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选择适宜鄂西山区栽培的早实核桃品种,分2次共引进15个品种(系)在宜昌海拔1 200 m、145 m建立比较试验园,2005~2007年调查15个核桃品种(系)及乡土品种鄂西薄壳核桃的坚果质量、三径值、壳厚、出仁率、取仁指数、坚果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等主要指标。结果表明,引进品种(系)出仁率在40.9%~59.9%,脂肪、蛋白质含量分别达到乡土核桃品种的91%、101%~103%;坚果品质比原产地有所下降;云新7914号坚果品质在2个海拔间无明显差异;辽宁1号、中林5号在海拔145 m试验点栽培,坚果品质达到国家优级标准;清香、鲁光、辽宁1号在海拔1 200 m试验点栽培,坚果品质达到国家1级标准。  相似文献   

2.
为了选择出适宜鄂西山区栽培的早实核桃品种(系),根据引种对比试验初选结果,以海拔和品种(系)为因素建立区域试验点,调查、分析小叶病情指数、4年生树坚果指标。结果表明:海拔对引进核桃品种(系)的抗病性无明显规律性影响,品种(系)间抗病性差异与品种(系)亲本种源相关,核桃品种年份间抗病性并未因不同年份的不同气候条件而引起显著差异;4年生树,随着海拔升高各品种的单果质量、出仁率、三径值、壳厚降低,适生区域范围差异显著。在鄂西地区‘清香’、‘鲁光’、‘元丰’、‘香玲’适宜在海拔600 m以上区域栽培、‘辽宁1号’适宜在海拔600~1100 m之间区域栽培,‘云新7914’、‘云新7926’适宜海拔1 100 m以下的区域栽培,适生区域栽培坚果综合品质指标达到国家标准1级或2级标准,比原产地下降1个等级。  相似文献   

3.
为选择适宜鄂西山区栽培的早实核桃品种,分2次共引进21个品种(系)在海拔1200 m、145 m建立比较试验园,调查冠幅、地径、坐果率、单位面积产量指标。结果表明:3年生香玲、元丰、辽宁1号、中林5号、清香、鲁光品种间每公顷产量达到390 kg,差异不显著,5年生树平均每公顷产量643.5 kg,达到国家丰产园标准;5年生云新系列品种自交2号、云新85227号单位面积产量达到国家丰产园标准。  相似文献   

4.
刘莉  高本旺 《经济林研究》2012,30(1):129-132
为给品种(系)适应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温室栽培17个核桃品种(系),人工接种核桃黑斑病、核桃褐斑病等病原物,调查统计叶片感病指数,比较不同核桃品种(系)抗病能力大小。结果表明,品种间抗病性间差异显著。17个品种(无性系)叶片抗病性从低到高依次是鲁果1号、鲁果3号、重庆、泰勒、岱香、云新7926、云新7914号、元丰、京746、香玲、中林5号、鲁光、辽宁1号、清香、自选45号、云新8064号、泡核桃。多重比较结果表明:鲁果1号与中林5号、鲁光、辽宁1号、清香、自选45号、云新8064号、泡核桃的抗病性间存在显著差异;鲁果3号与云新8064号、泡核桃的抗病性间存在显著差异;泡核桃分别与鲁果1号、鲁果3号、重庆、泰勒、岱香、云新7926号、云新7914号、元丰的抗病性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为了了解海拔与核桃品种(系)生长状况的关系,根据引种对比试验的初选结果,进行7个品种(系)的12个海拔试验点的区域试验,采用随机区组双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研究海拔对不同品种(系)4年生树地径、树高、冠径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组合中海拔、品种及海拔与品种交互间地径生长量差异效应非常显著或显著,但差异规律性不明显;树高生长量差异效应非常显著或显著;冠径差异极显著,海拔之间冠径差异不显著,海拔与品种的交互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清香核桃的引种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变本地核桃结实晚、坚果质量低的现状,引进清香核桃等品种(系)1年生嫁接苗,采用海拔区域试验和田间比较试验,综合比较各品种(系)的适应性、坚果品质、丰产性、叶片抗核桃褐斑病、核桃细菌型黑斑病的能力.清香核桃在本地区栽培能够保持品种特性,品质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抗核桃褐斑病、核桃细菌型黑斑病,适宜鄂西地区海拔600~1...  相似文献   

