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动物园鹦鹉科鸟类H5 N1禽流感疫苗免疫后效果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动物园虽然严格按照国家强制要求对园内饲养的野生鸟类进行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但是对于接种后各种鸟类免疫效果的问题仍未有研究。本次研究主要目的为探究圈养鸟类免疫商品化禽流感疫苗后的免疫效果如何,以及各个物种对疫苗的免疫应答水平是否相同。实验中选取动物园几种圈养小型鹦鹉科鸟类为实验对象,对其进行禽流感H5N1亚型疫苗免疫接种后,利用血凝(HA)及血凝抑制(HI)实验监测禽流感抗体水平变化规律,评估免疫效果。从初步的实验结果发现,鹦鹉科鸟类仅接种一次商品化禽流感疫苗,其免疫应答水平普遍偏低,免疫效果不理想。根据实验结果,尝试性地以虎皮鹦鹉为实验对象,尝试调整免疫程序后再次进行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接种,通过多次尝试找出较好的免疫程序,使得虎皮鹦鹉的禽流感疫苗免疫效果得到改善,为今后制定出适合其他种类野生鸟类的禽流感免疫程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西尼罗河病毒(WNV)在美洲是一种新发病原体,可导致人、马、家鹅等部分鸟类出现神经性疾病,目前美国还没有注册的疫苗用于家鹅的西尼罗河病防控。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服务署的科学家通过测定衡量保护力的多重指标开发的家鹅西尼罗河疫苗效力模型。他们采用47只鹅检测了5种不同疫苗的保护力进一步验证该模型的可行性。基于攻毒和未攻毒对照组的个体差异性,临床致病指数(CPI)、接种后1~4天的血浆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大沾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及其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绍春  刘浩  古彦昌 《野生动物》2011,32(2):83-86,110
为了掌握黑龙江大沾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多样性和认识保护区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通过查阅资料、鸟类环志和鸟类救护的方法对保护区的鸟类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大沾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有鸟类202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有东方白鹳、白头鹤、丹顶鹤、金雕4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有白枕鹤、苍鹰、鸳鸯等33种,鸟类多样性极其丰富。在鸟类保护工作方面,目前虽然保护区已经开展了大量的保护工作,但仍然存在经济发展与鸟类保护相矛盾、人为干扰严重、自然资源利用过度和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提出了保护区在今后鸟类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方面的科学意见。  相似文献   

4.
丹顶鹤、黑鹳等属世界珍稀鸟类物种,为我国I级保护动物,现已确认鹤、鹳等可以患鸟类的烈性、毁灭性传染病——新城疫。鉴于国内外鹤、鹳新城疫防疫与检测没有系统的研究报道,尚没有一个完整可靠的科学依据来指导防疫程序。本研究采用血凝抑制试验(HI)测定接种新城疫疫苗前后的鹤、鹳,观察其血清抗体效价的消长规律,认定其免疫能力。支持和指导鹤、鹳防疫程序的建立。  相似文献   

5.
动物行为学是研究动物对环境和其他生物的互动等问题的学科。本文分析了鸟类动物行为学的发展历程,认为研究鸟类动物行为学能够有助于认识鸟类行为特性、探索鸟类行为根源、保护鸟类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发出批转林业部、外交部、外贸部、财政部、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国家城市建设总局、中国科学院、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鸟类保护执行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的请示》的通知,并请各地认真研究执行。“通知”中指出:“鸟类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鸟类,对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对科研、教育、文化、经济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这项工作应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组织有关部门认真落实请示中提出的保护鸟类的具体措施,研究和解决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把鸟类的保护管理、宣传教育和环志等工作做好,为国家和人类  相似文献   

7.
欧州人利用鸟类防治森林虫害已有几百年历史了,从十四世纪初欧州人就制定了保护森林中鸟类的法令。苏联在研究和利用森林鸟类方面也取得了许多成果。美国和加拿大虽然这方面的工作开展比较迟,但最近也颁布了有关法令和政策,保护鸟类,在森林中创造有利于鸟类繁殖、活动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8.
在保护生物学研究中,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的遗传多样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研究比较广泛和深入的哺乳动物和鱼类中,MHC被认为与抗病能力、配偶选择和亲缘识别有关。然而,MHC基因对哺乳动物行为产生影响的机制是否适用于鸟类,特别是鸟类野生种群,尚不清楚。文章对MHC多态性机制、MHC基因分型方法及其与鸟类疾病抗性、配偶选择的关系等进行了综述,为研究人员对鸟类保护生物学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2011年4月24~5月15日,在黑龙江省岭峰自然保护区对春季兴安落叶松林鸟类群垂直结构进行了研究,共观察到鸟类36种,分属6目17科,非雀形目鸟类6科13种,雀形目鸟类11科23种。雀形目鸟类的种类最多,占总数的63.89%,这和我国北方地区鸟类组成相一致。研究结果显示大兴安岭春季兴安落叶松林中,鸟类垂直分层现象较为明显,林冠层和地面(或水面)鸟类多样性较高,而乔木层和灌木层鸟类丰富度较高;草本层鸟类较少。分析显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不仅与鸟类的食物资源分布有关,而且与鸟类的求偶、领域以及防御行为具有密切关系。本研究结果为鸟类保护和森林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前言 1981年3月3日在北京签订了“中、日候鸟保护协定”为了执行中日候鸟保护协定,1981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在林业部设立了“全国鸟类环志办公室”负责组织中国的环志工作。为了开展鸟类环志用以研究鸟类迁徙规律的研究工作。1982年6月林业部委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承担全国鸟类环志的研究任务,建立了“全国鸟类环志中心”负责组织协调全国鸟类环志工作中关于科研和科研管理等事宜。自此,全国的候鸟环志工作才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起来。日本国的鸟类标识工作始于1924年,由日本国环境厅委托山阶鸟类研究所标识室负  相似文献   

