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甘蔗新品种在耿马蔗区轻简栽培产量及经济效益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轻简栽培下,以‘新台糖22号’为对照,比较‘云蔗05-51’、‘云蔗05-49’、‘柳城05-136’、柳城03-1137、‘福农40号’、‘福农38号’、‘桂糖35号’、‘桂糖31号’、‘德蔗03-83’和‘粤糖60号’等10个甘蔗新品种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指标。结果表明:‘福农40号’的理论蔗茎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福农38号’显著低于对照,其他品种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云蔗05-51’、‘云蔗05-49’、‘桂糖35号’的平均蔗糖分显著高于对照,‘福农40号’和‘桂糖31号’显著低于对照,其他品种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除‘福农38号’外,种植其他9个新品种均有经济效益,达825.00~10 185.00元/hm2。综合分析表明,‘云蔗05-51’、‘云蔗05-49’、‘柳城05-136’、‘柳城03-1137’、‘桂糖35号’、‘德蔗03-83’和‘粤糖60号’在耿马蔗区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与对照相当,建议在耿马蔗区或生态环境相似蔗区配套轻简栽培技术进行推广应用。本研究比较不同甘蔗新品种轻简栽培产量及经济效益指标,旨在进一步筛选适宜采用轻简栽培的甘蔗新品种,为甘蔗新品种轻简化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干旱已成为制约我国甘蔗产量提高的重要因素。研究甘蔗的抗旱机理,选育具备较强抗旱性的甘蔗品种,是降低甘蔗生产成本、提高甘蔗产量的有效途径。为探讨不同甘蔗品种的抗旱性,以桂南亚08-186、桂糖05-3846等7个甘蔗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控水桶栽法研究其抗旱性。测定甘蔗+1叶脯氨酸含量、叶片膜透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4个生理指标的变化,根据抗旱隶属函数加权值大小对其进行抗旱性评价。结果表明,所有甘蔗品种抗旱能力的强弱与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呈正相关;与叶片膜透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呈负相关;根据隶属函数分析结果,参试甘蔗品种抗旱性由强到弱依次为:桂糖05-3864>桂南亚08-186>柳城06/241>柳城03/1137>桂糖06-400>ROC22(CK)>桂热2号(凉蔗02-6)。  相似文献   

3.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综合评价第8轮国家区域试验的10个甘蔗新品种(系)。结果表明,加权关联度值大于新台糖22(CK2)的包括云蔗05-51、柳城03-1137、福农39和云蔗06-407共4个品种,亦是参试品种中含糖量优于或最接近CK,的品种;除了福农36含糖量约低于新台糖16(CK2)外其余新品种(系)含糖量均大于CK2赣南02-70、云蔗05-51、柳城03.1137、福农39、赣南02-70和福农02-5707等6个品种的加权关联度值均大于新台糖16(CK2),亦是参试品种中蔗糖分优于或最接近CK2(高糖CK)的品种;其中赣南02-70是参试品种中蔗糖分表现最佳的品种,可用作高糖亲本。该评价结果与参试品种的田间综合表现相吻合。建议云蔗05-51、柳城03.1137、云蔗06-407、福农39等4个品种(系)可以在云南瑞丽及其气候相似蔗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评价甘蔗新品系的抗旱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不同甘蔗品种(系)的抗旱性,为广西不同种植地区提供适宜的耐旱品种和简单高效的鉴定方法。