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研究利用PCR-RFLP方法对三江白猪、东北民猪、长白猪和大白猪A-FABP基因第1内含子区域的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检测区域内,存在2处多态位点,在Bsu36Ⅰ酶切位点上,4个品种猪均存在多态(基因型CC、CD和DD);而在BsmⅠ酶切位点上,各群体间基因型分布差异较大。东北民猪和三江白猪中,存在EF和FF2种基因型,而长白和大白群体中存在EF和EE2种基因型;在Bsu36Ⅰ位点上,东北民猪PIC=0.2424为低度多态,其余猪种为中度多态;而在BsmⅠ位点上,4个品种猪PIC均为中度多态;长白猪、大白猪、三江白猪和东北民猪IMF最高的基因型组合依次为CC-EE、CC-EE、DD-FF和DD-FF,IMF的最小二乘均值分别为1.766、1.968、3.468和4.195。  相似文献   

2.
东北民猪是我国优良的地方猪种之一,具有耐粗饲、抗病力强和产仔率高等特点。郑坚伟(1985)报道民猪的肌肉和骨重对限制营养的抵抗力强于哈白猪,补偿力则不如哈白猪。然而,有关民猪和哈白猪骨骼外侧面积对限制营养的抵抗力和补偿力尚未见报道。本试验观察了在采用维持和低维持饲养时,民猪与哈白猪骨骼外侧面积发生的变化,探讨了两个品种对限制营养的抵抗力和补偿力,为揭示民猪的种质特性,改  相似文献   

3.
研究测定了60、120、150、180、210日龄东北民猪与大白猪背最长肌游离水和肌内脂肪的含量,结果显示,120日龄大白猪背最长肌游离水含量极显著高于东北民猪1.25个百分点(P0.01),而210日龄东北民猪极显著高于大白猪2.27个百分点(P0.01),其他阶段无显著差异;60日龄东北民猪肌内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大白猪1.08个百分点(P0.01),180日龄东北民猪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大白猪0.94个百分点(P0.05),其他日龄无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表明,东北民猪背最长肌内游离水含量随着机体生长逐渐接近并超过大白猪,而大白猪背最长肌肌内脂肪沉积开始较晚,随着机体生长肌内脂肪含量逐渐接近东北民猪。  相似文献   

4.
研究猪的生长发育规律和胴体组成变化的特点,对于揭示猪的品种特性和判断猪的经济利用时期极为重要,并能为育种、杂交利用和饲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982年利用东北民猪、哈白猪及其正、反交一代杂种猪,在同一饲养条件下,通过二个纯种及其正、反一代杂种的对比试验,研究民猪的品种特性,探索民猪的经济利用时期,为瘦肉型猪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东北民猪(简称民猪)是我省的优良地方猪种;哈尔滨白猪(简称哈白猪)是我省和我国第一个育成的肉脂型新猪种。研究这两个品种和及其杂种猪肌肉生长的特点,可为我省当前商品瘦肉型猪生产决策提供重要依据。1982年进行了这一研究,现报告如下。方法1.试验猪来源、分组、饲养管理、屠宰测定略(见《东北养猪》1986年创刊号)。2.将左半胴颈肩胸、腰和腿臀部切段骨皮肉脂剥离开来,在剥离肌肉同时,先剥离和称量  相似文献   

6.
东北民猪的优良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北民猪起源于东北的一个古老的地方猪种,是我国华北型地方猪种的主要代表。东北民猪是我国优良地方品种,具有繁殖性能高、产仔数多、泌乳量大,适应性强、肉质坚实、肌肉颜色鲜红、肌间脂肪含量高、大理石花纹分布均匀等优良特点,无PSE肉发生。其良好的生产性能、较强的适应性、优良的肉脂品质是其他品种猪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7.
民猪是我国优良地方品种,具有繁殖性能高、抗逆性(抗寒、抗病)强、肉脂品质好的特点,其优良种性受到世界广泛关注。以民猪为亲本培育形成的哈尔滨自猪、东北花猪及三江白猪在我国的培育品种中有突出的影响,为我国北方养猪生产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20世纪80年代,以民猪为母本的二元、三元杂交生产方式广泛应用,对黑龙江乃至东北地区的生猪生产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东北民猪de优良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民猪起源于东北的一个古老的地方猪种,是我国华北型地方猪种的主要代表。东北民猪是我国优良地方品种,具有繁殖性能高、产仔数多、泌乳量大,适应性强、肉质坚实、肌肉颜色鲜红、肌间脂肪含量高、大理石花纹分布均匀等优良特点,无PSE肉发生。其良好的生产性能、较强的适应性、优良的肉脂品质是其他品种猪无法比拟的。1繁殖力高民猪性成熟早,初情期约为128~142天,比长白和大白猪提前30~35日龄,体重70千克左右即可发情配种。母猪发情征候明显,发情受胎率均超过90%,比长白和大白高6%~7%;初产猪平均产仔12.2头,经产母猪平均产仔14.6头,分别…  相似文献   

9.
东北民猪是东北地区较为古老的猪种,是当前华北猪的主要代表,在东北三省养猪发展上起了重要作用,现在培育的新金猪、吉林黑猪、黑龙江黑花猪以及三江白猪,都是用东北民猪做亲本而培育的。  相似文献   

