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采用批实验和连续实验对以报纸为固体碳源的反硝化过程进行了研究。批实验结果表明,以报纸为碳源的反硝化反应受温度影响较大。室温条件下(25℃左右),细菌活力旺盛,代谢速度快,反硝化速率很高,是低温条件下的2.73倍。在连续实验中,室温条件下反应器启动快;稳定运行了2个月时间,进水NO3--N浓度变化范围为20.5105.1 mg/L,当进水NO3--N浓度为20 mg/L左右时,出水NO3--N浓度最低为0.12 mg/L,去除率为99.41%;随着进水NO3--N浓度的升高,NO3--N去除率逐渐下降。实验后期,由于报纸表面变得光滑,没有足够的表面积供细菌生长附着,导致反硝化效率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2.
缺氧水解-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玉米淀粉废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缺氧水解-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玉米淀粉废水过程中温度、pH值、进水负荷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缺氧段在pH值为6.5~7.0,温度为26~30 ℃条件下,CODcr去除率为70%;好氧段在pH值为7.5~8.7,温度为25~32℃,进水COD浓度为1 700~2 600 mg/L条件下,CODcr去除率为80%~94%.玉米淀粉废水进水COD平均浓度为10 000 mg/L,出水水质COD可达到42~77 mg/L,CODcr总去除率可达到99%以上,处理效果显著,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3.
以纸为固体碳源去除水中硝酸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批实验和连续实验对以报纸为固体碳源的反硝化过程进行了研究。批实验结果表明,以报纸为碳源的反硝化反应受温度影响较大。室温条件下(25℃左右),细菌活力旺盛,代谢速度快,反硝化速率很高,是低温条件下的2.73倍。在连续实验中,室温条件下反应器启动快;稳定运行了2个月时间,进水NO3--N浓度变化范围为20.5~105.1 mg/L,当进水NO3--N浓度为20 mg/L左右时,出水NO3--N浓度最低为0.12 mg/L,去除率为99.41%;随着进水NO3--N浓度的升高,NO3--N去除率逐渐下降。实验后期,由于报纸表面变得光滑,没有足够的表面积供细菌生长附着,导致反硝化效率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4.
常温下猪场厌氧消化液的亚硝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求常温下猪场厌氧消化液亚硝化的最优工艺参数。[方法]在常温(15~30℃)条件下,以模拟低C/N、高氨氮的猪场厌氧消化液为进水,通过反应器启动和运行,研究猪场厌氧消化液亚硝化的最优工艺参数及影响因素。[结果]反应器在常温下作全程硝化启动时,氨氮进水浓度为100 mg/L,COD进水浓度为180 mg/L,之后逐渐增加进水浓度以提高容积负荷,经过25 d的培养成功启动。反应器启动后连续运行70 d,在未控制pH条件下,随着硝化反应产酸的积累,氨氮去除率下降至54.86%,NO2--N下降至0.029 mg/L;在调节pH条件下,氨氮浓度平均去除率为93%,NO2--N平均累积率稳定为90%;pH适宜范围在7.0~8.0,FA适宜范围为3.02~12.1mg/L,曝气量为200 mg/L。[结论]该研究为猪场厌氧消化液亚硝化的后续厌氧氨氧化进一步脱氮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大安市暗管改碱水稻示范区地下水位与水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大安市暗管改碱水稻示范区地下水位、pH、电导率、总碱度、钠离子吸附比等指标随时间变化的研究,得出了大安市暗管改碱水稻示范区地下水位与水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2011—2012年,大安市暗管改碱水稻示范区的地下水位在3.05~3.95m间波动;2012年地下水位平均值比2011年下降0.16 m,且地下水位控制在临界深度以下。(2)2011年地下水pH和电导率的平均值分别为8.45和1.39 ms/cm,2012年地下水pH和电导率的平均值分别为8.01和1.05 ms/cm,分别比2011年降低了0.44和0.34 ms/cm。地下水pH和电导率总体上随时间推进呈现降低趋势。(3)地下水的盐分离子中,HCO3-和Na+是主要阴、阳离子,且两离子含量之和占总盐分离子含量的百分比以及总碱度和钠离子吸附比均随时间呈现下降趋势。地下水的HCO3-和Na+含量、总碱度以及钠离子吸附比均在2012年5月3日出现最高值,分别为753.09 mg/L、503.67 mg/L、13.13 mmol/L和21.26。暗管能将地下水位控制在临界深度以下,而且随着暗管洗盐排碱及种稻的进行,地下水pH、电导率、总碱度、钠离子吸附比等指标呈现下降趋势,地下水水质逐渐改善。  相似文献   

6.
