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江苏省银宝盐业有限公司通过实施青蛤工厂化育苗、土池育苗和大规格苗种培育技术。使青蛤的养殖由过去自然苗种的采捕和原始的粗放粗养逐步转变为人工培育苗种和移苗增养殖。目前,银宝公司实施青蛤工厂化育苗水体2,000m^3,土池育苗的面积达466.6ha,大规格苗种培育的面积66.7ha,年产1-2cm苗种约500t,青蛤养成面积700余ha,年产成品蛤2,000余t,实现产值2,000万元、利润1,000万元,为盐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盐工脱贫致富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青蛤[Cyclina Sinensis(Gmelin)]俗称蛤蜊、黑蛤,为我国沿海重要的经济养殖贝类之一,市场需求量大,并可出口创汇.浙江省乐清市青蛤养殖历史悠久,但苗种来源基本依赖于江苏等外省的自然苗,而自然苗种因受气候、水文等条件影响,丰歉不定,加上近年来自然海区苗种被滥采酷捕,青蛤资源衰竭,养殖苗源日趋匮乏,从而严重阻碍了青蛤养殖业的发展.为了弥补自然苗种资源的不足,笔者于2003至2004年在乐清市成功开展了青蛤人工育苗技术研究,并进行了规模化生产,现将相关技术工艺总结如下,青蛤工厂化育苗生产工艺流程(见图1).  相似文献   

3.
青蛤大规格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青蛤工厂化育苗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对后续的苗种中间培育技术的研究还进行得较少,将人工繁育而成的青蛤幼苗培养至1cm以上的大规格苗种仍是苗种生产的难点。可直接用于滩涂养殖的大规格苗种的缺乏已成为制约青蛤养殖产业发展的关键因子。本文报道了在青蛤大规格苗种培育方面进行的相关试验,研究了培育过程中的放养密度、底质、饵料等与青蛤生长的关系,取得了理想的培育结果,经68天培育,苗种平均规格由  相似文献   

4.
青蛤俗称蛤蜊、圆蛤,是我国南北习见的经济贝类,生活于沿海泥沙滩中.浙江省青蛤养殖面积5万余亩,年产量约4.5万吨,青蛤已成为当地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过去青蛤苗种大多采捕于自然海区,随着其自然资源的衰退,青蛤苗种日趋紧张,为此,浙江省温岭等地积极开展青蛤人工育苗技术研究,通过几年的努力已系统掌握青蛤全人工育苗技术,并进行了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5.
在2002年和2003年试验成功的基础上,2004年在江苏省银宝盐业有限公司灌东盐场十排育苗场进行了生产性青蛤工厂化育苗推广试验,使得该技术在江苏沿海得到更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青蛤苗种中间培育技术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青蛤俗称蛤蜊 ,生活于近海泥砂或砂泥质潮间带 ,营埋栖生活 ,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沿海及日本、东南亚一带。它可以作为虾塘中的混养贝类 ,因此 ,苗种的供应比较紧张。近年来 ,由于海区污染、采捕过度等原因 ,青蛤苗种的自然资源急剧下降 ,许多地方已绝产。然而人工养殖的面积却在不断扩大 ,解决苗种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目前 ,青蛤的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已成熟 ,但对苗种的中间培育研究较薄弱 ,成活率不高 ,严重制约了青蛤养殖生产的发展。笔者于 2 0 0 1年 8月至 2 0 0 2年 4月参与了玉环县万丰水产养殖开发公司的青蛤苗中间培育养殖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7.
青蛤Gylina sinensis(Gmelin)俗称铁蛤、墨蛤、蛤蜊、石头螺等,是我国沿海常见的经济贝类,不仅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而且具有药用价值,因此倍受消费者青睐。近十几年来,由于海洋污染和捕捞过度等因素影响,青蛤资源日益匮乏,青蛤人工育苗与养殖技术开发异军突起。目前,江苏、浙江等地青蛤人工育苗与苗种中间培育技术已十分成熟,而渤海南部此类技术研究尚处在启蒙阶段。  相似文献   

8.
刘瑜 《齐鲁渔业》2008,25(4):24-25
菲律宾蛤仔的苗种生产,经历了土池半人工采苗、土池全人工育苗,发展到今天的工厂化车间内全人工育苗。工厂化车间育苗极大地满足了养殖生产需要,幼体培育密度可达到150个/ml左右,最高可达到200个/ml,保苗成活率达30%以上,  相似文献   

9.
周朝生 《齐鲁渔业》2008,25(2):10-12
近年来,青蛤养殖模式逐步由过去的自然苗种粗放式养殖过渡为移苗增养殖,苗种需求量日趋增加,大规模苗种短缺问题已成为广大养殖户普遍关注的热点。虽然有关青蛤人工育苗的研究起步较早,但有关青蛤中间培育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而培育大规格苗种在青蛤产业发展中恰恰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关键性作用。作者深入青蛤规格苗种的生产一线,吸纳总结养民的生产经验,  相似文献   

10.
贝类养殖技术之二青蛤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蛤俗称蛤蜊、黑蛤、石头螺等,属帘蛤科,是我国沿海常见的经济贝类,也有药用价值。青蛤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是青蛤养殖规模化、产业化的瓶颈,笔者在连续多年的生产实践基础上,对青蛤工厂化育苗技术进行了总结。一、育苗设施1.育苗池共计20口,总面积750m2。2.单细胞藻类培育池共计10口,总面积250m2。3.水处理系统、供气系统等与其它贝类育苗要求相同。二、亲贝来源6月底~8月初是当地青蛤自然繁殖期,从连云港、盐城海域及其附近池塘选取壳长2cm~3cm、无创伤、无病灶、性腺饱满的成贝作为亲贝,以干法运输至育苗场。三、催产及孵化洗净亲贝,用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