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951’、‘D4’、‘O.C’、‘900’、‘816’、‘842’、‘863’等为试材,对各品种进行花粉萌发、异花授粉及自花结实的试验,结果表明:7个品种的花粉萌发率低(5.22-22.66%),败育率较高。7个品种的自花结实率(0.00-0.06%)低,与花粉萌发率没有显著相关性,生产上需要配置授粉树。从坐果率看,品种‘842’与‘863’、‘O.C’,‘O.C’与‘951’、‘D4’与‘900’正反交亲和性高,可互为授粉树,品种‘842’与‘816’正交亲和性高,‘816’可推荐为‘842’的授粉树。  相似文献   

2.
猕猴桃是异花授粉植物,生产上需要进行人工授粉。为探究不同授粉方式对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采用‘汉美’、‘汉香’、‘武当1号’、‘中猕2号’、‘海沃德’5个品种进行了3种不同授粉方式的试验,以自然授粉作为对照,比较了坐果率、畸形果率、单果质量、果形指数、种子数、可溶性固形物等果实品质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3种授粉方式都能够不同程度的提高猕猴桃坐果率、单果重量、果形指数、种子数,可降低畸形果数量,其中以授粉枪+商品花粉(处理3)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授粉树对‘贵长’猕猴桃坐果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科学选配授粉树提供依据。【方法】从贵州省水城县及修文县选择18个不同品种(株系)授粉树,比较花粉性状并保存花粉,‘贵长’猕猴桃雌花大蕾期时进行人工授粉,比较不同花粉授粉下的果实品质差异。【结果】‘贵长’在单果重、种子数、种子重量、种子大小、果形、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干物质均表现出明显的花粉直感效应,而果皮茸毛未表现出花粉直感效应。猕猴桃单果重受种子数、种子大小、种子重量及其他因素共同影响。多数情况下,高倍体作为父本表现出高坐果率。【结论】 供试花粉中:‘GX1’和‘GX12’在‘贵长’猕猴桃综合表现较好,适合作为‘贵长’配套授粉树。  相似文献   

4.
采用自然混合授粉杂交和人工授粉杂交的方法,对42个纯雌花和23个纯雄花的四倍体资源进行杂交亲和性评价,调查单果总籽粒数、结实籽粒数、种子结实率和发芽率,初步筛选出杂交亲和性较好的4个纯雌花核心资源粤诱8号、粤诱104号、粤诱221号、粤诱231号和4个纯雄花核心资源粤诱1号、粤诱19号、粤诱29号、粤诱162号,供多倍体杂交组合选育应用。  相似文献   

5.
大花萱草‘金娃娃’的花器结构和繁育系统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观察,运用杂交指数、花粉/胚珠、花粉及柱头活力、坐果率等指标对大花萱草‘金娃娃’(Hemerocallis hybridus cv.‘Stella de oro’)的花部特征、开花动态及授粉特性等进行研究。在人工栽培条件下,金娃娃萱草5-9月开花,花苔分3~4次抽生,首次开花群体花期32 d,单苔花期9~16 d,单花花期1 d。雄蕊短于花柱,花药与柱头相差2.71 cm,在花朵开放的整个过程中雌、雄蕊的相对位置始终不变。开花前1 d的花粉活力最强,开花前1 d和开花当天的柱头具有较强的可授性。杂交指数为4,花粉/胚珠值为1 164,结合坐果率,可以判断其繁育系统属于兼性异交,部分自交亲和,需要传粉者。特殊的花部结构、缺少传粉者和花期短可能是金娃娃萱草结实率较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薄壳山核桃花粉中矿质元素含量与营养价值问题,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经湿化法处理的8个薄壳山核桃品种的花粉中K、Ca、Mg、Mn、Fe、Cu、Zn 7种矿质元素含量。结果表明:矿质元素含量存在品种差异,8种不同薄壳山核桃花粉中的3种常量元素的测定结果为K>Ca>Mg,其中‘马汉’花粉中K、Ca和Mg含量均最高。8种薄壳山核桃花粉中4种微量元素含量测定结果为Mn的含量最高,Cu的含量最低,其中‘金华’花粉中4种微量元素含量最高。花粉中钾和镁,铁和锰,铁和铜,锰和铜元素含量间呈显著相关,其中铁和锰含量间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921,其各元素间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菘蓝是药材板蓝根和大青叶的基原植物,依赖种子繁殖。通过田间观测和人工授粉实验,对民乐县栽培菘蓝开花时序和传粉生物学系统进行研究,旨在为其种子繁育和杂种优势利用提供科学和技术依据。研究表明,菘蓝为无限花序,单株表现异向开花习性,花序从植株顶部向下,单花从花序基部向上依次开放。花两性,雄蕊6,4枚长,2枚短,花萼和花瓣均为4,花萼绿色,花瓣黄色,子房上位,1室。单花寿命6~7 d,异常气候可缩短至3~4 d,群体开花期30 d左右。即将开放的花蕾柱头已成熟,花瓣刚露出花萼后开花当天,花粉鲜黄而散,末花期子房膨大,花粉干枯。短角果结种子0~2粒。自然结籽率95.0%,不去雄和去雄套纸袋均不结实,同株异花去雄授粉结籽率仅4.0%,去雄套纸袋异株异花授粉结籽率72.0%,去雄不套袋结籽率53.3%,自交不亲和指数为0.96~1.00。不去雄套网袋结籽率5.0%,去雄后提高至13.7%,访花者主要有食蚜蝇、黑蜂等。说明菘蓝具有较强的自交不亲和性,不存在无融合生殖现象,属典型的异花授粉类型,需传粉者,传粉媒介以虫媒为主,风媒为辅。  相似文献   