采用微电解-絮凝-UASB-SBR处理高浓度氯离子味精废水.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的质量浓度为3 000 mg/L,氯离子的质量浓度高达4 000 mg/L时,出水水质能稳定达到味精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9431-2004).采用微电解-絮凝组合能有效降低后续生化处理的负荷,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上流式厌氧生物反应器(UASB)经过3个月的启动,能够稳定处理高氯离子味精废水,有效去除率达70%以上;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采用间歇曝气方式,有效抑制了污泥膨胀,并能有效去除COD.  相似文献   

7.
对常规工艺砂滤池去除巢湖源水氨氮能力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如果滤池前停止加氯等消毒措施,石英砂滤料可以滋生大量微生物降解源水中的氨氮,在滤池进水氨氮浓度为0.1~2.5 mg/L时平均去除率为67%,进水浓度大于0.5 mg/L时,氨氮的去除率在70%以上,进水氨氮浓度在2.0 mg/L左右时去除率达80%以上,而在进水浓度小于0.5 mg/L时,氨氮去除效果下降,平均去除率为46%。当滤后水中亚硝酸盐氮浓度较高时,加氯可以与亚硝酸盐氮起氯化反应,有效降低亚硝酸盐氮浓度,去除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8.
A/O一体化曝气生物滤池脱氮效能及其运行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不同进水有机物浓度与溶解氧对A/0一体化曝气生物滤池脱氮效能的影响,并以总氮的去除率为评价指标,以好氧段溶解氧、滤速与填料高度为考察因素,采用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优化A/0一体化曝气生物滤池的运行条件,同时得出相应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进水有机物浓度为400 mg/L时,脱氮效果较好,总氮与氨氮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45.1%与76.3%;而当进水有机物浓度为200 mg/L时,总氮与氨氮的去除率仅为 20%与50%.当好氧段的溶解氧为3.5mg/L时,对总氮与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55.9%和89.4%;而当溶解氧为1.0 mg/L,总氮与氨氮的去除率仅为25.0%和59.5%;好氧段溶解氧的提高,有利于氮的去除,但能耗增大,因此可将溶解氧控制在2.0 mg/L左右.由Box-Behnken响应曲面可知,滤速和填料高度的交互作用对总氮的去除效果影响显著;回归模型决定系数R(2)=0.9769,P=0.001,表明此模型拟合程度良好,且模型显著;最佳运行条件为:溶解氧为3.1 mg/L,滤速为0.35 em(3)/s,滤层高度为55.6 cm,在此条件下,由方程所得总氮最大的去除率为49.93%.  相似文献   

9.
以自制新型生物膜反应器为载体,研究了垃圾渗滤液原液进行挂膜的可行性。在温度恒定为(27±1)℃,溶氧浓度不超过5mg/L的条件下,使垃圾渗滤液的COD含量由3560mg/L下降到750~770mg/L,去除率达到78.4%~78.9%。氨氮含量由3124mg/L下降到457~462mg/L,去除率达到85.2%~85.4%。电絮凝体系在3A、20V的条件下工作15min,使垃圾渗滤液COD含量由975mg/L降为217~223mg/L,去除率为77.1%~77.7%,氨氮含量由587mg/L降为141~148mg/L,去除率为74.8%~76.0%。电絮凝起到了很好的处理效果,是新型生物膜反应器经济环保型的辅助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0.
