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太秋’甜柿(‘富有’×Ⅱi G-16)原产日本,为完全甜柿,肉质酥脆,品质极佳,是公认的高档鲜食甜柿品种。江苏省气候资源与日本优质甜柿的主产区接近,有利于优质甜柿的发展。因此,在江苏发展‘太秋’甜柿,具有重要意义。2004年,江苏省新沂市林特产科技服务中心从陕西国家柿种质资源圃引进‘太秋’甜柿,在江苏省内进行试栽,发现江苏省内没有适宜嫁接‘太秋’甜柿的砧木,直到2012年才筛选出与‘太秋’甜柿亲和  相似文献   

2.
 以部分中国原产甜柿为试材, 通过对可溶性单宁含量测定和单宁细胞切片观察发现, 在果实接近成熟时, ‘罗田甜柿’、‘宝盖甜柿’、‘秋焰甜柿’ (鄂柿1号) 果肉中单宁细胞较小, 所占比例较低,可溶性单宁含量低于0.2%。因此确认供试中国甜柿种质属于完全甜柿。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甜柿品种在桂林地区的适应性,2014~2015年分别引进‘太秋’、‘阳丰’、‘花御所’、‘次郎’4个优良日本甜柿品种,种植于桂林市七星区、恭城县和灵川县等地进行引种观察。结果表明,‘太秋’甜柿在桂林低海拔地区综合表现良好,果实品质最佳;‘阳丰’甜柿以君迁子为砧木,在桂林高海拔地区种植表现良好,在低海拔地区表现不佳;‘花御所’甜柿综合表现良好,与‘恭城月柿’嫁接亲和性强,适宜‘恭城月柿’高接换种;‘次郎’甜柿裂果率高,不适宜在桂林种植。  相似文献   

4.
柿果脱涩机理及人工脱涩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柿的涩味主要来自果肉中的单宁物质(C14H20O9),柿果是诸多果实中单宁含量最多的水果。日本学者梶浦(1946)根据果实脱涩与果肉褐斑形成和种子数目的关系,将柿分为完全甜柿、完全涩柿、不完全涩柿和不完全甜柿4个品种群。我国传统产区主要栽培完全涩柿,自‘罗田甜柿’被发现和确认为我国第1个原产完全甜柿种质以来,又相继报道了‘宝盖甜柿’和‘秋焰甜柿’(鄂柿1号)等,但迄今尚未发现我国原产的不完全涩柿和不完全甜柿品种。本文主要对完全甜柿和完全涩柿2个品种群柿果的脱涩机理及完全涩柿人工脱涩方法进行阐述,旨在为果树生产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次郎’甜柿在树上自然脱涩,品质优,栽培适应性强,病虫害少,收益早,用工少,效益高;通过多年研究和生产实践,总结出一套‘次郎’甜柿生产管理技术,以提高‘次郎’甜柿的栽培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以25个柿砧木为材料,对‘富有’甜柿进行嫁接亲和力比较试验,通过连续多年观测多项生理生化指标,并辅以数学多元统计的方法,分析比较不同砧木嫁接‘富有’甜柿后生长差异情况,评价不同砧木嫁接‘富有’甜柿的亲和性,初步筛选并获得具有推广潜力的‘富有’系亲和性砧木。结果表明,柿不同近缘种嫁接‘富有’甜柿的嫁接成活率、嫁接保存率、嫁接口愈合情况差异显著,本砧嫁接‘富有’甜柿嫁接亲和性相对稳定,不因本砧品种而异。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君迁子824和君迁子848与‘富有’的早期亲和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源自湖北省大别山区调查发现的两种新砧木类型小果甜柿和牛眼柿的分类学地位及其作为完全甜柿广亲和砧木的可能性。【方法】在应用SSAP分子标记技术分析小果甜柿和牛眼柿植物分类学地位基础上,进一步建立离体嫁接技术以早期判断砧穗嫁接亲和性,同时对多种砧穗组合的田间性状进行多年观测和比较分析。【结果】(1)SSAP分析证明小果甜柿和牛眼柿与柿(Diospyros kaki Thunb.)为同种;(2)愈伤组织靠接和离体茎段嫁接结果均显示以小果甜柿和牛眼柿为砧木与‘次郎’或‘富有’的嫁接亲和性较君迁子为佳,且小果甜柿较牛眼柿更优;(3)以小果甜柿和牛眼柿为砧木时‘次郎’和‘松本早生’成年树田间生长发育均表现正常,砧木为牛眼柿时‘次郎’和‘松本早生’坐果率和单株产量相对较高,其他果实品质指标在不同年份间有差异,但不同砧穗组合间差异不显著。【结论】小果甜柿和牛眼柿可望作为完全甜柿的广亲和砧木。  相似文献   

