧区青贮玉米的品质分析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玉米(Zea mays)作为青贮饲料在高寒牧区的品质及丰产栽培技术,开展了玉米品质分析及密度、追肥、玉米与箭筈豌豆混播试验研究.结果表明:4个玉米品种的粗蛋白质2.48%~4.49%,粗脂肪0.40%~0.72%,中性洗涤纤维(NDF)67.86%~73.45%,酸性洗涤纤维(ADF)37.30%~46.39%.玉米在高寒牧区可以高密度种植,‘金穗3号’每公顷种植21万株时的鲜草和干草产量比种植15.57万株时增产22.82%和16.55%,‘中玉9号’增产14.33%和9.79%.拔节期每公顷追施尿素150kg时比不追肥时鲜草和干草的产量,‘金穗3号’增产22.92%和27.32%,‘中玉9号’增产13.71%和12.64%.玉米与箭筈豌豆混播,玉米株高、茎粗、单株鲜质量和干质量表现为极显著降低(P0.01),玉米单播与混播间总鲜草和干草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扁穗雀麦单混播草地产草量和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扁穗雀麦和白三叶、红三叶2种豆科牧草在不同混播比例下的组合,进行株高、地上生物量和营养成分的研究,结果表明:混播草地中扁穗雀麦的株高均高于其单播株高,且随时间的推移,高度增加优势减弱.不同混播比例下,25%扁穗雀麦+75%白三叶的鲜、干草产草量最高,分别为105 910 kg/hm2和18 272 kg/hm2,与其它各处理差异显著(P<0.05).该混播组合下,草地的粗蛋白含量和粗蛋白产量也最高,分别为20.88%和3 815.19 kg/hm2,其NDF和ADF含量为混播草地中最低.与红三叶混播,则以50%扁穗雀麦+50%红三叶处理下最好,其鲜干草、粗蛋白含量和产量最高,而NDF和ADF则均较低.  相似文献   

9.
杨菲  赵相勇  陈培燕 《农技服务》2012,29(6):696+700
为了进一步比较野生地八角的,以紫花苜蓿和白三叶为对照,对3个豆科牧草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威宁地八角鲜草、干草和再生性力明显优于白三叶,与紫花苜蓿相比,鲜草产量没有差异性,干草小于紫花苜蓿。同时,威宁地八角种子小,产量高,达400.5kg/hm2,千粒重为1.20 g。威宁地八角综合现状表现优良。  相似文献   

10.
退耕还草坡耕地水土保持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2002~2004年在金沙江流域海拔2000m的半山区进行退耕还草试验。结果表明,多年生黑麦草和白三叶混播组合在植被覆盖度和生物量均高于其它混播组合,土壤抗剪强度与根系密度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可作为衡量土壤耐侵蚀能力的一个参考指标;与撂荒坡地相比较,人工混播草地土壤的抗崩解时间延长219~583h,地表径流量减少42.1%~52.73%,土壤侵蚀量减少66.45%~70.25%;退耕还草表现出良好的水土保持效应,也为山区群众发展草食动物提供了大量的饲草,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张明均  文克俭  熊先勤 《农技服务》2011,28(8):1227-1227
为提高喀斯特地区天然草地生产能力,采用补播和施肥的方法探索了天然草地改良技术。结果表明:采取补播扁穗雀麦、多年生黑麦草、鸭茅、紫花苜蓿和白三叶的混播草种组合,可提高鲜草产量71.64%,施2 250 kg/hm2复合肥+562.5 kg/hm2尿素可提高鲜草产量67.45%。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由3种国外引进的豆科牧草分别与多年生黑麦草组成3种混播组合进行筛选试验,并以产草量与营养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多叶王紫花苜蓿、南方型百脉根、拉丁若白三叶与多年生黑麦草混播的产量明显高于单播;多叶王紫花苜蓿与多年生黑麦草混播的产量与单播多叶王紫花苜蓿的产量之间相差不大;在3种混播组合中,最佳组合为多叶王紫花苜蓿+多年生黑麦草,其粗蛋白含量达18%以上,营养价值适宜。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不同混播比例、不同播种方式建植混播草地的研究,探索自然降水在500 mm以上的雨养地区,建植优质、高产、稳定与中长利用年限混播人工草地的技术途径.[方法]试验设鸭茅(Dactylisglomerata)与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无芒雀麦(Broumis inermis)与红豆草混播,混播比例为5∶5、4∶6、6∶4三种处理,各处理以1∶1行;2∶2行;3∶3行异行种植;在豆科牧草花期与禾本科牧草抽穗期,测定草地群落各种群组分的密度、高度与产草量,比较分析各处理的草地经济性状表现.[结果]在不同种植方式的处理中,1∶1行的种植方式,各项经济性状指标均优于其它种植方式;在不同混播比例处理中,红豆草与鸭茅混播,以6∶4混播比例的草群产量最高,在1∶1行处理中,平均可产干草1 276.8 g/m2;红豆草与无芒雀麦混播,6∶4与5∶5混播比例的草群产量最高,在1∶1行处理中,平均可产干草1 194.95和1 242.3 g/m2.[结论]试验区草地在建植的当年就表现出良好的长势与较高的生产性能,尤其是豆科牧草的产量大幅度增加,可极大地提升草地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百喜草在退耕坡地种植中的水土保持效应及养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弄清百喜草在退耕坡地种植中的综合效应,采用针刺样点法测定植被覆盖度,小区径流池观测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量等方法,研究了百喜草在退耕坡地种植中的水土保持效应及其养羊效果。结果表明:种植当年,百喜草草丛高度、鲜草产量和植被覆盖度分别达15.63cm、2 567.45kg/667m2和95.62%;种植第3年,鲜草产量和植被覆盖度均较当年有所提高,分别为2 896.24kg/667m2和99.23%;而多年生黑麦草及其混播组合与百喜草相比,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与撂荒坡耕地相比,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量分别降低47.54%和93.25%;百喜草饲养山羊,平均日增重133.5g,其屠宰率和净肉率也较高,每只羊净收入达40.36元。退耕坡地种植百喜草不仅可减少水土流失,而且可长期收获饲草,有利于发展生态草地畜牧业。  相似文献   