7.
凤庆县核桃品种调查和优良单株选择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凤庆县核桃品种进行调查和优良单株选择,调查到的6种核桃品种分别为大泡核桃、水箐夹棉核桃、夹棉核桃、漏米核桃、大麻茶核桃、圆波罗核桃.经过筛选与对比,大泡核桃品质较好,适宜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共初选出127株大泡核桃优良单株,经复选,共选出97株大泡核桃优良单株;依据雪山镇立体气候对大泡核桃影响的调查结果分析,雪山镇立体气候对凤庆县的主栽品种大泡核桃的壳厚、出仁率、出油率等都有一定的影响.经分析认为,大泡核桃在凤庆县最适宜区海拔为1 600~2 100 m,次适宜区海拔为1 200~1 600 m、2 100~2 200 m,海拔1 200 m以下与2 200 m以上的地段为不适宜区.  相似文献   

8.
<正>核桃常发生的病害主要有腐烂病、炭疽病等,本文主要介绍这两种核桃病害的发生情况及防治措施。一、核桃腐烂病(一)危害症状:核桃腐烂病又叫"黑水病",属真菌性病害。核桃腐烂病主要危害核桃主干、枝干、树皮,阻止水养分输送,造成树势生长衰弱、结果  相似文献   

9.
"楚林保魁"为2008年调查保康核桃资源发现一实生单株,2017年被国家林业局新品种保护办公室授权为核桃植物新品种。该品种属雌先型,树势旺,顶芽为混合芽,奇数羽状复叶,顶叶大,果个大,口感好,抗病性强,夏季方块芽接成活率高,适宜大巴山区海拔500~1 200 m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0.
以引种的‘香玲’核桃为试材,对襄阳市保康县不同海拔区域的核桃生长结果习性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生长年限下,引种的‘香玲’核桃平均树高、平均地径在海拔700~800 m呈现最大值,单株冠幅面积和单株结果数量在600~700 m呈现最大值,700~800 m产量最不稳定,病果率在海拔600~700 m最低;在海拔800 m以上,随着海拔的升高,树体平均高度、树体平均地径、单株冠幅面积和单株结果数量均呈现下降的趋势。因此,保康县600~800 m区域是最适宜‘香玲’核桃引种的区域。  相似文献   

11.
为使核桃避开晚霜危害,选育避晚霜新品种,以核桃物候期为指标,综合考虑其丰产性、坚果品质和抗逆性等来进行避晚霜核桃优良单株的选择。深入鲁甸县内9乡3镇逐乡逐村进行调查,采用群众荐优和实地调查相结合,对大约3 000棵不同树龄(均不小于15 a)的核桃树进行了调查分析,经预选、初选、复选和决选,最终选出12株避晚霜核桃优良单株,各决选优株芽萌动期与该区域主要栽培品种‘鲁甸大麻1号’相当或晚,比‘云新90303’晚25 d以上。有5个优株的芽萌动期在4月上旬,优株号分别是L161、L185、L343、L353和L455,萌芽最晚的L161,在4月16号芽才开始萌动,比‘鲁甸大麻1号’晚27 d,比‘云新90303’晚近2个月。核桃品种表现为萌芽晚这一价值特性,在鲁甸核桃生产上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良种的调查筛选是林木引种驯化的一项重要的前期基础工作,笔者调查了北方核桃产区7 a生早实核桃品种(无性系)18个在鄂西地区栽培的抗病能力,调查了南方核桃产区10个核桃品种在鄂西地区栽培的抗寒能力,综合比较鄂西地区与国内核桃产区的气候条件,确定云南、河北、山东、辽宁核桃产区的辽宁一号、鲁光、香玲、元丰、中林、云杂系列品种为鄂西地区区域化试验的试验材料。建议开展不同品种在鄂西地区适生区域选择的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为了鉴定成县选育获得的4个核桃新品种(系)对黑斑病的抗病性,以当地2个主栽品种为对照进行区试,于核桃黑斑病盛发期,分别对参试的6个核桃品种(系)叶片黑斑病病叶率及病情指数进行了调查分析,并采用标准差法对各品种(系)的抗病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所有参试核桃品种(系)均感染黑斑病,但不同品种(系)感染程度不同,病叶率和病情指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抗病性强弱顺序为:Y1101清香B0803-5Y1001Y1102香玲。感病最严重的为香玲,为高感品种(系);其次是Y1102,为抗病品种(系),其余均为高抗品种(系)。  相似文献   

