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3 毫秒
1.
为了筛选适合贵州生产的三元杂交肉牛,试验选用利木赞牛、安格斯牛和夏洛莱牛冻精对西本母牛进行杂交改良.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组合后代犊牛均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从初生到18月龄,夏西本牛的体重、体尺指标均最优,依次为利西本牛、安西本牛、西本杂牛;3组三元杂交牛不同月龄的体重、体尺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高于西本杂牛(P<0.05).结论:虽然夏西本牛的体尺指标和生产性能最好,但由于其产犊难产比例较高,且当地养殖户不喜欢其白色的被毛,因此建议在本省推广利西本牛、安西本牛.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探索弗莱维赫牛冻精三元杂交模式研究。我市引进弗莱维赫世界著名乳肉兼用新品种牛细管冻精,对西本F1代杂种母牛,进行三元杂交改良试验,以期为弗莱维赫牛杂交改良利用和提高肉牛的生产性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测定并对比弗♂×(西♂×本♀)三元杂交牛和(西♂×本♀)二元杂交牛和本地黄牛的初生、3月龄、12月龄、24月龄的生长发育指标。[结果]表明:弗莱维赫三元杂交牛各月龄体重明显高于本地牛和西♂×本♀牛,12月年公母体重达355.3±35.3kg、359.4±39.3kg,比西♂×本♀二元杂交公母牛242.6±51.2kg、237.3±44.3kg,分别提高了46.69%和51.15%。体尺变化12月龄弗♂×(西♂×本♀)一代公牛的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分别比西♂×本♀牛一代公牛提高16.7%、14.8%、16.2%和20.7%。[结论]以上结果表明弗西本元杂交牛各项生长发育指标均高于西本牛和本地黄牛,改良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3.
杂交肉用牛育肥性能对比试验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引进的夏洛来、皮埃蒙特和利木辛肉牛与张掖市当地西杂牛(本地黄牛与西门塔尔牛的杂交牛)开展三元杂交生产,在农户和全舍饲的两种条件下将3个三元杂交与本西杂交牛进行生长、育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个三元杂交牛生长发育迅速,增重快,均优于本西二元杂交牛;而且在全舍饲条件下,三元杂交牛更能发挥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4.
BMY牛杂交利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BMY牛为父本,云南黄牛、西本杂、短本杂等为母本的多元肉牛杂交,以期为云南省肉牛改良及其肉牛生产模式提供发展基础。[方法]通过应用BMY公牛及冻精与云南黄牛及其杂交母牛进行杂交改良中试。[结果]截止2009年底累计完成杂交改良14 734头,产犊12 738头,产犊率86.45%。进行了1 485头次体重体尺测定,BMY牛对云南黄牛及云南现有杂交组合的杂交后代初生体重为12.40 kg,较云南黄牛(YY)高1.64 kg,提高幅度较小(P〉0.05),但6月龄体重为108.96 kg,较YY高74.99 kg,有明显的改良效果(P〉0.01),估计的BMY牛对云南黄牛改良后代的初生重与6月龄体重杂种优势率分别是-8.02%和2.91%。[结论]以BMY牛为父本的杂交组合后代各生长性能都表现出较好的杂交优势,初生重、6月龄体重体尺有较大提高,为云南省、南方肉牛改良及其肉牛生产模式的探索提供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通过测定分析了西本F1代二元杂交牛、利西本F2,代杂交牛和湘西黄牛在放牧 舍饲(补料或不补料)条件下的初生~18月龄体尺、体重指标.结果表明:利西本F2代三元杂交牛生长发育快,各月龄体尺、体重显著大于湘西黄牛,比西本F1代二元杂交牛也有显著提高;补饲生长更快,18月龄达440kg.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选择西门塔尔,黑白花,夏洛来3品种牛冻配改良河西本地黄牛,所得5个杂交组合,进行了西本F1,西西本,黑西本,西本F3,夏黑西本阉,母牛役用性能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河西地区黄牛向乳方向转化的同时,其冻配改良后都兼顾了一定的役用性能,并且,其杂交改良的一,二代牛的役用性能较本地黄牛有所提高,完全可承担农户耕作使役。