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蔡晓明  朱勇 《蚕学通讯》2004,24(2):22-23
在蚕卵人工孵化法中,盐酸、硝酸、硫酸、王水等无机酸都能不同程度解除家蚕滞育,它们都含有H ,为了证实H 对家蚕滞育解除的效应作用,笔者用有机酸醋酸与无机酸盐酸作对比,进行蚕卵浸渍,发现有醋酸完全可以解除家蚕滞育.  相似文献   

2.
蔡晓明  朱勇 《四川蚕业》2006,34(1):10-16
为了探寻已经进入滞育状态的蚕种的利用方法,对夏芳×秋白、洞庭、碧波等蚕品种,在蚕卵产下后,放置于室温下6~50d,其间用盐酸、硫酸进行浸渍处理、发现滞育卵可以解除滞育而孵化。对滞育卵浸酸发现:含多化性血缘品种的孵化率明显优于不含多化性血缘的品种;浸酸处理后,蚕卵胚胎发育开差较大,孵化明显不齐。对滞育卵进行浸酸时间与孵化率回归相关分析发现,其最佳浸渍时间为24min,在6~24min范围内,蚕卵孵化率随浸渍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当超过24min时,蚕卵的孵化率随浸酸时间延长而减小。蚕卵在47℃浸渍42min和46min后,明显有死卵的发生。根据回归分析,夏芳×秋白的最高孵化率为62.7%,虽然试验中部分蛾区有100%的孵化,但群体总体孵化并未达到80%,若要在生产实际中应用,滞育卵浸酸方法尚须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3.
在25℃保护时间短、尚未完全进入滞育的蚕卵,用一般即时浸酸方法处理,即可使2天孵化率达到90%以上。但保护时间长、完全进入滞育的蚕卵,低浸酸强度下,滞育解除率少,且有一部分已解除滞育卵蚁蚕不能破壳孵化而死亡;高浸酸强度下,一部分已解除滞育的胚胎不能发育到成熟就死亡;加上来自不同母蛾的蚕卵对盐酸的敏感性不尽相同;因此,用一般的浸酸方法处理,难以达到实用孵化的目的。本研究通过特殊浸酸方法,可使在25℃下保护15天和10天、5℃低温冷藏0至50天不等的滞育卵的2天孵化率接近或达到90%。  相似文献   

4.
盐酸解除家蚕滞育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晓明  朱勇 《四川蚕业》2004,32(2):7-10
在蚕卵人工孵化法中 ,盐酸、硝酸、硫酸、王水等无机酸都能不同程度的解除家蚕滞育 ,其中以盐酸孵化法成效最佳 ,它不仅可以解除蚕卵滞育 ,而且具有卵面消毒作用。盐酸为什么能解除家蚕滞育呢 ?目前尚无明确报道 ,笔者曾用同Cl 浓度的CaCl2 和HCl作对比试验 ,发现CaCl2 对家蚕滞育解除无效。笔者又用有机酸醋酸与无机酸盐酸作对比 ,进行蚕卵浸渍 ,发现含有H+ 的醋酸完全可以解除家蚕滞育 ,因此认为盐酸的效应离子是H+ ,H+ 可引起细胞膜正负电荷的改变 ,导致细胞膜通透性的变化。H+ 对生物酶的影响 ,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影响酶的稳定性 ,二是影响酶的活性 ,且酶的催化作用存在一个最行之有效的 pH值 ,是H+ 的浓度 ,通常是由酶活性中心部位的静电环境或总的表面电荷所决定。  相似文献   

5.
不冷藏或短期冷藏家蚕滞育卵的随时孵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家蚕卵产后经过 1~ 7d、10~ 2 0d解除滞育的孵化条件。蚕卵产下后在 2 5℃保护 1~ 7d的未完全滞育卵 ,用 1 0 75kg/L盐酸 ,4 6℃液温分别浸渍 5、10、2 0、2 5、4 0、4 5、5 0、70min ,实用孵化率可以达到 90 %左右。当蚕卵产下后在 2 5℃保护经过 10~ 2 0d时 ,用高温冲击加浸酸的方法可以解除其滞育 ,实用孵化率可达 90 %左右。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两广地区现行生产用桑蚕一代杂交种7.湘×9.芙的赤豆色蚕卵,入库冷藏15~120d后,比较不同冷藏时间、浸酸处理条件对蚕种解除滞育的效果。结果表明:赤豆色蚕卵入库冷藏15d后,按常规的人工孵化法浸酸18min,蚕卵的实用孵化率达91.93%;冷藏30~75d后,浸酸18min,实用孵化率约为91%~95%;冷藏期达到90d以后无需浸酸处理可直接出库催青,孵化良好。当冷藏期达到120d时出库催青,孵化正常,实用孵化率仍符合生产要求,即使作18min的浸酸处理,也不会影响其孵化率。  相似文献   