11.
雉科(Phasianidae)鸟类多供狩猎、观赏及人工驯养;有些种类,如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等又属国家保护动物。因此,研究雉科鸟类,不仅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于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雉科鸟类资源有实践意义。关于山西省雉科鸟类的专文报导,曾见有卢豹(1982)、张俊(1983)、张兆海(1983)。除此以外,其他报导多属分类区系工作之研究,这些为研究全省雉科鸟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1980—1984年,我们对本省鸟类进行了较长期和较全面的调查、  相似文献   

12.
家禽种质资源保存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禽是鸟类研究的理想材料,家禽种质资源保存的研究将为珍稀鸟类保护的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张晋  李显达  方克艰  方克强 《野生动物》2007,28(5):24-26,35
高峰鸟类保护环志站地处大、小兴安岭之间的嫩江河谷东岸,松嫩平原北麓。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这里成为候鸟经松嫩平原迁徒途中重要的停歇地和食物补给站。自1998年开展环志以来,截止2006年12月末,在该地区发现鸟类215种,隶属16目41科,环志鸟类165种184273只,其中,仅黄雀就环志20214只,是高峰鸟类保护环志站环志数量较多的种类,占环志总数的11%。环志研究结果发现,在高峰林区春季迁徙高峰期基本在5月15日,秋季迁徙高峰期基本在10月16日。回收信息表明,开展黄雀的环志研究,对探索鸟类迁徙规律、物种保护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曾昭文  李海军 《野生动物》2009,30(3):156-157
通过对嘟噜河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的调查,发现鸟类126种,隶属16目,31科,其中国家I级保护鸟类2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20种,以及黑龙江省省级保护鸟类16种。在分析嘟噜河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分布特征及活动规律基础上,探讨了嘟噜河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的威胁因素,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大兴安岭北部夏季森林鸟类群落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兴安岭是我国东北地区的最大山脉,这里原始森林类型比较典型,森林中的鸟类比较丰富,具有我国东北区大兴安岭亚区森林鸟类的特征,对于利用鸟类资源,阐明鸟类与环境的关系,提供鸟类保护和利用,促使发展林业生产,都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关于森林鸟类群落结构的研究,国内曾有报导(钱国桢等1983,高玮1984,1985,相桂权1984  相似文献   

16.
鹳形目(CICONIIFORMES)鸟类多有观赏价值,有些种类如朱鹮、黑鹳等已处濒危状态。因此,研究这一类群鸟类,在鸟类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利用以及环境质量的评价等方面,均具有一定意义。1983~1986年,我们对本省鹳形目鸟类的生态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研究,现将资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7.
高峰鸟类保护环志站地处大、小兴安岭之间的嫩江河谷东岸,松嫩平原北部.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这里成为候鸟经松嫩平原迁徒途中重要的停歇地和食物补给站.自1998年开展环志以来,截止2006年12月末,在该地区发现鸟类215种,隶属15目36科,环志鸟类165种184273只,其中,仅燕雀就环志13174只,是高峰鸟类保护环志站环志数量较多的种类,占环志总数的7.1%.环志研究结果发现,在高峰林区春季迁徙高峰期基本在5月1日;秋季迁徙高峰期基本在9月24日.回收信息表明,燕雀迁徙距离较远,开展燕雀的环志研究,对探索鸟类迁徙规律、物种保护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书迅     
《野生动物》2007,28(6):7-7
《中国鸟类志》是赵正阶先生遗著。该书为精装本,大十六开,分上、下两卷、上卷为《中国鸟类手册》再版,下卷为首次出版。总计鸟类1288种,分属于20目89科。其中上卷为非雀形目,计19目55科574种;下卷为雀形目,计34科714种。总论部分介绍了中国鸟类研究简史,鸟类基础知识,鸟类野外识别技巧,鸟类野外研究内容和方法,鸟类标本的收集、测量、鉴定、制作和保存,鸟类的意义和鸟类的保护等内容。各论部分详细介绍了每种鸟的野外鉴别特征、相似种之间的  相似文献   

19.
(翁鸟)科(Muscicapidae) 鸟类,主要由食虫鸟类组成,因此与农、林业有较密切的关系。研究本科鸟类的生态和分布,不仅是整个鸟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于合理保护和利用本科鸟类资源,提高农、林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有不容忽视的实践意义。关于山西省(翁鸟)科鸟类的研究,历史上外国学者清栖幸保(1943;1958—1959)曾在太原等地做过调查,采获本科鸟类不多。  相似文献   

20.
大庆龙凤湿地春季鸟类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庆龙凤湿地在动物地理区划分上属于古北界,本次调查在其保护区内共发现鸟类71种,隶属10目27科,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3种,Ⅱ级保护动物11种,调查仅限于春季,一些保护区曾经出现过的国家珍稀保护动物没有被发现。由于保护区有大面积湿地,所以水禽种类占大多数,且数量众多。鸟类组成以夏候鸟为主,种类有42种,占总数的59.15%。本次调查中,古北界鸟类54种,占总数的76.06%;广布种17种,占总数的23.94%;没有东洋界鸟类的入侵。很多鸟类从这里迁徙和经过,且以古北区的鸟类为主。本次调查采用样带、样点和定点观察法,对保护区内的鸟类种类和数量做了调查统计,并分析出近几年来这里鸟类种类数量减少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