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线莲和银线莲的比较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叶开唇兰是珍贵草药金线莲的主要原植物;大斑叶兰和绒叶斑叶兰是银线莲的原植物。通过对上述3种植物生药学性状和显微组织结构的比较及叶表面扫描电镜的观察,找出了它们的区别点。并发现其匍匐茎的横切面结构都具有明显的内皮层构造,茎和叶的输导组织木质部不存在导管,起输导作用的是管胞。  相似文献   

2.
几种挺水植物叶表皮细胞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芦竹、水龙、喜旱莲子草、慈菇等4种挺水植物叶的表皮细胞进行了显微观察。这4种挺水植物的根虽然生长在浸水的土壤里,它们的茎、叶仍伸展在空气中。它们的叶的表皮细胞受水的影响不如漂浮植物、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叶表皮细胞受水的影响大。这4种挺水植物叶的表皮细胞结构与沉水植物、漂浮植物叶的表皮结构不一样,而和陆生植物叶的表皮细胞结构比较相似,均具有气孔、气孔器,有的植物表皮还长有表皮毛。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芦竹、水龙、喜旱莲子草、慈菇等4种挺水植物叶的表皮细胞进行了显微观察。这4种挺水植物的根虽然生长在浸水的土壤里,它们的茎、叶仍伸展在空气中。它们的叶的表皮细胞受水的影响不如漂浮植物、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叶表皮细胞受水的影响大。这4种挺水植物叶的表皮细胞结构与沉水植物、漂浮植物叶的表皮结构不一样,而和陆生植物叶的表皮细胞结构比较相似,均具有气孔、气孔器,有的植物表皮还长有表皮毛。  相似文献   

4.
芦荟属植物含芦荟素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植物解剖学、组织化学、荧光显微镜、透射电镜及植物化学技术,研究了芦荟属AloeL.植物茎、叶的结构与芦荟素类物质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叶维管柬内的大型薄壁细胞为芦荟素的主要贮存结构。其来源于原形成层,属特化的韧皮部大型薄壁细胞。芦荟素在叶的同化组织细胞的质体中合成,通过质外体途径转运到维管柬鞘细胞,由其胞间连丝运送到大型薄壁细胞内贮存。该属植物叶内维管柬的密度、大型薄壁细胞的大小和同化组织的厚度与芦荟素含量呈正相关。同一植物中芦荟素的含量为幼叶〉成熟叶〉衰老叶,叶片顶部〉中部〉基部,并与其维管柬的密度呈正相关。研究结果澄清了有关芦荟中含芦荟素结构的一些争议。  相似文献   

5.
笔者通过原植物形态观察和石蜡切片法对湖北恩施产蛇足石杉、皱边石杉、四川石杉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石杉属植物在原植物形态上较其他植物相对简单,叶片形态表现出大的差异,可作为鉴别的主要对象,叶片在大小、叶边缘和叶柄长度上有明显的不同;三种植物根、茎、叶显微形态均有共同的结构,但也存在一定差异,根部主要表现在维管束数目和筛胞排列方式上,茎部表现在茎维管束木质部脊状突起数目、维管束相对面积和韧皮部的排列方式上。  相似文献   

6.
气孔器微形态及其在本科植物分类中的意义气孔器最常见于叶片上,在叶片发育过程中,叶分生组织产生原表皮细胞与其它部分相隔离,原表皮细胞又转变成次生分生组织,再由这些分生组织形成保卫细胞和副卫细胞而组成气孔器。从起源而言,它是植物登陆后在适应环境的长期演化...  相似文献   

7.
板蓝根原植物为菘蓝,为十字花科大青属二年生草本植物,主产河北安国,江苏,安徽,陕西等省;菘蓝以根和叶入药。其根叫板蓝根,叶叫大青叶,药理实验证明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根及叶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凉血功能,主治流行性  相似文献   

8.
尖叶盐爪爪叶的解剖结构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和研究了尖叶盐爪爪叶的形态解剖结构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尖叶盐爪爪是典型的泌盐植物,叶的形态解剖结构明显表现出与其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9.
火鹤花离体培养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火鹤花为天南星科(Araceae)花烛属(Anthurium)多年生植物,原产于中南美洲哥伦比亚,是近年引进的名贵花卉新品种[1]。本属植物有两个主要种,其一是切花种Aandraeanum,又称为大叶花烛、红掌;另一是盆花种Ascherzernum,通常狭义地称为火鹤花。  相似文献   