7.
一化性蚕品种的卵或预定要产越年性的卵,当胚子发育至甲胚子时,尽管外界环境具备有良好的条件,但胚子不再发育,一定要施行某些理化学处理(低温、酸类、电气式摩擦等)解除滞育,胚子才能继续发育直至形成蚕体而孵化。了解桑蚕卵滞育和解除滞育的机理,不但具有实践意义,并且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寻求抑制蚕卵胚子发育或促进蚕卵胚子发育的新的途径。新近的研究大致查明,蚕卵的滞  相似文献   

8.
家蚕二化性品种(品系)转基因用蚕卵的预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家蚕为卵滞育昆虫,二化性家蚕品种(品系)的化性由上代卵期温度与光照等调控。将若干个二化性家蚕品种(品系)以17~18℃温度催青诱导子代蚕卵非滞育,筛选出1个经济性状较优的实用品种"秋丰"、1个突变品系P33,二者非滞育卵圈比例分别达到96.4%和89.6%,正常催青的良卵实用孵化率分别达到96.11%和98.58%,解决了采用显微注射法以家蚕实用品种构建转基因系统过程中因蚕卵滞育不能及时孵化的难题。另对利用20%盐酸-2%甲醛混合液刺激解除蚕卵滞育的方法以及非滞育蚕卵表面用70%乙醇消毒的方法进行了尝试,前者可以获得96%以上的孵化率,后者可以缩短蚕卵预处理时间。  相似文献   

9.
产后置于温度为25℃条件下保护16天的家蚕滞育卵,用盐酸和过氧化氢处理,研究了过氧化氢对盐酸解除家蚕滞育的作用。结果表明,48℃、18.4%的盐酸处理能一定程度解除蚕卵滞育性,1mol/L和2mol/L过氧化氢处理,不能解除滞育性而获得孵化能力,但对盐酸的解除作用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促进作用大小与盐酸处理时间、过氧化氢浓度、两种处理之间的时间间隔有关。  相似文献   

10.
家蚕卵滞育的人工解除研究对养蚕业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探索电晕人工孵化技术在蚕业生产中的应用,以两广二号为试验蚕种利用电晕放电刺激蚕种,使其孵化。结果表明,电晕能有效阻止两广二号产后约20 h的蚕卵进入滞育而达到人工孵化效果,与即时浸酸处理效果一致。进一步摸索了不同放电电压、刺激时间对电晕人工孵化两广二号正反交蚕种孵化率的影响,发现两广二号正反交蚕种在8 kV、1~5 min处理条件下的实用孵化率最高;电压过高或电击时长过长均会造成死卵率增加;而且电晕人工孵化两广二号反交的电压与时间范围比正交要窄。  相似文献   

11.
蚕卵长期保存技术在蚕种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种两段冷藏长期保存技术,是以蚕卵滞育期中碳水化合物和脂质的特殊生理代谢为依据,以滞育卵中山梨醇含量的变化为生化指标,监测和确定蚕卵的滞育状态,并根据不同滞育状态蚕卵对温度的特殊反应.用25℃加深蚕卵滞育,再分别用1℃和5℃两段低温冷藏,达到长期保存,按期孵化,周年供种的目的.由于这种保存方法接触高温的时间短,在保存期中蚕卵一直处于滞育状态,到用种前才使蚕卵滞育解除,卵内营养物质消耗少,有效保  相似文献   

12.
家蚕滞育卵冷藏随时孵化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蚕卵滞育后入库冷藏,若还未解除滞育前,难以中途出库应用于生产,使蚕种利用受到很大的限制。近年来我们进行了家蚕滞育卵冷藏随时孵化法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二段高温人工孵化法可使滞育卵入库冷藏后10—60天随时出库利用,其实用孵化率均达90%以上,对幼虫的体质和茧质不但无不良影响,而且有提高的倾向。  相似文献   

