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5 毫秒
1.
<正> 为了探索北方地区培育大规格鱼种高产的技术,我们在样田鱼种场连续3年搞鱼种高产试验,取得了明显效果。以前,由于池塘浅,放养密度大,使鱼种的规格小,产量长期停滞在单产 2250kg/hm~2左右。从1993年开始对鱼种池进行了深挖改造,采取了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使鱼种产量逐年增加,1993年1.87hm~2的鱼种池出鱼种8918kg,单产为  相似文献   

2.
<正> 大规格鱼种是缩短养鱼周期,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的物质基础。目前北方池塘培育鱼种,存在着单产低、规格小,直接影响成鱼单位面积的产量。随着养鱼事业的发展,各地均着手从事于培育大规格、高产量、多品种鱼种生产的研究工作。如八○年山东省水产研究所试验池,曾达亩产3.36寸鱼种911.9斤;八二年辽宁省锦州  相似文献   

3.
外刊信息     
《海洋渔业》2000,22(2)
<正> 1997年全球各鱼种产量与海区渔获趋势 1997年列居全球各鱼种产量前三位的秘鲁鳀、狭鳕和智利竹荚鱼的产量均下挫,其产量分别为768.5万t、436.8万t和359.7万t。然而,大西洋鲱、鲐、日本鳀和毛鳞鱼渔获量均上升,分别为  相似文献   

4.
<正> 鱼种是成鱼养殖的物质基础,没有一定数量品种对路的大规格鱼种,要想取得成鱼养殖的高产量是不可能的。近几年来,江南各省淡水养殖业之所以发展很快,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狠抓了鱼种的培育,他们提倡放养斤两鱼种。最近,北京、黑龙江等北方省市也注意培育四寸以上鱼种,并限制小规格鱼种的生产和销售,成鱼养殖初见成效。我省干旱少雨,  相似文献   

5.
金湖县鱼种场提高团头鲂鱼种产量的试验获得成功。试验池两个,各1.2亩,1988~1989年两年试验,平均亩产鱼种380.9公斤,其中团头鲂鱼种303.5公斤,占鱼种产量79.9%。获得团头鲂鱼种高产的关键技术是:根据本场自然条件,引外河水入池,水源充足,水质清新;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当地水草丰富,夏花鱼种下塘后,随鱼体生长,精料用菜籽饼浸泡后磨浆泼洒投喂,并依次投  相似文献   

6.
<正> 生活污水应用于养鱼,特别是培育鱼种,具有成本低,产量高,见效快等优点。北镇县沟帮子渔场利用生活污水养鱼,1981年8.4亩池塘亩净产成鱼520斤。1982年进一步进行了池塘成鱼养殖和培育鱼种试验,结果是:成鱼亩净产712斤,鱼种试验68天,亩产鱼种358斤,规格4.1寸,其中2号培育池亩产鱼种400斤,规格4.2寸。现将用生活污水培育鱼种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四大家鱼常规鱼种生产出现产量过剩、效益下滑的趋势。鉴于此,我们水库鱼种场决定利用自身鱼种产量高、数量足的优势,探索以低值鱼种生产高值鱼的新路子,以提高生产效益。经过1年的生产实践,获得了一些初步的经验与体会,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1鱼种池混养 这是混养沙塘鳢比较好的一种模式,不仅培育了大规格鱼种,还获得一定产量的商品沙塘鳢,使鱼种池养殖效益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冯家山水库养鱼水面1.5万亩,年需投放鱼种约2万公斤。水库鱼场仅有鱼种池101亩,从1975年建场至1985年,鱼种自给率约为70%。本系统从1984年起规定,鱼种计数改尾计算为称重计算,当年核准产量为0.8万公斤。为了挖掘鱼池潜力,提高鱼种产量,为水库成鱼产量提供物质基础,从1985年起,我们在场内作了较大的改革,加强了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在生产中,  相似文献   

10.
<正> 近几年,我省网箱养鱼发展很快,自1988年以来,产量翻了几番,已成为水库中人工养殖的主要方式。随着网箱生产的发展,鱼种需求数量急剧增加,但由于水库水产设施配套不足,繁育能力有限,鱼种紧缺,出现了争购,抢购和远途运输的现象,给入箱鱼种带来了诸多问题,其中鱼体创伤和水温的急剧变比,严重地影响了入箱鱼种的成活率,使网箱生产在经济上造成损失、生产上出现被  相似文献   