10.
采用Folin-吴宪法、比色法、微量消化定氮法和醋纤薄膜电泳法分别测定了东北民猪和哈白猪发情期和配种后的血液血糖量、血清总脂、血清总蛋白和血清蛋白含量,结果说明:哈白猪发情期与配种后生化常值比较差异皆不显著;东北民猪除r-球蛋白的β-球蛋白差异显著外,其它皆不显著。东北民猪、哈白猪比较,发情期生化指标差异皆不显著;配种后生化常值除清蛋白和r-球蛋白外,其它皆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正>1主要品种及选择我国主要的地方品种有东北民猪、八眉猪、太湖猪、宁乡猪、内江猪、金华猪、香猪等。这些品种的普遍优点是产仔多、耐粗饲、抗病力强、肉质好,但瘦肉率低、生长速度慢。我国主要的培育品种有哈白猪、北京黑猪、新淮猪、湖北白猪、三江白猪等。考虑猪场的饲养条件,主要包括饲料条件、设备条件、猪舍条件和气候条件等。饲料粗放、设备简单、开放式猪舍适宜饲养本地品种或经本地品种改良的猪种。2杂交方式  相似文献   

12.
1主要品种及选择我国主要的地方品种有东北民猪、八眉猪、太湖猪、宁乡猪、内江猪、金华猪、香猪等。这些品种的普遍优点是产仔多、耐粗饲、抗病力强、肉质好,但瘦肉率低、生长速度慢。我国主要的培育品种有哈白猪、北京黑猪、新淮猪、湖北白猪、三江白猪等。考虑猪场的饲养条件,主要包括饲料条件、设备条件、猪舍条件和气候条件等。饲料粗放、设备简单、开放式猪舍适宜饲养本地品种或经本地品种改良的猪种。2杂交方式  相似文献   

13.
采用Folin-吴宪法、比色法、微量消化定氮法和醋纤薄膜电泳法分别测定了东北民猪和哈白猪发情期和配种后的血液糖量、血清总脂、血清总蛋白和血清蛋白含量.结果说明:哈白猪发情情与配种后生化常值比较差异皆不显著;东北民猪除γ-球蛋白和β-球蛋白差异显著外,其它皆不显著。东北民猪、哈白猪比较,发情期生化指标差异皆不显著;配种后生化常值除清蛋白和γ-球蛋白外,其它皆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猪品种按地理区域进行分类:华北类型有民猪、黄淮海黑猪、里岔黑猪、八眉猪等;华南类型有滇南小耳猪、蓝塘猪、陆川猪等;华中类型有宁乡猪、金华猪、监利猪、大花白猪等;江海类型有著名的太湖猪(梅山、二花脸等的统称);西南类型有内江猪、荣昌猪等;高原类型有藏猪(阿坝、迪庆、合作藏猪)。北方常见引进品种有长白猪、大约克夏猪和杜洛克猪,常见本地品种有三江白猪、东北民猪和辽宁黑猪。1长白猪长白猪原产于丹麦,世界各地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15.
对东北民猪进行种质测定的目的,在于了解和掌握它的生产性能和生物学特性等方面的规律。1984年张立教报道,民猪的胸带肌和前肢肌都显著轻于培育品种哈白猪。这种差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知道骨骼和肌肉的关系十分密切,两者相互作用,共同完成躯体的各种运动,因此,骨骼是影响肌肉多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针对东北野猪IFNOMEGA-2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并与民猪、大白猪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同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三江白猪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江白猪是著名畜牧学家许振英教授等人在“七五”期间培育出来的我国第一个瘦肉型猪种。原产地是黑龙江省东部合江地区,繁殖中心在红兴隆农场管理局。三江白猪是在当地特定条件下育成的,利用东北民猪与长白猪杂交,通过正交和反交方式,分别建立封闭系群,在育种过程中培育  相似文献   

18.
<正>猪品种按地理区域进行分类:华北类型有民猪、黄淮海黑猪、里岔黑猪、八眉猪等;华南类型有滇南小耳猪、蓝塘猪、陆川猪等;华中类型有宁乡猪、金华猪、监利猪、大花白猪等;江海类型有著名的太湖猪(梅山、二花脸等的统称);西南类型有内江猪、荣昌猪等;高原类型有藏猪(阿坝、迪庆、合作藏猪)。北方常见引进品种有长白猪、大约克夏猪和杜洛克猪,常见本地品种有三江白猪、东北民猪和辽宁黑猪。1长白猪长白猪原产于丹麦,世界各地均有分布。我国已  相似文献   

19.
从2003年开始,我单位在生猪诊疗过程中共遇到猪耳部肿瘤6例,体重10~20kg的2例,20~30kg的4例。其中东北民猪与长白猪杂交二代3例,东北民猪与大白猪杂交二代3例,均呈一侧耳部发病,发生于左耳1例,右耳5例。耳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揭示肌纤维类型组成对猪骨骼肌能量代谢酶活性的影响,本实验以民猪和大白猪为研究对象,在比较了民猪和大白猪肌纤维类型组成差异的基础上,采用比色法测定民猪和大白猪背最长肌中能量代谢关键酶乳酸脱氢酶(LDH)、琥珀酸脱氢酶(SDH)和苹果酸脱氢酶(MDH)的活性差异。结果表明,民猪氧化型纤维MyHCI型和IIa型含量显著高于大白猪,酵解型纤维MyHCII b型含量显著低于大白猪,民猪有氧代谢酶SDH和MDH活性显著高于大白猪,无氧酵解酶LDH活性显著低于大白猪,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民猪与大白猪能量代谢关键酶活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骨骼肌纤维类型组成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