13.
温度、光线对蚕卵滞育解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晓明  朱勇 《四川蚕业》2005,33(1):10-12
对蚕种进行同浓度、同浸渍时间的处理,由于浸酸液温的不同,蚕卵孵化率具有极显著的差异。用871×872、夏芳蚕种试验发现,保持明暗规律变化的蚕种有孵化现象,而完全黑暗保护的蚕种均未见有蚕卵孵化,说明蚕卵保护中明暗规律性对蚕卵孵化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 初冬是越年蚕卵逐渐解除滞育,开始活性化的时期。在此期间,一般自然越冬感受低温时间长,蚕卵解除滞育充分,活性化率高,明春催青孵化齐。反之,冬季接触的温度忽高忽低,易使蚕卵胚子发育不齐,出现异常胚子,导致春期催青孵化不良。为了摸清本省现行品种蚕卵的冬季解除滞育早迟,于74年、75年、78年、79年进行了调查,作为蚕种冬季浴消适期和入库冷藏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栗蚕卵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不同恒温处理对解除滞育的栗蚕卵进行加温暖种试验,以期测得栗蚕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为栗蚕的人工驯养及暖种提供依据.试验结果:初步测得栗蚕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0.7℃(±2.6℃),孵化有效积温为194.5℃(±27.5℃),并发现在18℃、21℃、24℃恒温条件下,随区段温度升高,栗蚕卵孵化率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合成滞育激素 蚕卵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进一步阐明家蚕滞育激素在诱导滞育卵发生以及对蚕卵滞育过程中碳水化合物代谢的调节作用,对低温(16℃)暗催青的二化性品种大造,在化蛹初期注射合成滞育激素,诱导其产下滞育卵,然后将这种滞育卵分别用25℃和5℃保护,调查其在滞育过程中糖元、海藻糖、山梨醇和甘油量的变化。结果发现,从化蛹第3天开始,每天注射150pmol/合成滞育激素,连续3次,可得到70%左右的滞育卵。这种滞育卵在产卵初期糖元的含量与自然滞育卵相似,但山梨醇的含量仅有自然滞育卵的50%左右。诱导滞育卵在5℃中保护时,解除滞育的时间比自然滞育卵提前,孵化率比自然滞育卵低20%左右。未孵化卵大多在转青期死亡。由上述结果推测,这种诱导滞育卵在产卵初期糖元与山梨醇的代谢间存在某种障碍,从而影响山梨醇的合成,导致滞育的提前解除和胚胎发育异常。  相似文献   

17.
越年蚕种的浴消、整理是蚕种生产过程中重要一环,浴消整理工作是否适时合理、细致认真,直接影响蚕种的良卵率和孵化率,是提高蚕种质量的关键之一,必须按照蚕卵冬季生理要求,掌握标准,认真操作,杜绝差错,做好冬季浴种工作。1蚕种浴消日期的确定蚕种浴消时间的迟早与蚕种孵化率有着密切关系,因为在浴消过程中,各种操作都能使蚕卵受到物理刺激,加快蚕卵的活性化。浴消过早,浴消后蚕卵容易遇到高温,部分已活性化的蚕卵胚胎会加快发育,这些蚕卵胚胎在低温冷藏抑制中,对低温抵抗力减弱,便会造成蚕种孵化不齐和催青死卵等。浴消过迟,蚕卵已解除滞育…  相似文献   

18.
栗蚕(Dictypoea japonica)是珍贵的野生泌丝昆虫资源。对解除滞育的栗蚕卵分别通过15、18、21、24℃恒温处理暖种,测定栗蚕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0.2±0.6)℃、孵化有效积温为(181.7±11.6)℃.d,表明一旦给予越冬后解除滞育的栗蚕卵9.6℃以上的温度条件,就可能使其开始发育,当有效积温达到170℃.d时便可孵化。该结果可作为栗蚕卵的人工越冬保护及暖种技术处理的理论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了解现行品种冬季蚕种洗浴对来年孵化率的关系,我们进行了以下二方面的试验。一、浴种日期和水温对孵化率的影响蚕种场浴种时期早,水温过低,摩擦多,浴种后自然温度还较温暖,部分已解除滞育的蚕卵胚子会慢慢发育,甚至孵化,即使不到孵化程度,而胚子已有相当发育的蚕卵,在以后自然低温或冷藏中,对低温抵抗力也将减弱,将来易成催青死卵,至少也将  相似文献   

20.
合成滞育激素对家蚕卵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进一步阐明家蚕滞育激素在诱导滞育卵发生以及对蚕卵滞育过程中碳水化合物代谢的调节作用 ,对低温 (16℃ )暗催青的二化性品种大造 ,在化蛹初期注射合成滞育激素 ,诱导其产下滞育卵 ,然后将这种滞育卵分别用 2 5℃和 5℃保护 ,调查其在滞育过程中糖元、海藻糖、山梨醇和甘油量的变化。结果发现 ,从化蛹第 3天开始 ,每天注射 15 0pmol/头合成滞育激素 ,连续 3次 ,可得到 70 %左右的滞育卵。这种滞育卵在产卵初期糖元的含量与自然滞育卵相似 ,但山梨醇的含量仅有自然滞育卵的 5 0 %左右。诱导滞育卵在 5℃中保护时 ,解除滞育的时间比自然滞育卵提前 ,孵化率比自然滞育卵低 2 0 %左右。未孵化卵大多在转青期死亡。由上述结果推测 ,这种诱导滞育卵在产卵初期糖元与山梨醇的代谢间存在某种障碍 ,从而影响山梨醇的合成 ,导致滞育的提前解除和胚胎发育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