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显性无腺体品系和常规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与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个显性无腺体陆地棉品系和4个常规棉品种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测定12个组合10个性状的竞争优势,并对杂种优势预测作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性状中,皮棉产量的竞争优势最大,平均为15.11%,超过15%的杂种棉审定标准,其次是单株结铃数,为10.56%,子棉产量为9.59%,纤维品质的优势较小,但都有所改善,亲本配合力的方差分析表明:不同组合F1性状的变异主要是受基因型控制的。杂种优势预测结果表明:杂种优势与杂交成铃率呈显著的正相关,与杂交铃铃重和双亲平均铃重的比率呈显著的负相关,与杂交铃单铃子数和双亲平均单铃子数的比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由此可预测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2.
陆地棉显性无腺体近等基因系的培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3个不同类型的陆地棉品种为轮换亲本与海岛棉显性无腺体种质材料进行杂交和连续10次回交,育成3个陆地棉显性无腺体近等基因系。育成的显性无腺体近等基因系除腺体性状外,其余性状均为陆地棉类型,且基本与对应的轮换亲本相同。  相似文献   

3.
标杂A1是石家庄农科院用具有超鸡脚叶和无腺体两个基因指示性状的棉花自交系Y2-2作父本,杂交配制出的高优势杂交棉组合.该组合表现出丰产、早熟、优质、抗性强、简化栽培、适合间作套种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棉花标记自交系的杂种优势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有标记性状的棉花自交系,提高杂种个体的杂合程度和群体基因型纯度,F1代产量性状表现出了较强的生产优势和优亲优势。44个不同组合的杂种一代,有33个组合皮棉比对照中棉所12增产。其中15个强优势组合平均生产优势为49.26%,超过了目前品种×品种生产优势在30%左右的幅度;有优亲优势的29个组合,平均超亲63.25%。自交系Y2-2具有无腺体、超鸡脚叶的标记性状,易繁种保纯。衣分、铃重、配合力高。杂种二代分离严重,生产上不能再利用。通过标记性状选育纯合自交系,利用品种(系)和自交系杂交,是提高杂种优势的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5.
花生杂种优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研究分析的14个组合、166个组合次中,呈正向优势者115个,占69.28%,其中51个为超亲优势,占30.72%,表现负向优势的46个,占27.71%,其中13个为超亲优势,占7.83%,表现无显性的5个,占3.01%。花生的杂交优势地上部较地下部显著。单株产量和含油量的优势指数一般介于双亲之间,但不同的杂交组合之间差异很显著,表明选用配合力高的亲本,对于获得高产和高油分的杂种优势组合是很重要的。亲本相同,杂交组合搭配方式不同,其杂交优势差异也较显著。普通型大花生与珍珠豆型小花生杂交的八个组合,包括正反交,用珍珠豆型小花生作母本的四个组合,比作父本的四个组合的单株产量和单株结果数的平均优势都显著的高。表现了较明显的母本效应。这一结果对于选配结实率高的高产组合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用红叶和显性无腺体这两个指示性状,对陆地棉有腺体品种不去雄进行不同时间及方法的授粉杂交,用人工去雄授粉作对照,比较其杂种率及制种效率。结果表明,不干扰母本花粉适时授粉杂种率较高,干扰母本花粉推迟授粉杂种率较低,人工去雄授粉杂种率最高。但制种效率却是干扰母本花粉适时授粉最高,比人工去雄授粉提高工效8~12倍。  相似文献   

7.
利用M型质核互作不育系配制高产组合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用大豆M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W931A作母本配制了22个杂交组合,对其F1、F2进行产量测定表明:所有杂交组合的F1都具有超亲优势,变幅为3.78%-132.16%,平均超亲优势为44.22%,其中19个杂交组合的F1具有超标优势,变幅为6.04%-66.04%,平均超标优势为31.06%;F2代的超亲优势平均为3.18%,超标优势平均为-6.24%。统计结果认为:F1的产量优势与恢复系(父本)的来源关系密切,来自南方父本的杂交组合的超亲和超标优势分别比黄淮父本的杂交组合高22.93%、24.83%;F2代杂种优势衰退显著,不宜利用。  相似文献   

8.
显性无腺体近似等基因群体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无腺体是指无色素腺。显性无腺体性状是受显性基因控制的简单质量性状遗传,是一种明显、稳定而又容易识别的性状。本文主要探讨陆地棉显性无腺体性状对经济性状有无影响,有何影响。用有腺体陆地棉825B秘y_1分別为母本,  相似文献   

9.
以4个常用自交系作母本,5个经过EMS化学诱变处理并经多代自交纯合的材料作父本,按NCⅡ设计配成20个杂交种,研究了其中3个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①杂交种在脂肪含量上的平均表现介于雌亲平均数和雄亲平均数之间;在淀粉含量上既低于雌亲平均数又低于雄亲平均数;在蛋白质含量上既高于雌亲平均数又高于雄亲平均数;②离中优势较为普遍,有53.3%的性状-组合存在显著的离中优势,尤其是蛋白质含量,离中优势显著的组合达85%;③有18.3%的性状-组合存在显著的超高亲优势,有11.7%的性状-组合存在显著的超低亲优势;④在蛋白质含量上,材料M04003、M04008、M04010所配制的组合几乎都表现出超亲优势,为较好组合。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F2代在生产上的应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不同来源的转Bt基因抗虫棉与常规品种杂交,比较杂种一代和杂种二代的竞争优势和抗虫性,结果表明,转基因抗虫杂交棉F2代,不仅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且抗虫性较好,在生产上有利用价值;同时,为了获得F2代优势强、抗性好的组合,要选择高产母本和高抗虫父本。本研究中组合1、组合2的产量和抗虫性均较理想。  相似文献   