15.
扁穗牛鞭草和白三叶混播组合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试验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对16个扁穗牛鞭草和白三叶混播处理的生产性能、饲草质量和群落稳定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通过4年研究发现,在16个混播处理中,处理11(年刈割6次,施氮量为0.9t/hm2·a,白三叶和扁穗牛鞭草的混播比例为1:1)的综合性状表现最好,为最佳建植管理模式。在该处理中,两种混播牧草能够在较长时闻内共存,维持较高的产量和质量并有效抵御杂草的入侵,可以为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高丹草是饲用高梁与苏丹草杂交后的F1代,为一年生夏季优良牧草品种,综合了高粱茎粗、叶宽和苏丹草分蘖力、再生力强的优点,杂种优势非常明显,产量和品质均超过苏丹草。供草时间可持续到10月下旬,鲜草产量0.8~1.0万kg/667m^2,肥水条件充足,可达1.4~2.0万kg/667m^2。干草中含粗蛋白(15%以上)、粗脂肪均高于双亲,含糖量较高,是食草家畜和禽、鱼、奶牛等的高产优质牧草。经适应性试验,表明该品种适宜我市栽培,有较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一、适应范围凡是能种植玉米,海拔高度在600—1500米的范围内,春小麦种植区都能混播苏丹草。二、品种选择麦类品种应选择低矮、抗倒伏、生育期长、产量高的品种,要采取防倒伏措施,否则倒伏地段因透气性差异导致苏丹草幼苗死亡。三、混播拌药播种1.混播拌药:将精选后的春小麦种与苏丹草种子按5:1混合,大麦种与苏丹草按4:1比例混合  相似文献   

18.
在科尔沁沙地将沙生冰草、扁穗冰草、蒙古冰草分别与黄花苜蓿间行混播,设1:0、3:1、5:1和7:1共4个混播比例建植混播草地,研究混播比例对混播当年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混播比例和草种组合对播种当年冰草-黄花苜蓿各草种产量和草地群体总产量影响显著,其中混播比例5:1的沙生冰草与黄花苜蓿混播组合总产量最高,为144.33 g/m2,显著高于各处理组合群体总产量.  相似文献   

19.
罗登  左福元  曾兵  王保全  伍莲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162-16164
[目的]筛选出适合渝西地区的最佳种草模式。[方法]测定皇竹草、甜高粱、扁穗牛鞭草的株高、干物质含量、粗蛋白含量、鲜草产量、干草产量、粗蛋白产量,并计算不同种植面积比例下各组合的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干鲜比和粗蛋白产量。[结果]当3种牧草种植面积比例为3∶1∶1时,牧草鲜草总产量、干草总产量和粗蛋白产量较高,分别达到100 302.642、20 366.092和1 677.739 kg/hm2。[结论]当皇竹草∶甜高粱∶扁穗牛鞭草种植面积比例为3∶1∶1时,能获得较高的牧草总产量和粗蛋白产量。由此提出了"31110"草畜配套模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红枣和核桃成龄果林行间套种苏丹草,研究产草量以及对土壤容重和水分含量的影响,为成龄果林行间的种草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田间取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其产草量、根系分布、土壤容重和贮水量,并对土壤的影响与相邻的棉花套种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红枣林行间套种苏丹草一年可刈割三次,其鲜草和干草产量分别达到51 526.5kg/hm2和20 397.0 kg/hm2;核桃林下套种一年可刈割两次,其鲜草和干草产量分别为35 008.5kg/hm2和13 582.5 kg/hm2;苏丹草套种后土壤容重与相邻的棉花套种地相比有下降趋势.[结论]红枣套种苏丹草的生产性高于核桃套种苏丹草;与相邻的棉花套种比较,对果园土壤、果实产量和品质无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