8.
摘要:以密斯蒂蓝莓为试材,进行花粉粒电镜扫描及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试验,观察花粉管萌发及生长动态荧光显微,调查不同授粉方式的坐果率,测定果实品质。结果表明,密斯蒂花粉形态均为四合花粉,呈四面体排列,近似圆角三角形,极轴*赤道轴为28.5*26.02μm;荧光显微观察发现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8h花粉开始在柱头萌发,14h有大量花粉萌发,花粉管进入花柱;24h花粉管进到花柱底部;48h花粉管进入胚珠,到达胚囊,完成双受精,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均有较好的亲和性;密斯蒂异花授粉坐果率最高,两种授粉方式果实品质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油茶为异花授粉植物,其产量与传粉昆虫关系密切,但油茶昆虫授粉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而熊蜂在温室大棚作物授粉方面具有效益高、品质好等优点.本文以普通油茶为研究对象,通过引进熊蜂对其进行授粉试验,分析熊蜂对油茶授粉结实的影响,以期为油茶的引蜂授粉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熊蜂的不同投放方式对油茶的座果结实有很大影响,熊蜂的自由式授粉、限制性授粉和自然昆虫授粉的座果率分别为36.78%、0.22%和18.23%,自由式授粉能显著提高油茶产量,而高饱和密度的限制性熊蜂释放方式反而会有减产作用;另外通过熊蜂授粉试验发现油茶不同亲本间的组配授粉结实率差异很大.因此在合理控制的情况下熊蜂能有效提升油茶产量.  相似文献   

10.
据《现代农业科技》2020年第18期《杧果人工杂交授粉结实率影响因素研究》(作者陈道勤等)报道,以金煌杧为母本,台农1号杧作父本,研究了套干湿袋、湿袋间隔时间、花粉处理等因素对杧果人工杂交授粉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要提高杧果人工杂交授粉结实率,花粉必须见光处理后才能用于授粉,杂交授粉后必须套袋处理,且授粉套袋后必须湿袋,湿袋方法是每间隔2h用喷雾器将袋子喷湿,湿度达100%,湿袋时间应保持在4h以上。  相似文献   

11.
《中国蜂业》2016,(8):18-21
以红皮红肉型火龙果为试验材料,通过蜜蜂授粉、人工自花授粉、自花授粉及不授粉4种处理,探讨不同授粉处理对火龙果果实发育和坐果率的影响,为提高火龙果产量和经济效益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结果表明,火龙果具有浓郁的香味,吸引了大量的蜜蜂为其授粉。通过对比发现,蜜蜂授粉与人工自花授粉对胚珠的发育有很大的影响,自花授粉的子房在授粉5天后出现胚珠发育不一致,而不授粉的开始变干枯,到授粉9天就凋落。不同的授粉方式对坐果率的影响较大,不授粉的处理组其坐果率为0;自花授粉的坐果率为51.11%;蜜蜂授粉和人工授粉的坐果率分别为81.25%、97.62%,并且蜜蜂授粉、人工自花授粉果实体积增长速度大于同期自花授粉果实。  相似文献   