采用桶栽模拟干旱胁迫试验,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隶属函数法、聚类分析法和判别分析法,对17个‘GUC’系列甘蔗品系和两个对照品种‘新台糖22’(CK1)‘、福农39’(CK2)的6个抗旱性指标的抗旱性系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不同甘蔗品种(系)的6个抗旱性指标变化程度不同,其中株高(Ph)、相对含水量(RWC)、叶绿素(Chl)含量和脯氨酸(Pro)含量4个指标相互间呈显著正相关,质膜透性(PMP)与丙二醛(MD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h、RWC、Chl和Pro含量与PMP呈显著负相关;4个主因子代表6个抗旱指标94.12%。据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值,品系‘GUC31’、‘GUC17’、‘GUC23’和‘GUC9’的抗旱性高于CK1;其余品系低于CK1但高于CK2。聚类和判别分析将19个甘蔗品种(系)分为3类,其中‘GUC23’、‘GUC21’、‘GUC31’、‘GUC17’和‘GUC8’抗旱性较强;‘GUC1’、‘GUC16’和‘福农39’抗旱性较差。试验中所用的生理指标和分析方法在甘蔗抗旱性评价上简单而有效,可用于未来甘蔗的抗旱性评价。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11个甘蔗新品种(系)1年新植2年宿根试验工农艺性状的调查研究,以适宜机械化生产的经济权重估算各品种(系)的经济遗传值,并通过校正值加以修正,结果表明:主要性状的遗传值,含糖量最高的是德蔗07-36,其次福农09-7111;蔗茎产量最高的是福农09-7111,其次为福农09-2201;甘蔗蔗糖分最高的是闽糖06-1405和柳城07-150;出苗最好的是福农09-7111,宿根发株率最好的是福农09-2201,分蘖最好的是德蔗07-36,有效茎最多的是福农09-7111。各甘蔗品种(系)的校正经济遗传值为:福农09-7111(237.18元)海蔗22号(177.97元)福农09-2201(174.22元)闽糖06-1405(162.05元)德蔗07-36(121.80元)桂糖06-2081(59.88元)ROC22(-13.49元)粤甘47号(-30.12元)桂糖08-1180(-96.40元)云蔗08-1095(-354.61元)柳城07-150(-394.48元)。福农09-7111、海蔗22号、福农09-2201和闽糖06-1405的经济遗传值较大;柳城07-150、云蔗08-1095、桂糖08-1180和粤甘47号的经济遗传值为负,且低于对照ROC22,生产上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6.
几个甘蔗品种(品系)抗旱性能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干旱胁追试验测定相对质膜透性,以研究供试材料的抗旱性。根据干旱20天后测定相对质膜透性结果初步表明:在生理上川蔗81/548、新台糖10和粤糖86/368的抗旱能力较云蔗89/159、桂糖11号、桂糖89/5、闽糖88/103和福农81/745等5个品种(品系)强。  相似文献   

7.
经过2012年国家甘蔗品种第3轮集成示范试验,保山点结果:参试的9个国家甘蔗品种中,粤甘26号、云蔗01-1413、桂糖29号、福农38号、柳城05-136的株高、茎径、有效茎数、蔗茎产量、蔗糖分等性状表现较好,综合性状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8.
畜牧产业的快速发展对饲草饲料的需求日益增加,筛选新的饲料作物品种是当务之急。本研究以2个国审牧草甘蔗品种为对照,对15个甘蔗品种的生物产量和10个青饲料常规营养成分指标进行测定分析,探究甘蔗不同刈割期的主成分变化规律,评价甘蔗饲用价值,为甘蔗一年多采和全株饲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因子主成分分析筛选出粗蛋白(CP)、酸性洗涤纤维(ADF)、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粗脂肪(EE)、钙(Ca)5个主要指标,基本包含了所测指标的全部信息。结果显示:15个甘蔗CP含量最高的是‘云蔗12-201’,为8.80%;ADF含量最低的是‘ROC22’,为35.25%;WSC含量最高的是‘云蔗00-290’,为6.16%;EE含量最高的是‘云蔗01-286’,为1.40%。其中‘ROC22’‘云蔗12-201’的CP含量超过CK1、CK2;‘Q27’‘ROC22’‘云蔗01-286’‘云蔗06-160’‘云蔗12-142-1-J’‘滇蔗11-728’的ADF含量均低于CK1、CK2;‘Q27’‘云蔗00-290’‘云蔗12-142-1-J’‘云蔗16-16’‘滇蔗11-726’‘滇蔗11-728’的WS...  相似文献   

9.