8.
张娜  莫荣利  张青林  罗正荣 《园艺学报》2016,43(11):2133-2140
‘雄株8号’是中国中部大别山区分布的完全雄性柿种质,可能源自中国原产完全甜柿(中国甜柿)的杂交后代或是其自然变异,其作为完全甜柿专用授粉品种的可能性已有研究报道,但其作为完全甜柿育种亲本的应用潜力尚不明确。以‘华柿1号’(不完全涩柿)ב雄株8号’的杂交后代单株为试材,以常见中国甜柿、日本甜柿和非完全甜柿为对照,对其果实进行可溶性和不溶性单宁含量、单宁细胞大小等指标测定,确认杂交后代单株H8-2为具中国甜柿自然脱涩特点的完全甜柿类型。现有完全甜柿自然脱涩性状遗传特点的研究结果认为,只有日本甜柿相互杂交,或者是亲本之一为中国甜柿时,F_1才可能出现完全甜柿单株。该研究结果首次证明中国原产完全雄性柿种质‘雄株8号’带有控制自然脱涩性状的显性基因,因此其在完全甜柿遗传改良中具有作为育种亲本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
梁兴 《北方果树》2020,(1):54-55
‘阳丰’甜柿适宜栽培区的年平均气温应在13℃以上,8—10月果实成熟期平均气温18~19℃。在年均气温较低的地区,甜柿虽能结果,但果实不能在树上脱涩,显示不出甜柿的特性。根据‘阳丰’甜柿的适宜栽植条件,2012年,我们在天津蓟州北部山区(年平均气温略低于南部平原地区)选择不同方位、不同地形、不同地势、不同土质的区域,进行‘阳丰’甜柿引种嫁接、栽培试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近10年来,盐城市开展甜柿品种引种观察与栽培技术研究,先后引入12个品种,筛选出适宜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栽培的甜柿优良品种,如‘次郎’‘大秋’‘甘秋’‘贵秋’‘阳丰’‘早秋’等,在盐城地区的综合表现良好,可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延长鲜果供应期,宜适当扩大栽培面积或推广。同时总结出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甜柿仅分布于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别山区,称为‘罗田甜柿’,果实偏小,种子较多,商品价值差。针对这些问题,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1994年开始按照果大、籽少、耐瘠薄、丰产稳产的选育目标,从‘罗田甜柿’实生资源中通过选择育种,选育出‘宝盖甜柿’完全甜柿新品种,通过连续多年的嫁接扩繁、品种比较和区域栽培试验,该品种遗传特征稳定,具有果大,种子少,  相似文献   

12.
李明 《北方园艺》2021,(5):169-171
江苏省淮安市于2016年引进‘甘秋’甜柿进行引种试验,经过4年的栽培观察总结,发现该品种在淮安地区表现出丰产性好、抗病抗逆性强、品质优良的特点。该研究介绍了‘甘秋’甜柿的物候期、生长结果习性、柿果经济性状等,并总结了与该品种相配套的优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分别用毛柿、野生猴柿、永定迟熟红柿、早熟红柿、恭城月柿、牛心柿6种涩柿和次郎甜柿高接‘太秋’甜柿,研究‘太秋’品种的嫁接成活率和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太秋’甜柿采用嵌合芽接法高接于6种涩柿上的平均成活率达75%以上,牛心柿上的成活率最高,为91.43%.次郎甜柿砧树的成活率较低,只有45.45%.‘太秋’嫁接于6种涩柿上萌生的枝梢粗度及摘心后萌生的二次枝的总长度,都极显著高于嫁接于次郎甜柿的,各种涩柿之间的差异表现极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为了选择适宜淮安地区生长的高品质甜柿品种,笔者以近年推广的7个甜柿品种‘太秋’‘甘秋’‘早秋’‘夕红’、‘536+36’、‘537+78’、‘538+61’为试材,对果实外观(含颜色)、糖度、成熟期、单果重、核数、果肉褐斑(单宁细胞凝聚形成的)以打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太秋’‘甘秋’‘早秋’‘夕红’果实品质优异,适宜在淮安地区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15.
部分中国原产甜柿种质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采用25 个随机引物对中日两国原产完全甜柿种质的RAPD 分析结果表明: (1)供试中国甜柿和日本甜柿是相对独立分化的两个居群, 中国甜柿的遗传多样性更为丰富; (2)在供试中国甜柿中, ‘罗田甜柿’的5 个单株间的遗传组成的差异较小, 但与其它湖北甜柿和湘西甜柿间的差异较大; (3) ‘铜盆柿’与湖北甜柿间的相似指数较高, 说明二者有某种亲缘关系; (4) 湘西甜柿与供试日本甜柿间的亲缘关系较近, 说明其可能来自日本或是与日本甜柿的起源有关。  相似文献   