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不同杂交牛在云南省南华县农村常规饲养状态下的生长性能,分析和比较了不同杂交牛的性能状况,以期为本地区肉牛改良方向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团队在南华县肉牛改良较为集中的地区进行了不同杂交牛初生体重及体尺的测定,结果发现西本杂、短本杂和BMY 本杂都表现出较好的杂交优势,西本杂组合的杂种优势尤为明显.与滇中黄牛相比,西本杂初生体重提高50.9%,短本杂提高39.6%,BMY 本杂提高27.0%.从总体情况看3 个不同品种杂交牛的生长都比本地牛有很大的提高,改良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适合贵州肉牛产业发展的杂交模式,本研究以关岭牛为对照组,西本杂、利西本、安西本为试验组进行了育肥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利西本的增重最高,依次为安西本、西本杂、关岭牛。利西本和安西本2种三元杂交牛的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但都显著高于西本杂(P0.05),极显著高于关岭牛(P0.01);西本杂则显著高于关岭牛(P0.05)。利西本和安西本2组三元杂交牛的胴体重、净肉重、眼肌面积显著高于西本杂二元杂交牛(P0.05),极显著高于关岭牛(P0.01),但屠宰率、净肉率以及肉骨比数值略高于西本杂二元杂交牛和关岭牛,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以夏(夏洛来)西(西门塔尔)本(本地黄牛)三元杂交母牛作母本,以优质南阳黄牛作父本进行回交,对回交后代进行跟踪测量。试验结果表明,黄夏西本组合(三元杂交母牛回交)后代比西本组合(二元杂交)的体重、体尺有明显的杂交优势,比夏西本组合(三元杂交)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和研究弗西本三元杂交牛在贵州遵义的生长和产肉性能,随机选择8~9月龄发育正常,体质健壮无病,体重相近,膘情中等以上的弗莱维赫牛与西本牛(西门塔尔牛♂×本地黄牛♀)三元杂交一代F1(弗×西本)公牛和西本(西门塔尔牛♂×本地黄牛♀)二元杂交一代F1公牛各6头,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进行108 d的育肥试验,并对其增重、生长发育、产肉性能及饲料消耗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弗西本三元杂交牛的育肥期末重、日增重、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眼肌面积分别为325.67 kg、1 129.63 g、55.87%、46.18%、5.19、76.9 cm2,分别比西本二元杂交公牛提高了59.90%、35.06%、3.77%、7.94%、20.98%、55.04%.表明,以弗莱维赫牛为终端父本,以西本牛(西门塔尔牛♂×本地黄牛♀)为母本,所生产的弗西本三元杂交牛的产肉性能要优于西本二元杂交牛.  相似文献   

11.
通过婆莫云(BMY)扩繁和婆罗门(BB)公牛与莫云(MY)母牛或婆莫(BM)公牛与婆云(BY)母牛杂交选育,至2000年底,累计形成BMY牛747头,共建立核心母牛群315头。BMY牛表现出生长快成熟早的特点,18月龄体重为成熟体重的80%;繁殖成活率为77.86%;在全放牧条件下,18月龄体重可达300kg以上,18月龄牛的平均屠宰率达55.50%,平均净肉率为46.27%,分别比云南黄牛提高18.10和21.92个百分点,且优质切块占胴体重的39.3%。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西门塔尔牛对甘肃省本地黄牛的改良效果,使用西门塔尔牛冻精为甘肃省西部本地母黄牛人工授精,笔者测定了初生、6月龄和12月龄西本(西门塔尔与本地黄牛杂交)一代杂种F1公牛、母牛的体尺和体重,并与相应年龄性别的本地黄牛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西本F1公牛、母牛各项指标均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本地黄牛,表明利用西门塔尔牛冻精杂交改良本地黄牛是切实可行的,具有显著的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弗杂牛在当地的生长及肉用性能。[方法]随机选择弗莱维赫牛与遵义本地黄牛的杂交F1代(弗×本)、弗莱维赫牛与(西门塔尔×本地黄牛)三元杂交一代F1(弗×西本)牛,作试验组,本地纯种黄牛(对照组)各30头,进行饲养和育肥试验。[结果]表明:6月龄时试验组弗×本、弗×西本的体重分别为90.00 kg、118.18...  相似文献   

14.