14.
云南主要核桃品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我省大部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层深厚,土壤湿润肥沃,境内河流交错,山岭纵横,山区和半山区面积非常辽阔,凡海拔在1200—2950m的山箐、丘陵、凹地及四旁,都有核桃(Vuglans Sigillata Dode)的生长。据不完全统计:全省126个县市大都有铁核桃或泡核桃的分布和种植,是我国核桃的主要产区之一。 由于人工和自然选择的结果,形成了许多核桃品种。广大群众根据核桃的经济性状与生物学特性,把核桃划分为泡核桃、铁核桃、夹绵核桃三个类型。现择要简叙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为找出适宜湖北省鄂西核桃林下套种模式,作者调研分析目前襄阳市保康县林农的种植习惯和核桃林下种植主要模式、经济效益及各种植模式对核桃树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目前全县核桃林下套种模式主要有核桃+药材、核桃+蔬菜、核桃+茶叶、核桃+苗木4种套种模式,其垂直分布范围分别为900 m左右、600~1 000 m、600 m左右和400 m左右区域,各模式各有优缺点,适宜在不同海拔区域推广不同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以云南玉龙雪山自然保护区内不同海拔梯度(A1:2 750 m,A2:2 900 m,A3:3 050 m,A4:3 200 m,A5:3 350 m,A6:3 500 m)的川滇高山栎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主要生理生化指标变化,探讨了该树种适应垂直气候环境变化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川滇高山栎叶片各生理指标呈非线性变化。在较低海拔点(2 750 m)及较高海拔点(3 500 m)的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降低,而在中间海拔点(3 200 m)的叶绿素含量增加;在海拔3 050 m处,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脯胺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抗氧化酶(SOD、CAT、APX)活性等指标均处于最低水平,而当海拔超过或低于3 050 m时,其值都有所增加。海拔3 050 m是川滇高山栎的最适生长区域,光照充足,叶绿素含量较多,生长较快,膜脂过氧化程度轻;在低海拔区域,由于光照不足或人为破坏,导致其生长较缓慢;在高海拔区域,虽然该物种能通过抗氧化酶活性的增加和可溶性细胞代谢物质的调节形成一定的生态适应,但随海拔的进一步增加(3 500 m),由于低温、大气稀薄或强的紫外辐射等不利环境的加剧,植株体内的抵御能力有限,亦限制了川滇高山栎的生长发育。该研究结果可为西南地区川滇高山栎天然林的保护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核桃细菌性黑斑病又称核桃黑腐病或核桃细菌性枯萎病,由细菌Xanthomonas juglandis(Pierce)Dowson引起,是我区核桃树的一大病害。主要危害核桃苗及成年树的叶和果,也危害新梢、花和芽,引起叶枯死或早期落果。一般被害株率达30—70%,核仁减重40—50%,出油率减少近半,严重地威胁我区的核桃生产。 为使我区在核桃生产的布局及品种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1栽植 1.1栽植密度 早实核桃品种有香玲、辽核1、3、5、7,中林3、5,西林2,鲁光、绿岭一号等16个优良品种,各地根据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不同,选择适宜品种。早实核桃常用栽植密度为:3m~4m×4m~5m,土地瘠薄的山地可适当增加密度,一般增加10%的加密株,以备补植。  相似文献   

19.
不同核桃砧木在川中丘陵区的品种特性及嫁接亲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宜四川川中丘陵地区核桃嫁接砧木品种,以9个种的10个类型核桃砧木资源为材料,进行了不同核桃砧木在川中丘陵区的品种特性及嫁接亲和性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砧木出苗时间相近,出苗率铁核桃最高,枫杨最低;不同核桃砧木月生长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顶小叶叶形指数(长/宽)枫杨最大,古蔺拇指核桃、卡兹核桃最小;以硕星为接穗时东部黑核桃嫁接亲和性最高,铁核桃次之,以娘青为接穗时,铁核桃嫁接亲和性最高,东部黑核桃次之。  相似文献   

20.
在大渡河干旱河谷3个典型地区(康定市金汤乡陇须村(KJ)、泸定县杵坭乡联合村(LC))、康定市姑咱镇甘孜州林科所苗圃(KG))开展早实核桃品种8518、9818、云新14号和香玲引种栽培试验,并以本地品种为对照,评价早实核桃品种的成活率、保存率以及地径、株高等生长指标,以筛选出适合大渡河干旱河谷地区引种栽培的优良早实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