11.
<正> 一近年来,在鱼苗鱼种培育方面,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有关于鱼苗、鱼种“暴长”机会的提法,只要利用或创造了这种“暴长”机会,鱼种生产就会获得规格大、产量高的效果。所谓“暴长”,就是在鱼种当年生长的曲线上,或在与往年同期的比较上,明显地快于一般生长速度。按此理解,在某一个环  相似文献   

12.
《淡水渔业》1975,(2):14-18
鱼种是成鱼养殖的基础,放养大规格鱼种则是提高水体鱼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我省在大规格鱼种的生产中,较普遍地存在着鱼种池面积不足,单位面积产量较低,要消耗大量的肥料及商品饲料,生产成本较高等问题。为此,我所与莱芜县雪野水库渔业队协作,进行了在水库中用大网箱以天然饵料培育大规格鱼种的试验,以探讨鱼种生长速度、放养密度、成活率和鱼种生产能力与浮游生物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正> 鱼种是淡水鱼养殖的前提条件,而大规格鱼种是提高鱼产量和成活率的重要保证,特别是北方地区,生长期相对较短,投放大规格鱼种尤其重要。现把培育大规格鱼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介绍如下:1 取大留小 及时稀放 尽量保持同池规格整齐 取大留小,可以充分利用个体大、具有生长优势  相似文献   

14.
<正> 研究池塘培育大规格鱼种的技术措施,挖掘现有鱼种培育塘的生产潜力,提高鱼种产量和规格,增加草鱼比例,降低生产成本,是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1981年我们采用多茬培育,靠肥水和投喂精料以培育鲢,鳙鱼为主,每亩池塘净产  相似文献   

15.
<正> 为了提高单位面积大规格鱼种尤其是优质鱼种的产量,满足本县的鱼种需求,1985年我们做了池塘培育以草鱼为主的鱼种高产试验。结果,当年两口试验塘平均亩净产鱼1,326斤,平均规格每尾0.17斤,其中优质鱼(鲫、草鱼)占58.5%。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一、试验情况 (一) 试验塘条件试验在南汇县水产养殖场进行,为了试验的准确性,我们设计了两口条件相似的池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临澧县官亭水库养鱼水面5,350亩,鱼种池39.8亩。因为鱼种池面积小,投库鱼种数量少,规格小,所以水库成鱼产量低。为了在现有鱼池条件下,提高鱼种产量,从1980年起,水库在鱼种生产上实行了“责任到人,分池包干”的联产计酬责任制;采取了“密放混养,肥、饵充足,活水增氧,分批出池,防治鱼病”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各地渔业     
上海水产大学池塘养鱼教研室,1985、1986两年在上海、江苏地区推广草鱼早繁苗培育一龄大规格鱼种并用仔口鱼种直接养成食用鱼的技术,取得了提高鱼种产量和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养殖尼罗罗非鱼热潮的不断高涨,鱼种来源越来越趋于紧张,影响了尼罗养殖的产量及效益。本试验是根据人们在养殖生产中习惯的认为越冬鱼种比早春苗,养成商品规格大,产量高,效益高,不愿养殖早春苗,给鱼种生产及成鱼养殖都带来不利影响的现状而进行的。本试验目的对我省今后尼罗养殖鱼种计划调节,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前,鱼种生产仍存在着规格小、质量差、产量低的问题,影响和限制了渔业生产的发展。挖掘现有池塘的生产潜力,提高鱼种产量和规格,适应成鱼养殖的需要,是应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多年来,我场不断地探索大规格鱼种的培育技术,产量逐年提高。1982年我场承担了地区水产局下达的亩产4寸以上鱼种900斤的试验课题,在2.74亩池塘进行高产试验。试验采用一茬培育方法,  相似文献   

20.
邓明星  李书林 《水利渔业》1995,(1):48-49,51
渔业生产量化管理内容为鱼苗生产,鱼种生产,鱼种投放,成鱼生产,渔业科技,渔政管理六大指标26项细则,采用百分制进行考核评比,采取划分等级进行奖惩,并进行单项补贴1990-1993年实施后,鱼苗生产增长94.4%,鱼种产量翻了一番多,鱼种投放增加了90%,成鱼产量上升8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