2006年9-10月期间调查了分布江苏(苏州市)、浙江(杭州市、绍兴市)、湖北(荆州市)、湖南(岳阳市)和江西(九江市)16个三角帆蚌养殖水体的水温、透明度(SD)、溶氧(DO)、pH、盐度、电导率、SO42-、CI-、CO32-、HCO3-、Ca2 、Mg2 、K Na 、总碱度、总硬度、总氮(TN)、总磷(11P)、高锰酸钾指数(CODMn)和叶绿素a(Chl-a).结果表明:所调查的养殖水体的DO和pH均适合三角帆蚌的生长.吴江市(苏州市)、杭州市和绍兴县(绍兴市)养殖水体的透明度相对较高,苏州市养殖水体的盐度和电导率最高.所调查的养殖水体中阴离子均以HCO3-最高,阳离子分别以K Na 或Ca2 最高.所调查的养殖水体总碱度为24~219 mgCaCO3/L,总硬度为40.93~218 mgCaCO3/L,Ca2 为7~50 mg/L,其中苏州市和九江市养殖水体总碱度、总硬度和Ca2 较高,杭州和绍兴市养殖水体的总碱度和总硬度较低,绍兴市绍兴县养殖水体和诸暨市的部分养殖水体Ca2 较低.所调查的养殖水体氮磷变动范围为:TN为0.52-1.91 mg/L,TP为0.06~0.3 mg/L,TN/TP为4~17,其中杭州市养殖水体TN和TP最高,绍兴诸暨市的水体TN较高.相城区(苏州市)、荆州市、岳阳市养殖水体和苏州市部分养殖水体TN较低.杭州市、绍兴市和荆州市养殖水体的CODMn相对较高,岳阳市养殖水体的Chl-a含量低.在调查的水体中,TN与TP、CODMn正相关;总硬度与总碱度、Ca2 、Mg2 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刘亚会  汪建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181-21183
[目的]研究MBR处理氨氮废水的处理效果。[方法]采用MBR技术对氨氮废水进行处理,研究MBR对CODCr和氨氮的去除效果,以及氨氮负荷和溶解氧对CODCr及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当MBR系统运行稳定,进水CODCr负荷小于4.8 kg/(m3.d)时,CODCr的去除率达88%以上;进水氨氮质量浓度为120~160 mg/L,出水氨氮质量浓度为10 mg/L左右时,氨氮的去除率达90%以上;当溶解氧(DO)浓度分别为1.2、1.8 mg/L时,CODCr和氨氮的去除率均达90%以上,但当DO浓度继续增加时,CODCr和氨氮的去除率变化不明显。另外,由于膜污染导致膜通量下降,确定膜的清洗周期为8~10 d。[结论]采用MBR处理氨氮废水达到预期目标,处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水解酸化-改良UASB最佳运行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水解酸化-改良UASB组合工艺处理玉米酒精废水的工艺参数,为酒精生产行业的废水处理工艺提供参考。以目前最具代表性的水解酸化-改良UASB组合工艺处理玉米酒精废水,确定其最佳运行参数。结果表明,单因素最佳条件为:水解酸化进水pH 5.5~7.0,进水量15 L/h,COD去除率可达45%,NH3-N浓度增大;当进水pH为6.0,改良UASB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24 h,改良UASB反应器上升流速0.4 m/h时,出水COD稳定在450 mg/L左右,平均去除率为81.82%,水解酸化-改良UASB对COD的平均去除率为87.52%,最高可以达到92.72%。总之,酒精生产行业的废水处理工艺采用该工艺参数出水水质好,利于后续单元处理。  相似文献   

13.
陈程程  张强  裴振洪  刘同军  祁庆生  王加宁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229-12231,12234
[目的]得到更高的COD去除率以指导柠檬酸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研究了柠檬酸废水厌氧处理过程中主要可控因素酸化时间、厌氧水力停留时间以及厌氧进水COD浓度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并用响应面法进行了COD去除率优化。[结果]酸化时间与其他2个因素基本没有交互作用,厌氧停留时间和厌氧进水COD浓度对COD去除率有显著影响,而且有交互作用。优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酸化时间1.53 h,厌氧水力停留时间3.52 h,厌氧进水COD浓度2 698 mg/L,预测最大COD去除率为93.31%,验证试验实际测得去除率为93.23%。[结论]用响应面法优化柠檬酸废水厌氧处理过程,可得到较好的优化结果。  相似文献   

14.
刘淑霞  谢经良  王强  李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283-20285
[目的]探索由生产氟磺胺草醚而产生的高浓度含磷废水的除磷方法。[方法]用氯化钙、氯化铁及铁钙复合法对农药厂生产氟磺胺草醚而产生的高浓度含磷废水进行处理。[结果]氯化钙处理法的最佳pH值为8,最佳投药量为5.33 g/L,去除率为99.45%,处理成本为10.80元/kg磷;氯化铁处理法的最佳pH值为7,最佳投药量为6.50 g/L,去除率为99.08%,处理成本为56.89元/kg磷;铁钙复合法处理的最佳pH值为8,氯化钙最佳投药量为5.33 g/L,氯化铁最佳投药量为60 mg/L,此时去除率达99.91%,处理成本为11.28元/kg磷;处理后的废水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1级排放标准。[结论]铁钙复合法对该种农药废水中高浓度无机磷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5.
