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近年来,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inn.)已成为高寒草甸上主要毒杂草之一,严重影响了草地畜牧业的发展。为了有效防除狼毒,在高寒草甸上喷施750 mL/ hm2剂量的狼毒净,结果表明:该药剂对狼毒的防治效果明显,施药后第2年防效达97.4%,施药后续5年内防效都保持在90%以上,短期内不会成灾;施药后单子叶牧草增产明显,施药后第2年增产率达17.5%,第3年到第5年增产率分别为19.6%、18.1%和16.0%,增产幅度稳定。双子叶牧草在施药当年和第2年无明显增产效果,施药后的第3年、第4年和第5年分别增产15.1%、17.2%和14.2%,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种群的点格局特征是植物群落生态学关系与过程在空间格局上的表现形式,是种群和群落结构动态与稳定性的标志.在祁连山北坡西北针茅草原,采用Ripley的K(r)函数,定量分析了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和西北针茅(Stipa krylovii)种群点格局特征.结果表明:随退化草地狼毒种群规模扩大,狼毒与西北针茅的种群密度和高度表现出规律性的变化趋势;狼毒种群在未退化和轻度退化草地中聚集分布格局显著,均匀分布和随机分布是中度和重度退化草地的主要分布类型;西北针茅种群在四个梯度中以随机分布最为显著,仅在轻度退化草地中在0-38cm尺度上表现为均匀分布.狼毒和西北针茅种群的点格局的不对称性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植物种内、种间竞争和协同策略的改变,是草原植物应对干扰的种群更新途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狼毒大戟(Euphorbia fischeriana)在草原上的大量分布严重影响草原生态和草地生产力,为筛选出最适宜防除狼毒大戟的除草剂、探索最佳防治时间和最佳施药量,通过对5种化学除草剂设置不同的施药量,在不同的施药时间对狼毒大戟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8%三氯吡氧乙酸乳油防治效果最佳,防效可达99%,最佳施药时间为盛花期,最佳施药量为4.2 L/hm2。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72%2,4-滴二甲胺盐水剂、48%麦草畏水剂、75%二氯吡啶酸可溶性粒剂防效均在30%左右,不适用于狼毒大戟的防治。  相似文献   

4.
放牧和割草条件下瑞香狼毒种群生物学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科尔沁草地放牧和割草两种利用方式下瑞香狼毒植株的生物学特性异同。结果表明:两种生境中的瑞香狼毒在某些特性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叶片厚度、叶片体积和叶片自然含水量均以割草地大于放牧地,但叶片饱和含水量放牧地却比割草地大。两种生境中瑞香狼毒的其他特性没有显著差异,这可能与牲畜对有毒植物不采食有关。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两种生境中两两特性间的相关关系可知:两种生境中的构件特性间大多数为不相关,而且两生境的正负相关的成对特性也不尽相同。其中,茎干重与地上干生物量之间均表现出最强的正相关性,它们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981(放牧地)和0.990(割草地),而叶片自然含水量与叶片干物质含量则表现最强的负相关性,其Pearson相关系数均为-0.998。线性回归分析表明:两组相关特性之间的R2值均大于90%,这说明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极强。  相似文献   

5.
2013—2014年在新疆昭苏县乌鲁空盖草原选用270 g/L三氯吡氧乙酸丁氧基乙酯·氯氨吡啶酸钾盐水乳剂和21%氯氨吡啶酸水剂不同浓度对草原毒草——天山假狼毒进行群落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70 g/L三氯吡氧乙酸丁氧基乙酯·氯氨吡啶酸钾盐水乳剂和21%氯氨吡啶酸水剂不同浓度均对天山假狼毒群落生长产生影响,与使用浓度呈正相关;其中使用270 g/L三氯吡氧乙酸丁氧基乙酯·氯氨吡啶酸钾盐水乳剂6 000 m L/hm2明显抑制天山假狼毒群落正常生长,并且对禾本科牧草安全性较高,同时禾本科牧草数量和产草量明显增加,可作为防除天山假狼毒群落生长的化学药剂。  相似文献   

6.
采用两项国家发明专利产品"灭狼毒"、"灭棘豆",对狼毒、棘豆占优势的那曲退化草原进行有毒杂草防除试验,以探求防除最佳时间、最佳浓度,确定"灭狼毒"、"灭棘豆"使用的技术规范。并通过比较有毒杂草密度、多度、盖度、生物量等指标以及其他伴生种的群落学特征在药物喷洒前后的变化,得到如下结果:(1)喷洒1年后狼毒、棘豆的密度和生物量显著下降;(2)在最佳时间和最佳药量喷洒的情况下,有毒杂草的死亡率至少在80%以上;(3)喷药前后物种组成和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不大,但主要物种的相对多度或相对数量显著降低,同时有毒杂草的植株矮化。根据试验结果得到技术规程如下:"灭狼毒"的最佳喷药时间为6月下旬—7月上旬,即在狼毒的盛花期。"灭棘豆"的最佳喷药时间在7月上旬—7月中旬,即棘豆的盛花期。最佳药物使用量:"灭狼毒"的用量为1 050 mL/hm2,"灭棘豆"的用量为1 200 mL/hm2。喷药时应选择晴朗、小风(风力2~3级)的天气,使用原药直接超低量喷洒,不用加水稀释。  相似文献   

7.
用乙醇温浸法提取瑞香狼毒根的活性物质,对11种常见植物病害的病原菌,采用生长速率法进行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乙醇提取液中存在抑菌活性物质,对油菜菌核病菌、辣椒疫病菌、番茄早疫病菌、草莓灰霉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好,对其他几种病菌也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瑞香狼毒根提取物防治菜粉蝶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盆载法和田间小区试验法,就瑞香狼毒(Strllera chameajasme L.)根乙醇提取物(简称SCEE)对菜粉蝶(Pieris rapae L.)的防效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SCEE对室外菜粉蝶有很好的防效。盆栽试验中,1.5%SCEE处理后10d保叶率达89.83%;田间小区试验中,1.5%SCEE处理25d的保叶率达97.76%。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入侵杂草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在当前(1970—2000年)和未来气候情景下的扩散动态,采用最近邻体距离法选取样本数据,采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选择环境变量,应用最大熵方法建立生态位模型用来预测当前(1970—2000年)和未来(2050年和2070年)气候变化下狼毒的潜在分布区,并应用Matlab软件计算气候变化下狼毒地理分布重心、平均海拔和等级分布区范围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当前(1970—2000年)气候条件下狼毒种群的潜在分布区从西南到东北呈带状分布,适生区等级随纬度的增加逐渐降低;未来气候变化下狼毒的潜在分布区将向西南方向和高海拔地区扩散,平均海拔将增高638 m,高适生区面积增长尤为迅速,2050年的相对增长率达51%;高寒草地将成为未来狼毒扩散的主要区域,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对该区狼毒的防控。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提取物对草莓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的抑菌活性,采用生物活性跟踪法对瑞香狼毒的抑菌活性成分进行初步研究,柱层析法对其甲醇萃取物高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经LC-MS和核磁共振仪对最终成分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瑞香狼毒最高活性流份3的主要抑菌活性成分为伞形花内酯,并且随着浓度的提高,该活性成分对草莓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也增强,其抑菌中浓度为1.52 mg·mL-1。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流份3对草莓灰霉病菌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伞形花内酯严重破坏了草莓灰霉病菌孢子和菌丝体的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