在2010—2011年漳州蔗区举行的2新1宿甘蔗体系优良品种第二轮示范试验中,参试的9个甘蔗优良品种在农艺性状方面表现为出苗率、宿根发株率、分蘖率整体优于对照种,参试品种植株高大,中至中大茎,有效茎数较多。蔗茎产量和蔗糖分表现最好的甘蔗品种是柳城05-129、桂糖02-467、福农30号、39号、粤糖00-318,这5个品种蔗茎产量较高、蔗糖分优于对照种,可以在漳州蔗区进一步示范试验。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主栽甘蔗品种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中国5个主栽甘蔗品种‘桂柳05-136’‘桂糖42号’‘云蔗05-51’‘福农41号’‘新台糖22号’为研究材料,分别在新植蔗和宿根蔗的伸长初期、伸长盛期、成熟期,对不同品种甘蔗叶面积指数(LAI),完全展开绿叶(+1、中部、基部)的叶面积,株高和茎径进行测定。在甘蔗伸长盛期、成熟期对甘蔗叶片总数、绿叶数进行测定,在甘蔗成熟期对产量、蔗糖分、纤维分、干物质含量等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并分析甘蔗的表型发育特征与成熟期产量和糖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伸长初期各品种新植蔗株高生长速度高于宿根蔗,‘云蔗05-51’的生长速度最快;‘福农41号’的新植蔗和宿根蔗茎径高于其他品种;各品种叶片LAI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伸长盛期宿根蔗LAI高于同时期新植蔗;宿根蔗叶面积在伸长初期显著高于新植蔗,新植蔗叶面积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宿根蔗较新植蔗具有更高的绿叶率,其中‘桂柳05-136’各时期绿叶率均处于最高。成熟期甘蔗产量和品质检测表明:‘云蔗05-51’产量最高,‘桂柳05-136’蔗糖分最高,‘桂糖42号’纤维分和干物质含量最高,新植蔗‘桂糖42号’产糖量最高,宿根蔗‘桂柳05-136’产糖量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新植蔗蔗糖分与伸长初期株高、茎径、叶面积显著负相关,宿根蔗产量与生长各时期株高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发现‘桂柳05-136’宿根蔗具有较好的单位面积产糖量,‘桂糖42号’新植蔗单位面积产糖量较高,‘云蔗05-51’具有较高的产量,不同品种具有的生物学特性有所差异,应结合气候条件和栽培模式,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品种进行种植。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叶面喷施海藻提取物对干旱胁迫下甘蔗叶片生理参数及植株形态指标的影响,以‘YT159’和‘ROC22’两个品种甘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法,设置正常灌溉组(C)和干旱胁迫组(D),分别通过喷施不同用量(SE1、SE2)海藻提取物,测量分析植株形态指标株高、茎径、植株鲜重以及叶片生理参数,包括水分参数、抗氧化酶活性等。结果表明:正常灌溉组喷施海藻提取物的处理(C+SE1、C+SE2)甘蔗叶片生理参数以及形态指标与不施用海藻提取物处理相比差异不显著。干旱胁迫组喷施海藻提取物(D+SE1、D+SE2)与不喷施海藻提取物的C相比,叶片脱水速率、电导率、脯氨酸含量显著降低,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相对含水量、植株鲜重显著增加,同时抗旱系数显著提高,2个品种中‘YT159’提高幅度较大,‘ROC22’提高幅度相对较小。因此,叶面喷施海藻提取物能显著改善干旱胁迫下甘蔗叶片生理参数和植株形态指标,提高植株鲜重,从而缓解干旱胁迫对甘蔗造成的伤害,提高甘蔗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2.