16.
部分中国原产柑柿种质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正荣  李发芳 《园艺学报》1999,26(5):297-301
采用25个随机引物对中日两国原产完全甜柿种质的RAPD分析结果表明:(1)供试中国甜柿和日本甜柿是相对独立分化的两上居群,中国甜柿的遗传多样性更为丰富;(2)在供试中国甜柿中,‘罗田甜柿’的5个单株间的遗传组成的差异较小,但与其它湖北甜柿和湘西甜柿的差异较大;(3)‘铜盆柿’与湖北甜柿间的相似指数较高,说明二者有某种亲缘关系;(4)湘西甜柿与供试日本甜柿间的亲缘关系较近,说明其可能来自日本或是与日  相似文献   

17.
‘阳丰’甜柿苗木在冷库中保持3~5℃,根部用细沙覆盖,可使苗木不萌发,延长休眠期。文章主要阐述‘阳丰’甜柿苗木栽植及栽后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8.
以柿休眠芽为外植体,以(1/2N)MS+6-BA 4.0 mg/L+IAA 0.2 mg/L+PVP 0.6g/L+蔗糖3 0 g/L+6.0 g/L琼脂为培养基,对‘次郎’、‘西村早生’、‘禅寺丸’、‘兴津20’、‘新秋’、‘前川次郎’、‘阳丰’7个甜柿品种进行了初代培养研究。结果表明:‘西村早生’、‘兴津20’、‘新秋’、‘阳丰’易成活,成活率为100%,其次为‘前川次郎’和‘次郎’,成活率分别为78%和70%,‘禅寺丸’不易成活,成活率仅为9.5%;从增殖倍数来看,该培养基有利于‘禅寺丸’的增殖,增殖效果较明显,‘西村早生’次之,‘阳丰’增殖效果较差。同时研究了GA3在甜柿初代培养中的效应,表明在初代培养中,添加适量GA3更有利于甜柿休眠芽初期的启动发育和伸长生长。  相似文献   

19.
甜柿砧穗组合嫁接亲和力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王元裕  李伯均 《园艺学报》1996,23(2):110-114
用数种砧木对引自日本的16个甜柿品种进行嫁接亲和力比较试验,并辅以同位素示踪和嫁接苗生长情况的观察,结果表明,用君迁子和浙江省的几种野柿作完全甜柿砧木,多有不亲和现象出现,而作不完全甜柿的砧木,则多数表现亲和性良好。从浙江省的野柿中选出77号和56号两种类型,可作‘前川次郎’和‘一木系次郎’等完全甜柿的砧木,嫁接亲和力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绝大多数柿品种仅开雌花,但中国甜柿‘鄂柿1号’可偶尔开雄花,探讨该现象与DNA变异有无关系及其育种学意义。【方法】利用荧光AFLP技术探讨‘鄂柿1号’雄花枝梢与其母株间的基因组是否存在变异;通过检测其花粉生物学特性以及F1是否存在与中国甜柿自然脱涩连锁的RO2标记和与雄性性别紧密连锁的Dl Sx-AF4S标记,探讨其作为中国甜柿育种亲本的可能性。【结果】(1)AFLP分析表明已知遗传关系的‘前川次郎’和‘次郎’(前者为后者的早熟芽变类型)的相似系数0.88,而‘鄂柿1号’雄枝与母株的相似系数为1.00,说明‘鄂柿1号’偶开雄花性状可能与DNA序列变异无关;(2)‘鄂柿1号’雄枝花粉离体萌发率较低,但其与‘太秋’和‘早秋’柱头亲和性较强;(3)‘鄂柿1号’作父本与‘太秋’和‘早秋’杂交,以及作母本与‘太秋’杂交,均可获得携带RO2标记的F1代单株,且在其作父本的部分F1代单株中检测不到Dl Sx-AF4S标记。【结论】‘鄂柿1号’偶开雄花现象可能不涉及遗传物质DNA序列的改变,其变异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其作杂交父本时F1单株中均携带与中国甜柿自然脱涩性状连锁的RO2标记,且部分单株不含与雄性性状连锁的Dl Sx-AF4S标记,说明其在选育仅开雌花的完全甜柿新品种中具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