10.
一叶萩原植物为大戟科植物一叶萩,Securinega suffruticosa(Pall.)Rehd.以干燥叶、嫩枝及花入药。其分布范围广,主要有效成分一叶萩碱具有广泛的医疗作用。本文较详细地描述了其外部形态和组织特征(附图4幅),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铁筷子的形态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铁筷子的根、根状茎、茎和叶的形态结构进行了显微观察,结果表明:它的根、茎、叶的解剖构造有其自身的特点,在系统地位上是较进化的毛茛科植物。为该植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以及系统地位的确立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2.
吉林地区地榆的化学成分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吉林地区野生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植物的根、茎、叶有效成分和生理活性物质进行了定量测定,并与几种植物资源中淀粉、鞣质、黄酮类以及原花青素的舍量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野生地榆的根中富含淀粉(16.1%)、鞣质(8.85%)、原花青素(0.559%)以及黄酮类化合物(4.68%),其含量不仅高于在茎和叶中的含量,也高于或相当于一般植物中的含量。鞣质、原花青素和黄酮类化合物在保健和医疗方面具有宽范围的生理活性,是一种很有开发潜力的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13.
以伞形科柴胡属植物银州柴胡(Bupleurum yinchowense)为研究对象,采用石蜡切片结合组织透明法对银州柴胡茎和叶的结构发育进行研究,以期为柴胡属植物的分类和鉴定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银州柴胡茎的发育可分为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初生生长以及次生生长4个阶段,茎尖顶端分生组织分为原套和原体;茎的初生分生组织包括原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和原形成层,原表皮发育为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发育为皮层、髓射线和髓,原形成层发育为维管束(由初生韧皮部、形成层和初生木质部组成);茎的初生结构包括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维管柱包括维管束、髓射线和髓;银州柴胡茎有微弱的次生生长,髓射线位置细胞的细胞壁常明显加厚。叶的发育分为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和初生生长3个阶段;叶为异面叶,上下表皮由一层细胞组成,有气孔分布,为无规则型;栅栏组织由1层细胞组成,海绵组织由6~8层细胞组成;叶脉维管束为外韧维管束,其上下方均未观察到纤维分布;茎棱角的皮层、初生韧皮部、髓周围以及叶脉韧皮部均分布有分泌道;叶脉维管束木质部上方的组织中,分泌道有或无;银州柴胡茎和叶分泌道均为裂生型。结果表明,银州柴胡茎和叶的结构特点明显...  相似文献   

14.
采用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鉴定的方法对藏药大叶小檗、锡金报春进行系统的生药学鉴定,为其鉴别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通过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色谱图研究能够很好的鉴定原植物。  相似文献   

15.
1.胚芽鞘为包住胚芽的套状结构,其生长是有限的。它的结构分为外表皮、内表皮和中部的薄壁组织,薄壁组织中并有两束维管束。 2.高粱的胚芽为苗端的雏形。苗端的原分生组织为原套和原体结构。原套呈一层细胞,行垂周分裂。原体为多层细胞行多向分裂。原始细胞不明显。 3.在原套发生叶原基的下方为初生延长分生组织。它分为三种组织系统——表皮原、原形成层、基本分生组织。原形成层在下端束数较多。随着幼叶的分化,每轮原形成层形成的叶迹分别进入幼叶。 4.苗端的侧生组织有叶原基,叶原基由原套衍生细胞产生。  相似文献   

16.
前言本文是对中药五味子在四川省的原植物种类、产地、生境、分布及其与药材有关情况的调查研究结果。笔者作了本草考证,观察了省内各地采集的植物标本约千份,这些标本保存在四川大学、四川省生物研究所及四川省中药研究所等单位的腊叶标本室。经过整理鉴定出五味子属植物13个种、变种及变形(其中1新变种——多果狭叶五味子Schisandra lancifolia var.polycarpa He,var.nov.)。对各种原植物及其药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鉴定的方法对藏药大叶小檗、锡金报春进行系统的生药学鉴定,为其鉴别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通过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色谱图研究能够很好的鉴定原植物.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于园林植物的审美有了更高的要求,彩叶植物逐渐成为了市场的新宠,而花青素对叶片颜色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阐述了花青素相关的代谢途径及叶片中花青素代谢的关键结构基因和转录调控因子,归纳了多个环境因子通过调控花青素代谢对叶片颜色的影响,并探讨了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改变花青素含量以改良彩叶植物的途径,以期为彩叶植物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苏金梅  张先平  范伟伟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3):102-103,117
彩叶植物是园林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极大地丰富城市的色彩。对太原市彩叶植物的种类和应用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太原市彩叶植物的引种、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水果兰为唇形科石蚕属常绿灌木,芳香类植物,原产于地中海和西班牙.其花淡紫色,具有与众不同的奇特叶色,全年呈现出淡淡的蓝灰色,是园林配置中不可多得的色叶植物. 水果兰全株银灰色,植株高达2.5米;叶对生、卵圆形,长1~2厘米,宽1厘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