大豆品种鼓粒期田间抗旱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鼓粒期缺水是制约大豆产量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鼓粒期对大豆品种进行抗旱性鉴定,可为大豆抗旱育种和抗旱节水栽培提供依据。选取不同地区育成的代表性品种(品系)46份,在鼓粒期田间干旱与灌水条件下,分析其产量、产量性状、生育期与形态性状、籽粒品质性状等指标,并且对其进行抗旱性鉴定。结果表明,干旱区46份材料平均产量1 759.6 kg/hm²,灌水对照区平均产量2 223.1 kg/hm²,46个品种平均耗水系数1.079 t/kg。干旱对三粒荚影响显著,对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生物产量、单株粒重、百粒重影响极显著。干旱区的平均蛋白质含量极显著高于灌水区,比对照区提高幅度4.47 %;平均脂肪含量极显著低于灌水区,比正常灌水区降低幅度4.19 %。干旱条件下品种百粒重下降,生育期提早均属于品种抗旱性的适应反映,与抗旱性无关。适于呼伦贝尔的品种推荐为北豆14、黑河50、黑河43、华疆3、登科1号、蒙豆15、北豆37、黑河36、北豆38等。  相似文献   

13.
2012-2013年间对来自云南省甘科所和广西柳城研究机构提供的6个参试材料和1个对照品种进行了2年新植和1年宿根的示范试验。结果表明:集成示范表现较好的品种有云蔗05-51、云蔗06-407、柳城03-1137,在株高、茎径、有效茎数、蔗茎产量、蔗糖分、抗旱性能等性状表现较好,综合性状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4.
选育抗旱性强的狗牙根优质品种,运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10份狗牙根种质的植株生长高度、叶绿素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细胞膜透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POD酶活性、SOD酶活性、脯氨酸和丙二醛等9项指标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0份种质的抗旱性强弱顺序为:福建A478>海南A373>海南A185>海南A476>福建A492>江苏A72>江苏A25>上海A330>河南A237>云南A301。  相似文献   

15.
为确定云南省5个甘蔗主栽品种(粤糖93-59、新台糖10号、粤糖86-368、新台糖22号、云引3号)的抗旱性以及选择合适的抗旱性鉴定方法,在大棚桶栽条件下对5个处于伸长期的甘蔗品种进行干旱胁迫15d。处理期间调查参试品种叶片衰老情况、株高伤害度、叶面积伤害度等形态指标及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综合各种生理指标的模糊隶属函数评价法比较客观,是一种较合适的抗旱性鉴定方法;结合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抗旱性鉴定来看,粤糖86—368为抗旱性最好的品种,其次为云引3号,适宜旱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对旱胁迫的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宋志荣 《中国马铃薯》2004,18(6):330-332
为探讨干旱胁迫对马铃薯生理机制的影响,以抗旱性不同的马铃薯品种台湾红皮、会-2和早大白为试材,研究干旱胁迫下马铃薯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质膜相对透性、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增加,而抗坏血酸(AsA)含量降低,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抗旱性强的品种质膜相对透性、MDA含量增加的幅度较小,Pro含量增加幅度较大,AsA含量降低的幅度较小,SOD和POD的活性也较高,而抗旱性弱的品种则相反,这些指标及其变化可以作为鉴定马铃薯抗旱能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深入挖掘甘蔗品种的抗旱性能,本研究挑选甘蔗品种中参与调控抗旱机制的主要转录因子GRAS的基因进行表达分析。从转录组数据库中调取GRAS转录因子基因序列信息,采用RACE-PCR和qRT-PCR技术从‘蔗茅99-2’中克隆得到1个GRAS基因,将其命名为EfGRAS(GenBank登录号MT499789),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与干旱胁迫表达分析。