11.
香优63     
该组合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香稻不育系湘香2号A作母本、非香的恢复系明恢63作父本配制而成。其产量高于威优6号,米质不仅达优质标准,而且为具有清香味的特种米。该组合1995年1月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1特征特性与产量表现优质在1990年3月湖南省优质米评比会上被评为优质米。经湖南省晚稻区试统一测定碾米品质,糙米率为81.6%,精米率为73.0%,整精米率64.0%;糙米长7.07mm,宽2.31mm,长宽比3.06;米粒透明,色泽好,呈油光色。垩白率24.2%,垩白面积7.4%;糊化温…  相似文献   

12.
选用5个性状稳定的品种与555进行6×6双列杂交,研究有关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及F1的杂种优势,其结果为:①所有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极显著。②在所分析的产量性状中555表现突出好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良好的特殊配合力效应,所有以555为父本的组合均表现出了较高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3.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杂种优势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培矮64S等5个籼型两用不育系与明恢63等14个籼型或广亲和品种共配成60个两系杂交水稻组合,分析了各不育系杂种8个主要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5个两用不育系的杂种均具有明显的产量超亲优势和一定比例的产量竞争优势组合,其中以YS-1最高,其次为测64S和培矮64S;60个F1代组合中,具产量竞争优势的组合共9个,其中以安湘S×YR15、YS-1×湘香籼6号、培矮64S×YR10等5个组合的产量竞争优势最高。  相似文献   

14.
湘棉18号的选育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湘棉10号和显性无腺体品系中5655杂交,再以湘棉10号为母本与杂交后代连续回交3次,再自交3次,在BC3F4中发现一变异单株,其根、茎、叶上都有腺体,但种子中腺体稀少,通过继续自交和选择,于1995年育成湘棉18号。湘棉18号具有植株有腺体、种子低棉酚的特性。种子棉仁的棉酚含量为0.0304%。1997~1999年参加湖南省棉花品种区试。皮棉产量1718.9kg·bm-2,比湘棉10号常规品种对照增产15.81%,比湘杂棉1号杂交种对照增产6.77%,为对照湘杂棉2号的92.83%。抗性鉴定表明,该品种高抗枯萎、耐黄萎病。大面积试种未表现鼠害。  相似文献   

15.
普通小麦F1代籽粒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遗传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给小麦品质改良提供依据,采用SDS-PAGE方法,以来自国内外的6个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分析了15个杂交组合F1代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的遗传表现。结果表明:①HMW-GS在F1代的遗传具有剂量效应,即部分正反交组合F1代籽粒中同一亚基带的颜色深浅不同,来自母本的亚基带比来自父本的亚基带颜色深,说明来自母本的亚基比来自父本的亚基含量高;②2个国内与国内品种间的杂交组合及2个国外与国外品种间的杂交组合,其F1代HMW-GS均表现为完全共显性,11个国内和国外品种间的杂交组合,有4个组合的F1代出现了HMW-GS的不完全表达,缺失率占11个组合总数的36%。  相似文献   

16.
对二套组合各16个家系的分析表明,母体效应对大麦辐射风代生理损伤有极显著的影响。在由辐射敏感性差异较大的品种组成的组合Ⅰ中,其母体加性效应和母体显性效应均表现为极显著的正向作用,F1代正交组合的辐射损伤极显著低于反交组合,在回交世代中,由F1代作母本的反交组合的辐射损伤极显著低于正交组合。在由辐射敏感性差异较小的品种组成的组合Ⅱ中,母体效应主要表现为极显著的母体显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显性无腺体性状对陆地棉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不同类型的显性无腺体近等基因系与相应的轮换亲本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显性无腺体性状显著增加陆地棉的铃重,子指,抗黄萎病性和纤维长度,显著降低陆地棉的衣分和马克隆值,对其余农艺和经济性状无显著影响,此外,本文对显性无腺体性状在低酚棉育种中的利用价值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茂杂29是广东华茂高科种业有限公司以两用核不育系228S作母本,用带粳缘的籼稻恢复系茂恢29作父本配组育成的香型两系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丰产性好,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50%,中抗白叶枯病,耐寒性强,米饭有花香味,2006年12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9.
鄂抗棉6号是湖北省荆州市农科所1984年以鄂荆1号为母本,湘棉10号为父本杂交,二代进行组合测定,确定为优势组合,然后扩大繁殖,在枯、黄萎病圃中多次选择,于1990年育成。该品种高抗枯萎、高产、早熟,并具有铃大、衣分高的特点。1997年经湖北省农作物...  相似文献   

20.
对二套组合各16个家系的分析表明,母体效应对大麦辐射M1代生理损伤有极显著的影响,在由辐射敏感性差异较大的品种组成的组合1中,其母体加性效应和母体显性效应均表现为极显著的正向作用,F1代正交组合的辐射损伤极显著低于反交组合,在回交世代中,由F1代作母本的反交组合的辐射损伤仍显著低于正交组合,在由辐射敏感性差异较小的品种组成的组合Ⅱ中,母体效应主要表现为极显著的母体显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