BMY热带肉牛的生长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婆墨云(BMY)扩繁和婆罗门(BB)公牛与墨云(MY)母牛或婆墨(BM)公牛与婆云(BY)母牛杂交选育,至2000年底,累计形成BMY牛747头,共建立核心母牛群315头。BMY牛表现生长快成熟早,18月龄体重为成熟体重的80%;繁殖成活率为77.86%;在全放牧条件下,18月龄体重可达300kg以上,18月龄和30月龄牛的平均屠宰率达55.50%,平均净肉率为46.27%,分别比云南黄牛提高18.10和21.92个百分点,且优质切块占胴体重的39.3%。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西门塔尔牛对本地黄牛的改良效果,利用西门塔尔牛冻精为甘肃省河西地区黄牛人工授精,测定了初生、6月龄和12月龄西本F1公、母牛的体尺、体重,并与相应年龄性别的本地黄牛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西本F1公、母牛各项指标均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本地黄牛(P<0.05)。表明利用西门塔尔牛冻精杂交改良本地黄牛是切实可行的,具有很好的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应用三元杂交技术改良黄牛示范与推广》课题组利用南德温、皮埃蒙特、安格斯肉牛冻精作杂交父本,对全市二元母牛进行较大规模的杂交改良工作,为寻找最适合当地的杂交组合,提高牛改质量,课题组在秦州区进行了皮西黄牛、南西黄牛、安西黄牛三元杂交牛与西黄牛二元杂交牛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适合贵州省的三元杂交肉牛组合,选用安格斯牛、利木赞牛和夏洛莱牛冻精对西本杂母牛进行三元杂交肉牛生产试验,对其生长性能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3种三元杂交肉牛均显示出良好的生产性能,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考虑到当地养殖户对肉牛品种的偏爱,建议在贵州省推广安西本、利西本两种三元杂交肉牛。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 BMY 牛在大姚县内的推广应用情况及其与滇中黄牛的改良效果(特别是生长性能的变化),以大姚县推广的 BMY 牛公牛或冻精为父本、滇中黄牛母牛为母本进行杂交,获得 BMY 杂交牛,并测定了该杂交品种12月龄和18月龄的体重和体尺(包括体斜长、体高、十字部高、胸宽、胸深、腰角宽、尻长、胸围、腹围、臀围及管围).结果显示:BMY 杂交牛12月龄与18月龄的体重和体尺整体水平高于滇中黄牛,且其在大姚区域内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表明 BMY 牛是值得大姚县重点推广应用的品种.  相似文献   

19.
西门塔尔牛改良延边本地黄牛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西门塔尔牛对本地黄牛的改良效果。利用西门塔尔牛冻精为本地黄母牛人工授精,测定了3日龄、6月龄和12月龄西本F1公、母牛的体尺、体重、并与相应年龄性别的本地黄牛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西本F1公、母牛各项指标均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本地黄牛,表明利用西门塔尔牛冻精杂交改良本地延边黄牛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探讨高寒农区肉牛繁育杂交组合模式。[方法]选择金西西本、皮西西本、夏西西本、西杂二元杂交牛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分别测定3月龄、6月龄、12月龄和18月龄生产性能指标。[结果]三元杂交牛皮西西本、夏西西本、金西西本18月龄活重达到480kg以上,分别比二元杂交牛提高13.1%、14.7%、16.4%;体高提高2.3%、3.14%、3.74%;体长提高2.36%、2.4%、4.04%;胸围提高2.1%、2.76%、3.55%;管围提高1.3%、1.99%、3.72%。三元杂交牛各生产阶段生产性能均高于二元杂交牛,育肥效果良好。[结论]以上三种肉牛繁育杂交组合模式是适宜当地发展肉牛生产的较佳杂交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