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近年,山东省龙口市为提高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从改变本地小麦、玉米一年两作套种的种植模式入手,以农机农艺科学融合为切入点,扎实推广玉米免耕精量直播机械化技术,2010年全市推广面积达3.6万亩,受到了农民的欢迎。  相似文献   

2.
玉米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是通过农机与农艺密切结合,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特别是麦收后直播玉米,较麦田套种有两大优点:一是能减少因套种玉米时造成的小麦损失,一般可使小麦增产5%~10%;二是玉米直播可保证密植要求,一般可增加玉米产量20%以上。另一方面,由于青岛市小麦收获机械化水平已大大提高,缩短了麦收时间,为玉米直播争取了时间,加之推广85~90天成熟的玉米品种,更为玉米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推广创造了条件。 青岛市农机化技术推广部门近几年来引进推广的2BJD—3型玉米精量播种机,具有结构简单,使  相似文献   

3.
水稻机械化种植是广东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短板.水稻机械化种植存在的农艺技术复杂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因此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需要农机与农艺相互融合.本文根据不同水稻机械化栽种模式的特点,分别阐述各类型水稻机插秧、精量穴直播和农用无人机直播的机播用种量和栽种技术要点及其作业效率,为水稻机械化种植提...  相似文献   

4.
周至县属西安地区农业大县,玉米种植面积常年在18万亩左右。为探索小麦秸秆粉碎还田情况下玉米机械化高产种植技术模式,2020年县农机推广工作站在尚村镇小水屯村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示范点,开展了玉米免耕施肥播种机械化高效种植技术模式对比试验。一、试验基本情况1.试验地点地点选择在粮食主产区尚村镇小水屯村,试验示范面积100亩。2.试验机具选取2BJFZ-3型玉米免耕深松多层施肥精量播种机与2BFY-3型玉米免耕施肥播种机,进行不同播种模式的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5.
针对山东省旱作灌溉区种植模式多样、技术模式不统一,影响全程机械化经济效益问题,研究小麦—玉米周年轮作下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总结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路线,构建基于区域特色的成本分析与经济效益评价方法,分析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成本、占比及收益,筛选并比较山东省旱作灌溉区主要技术模式组合。分析发现,小麦—玉米周年轮作模式下耕种管收各环节成本支出范围为10 500~16 500元/hm~2,土地承包费范围为3 000~16 500元/hm~2,经济效益为1 500~7 500元/hm~2;优化筛选以深翻、旋耕、免耕三年轮作+二次镇压+小麦宽苗带播种技术以及玉米免耕播种+水肥一体化+联合收获(穗茎兼收/青贮)技术的模式组合。研究结果可为山东省旱作灌溉区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优选、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农业合作社的生产等方面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小麦的点播、半精量播种到精量播种,从玉米的人工收获、玉米套种到玉米的机械化收获和免耕单粒播种,从单打独斗到开办农机专业合作社,从农机装备的更新到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短短5年时间,山东省莱州市文峰路街道东光村农机大户徐忠强,经历了农业机械化的巨大变迁,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5年5个样。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山东省农机部门大力推行"小麦机收、秸秆还田、玉米免耕贴茬播种"保护性耕作一条龙机械化作业模式,提高了小麦收获和玉米播种质量,科学衔接了农业生产机械化作业环节,实现了农机农艺的有效结合。目前,全省已实施夏季保护性耕作一条  相似文献   

8.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本规范规定了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生产中秸秆覆盖、土壤深松、免耕播种、病虫草害防治四项机械作业的有关定义、作业要求、作业质量及检查验收,主要作业机具及技术状态要求、安全规则、操作规程等。1.2本规范适用于小麦、玉米一年两作保护性耕作模式。1.2.1玉米免耕直播一年两作模式作业流程玉米免耕直播→喷洒除草剂→田间管理→玉米人工或机械收获→秸秆覆盖→深松或地表处理(2-4年一次,视土壤容积密度和地表覆盖物情况定)→小麦免耕播种→喷洒除草剂→田间管理→小麦联合收获→秸秆覆盖。1.2.2玉米套播一年两作模式作…  相似文献   

9.
玉米联合收获是实现种植业全过程机械伦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想提高种植业机械化水干,离开和忽视抓五米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是不可能的。目前,从我国大部分玉米产区来看.玉米联合收获技术推广的数量和力度不够大。本文着重就五米联合收获批推广难的原因与对策谈几点不成初的看法:一、玉米联合收获机推广难的主要原因(-)农机与农艺不团会。玉米联合收获机收获与玉米的种植规格有着直接关系。目前,不少地区小麦种植以畦面种植为主.麦收前.破畦背套种两行玉米,畦面中间套种一行,这样畦背两行行任过小,但与畦面中间套种的一行行距过…  相似文献   

10.
玉米机收推广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我省农机化发展较快,但玉米生产机械化却发展相对较慢。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点。 一、农机与农艺不配套。玉米种植规格极不统一,套种形成的大小行,极不适应玉米联合收获。 二、机收玉米效益低于小麦联合收获。玉米联合收获机价格高于小麦联合收割机,但作业收入却不足小麦联合收割机  相似文献   