12.
'广益'扁穗牛鞭草花粉特性及结实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益’扁穗牛鞭草不同部位小花花粉活力、形态、自花授粉花粉管在柱头上的萌发及自然结实率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广益’扁穗牛鞭草花粉粒形状大多为球形,少数为长球形,极面观和赤道面观大多为近圆形、圆形。花序不同部位小花花粉活力不同,顶部最高,中下部位低。已萌发的花粉管尖端分叉、盘绕在柱头表面、尖端膨大等异常现象对‘广益’扁穗牛鞭草自交亲和性有很大影响。其自然结实率仅为1.17%,该研究结果可为扁穗牛鞭草人工授粉和实行杂交育种等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大田试验,探讨不同保果剂和施肥量对澳洲坚果‘桂热1号’和‘HASE695’品种坐果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旨在获得提高澳洲坚果产量和品质的最佳处理,为我国澳洲坚果的生产提供技术依据。试验每个品种设喷施3种保果剂,分别为喷施清水(CK)、喷施0.05%爱增美(B1)和喷施0.05%爱增美+0.1%氨基酸水溶肥料(B2),以及2种施肥量,1 kg菌肥株-1(F1)和2 kg菌肥株-1(F2),测定各处理坐果率、产量构成、产量以及品质指标,并用主成分分析法获得协调产量和品质的最佳保果剂和施肥量组合。结果表明,喷施保果剂提高澳洲坚果坐果率和产量。与CK相比,B2‘桂热1号’和‘HASE695’品种坐果率分别增加45.9%~65.2%和73.1%~120.9%,产量分别增加99.0%~125.5%和7.3%~46.5%。B2下‘桂热1号’和‘HASE695’品种坐果率分别以F2和F1较高,产量均以F1较高。B2F2处理‘桂热1号’品种坐果率较CKF1处理提高91.5%;‘HASE695’品种B2F1处理坐果率较CKF2处理提高134.4%。B2F1处理桂热1号’和‘HASE695’品种产量较CKF2和CKF1处理分别提高141.3%和46.5%。F1下,与CK相比,B2‘桂热1号’品种单株鲜果数和总糖含量显著提高,B1‘HASE695’品种鲜果重、鲜果横径、壳果重、壳果横径、淀粉和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B2下F1‘桂热1号’品种单株鲜果数以及B1下‘HASE695’品种单株鲜果数和脂肪含量较F2显著增加。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的‘桂热1号’和‘HASE695’品种3个主成分可分别反映原变量89.60%和96.12%的大部分信息。根据综合评价结果,B2F1和B1F1处理分别为协调‘桂热1号’和‘HASE695’品种产量和品质的最佳处理。因此,在施用1 kg菌肥株-1下,喷施0.05%爱增美+0.1%氨基酸水溶肥料和0.05%爱增美可分别提高‘桂热1号’和‘HASE695’品种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4.
为以16个甜瓜品种为材料,对甜瓜花粉量,花粉管长度,不同温度下花粉萌发率以及雌花泌蜜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参试品种新蜜10号的花粉量及雌花泌蜜量最高;在不同温度培养下,花粉萌发率高低顺序为25℃>35℃>15℃,25℃时,不同品种间花粉萌发率无显著差异,35℃和1 5℃时,伊丽莎白花粉萌发率最高;离体培养120 min后,伊丽莎白的花粉管最长。以上结果表明:甜瓜在花粉量,花粉萌发率,花粉管长度和雌花泌蜜量方面具有基因型差异,新蜜10号与伊丽莎白的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可以考虑作为甜瓜蜜蜂授粉的重要品种。  相似文献   