结果表明,EfGRAS基因编码547个氨基酸,CDS全长1644 bp,该蛋白的分子式为C2645H4149N747O816S21,相对分子质量为60.14 kDa,不稳定系数为54.85,脂肪系数为84.37,GRAVY值为?0.293,是一类不稳定蛋白和亲水蛋白;亚细胞定位表明其位于细胞核内,EfGRAS蛋白主要的二级结构是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与高粱亲缘关系最近;qRT-PCR分析显示,受到干旱胁迫后,‘蔗茅99-2’中基因表达量相比于对照组上调约57.6倍,‘滇蔗01-58’中基因表达量相比于对照上调约27.4倍,‘崖城89-9’中基因表达量相比于对照组上调倍数较低。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EfGRAS基因在甘蔗中的功能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水稻在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下脯氨酸的累积与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以6个中熟水、陆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在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下水稻叶片中游离脯氨酸的累积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在低土壤水分处理下,抗旱性水稻品种叶片中游离脯氨酸累积开始较早,持续时间长,抗旱性较差的品种则开始较迟,持续时间短;脯氨酸开始累积的叶水势阈值,抗旱性品种为-0.62~-0.66 MPa,抗旱性较差的品种为-0.70~-0.82 MPa;土壤水势为-0.04 MPa时,处理10 d后叶片的相对脯氨酸含量(处理/对照×100%)与品种的抗旱系数呈极显著正相关(r=-0.9712);保持土壤水势为-0.04 MPa和-0.06 MPa,处理后30 d和40 d叶片的相对脯氨酸含量与减产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r=-0.9342、-0.9581)。建议把在低土壤水分条件下脯氨酸累积较早、持续时间长这一生理特性作为评价水稻品种抗旱性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9.
干旱胁迫对花生生长发育和光合产物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人工控制条件下的防雨棚土柱栽培试验,以不同抗旱类型花生品种为材料,设置充分灌水和中度干旱胁迫处理,对苗期、花针期、结荚期、饱果期和成熟期(播种后30d、50d、75d、103d和132d)5个生育时期地上部不同器官和根系物质积累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生育期的进行,除花育22号在全生育期干旱胁迫条件下呈渐升趋势至成熟期最大外,花育23号和花育25号2品种根系干物质积累量均呈"抛物线型"变化趋势。干旱胁迫使花育23号根系干物质积累量峰值出现在结荚期,而花育25号峰值滞后到饱果期。3品种根重和荚果干物质积累量大小顺序均表现为:花育25号花育22号花育23号;通过Logistic方程能很好地拟合各品种地上部各器官、根系及植株生长发育情况。干旱胁迫使花育22号和花育23号两品种最大生长速率(Vm)明显降低,花育25号明显升高,但3品种地上部植株物质积累最大速率出现的时间(Tm)均明显滞后;地上部叶片和茎Vm降低,Tm延长;干旱胁迫使花生光合作用降低,光合产物积累缓慢,植株生长发育迟滞。3品种表现出对干旱胁迫适应性的差异,花育23号品种对水分较为敏感,抗旱性较差,花育25号具有较强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20.
模拟干旱条件下玉米品种萌发期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0%PEG-6000模拟中度干旱胁迫对41份玉米品种的萌发期进行抗旱性试验,通过加权隶属函数法计算综合评价值(D值)对供试材料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利用UPGMA聚类划分抗旱等级。结果表明,发芽率、发芽势、胚芽鞘长、主胚根长、胚根数和干物质重6个性状,干旱胁迫处理比对照均值分别下降了50.8%、65.6%、81.4%、57.9%、42.1%和70.0%,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隶属函数法计算D值表明,其与发芽率、胚芽鞘长等各指标抗旱系数的隶属函数值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筛选出金海5号、粟玉6号等13个抗旱品种。UPGMA聚类分析将试验材料在遗传距离为6.91处分为2大类,进一步可分为高度抗旱、中度抗旱、抗旱、敏感、高度敏感共5个亚群,玉米萌发期较强抗旱品种为粟玉6号、京农科728等13个品种。两种方法筛选出的玉米萌发期抗旱品种高度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