11.
玉米是安阳市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达330万亩。而玉米的机械化播种面积仅140余万亩,占全市玉米种植面积的42%,远远低于周边地区的机械化播种水平。玉米种植大部分还采用传统的人工点种方式,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为了改变人工点种的种植方式,全面提升全市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2012年安阳市农机推广站引进农哈哈玉米免耕深松全层施肥精量播种机在安阳县庞家湾、内黄县  相似文献   

12.
玉米是饶阳县主要的粮食作物,玉米播种面积占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的50%左右。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玉米单产对增加种植效益、保障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用好免耕直播技术对提高玉米单产有很大作用。玉米与小麦套种模式,制约了玉米产量的提高。玉米套种限制了密度的增加,降低了群体的整齐度。特别是共生期间由于小麦的遮光、争水、争肥、病虫害严重,田间操作困难,影响了玉米苗期生长,限制了产量的进一步提高。改套种为平播,有利于机械化作业,可大幅度提高密度、亩穗数、产量。一般来说,直播即在小麦收获后不经过整地,在麦茬田直接免耕播种玉米,通常称为玉米贴茬免耕播种。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推进种植模式规范化和生产作业机械化,山东省农机技术推广站和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联合制定的《小麦秸秆切碎直接还田和玉米免耕抢茬播种技术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夏收夏种过程中的机具配置、品种选用、种植模式和作业要求等各个技术要点作出规范要求。这是山东省农业和农机主管部门第一次联手在夏收夏种前,提出专门技术指导意见,为农机与农艺结合,实现玉米机械化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从区域分布、装备水平等角度出发,概述了江西省油菜机械化生产发展现状,研究了关键技术模式在江西的应用推广情况。同时,比较分析油菜生产各环节机械化技术模式的经济效果,提出技术模式的优化方向为:耕种环节选择能较好适应机械化作业的品种;有条件的地方结合机械开沟免耕直播技术,加大推广机械联合精量直播技术;收获环节同步发展机械联合收获和分段收获技术,农机农艺部门结合,规范农艺技术,明确将机械收获作为主推技术,加快改进机械装备,降低机械收获损失率。  相似文献   

15.
在生产过程中,小麦、玉米接茬轮作的种植模式对机械化作业生产具有较大的影响。为此,针对国内现有冬小麦和夏玉米的种植模式、冬小麦-夏玉米接茬轮作的种植模式进行分析总结,分析现有种植模式对小麦、玉米机械化作业的影响,指出现有种植模式与机械作业不配套的问题所在,对推进各地两熟区种植机械化栽培模式的规范化、加快全程机械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最终,形成了以作物种植和机械作业配套为基础的农机农艺相融合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6.
, 《农机科技推广》2012,(11):19-19
日前,山东省农机技术推广站站长董佑福研究员强调,种植模式是当前制约我国玉米机收水平提高最重要的因素,是最需要进行农机农艺融合的地方。目前我国玉米种植模式多样,宽窄行种植、平作、套种、垄作等各种方式都有。种植行距也很不统一,40cm~80cm各种行距都有。种植不规范非常不利于机械化作业,尤其是机械化收获。  相似文献   

17.
为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和经济作物全程机械化技术,在泰安肥城市"两菜一粮"农艺栽培模式基础上,配套马铃薯机械化播种技术、马铃薯机械化收获技术、玉米机械化直播技术、玉米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露天蔬菜机械化适时播种和精量直播技术等农机技术,实现了农机与农艺的优势结合,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8.
玉米、小麦是我市的两大主要粮食作物 ,其中玉米种植面积 1.6万hm2 ,占全市粮食种植面积的4 2 %。与小麦相比玉米生产的机械化程度相对较低。高强度的玉米生产劳动使农民急切盼望玉米生产机械化。因此 ,试验、示范、推广适宜我市使用的玉米生产机械 ,将是今后我市农机化工作的重点。一、我市玉米生产机械化现状我市玉米播种机械化近两年来有了很大发展。1999年全市播种机拥有 30 0余台 ,玉米机械播种面积达 0 .4 7万hm2 ,约占全市玉米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 ,其它仍是人工麦垅点播套种。我市玉米收获的基本形式是 ,人工摘穗———机械粉碎…  相似文献   

19.
<正>邹城市总面积161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4.24万亩,其中小麦种植面积55万亩,玉米种植面积45万亩。小麦、玉米多年来一直是邹城主要粮食作物,种植模式的调整,已成为增产、增效、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2007年起,邹城市引进了部分小麦玉米秸秆还田、免耕播种、机械深松、病虫草害防治等机械,并在部分镇街进行了机械化演示和推广,探索出了一条农机农艺相结合的路子。广大群众对小麦、玉米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为小麦、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建立了较好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了选出适宜玉米机收最佳的玉米种植模式,彭阳县农机化推广服务中心在灌区、中部干旱带、山区玉米种植区进行了玉米种植模式试验研究,旨在通过试验完善适应于单种、套种、地膜玉米机收的种植技术模式,通过农机与农艺配套结合使农业机械化作业效率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