15.
郭凤霞  陈垣  张荩凤  白刚 《草地学报》2017,(6):1324-1332
暗紫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是药材川贝母的基原植物之一,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以自然授粉为对照,采用观察和7种花器操作对漳县荒坡地驯化栽培暗紫贝母开花物候和传粉方式进行了研究,旨在揭示其传粉结实特性,探寻繁种策略,为野生驯化扩繁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仿野生农田环境条件下,暗紫贝母株型多样化趋势明显,2013年采用鳞茎播种的暗紫贝母次年3月下旬返青,返青株以单叶株为主,多叶株少量,开花株稀少。随栽培年限延长,多叶株和开花株比率提高,单株开花数增多。开花株5月上旬现蕾,下旬进入盛花期,6月中旬蒴果成形,7月中下旬种子成熟倒苗,花蕾期茎叶持续生长,株高10.18~19.26cm。自然结实率75.0%,去雄套纸袋不结实,人工异交率80%以上,自然异交率70%,自交率低于30%,单果结种子(110±22)粒,百粒鲜重(94.53±53.62)mg。访花昆虫有蜂类、蝇类、蜘蛛和蚂蚁等。说明这种小株植物不存在无融合生殖现象,属异花授粉类型,部分自交亲和,传粉媒介以虫媒为主,风媒为辅,暗紫贝母特有的物候、株形多样化和传粉特性是其长期适应高寒恶劣多变环境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金华市是浙江省枇杷的主产区之一,其中软条白沙品种皮薄、肉细嫩,经济价值高被广泛种植。研究者以蜜蜂为授粉媒介,选择软条白沙枇杷为试验对象进行了授粉增效研究。研究表明:蜂媒授粉组比自然授粉组坐果率提高3.16%,单株产量增加30.43%,畸形果率降低9%。蜂媒授粉组比无蜂授粉组坐果率提高5.84%,单株产量增加89.54%,畸形果率降低30%;蜂媒授粉组单果重、可食率、种子数、种子重量及果形指均显著优于自然授粉组和无蜂授粉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化学疏雄对泡核桃(Juglans sigillata Dode )生理生长、成花坐果和坚果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黔核7号’为试材,管理一致,修剪强度一致,树势基本一致,且雄花数量较多,座果率稳定的树为对照(CK),设置化学疏雄配方 ETH+GA3(1550mg/kg乙烯利+28mg/kg赤霉素)、DPC+ETH(1550mg/kg甲哌嗡+121mg/kg乙烯利)、LS(0.4%石硫合剂),统计化学疏雄后枝条的数量和类型、成花数和坐果数,计算坐果率,测定叶片和果实中营养元素含量及坚果品质。【结果】ETH+GA3、DPC+ETH处理能够显著提高‘黔核7号’的总枝条数、结果枝数和营养枝数,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44.09%、63.36%、32.69%;并且,经B处理时其雌花数、坐果数、坐果率以及单青果重,比对照最高提高了30%、45.3%、9%和17.8%;叶片和果实中的不同营养元素含量在 ETH+GA3、DPC+ETH处理时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同时经ETH+GA3、DPC+ETH处理后不明显改变黔核7号的纵径、横径、果形指数、壳厚、出仁率,但能够促进其核仁重量、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蛋白质含量和粗脂肪含量的积累,其中,ETH+GA3、DPC+ETH处理均能显著增加了黔核7号的单果重,比对照分别提高了21.3%、18.3%。【结论】化学疏雄能够增加黔核7号泡核桃的叶片和果实中养分含量,促进成花和坐果,并提高坚果品质。  相似文献   

18.
中华蜜蜂是我国本土重要的蜜蜂种质资源,是许多野生植物和农作物的主要传粉昆虫,对农业增产提质及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在元阳县干热河谷枇杷种植区设置蜜蜂授粉组和对照组(隔离传粉昆虫)研究蜜蜂授粉对枇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蜜蜂授粉组枇杷平均坐果率提高64.78%,单枝产量提高35.7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29±1.41%及果实纵径49.66±5.38 mm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0.16±1.02%和48.00±5.81 mm),单果重218.35±69.55 g、横径39.45±4.92 mm和种子数量3.65±1.82均高于对照组(160.91±64.73 g,37.73±5.00 mm和3.42±1.84)。因此,蜜蜂授粉能有效提高枇杷坐果率和产量,改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9.
以砀山酥梨为材料,通过不同浓度的GA4 7、GA3等植物激素及其不同浓度激素组合喷施花期未授粉的梨花朵,探讨不同植物激素诱导梨单性结实的效应。结果表明,单独施用GA4 7处理的坐果率与自然授粉的坐果率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比单独施用GA3或2,4-D NAA处理的坐果率高,并且能发育成与自然授粉相当大小的果实。花前对整个花蕾喷施GA4 7不能阻止其在花期完成授粉受精作用,喷施开放的花朵是诱导梨单性结实的有效方式。单性结实的梨果实果形变长,果形指数均大于1,显著地高于自然授粉果实(0.94)。除2,4-D NAA处理外,其它处理的果核直径显著地小于自然授粉的果实。单独喷施GA4 7诱导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地高于自然授粉果实,其中GA4 7 75 mg L-1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4.10%,比自然授粉处理(11.40%)提高了2.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比较不同授粉方式对罗汉果坐果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农户筛选出合适的罗汉果机械授粉方式。结果表明,在5种授粉方式中,使用电动喷粉器、手动喷粉器喷粉式授粉和人工点花授粉的坐果率分别是93.94%、92.67%和94.19%,三者之间无显著差异;使用电动喷雾器和手动喷雾器授粉的罗汉果坐果率为60.95%和62.45%,与人工点花授粉的存在显著差异;面粉是较好的喷粉式授粉的花粉填充辅料,面粉与罗汉果花粉重量比为10/1时,使用电动喷粉器进行喷粉式授粉,罗汉果坐果率可达93.75%,坐果率、果实品质与人工点花授粉的均无显著差异。综合考虑生产成本、操作舒适性,在罗汉果人工机械授粉过程中可优先使用电动喷粉器作为授粉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