糖类基质产甲烷是厌氧发酵技术的重要内容,如秸秆等许多复杂有机物都是首先水解为可溶性糖溶 液,进一步产酸产甲烷。以葡萄糖为碳源对糖类基质溶液产甲烷的主要影响因素,如有机浓度、碱度、接种量等进行 了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糖浓度高于10 000 mg/L 初始浓度时,产气量明显下降,系统酸化难以获得稳定的产甲烷条 件;通过添加碳酸氢钠提高溶液碱度值对增进产甲烷十分有效,在8 000 mg COD/L 初始浓度下,初始碱度值为600 mg CaCO3/L 时可顺利进入产甲烷阶段,在1 500~3 300 mg CaCO3/L 的碱度范围,碱度值增加对提高甲烷产量无显著 影响。影响产甲烷的显著性因素依次为,接种量>初始碱度>初始C/N;初始C/N 与总产气量和甲烷产量的相关性均 较低。  相似文献   

16.
抗菌素半合成生产废水厌氧处理工艺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水解酸化工艺处理含有较多硫酸盐及青霉素、头孢霉素等无机、有机毒物的抗菌素半合成生产废水的可能性及其动力学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进水CODCr浓度为5000~6000 mg/L,水解酸化池HRT为7 h,UASB的HRT为14 h时,COD容积负荷达到10.62 kg/(m3*d),COD去除率70%~80%,符合后续好氧处理的进水要求,反应机理符合有毒物抑制时的Monod方程修正式.其动力学常数vmax在0.1~0.3 d-1之间,Ki在2.3~3.0 mg/L之间.为抗菌素半合成生产废水处理的最优化设计和运行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将废弃生物质核桃壳改性后用于处理氨氮废水,比较了废水pH、改性核桃壳用量、废水中氨氮的初始浓度、接触时间等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H在3~9时,改性核桃壳去除废水中的氨氮比较合适,最大去除率可达81%;改性核桃壳处理氨氮废水(100 mg/L)采用10 g/L的用量比较合适;氨氮废水中氨氮的初始浓度对氨氮的去除有较大影响,当氨氮浓度增加到300 mg/L后,吸附量增加不再明显,吸附量可达9.3 mg/g;改性核桃壳处理氨氮废水的接触时间选择6.0 h比较合适。改性核桃壳处理氨氮废水主要以吸附为主,同时还有氧化还原的化学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8.
以从连续流搅拌槽式反应器(CSTR)内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出的高效厌氧产氢菌Biohydrogenbacterium R3 sp.nov.为发酵产氢微生物,糖蜜废水为发酵底物,试验分析了连续流发酵法R3菌株的产氢效能.结果表明:在温度36℃、水力停留时间6h、进水COD在2 600~4 440 mg/L范围内变化,CSTR...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对浮球式生物滤器在不同工况下的水处理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无曝气条件下,随着水流量的降低,滤器的硝化效率呈增加趋势;NH4-N转化率和NO2--N转化率分别由水流量8 m3/h时的15.87%和23.84%增加到水流量2 m3/h时的38.85%和71.37%;COD去除率在4 m3/h的水流量下最高,达到10.33%;另外,不曝气各工况下出水溶氧和pH有所下降。(2)有曝气条件下,滤器水处理效率随水流量降低而增加;NH4-N转化率和NO2--N转化率分别由水流量8 m3/h时的6.45%和51.45%增加到水流量2 m3/h时的32.67%和93.36%;COD去除率在水流量4 m3/h下最高,为12.20%;有曝气各工况下出水溶氧和pH都有所增加。(3)对无曝气和有曝气各工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有曝气组各工况水处理效率优于无曝气组。(4)对试验中各工况的日水处理效果进行比较,认为有曝气条件下水流量维持在6 m3/h为适合生产的最佳工况。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对浮球式生物滤器在不同工况下的水处理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无曝气条件下,随着水流量的降低,滤器的硝化效率呈增加趋势;NH4-N转化率和NO2--N转化率分别由水流量8 m3/h时的15.87%和23.84%增加到水流量2 m3/h时的38.85%和71.37%;COD去除率在4 m3/h的水流量下最高,达到10.33%;另外,不曝气各工况下出水溶氧和pH有所下降。(2)有曝气条件下,滤器水处理效率随水流量降低而增加;NH4-N转化率和NO2--N转化率分别由水流量8 m3/h时的6.45%和51.45%增加到水流量2 m3/h时的32.67%和93.36%;COD去除率在水流量4 m3/h下最高,为12.20%;有曝气各工况下出水溶氧和pH都有所增加。(3)对无曝气和有曝气各工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有曝气组各工况水处理效率优于无曝气组。(4)对试验中各工况的日水处理效果进行比较,认为有曝气条件下水流量维持在6 m3/h为适合生产的最佳工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